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轮作方式控制小麦全蚀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全蚀病菌对寄主作物有较强的选择性,当病原菌在土壤中大量积累时,换种非寄主作物,病原菌便会逐渐减少,再种小麦可显著减轻发病,试验表明,在目前尚无抗病品种,又缺少有效防治药剂的情况下,实行小麦与非寄主作物轮作换茬,特别是在有水源地区实行水旱轮作,可有效控制小麦全蚀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江苏小麦全蚀病田间消长规律及轮作控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据徐州、洲阴、连云港、盐城等市不同种植类型麦田系统调查结果,江苏小麦全蚀病田间消长动态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不同种植类型田病害发生存在明显差异。平方米茬口的连作田重于大豆、棉花茬口的连作田;旱连作田重于旱轮作田;旱轮作田重于水旱轮作田。非寄主作物的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全蚀病有显著的控病作用。  相似文献   

3.
7种种子处理剂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及田间小区试验,明确7种种子处理剂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发芽、出苗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药剂处理小麦种子后,进行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供试药剂在处理浓度下对小麦发芽、出苗及生长无不良影响,各处理小区的小麦白穗率显著低于对照区,各药剂浓度处理对小麦全蚀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0 mL/100 kg种子处理、2 4;苯 醚甲环唑+2.4;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0 mL/100kg种子处理、1.1;咯菌腈+3.3;精甲霜灵+6.6;嘧菌酯悬浮种衣剂300 mL/100 kg种子处理、125 g/L哇噻菌胺悬浮剂200 mL/100 kg种子处理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结论]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4;苯醚甲环唑+2.4;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1;咯菌腈+3.3;精甲霜灵+6.6;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和125 g/L哇噻菌胺悬浮剂对小麦生长安全,对小麦全蚀病防治效果较好,在生产上可合理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4.
据徐州、淮阴、连云港、盐城等市不同种植类型麦田系统调查结果,江苏小麦全蚀病田间消长动态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冬前期、越冬期、盛发期和高峰期。不同种植类型田病害发生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玉米茬口的连作田重于大豆、棉花茬口的连作田;旱连作田重于旱轮作田;旱轮作田重于水旱轮作田。非寄主作物的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对全蚀病有显著的控病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麦全蚀病农业防治效果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6.
对4个小麦品种抗小麦全蚀病测试和小麦与葱混种的试验表明:品种对小麦全蚀病没有免疫和高抗病作用,但一些品种具有耐病和避病作用;小麦与葱混种对次年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46.07%。  相似文献   

7.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小麦全蚀病在我国的发生情况,并从抗病品种利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小麦全蚀病的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生防1号、生防2号两种微生物农药拌种处理防治小麦全蚀病,防效可达92.14%和65.62%,应在播种期或苗期使用,次数不少于2次。  相似文献   

9.
10.
11.
小麦全蚀病生防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新疆保护地蔬菜和棉田采集的土样中分离筛选对小麦全蚀病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结果发现,7个土样中分离到的放线菌菌株数有明显的差异,菌株数从1.0×104~1.0×105cfu/g。测定纯化得到的30株不同菌株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抑制试验,有12株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效果,其中XG1的抑菌圈达到8.84mm。12株放线菌中有8株的发酵滤液对小麦全蚀菌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XC2,XA5和XF5的抑制效果达到80%以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XA5对小麦全蚀病在幼苗茎基部症状的控制作用达到59.2%,且幼苗的根长、株高以及株鲜重、干重与发病对照相比都有所增长,其中XC2处理的幼苗最明显,根长、株高、根鲜重和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20.3%,38%,36.8%和44%,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57.4%和38.5%,说明这几株放线菌对小麦全蚀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南方红豆杉短周期药用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南方红豆杉生长缓慢的特性,在福建省明溪县设置了林地套栽和农田设施栽培试验,并结合生产经验,提出其短周期药用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利用山地种植,选择透光率为55%~60%的Ⅰ、Ⅱ类立地的残次阔叶林和杉木林冠下,或地形隐蔽、东向的山垅旱地,选用苗高25 cm以上、地径0.25 cm以上的1年生优质苗木造林;利用农田进行庇荫设施高产栽培,应选用苗高在15 cm以上、地径0.15 cm以上规格的苗木栽植,适宜栽植密度为30 cm×30 cm,遮阳透光率在50%左右.苗木栽种后须加强幼林抚育、病虫害防治及配比施用N、P、K肥.利用农田设施栽培和山地种植的南方红豆杉药用林,可分别于栽植后第2~3年和第3~4年秋冬季进行枝叶采收、截干采收和全株采收.截干采收的最佳季节为冬季,截干高度15 cm.  相似文献   

13.
陕西小麦全蚀病菌变种类型及其主要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陕西省发生小麦全蚀病的23个县(市、区)采集的病根分离出63个禾顶囊壳菌株,对其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菌株有性态和附着枝形态与禾顶囊壳小麦变种相同,其菌落生长适温为20~25℃,最适pH为6.0~8.0。L-半胱氨酸对大多数分离菌株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而燕麦汗有强烈的抑制作用。63个菌株全部为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 J.Walker)。陕西菌株对供试禾谷作物致病性由强到弱顺序为小麦、高梁、水稻、糜子、玉米、黑麦和燕麦。其中小麦高度感病,燕麦高度抗病,玉米可正常发病,并在病根上产生子囊壳。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河北省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作物持续高产,采用田间试验法对农户习惯管理方式和高产管理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了藁城和深州市高产田的作物产量、养分利用、生境特征及NPK养分投入平衡等。结果表明,与农户田比,高产田小麦和玉米产量藁城分别增加28.6%和11.6%,深州分别提高8.4%和11.2%;两种作物各生育期不同土层高产田的土壤速效磷和钾含量均高于农户田,而硝态氮含量前者低于后者,同一田块土壤硝态氮、速效磷和钾均随土壤深度加深逐渐降低,上层显著高于下层。明确了不同区域小麦和玉米氮磷钾需求数量和比例,且高产田氮磷钾施用量较农户田更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15.
克鼠星1号的防鼠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现场适口性试验和灭鼠效果测试,害鼠对克鼠星1号的摄食系数为0.95,现场灭鼠效果达95.45%。用中毒鼠尸对鸡、猫、狗进行饲养,均无二次中毒现象发生,试验对象体重变化与对照无差异。采取强迫取食,非靶动物取食克鼠星1号后,均发生了呕吐反应,但无中毒死亡现象,说明克鼠星1号对非靶动物安全,无二次中毒现象。在大面积灭鼠中,克鼠星1号对鼢鼠、田鼠、家鼠等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2.53%,86.68%,98.93%。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甜玉米轮作配施万寿菊秸秆返田模式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机理,并为该种植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非靶标代谢组学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田间试验验证,探究了甜玉米轮作配施万寿菊秸秆返田处理(CrMs)对白菜根肿病的田间防效、休眠孢子数量以及白菜根际土中代谢物和微生物种类的影响。结果表明:CrMs处理对白菜根肿病的田间防效为61.11%;土壤中根肿菌休眠孢子数量由轮作前的1×105.92个/g降到了1×103.73个/g;CrMs处理改变了白菜根际土中的代谢物组分,提高了脱氧鹅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α-亚麻酸(Alpha-Linolenic acid)和4-异丙基苯甲酸(4-Isopropylbenzoic acid)等代谢物含量,降低了油酸酰胺(Oleamide)和蜜二糖(Melibiose)等代谢物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α-亚麻酸和脱氧鹅胆酸等与根肿菌属(Plasmodiophora)相对丰度负相关,油酸酰胺等与根肿菌属相对丰度正相关;CrMs处理丰富了白菜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显著提高了芽胞杆菌属(Bacillus)、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溶杆菌属(Lysobacter)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等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根肿菌属、镰刀菌属(Fusarium)和螺旋线虫属(Helicotylenchus)的相对丰度。综上,甜玉米轮作+万寿菊秸秆返田的新模式是防治白菜根肿病的重要栽培措施,可为根肿病的绿色防治提供关键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陕西关中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施肥现状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调查和分析陕西关中平原农户施肥现状,为指导农民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于2011-10-2012-03,在陕西省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选择有代表性的10个县(区)(岐山、陈仓、扶风、泾阳、武功、兴平、杨凌、蒲城、富平、临渭),在每个县(区)选择代表性乡镇4~18个,每乡镇选择代表性村3~10个,每村选择4~5家农户,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形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田间管理和施肥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关中平原小麦纯N、P2O5和K2O平均用量分别为(210±106),(183±121)和(25±49)kg/hm2,小麦平均产量为(6.5±1.0)t/hm2;夏玉米纯N、P2O5和K2O平均用量分别为(288±113),(45±88)和(12±30)kg/hm2,玉米平均产量为(6.2±1.2)t/hm2。冬小麦施氮量适中的农户占33.6%,施氮量很低的农户占3.5%,偏低的占7.6%,偏高的占16.8%,很高的占38.5%。夏玉米施氮量适中的农户占11.2%,施氮量很低的占4.4%,偏低的占6.2%,偏高的占13.5%,很高的占64.7%。冬小麦N、P2O5和K2O主要以基肥方式施入,其中基施的N肥占总氮投入量的90%以上;夏玉米氮肥主要以拔节期追肥方式施入,基施氮肥约占总氮量的10%。冬小麦N、P2O5和K2O平均偏生产力分别为31.0,35.5,260.0kg/kg;夏玉米分别为21.5,137.8,516.7kg/kg。【结论】在关中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氮肥施用过量严重,且前期投入偏多、后期投入偏少;磷肥偏高是目前该体系养分资源投入中的另一个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培训,使其科学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陕西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ium)对1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以及不同杀菌剂田间防效,为油菜菌核病的化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FAO推荐的菌落直径法,在室内测定油菜菌核病菌对1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并根据室内敏感性测定结果,选择对油菜菌核病菌敏感性强的7种药剂的商品制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陕西汉中地区的油菜菌核病菌对咪酰胺、腐霉利、异菌脲、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戊唑醇及菌核净的敏感性较强,其抑制中浓度(EC50)为0.073 3~0.409 0μg/mL,其次为乙霉威与丙环唑,其EC50分别为0.679 1和2.236 7μg/mL,对上述9种药剂均表现为高度敏感;对百菌清中度敏感,其EC50为12.915 1μg/m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种药剂对油菜菌核病均有显著防效,其中以50%速克灵WP 750 g/hm2的防效最高,达到85.9%;其次为80%甲基托布津WP 1 125 g/hm2、50%多菌灵WP 2 250 g/hm2及43%戊唑醇SC 375 g/hm2,其防效分别达到77.3%,75.2%和68.6%;25%咪酰胺EC 562.5 g/hm2与50%异菌脲WP 750 g/hm2防效相当,分别为60.3%和56.2%;而以40%菌核净WP 1 875 g/hm2的防效最低(45.7%)。田间产量调查结果显示,50%速克灵(腐霉利)WP的保产率与效益均最高,分别达到19.5%和1 850.8元/hm2;其次为80%甲基托布津WP(17.6%)、50%多菌灵WP(17.1%)和43%戊唑醇SC(15.8%),保产效益达到1 479.2~1 719.4元/hm2;40%菌核净WP的保产率(10.3%)和保产效益(913.9元/hm2)最低。【结论】综合1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田间药效和保产效益结果认为,腐霉利、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戊唑醇、咪酰胺、异菌脲和菌核净均可作为陕西目前及今后油菜菌核病的有效防治药剂,且以前4种杀菌剂的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小麦条锈菌种群动态,2001-2005年对采自陕西省7市20个县(区)主栽小麦品种和后备小麦品种苗期和成株期的条锈菌标样1 101份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2001-2005年陕西省共监测到已知条锈菌生理小种和致病类型26个,分别为条中22、23、26、27、28、29、31、32号,Hybrid46-4、5、6、7、8,水源11-1、2、3、4、5、6、7、8、10、11、12、13、14。其中条中31号以前的生理小种已成为次要小种或稀有小种,条中32号出现频率一直居各小种首位,成为绝对的优势小种;Hybrid46类群和水源11类群为绝对的优势小种类群,频率总和维持在90%左右,成为优势种群。从变化趋势看,Hybrid46类群出现频率逐年下降,水源11类群出现频率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20.
陕西关中塿土区线辣椒对氮、磷、钾肥的肥效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西省关中土娄 土区布置线辣椒缺素大田试验 ,研究线辣椒对氮、磷、钾肥的肥效反应。结果表明 ,氮肥和钾肥能明显促进线辣椒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氮肥能使线辣椒果实维生素 C含量增加 2 0 6 mg/ kg,而钾肥不仅能使线辣椒果实维生素 C含量增加 1 37mg/ kg,而且可使果实硝态氮含量降低 1 0 .3m g/ kg;氮肥可使线辣椒增产 1 9.0 % ,钾肥能增产 1 0 .4 % ,磷肥对线辣椒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果实品质以及产量各方面的影响甚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