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利用体外培养和豚鼠试验两个方法,筛选对奶牛附红细胞体较为敏感的药物。选取贝尼尔、咪唑苯脲、盐酸多西环素、磺胺间甲氧嘧啶四种药物,用牛附红细胞体阳性血液作为敏感药物筛选的载体,进行体外敏感药物筛选试验;用牛附红细胞体阳性血液感染健康豚鼠,感染率大于90%后,进行药物治疗试验。结果显示最为敏感药物是盐酸多西环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辽宁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细菌性病原种类及致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特征,本研究选取辽宁地区某大型奶牛场75头临床表现为乳房炎的奶样进行细菌培养与分离,通过生化方法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鉴定,并对分离到的奶牛源大肠杆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研究。结果发现,该场奶牛乳房炎细菌性病原主要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检出率分别为58.7%、64.0%和54.7%,存在二重感染和三重感染等混合感染的情况。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场分离株对磺胺类药物(耐药率>85%)及氯霉素类药物(耐药率>30%)耐药性较高,对氨苄西林(9.5%)、环丙沙星(9.5%)、头孢噻呋(7.1%)和氧氟沙星(4.8%)比较敏感。上述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泰安地区某奶牛养殖户2头奶牛患发乳房炎2个多月,使用中药和多种常规抗生素治疗均无效,本试验对无菌采集奶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确诊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使用敏感药物酮康唑对其进行治疗,症状明显减轻,产奶量回升,但仍未恢复到患乳房炎前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应用需氧和厌氧培养方法培养21头子宫内膜炎奶牛子宫液,将每头奶牛的病原菌在两个培养皿上重叠划线,贴上药敏纸片后在需氧和厌氧条件下进行多重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治疗药物,应用敏感药物对患牛进行了治疗,治愈率为80.9%。对所分离的细菌进行了鉴定,主要细菌为化脓性放线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内蒙古包头市开发区奶牛隐性乳房炎中分离出的致病性葡萄球菌的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药敏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筛选敏感的抗菌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最新选择.同时为内蒙古包头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奶牛乳房炎病原的流行情况,以便更好地防治该病,我们对聊城部分地区乳房炎患牛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并测定了分离细菌的药物敏感特性,筛选出敏感的抗菌药物,从而为聊城地区奶牛乳房炎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血液琼脂、麦康凯琼脂、营  相似文献   

7.
泰安地区某奶牛养殖户2头奶牛患发乳房炎2个多月,使用中药和多种常规抗生素治疗均无效,本试验对无菌采集奶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确诊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使用敏感药物酮康唑对其进行治疗,症状明显减轻,产奶量回升,但仍未恢复到患乳房炎前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试验为了解和掌握大庆及其周边奶牛场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性大肠杆菌对14种药物的敏感程度,进行了药敏试验检测,对部分药物产生的耐药性进行了分析,同时筛选出的敏感药物,为该地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科学有效防控奶牛子宫内膜炎,本课题组采集了吉林地区多个奶牛养殖场120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子宫内容物样本,并对其进行染色、镜检以及生化鉴定。分离出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以及蜡样芽胞杆菌,单一感染、双重感染所占比例分别为44.35%和41.74%,三重感染所占比例为13.91%;通过敏感药物筛选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阿莫西林、恩诺沙星以及氧氟沙星均显示出较好的抑菌效果。以上药物可作为吉林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的首选药物,科学有效防控该病有利于奶牛养殖业和谐、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肺炎克雷伯氏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是重要的条件性致病菌和医源性感染菌之一,也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重要病原菌。本研究对30份奶牛乳房炎乳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本次共分离肺炎克雷伯氏菌3株,遗传进化树关系显示分离菌株KP1、KP3与CP031810株、CP031562株、CP032185株亲缘关系较近,分离株KP2则相对较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3株分离株均对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耐药,对链霉素、庆大霉素表现敏感,分离菌株KP1和KP3对青霉素表现中度敏感,菌株KP2则表现耐药。本研究为奶牛场针对该菌的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自2006年6月份以来,我县一些大型奶牛场和部分奶牛养殖户的奶牛时常发生血孢子虫病.该病的特点是双芽巴贝斯焦虫寄生于奶牛的红细胞内引起病牛以发热、厌食、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对四环素等抗菌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业的一种多发疾病,其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尤其是在奶牛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乳房炎所造成的产奶量下降,奶源污染,甚至患病奶牛的淘汰等危害更是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掌握奶牛乳房炎病原的流行情况,以便更好地防治该病,近3年来,我们对部分地区临床型乳房炎患牛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并测定了分离细菌的药物敏感特性,筛选出敏感的抗菌药物,从而为奶牛乳房炎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自2009年4月份以来,我县一些大型奶牛场和部分奶牛养殖户的奶牛时常发生血孢子虫病.该病的病原为双芽巴贝斯焦虫.主要寄生于奶牛的红细胞内引起病牛以发热、厌食、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该病对四环素等抗菌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14.
安徽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调查安徽地区奶牛乳房炎流行情况和筛选病原菌敏感药物.采集了安徽省奶牛主要养殖区的隐性乳房炎奶样,分离、鉴定了主要病原菌,并筛选了敏感药物.结果表明,乳房炎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无乳链球菌,且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占大部分,这些主要病原菌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头孢曲松钠和卡那霉素等抗菌药物高度敏感,为奶牛乳房炎的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了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耐药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奶牛乳房炎是微生物感染或理化刺激引起的一种奶牛乳腺炎症,是造成奶牛业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原因是感染病原微生物,可由多种病原菌共同或单独引起。迄今为止,人们已从奶牛乳房中分离到了130多种微生物,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这3种细菌引起的乳房炎占发病率的90%以上 。但各地奶牛乳房炎的病原感染情况不尽相同,因地理环境、卫生条件、饲养方式不同而有差异。现阶段国内外仍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乳房炎,但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及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而降低了疗效,而且使奶中抗生素的残留增加。为此,我们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奶牛乳房炎进行了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测定了血清型,这对于研制有效的疫苗、筛选敏感药物预防和治疗乳房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锦州某奶牛养殖场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耐药情况。对该场进行患病乳样采集、主要病原菌分离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耐药基因筛选。结果表明,该场乳房炎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共得到乳房炎大肠埃希菌分离株36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磺胺类药物高度耐药、对头孢噻呋和头孢唑啉敏感;对分离株进行磺胺类药物耐药基因筛查结果表明,sul1、sul2、sul3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76.0%、17.1%和0%,说明sul1基因为该场大肠埃希菌磺胺类药物主要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近20年我国奶牛乳房炎三类主要病原菌对12类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趋势,为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提供参考.笔者参阅1991,2010年全IX80余篇有关奶牛乳房炎的报道,分析我国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耐药性和敏感药物情况,结果表明,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对大部分传统药物如青霉素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出现较高程度的耐药性:对喹诺酮和头孢菌素等较为敏感,但也有少量耐药性报道。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从而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有效防治和合理用药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兰州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试剂(ILMT)方法对神木县某奶牛场51头奶牛200份奶样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选取强阳性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经革兰染色,生化试验鉴定,对主要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31.37%(16/51),乳区阳性率为17.5%(35/200);引起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肠杆菌3大类,且有两种病原菌的混合感染,其中耶尔森菌属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对3大类病原菌都敏感的抗生素药物有环丙沙星、四环素、头孢哌酮、庆大霉素、万古霉素5种药物,目前在临床上可选用此类药物治疗奶牛的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防治包头地区奶牛乳房炎,对包头地区4个规模较大的奶牛场乳房炎患牛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应用敏感药物进行了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是引起包头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并且分离的病原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抗生素敏感。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药敏试验筛选的敏感药物对奶牛乳房炎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CMT检测法,对重庆地区146头泌乳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并对部分阳性牛进行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46头泌乳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率为79.62%,泌乳乳区阳性率为56.31%(574个乳区);致病菌检出率75%;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分别占509,6和25%;致病菌对一些不常用的药物敏感性较好,而常用的药物抑菌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