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兰竹长茄     
品种来源:兰竹长茄系兰州市西固区农技站用兰州长茄做母本,竹丝茄做父本选配的杂交种。1989年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表现:1983、1984两年品比试验中,平均亩产5420.4公斤,比对照(兰州长茄)增产38.1%,其中早期产量636.1公斤,增加43.1%。1988年在全省7个点中,6点增产,平均亩产4777.7公斤,比统一对照兰州长茄增产34.7%(其中早期产量1569.8公斤,增产39.9%),平均亩增收入372元。  相似文献   

2.
苏抗4号番茄     
品种来源:系江苏省农科院用矮黄做母本、524做父本育成的杂交种,1983年甘肃省农科院蔬菜所引进,1989年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表现:1983、1984年在全国鲜食番茄区试(露地)的兰州试点表现综合性状优良,亩产分别为6315公斤和7797公斤,比对照增产33.5%和35%,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前期产量较对照分别低75.7%和44.6%。  相似文献   

3.
陇糜3号糜子     
品种来源:原代号74—132,由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用会宁大黄糜作母本、甘糜1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88年4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表现:19.6年试验点9个,平均亩产127.9公斤,比当地对照大黄糜、红糜子等增产19.6%;1987年试验点7个,平均亩产110公斤,比当地对照会宁大黄糜等增产17%(其中夏播平均亩产162.1公斤,增产18.9%);1985~1987年37个示范点,增产幅度为8.3~62.2%。  相似文献   

4.
品种来源:中单12号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于1980年用中白17做母本,许052做父本杂交育成。产量表现:1981~1983年在侯马春播品比试验,平均亩产566.3公斤,比白单4号增产15.3%,与中单2号产量差异不显著,春播时比中单2号产量略低,夏播时比中单2号略增产。通过大面积麦田套播生产示范,一般亩产400~500公斤。1988年8月山西省第14次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推广品种。特征与特性:中单12号幼苗和成株长  相似文献   

5.
品种来源:济南15号(原代号825508)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用鲁麦大穗×山前为母本、7014—5—8为父本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1989年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产量表现:1982年出圃时测产亩产443.2公斤,比对照济南13号增产34.3%。1983~1985年连续2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亩产分  相似文献   

6.
豫花2号花生     
一、品种来源:濮阳市农科所(原濮阳县试验站)采用混合选择法于1977年选育而成。原名濮阳77—4。1988年4月由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豫花2号。二、产量表现:1979~1981年参加河南省春播花生区试,三年平均亩产籽仁173.9公斤,比对照徐州68—4平均增产7.05%,  相似文献   

7.
品种来源:该品种系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通过复合杂交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为中油83—19,后定名为中豆19号,1988年经河南省审定推广。产量表现:1985、1986两年参加黄淮大豆区试的周口、驻马店、正阳3点5次平均亩产189.9公斤,比跃进5号增产29.9%,比豫豆2号增产18.1%。1986、1987两年在  相似文献   

8.
豫玉5号玉米     
品种来源: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于1984年用自交系京7做母本,U8做父本杂交育成。原名新黄单85—1,1989年4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玉5号。产量表现:1987年参加全国北方大区玉米区试,8点平均亩产499.1公斤,较对照鲁原单8号增产17.5%,居首位。1987年  相似文献   

9.
天亚4号胡麻     
品种来源:由甘肃省清水农校用雁农1号为母本,张北大粒为父本进行杂交,于1978年育成,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87年5次会议审定通过。产量表现:1976、1977年参加原天水地区区试,15个点次中有13点次增产,平均折合亩产86.4公斤和94.75公斤,比天亚2号分别增产16.1%和13.4%,较对照定亚1号增产19.8%;1983年在天水市5个点生产示  相似文献   

10.
品种来源:辽宁省丹东市农科所1979年用M_017~(Ht)做母本,E28做父本杂交育成。1988年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表现:1986、1987两年在河南濮阳市11处示范,平均亩产509.8公斤,比烟单14号增产17.6%,两年均居首位。1987、1988两年在河南安阳市16处示范,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11.
苏薯1号甘薯     
品种来源:南京农科所1985年从徐州地区农科所提供的杂交种子中选育而成。杂交亲本母本为南瑞苕,父本为华北52—256。1988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苏薯1号。产量表现:1983~1986年参加江苏省联合鉴定和区域试验,4年40点次,夏薯鲜薯平均亩产2278.9公斤,比对照徐薯18增产2.3~6.6%;薯干产量与徐薯18相仿。1982~1987年在南京地区各县栽培2万亩,平  相似文献   

12.
南七单交是四川省万县地区农科所用自选自交系南21—3作母本,自交系75—1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单交种。1986年4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一、产量表现:1982年—1984年参加省预试,区试及生产试验,亩产达425。3~553。44公斤,比对照中单2号增产10。5~23。5%。1985年我县引进该品种作品比试验,亩产423。3公斤,比对照七三单交增产4。8%。大面积试种一般亩产400~450公斤,高的可上500公斤。  相似文献   

13.
四玉1号是四平市农科所1980年以单交种四单8号为母本,黄早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晚熟杂交种,1987年1月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产量表现 1984—1986年参加吉林省玉米区域试验,3年21个点次,平均亩产587.3公斤,比吉单101增产12.1%,比四单8号增产6.0%。 1985—1986年在四平、梨树、伊通、  相似文献   

14.
泗棉3号(原名泗阳263)是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用抗枯萎病新洋76—75,与该场选育的泗阳791杂交有成。1993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泗棉3号.1产量表现:省区试平均87.7公斤/亩,居参试品种之首,是江苏省1982年以来参加区论中产量突破泗棉2号的棉花高产品种:在通州市1992~1993年抗病棉品比试验中,平均产量96.1公斤/亩,比盐棉48增产19.23%,比苏棉3号增产9.13%。2抗枯萎病性:1991年沿海地区所新洋试验站签定,其病率、病指均为0。1992年省区试、沿江地区所、省农科院经作所的人工病回抗枯鉴定结果平…  相似文献   

15.
品种来源:原代号丰抗70,系山东省莱州市西由种子公司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和山东省农科院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培育成功的一种高产、抗病、早熟的大白菜新一代杂交种,1988年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鲁白8号。产量表现:经1987~1989年3年示范试种,亩产10500公斤,高产地块达13500公斤,比其它品种增产21~40%,在区试中位居榜首。  相似文献   

16.
“湘棉16号”(原编号“90-G3”)是湖南省棉花研究所用(岱27×86—1)F4作母本、(无酚1号×兰布南特低酚棉)F4作父本杂交后于1986年定型后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1994年1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表现:1992年至1993年两年参加湖南棉花区试,平均亩产皮棉108.9公斤,比对照“泗棉2号”和“湘棉10号”分别增产7.85%和8.84%。1993年同时进行生产试验,在省棉科所(有病点)亩产91.04公斤,在大通湖农场(无病点)亩产77公斤,均比对照增产。特征特性:“湘棉16号”株高120厘米左右,植株松散里塔形,果技第…  相似文献   

17.
玉米新品种“楚玉8号”是以自交系CY 02做母本,CY 08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参加湖南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7 960.5 kg/hm2,比对照品种临奥1号增产9.4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7 802.5 kg/hm2,比对照品种临奥1号增产10.61%.该品种表现为高产、稳产,抗病、品质优等特点,适宜于湖南省及周边地区种植.于2008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正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8.
《种业导刊》2006,(12):45-49
(接第九期)棉花品种名称:鄂杂棉16F1品种来源:荆州市金龙发种业有限公司用“X-99”作母本,“J68”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花品种。区试代号:龙杂142。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6001。品质产量:2004~2005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2.5%跨长29.4毫米,比强29.8cN/tex,马克隆值4.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03.85公斤,比对照鄂杂棉1号增产9.28%。其中:2004年皮棉亩产105.82公斤,比鄂杂棉1号增产11.68%;2005年皮棉亩产101.88公斤,比鄂杂棉1号增…  相似文献   

19.
偃丰29是偃师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周麦22为母本、烟农19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多穗型、抗病、高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2021年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210009)。2018—2019年参加河南省冬水组区试,14点汇总,14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产量9 163.5 kg/hm~2,比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8.3%。2019—2020年参加河南省冬水组试验,15点汇总,15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产量7 965.0 kg/ hm~2,比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7.8%。2019—2020年参加河南省冬水组生产试验,16点汇总,16点增产,平均产量8 640.0 kg/hm~2,增产点率100%,比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6.7%。  相似文献   

20.
828黄瓜     
品种来源:由甘肃省农科院蔬菜所用自交系G6做母本、802做父本组配的杂交种。1989年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表现:在1984~1987年品比试验中,平均亩产9563公斤,比对照安宁刺瓜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