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国南方许多省区大力营造杉木用材林,各地相继建立了许多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在低山丘陵地区,也出现了大面积杉木林。大部份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造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较严重的病  相似文献   

2.
杉木抗炭疽病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方法研究杉木抗炭疽病的机制,结果表明,正常生长的各杉木无性系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谱的差异,与其抗病性无相关性;经接种后,抗病无性系的PPO谱带在6—18天内有所增加,酶活性也增强,酶谱第一区域保持稳定,POD酶带无明显减弱或减少。而感病无性系则相反。实验证明,20号无性系确属抗炭疽病的无性系。  相似文献   

3.
杉木炭疽病空间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3种分布型和几种聚集度指标法,对杉木炭疽病在杉木种子园中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炭疽病在不严重的样地(病情指数20.0以下)中为聚集分布,随着病情加剧,由聚集分布变为随机分布型,而个体群又处于均匀分布型.在同一植株不同部位抽样调查表明,杉木炭疽病在植株上中下部位枝条分布有显著的差异性(F=4.63>P_(0.05)=3.24),而在不同方位上分布是一致的(F=2.6相似文献   

4.
杉木炭疽病和赤枯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年至1975年初,我们在广东省平原丘陵地区,进行了杉木病害的观察和防治试验。一、病原分析 1.主梢或侧梢顶部退绿,颜色由橙黄至红褐色,严重株梢头干枯下垂,轻病株则梢头未完全枯死,生长季节又抽出细小顶芽,成长的针叶细小质硬,整枝新梢至节下一段枯褐色,针叶上病斑边缘明显,在潮湿天气或在保湿培养后,出现粉红色的分生孢子堆,经镜检或组织分离,多见毛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p),称炭疽病。 2.树冠基部针叶枯黄,由针叶尖端开始逐渐扩展至整片针叶以至整个冠基侧  相似文献   

5.
杉木13个无性系对炭疽病抗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省杉木无性系选育研究已见成效,很多优良无性系将转入推广造林。杉木炭疸病是杉木的严重病害之一,在推广其优良无性系之前,对其抗病性进行调查和测定,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了探讨杉木无性系抗病能力的差异,1987年,我们对本所在靖县排牙山林场消水坑无性系测定林中的13个无性系,进行了测定,现整理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供试菌种为当年3~4月份从杉木感病针叶上分离新鲜菌种,经纯化繁殖所得。供试无性系有:1.靖县排牙山林场种子园优良半同胞家系转化的8个无性系,代号  相似文献   

6.
杉木炭疽病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前言杉木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p.)是杉木(Cunninghamia laneolata)上最常见的一种病害,随杉木种植的不断扩大,为害渐趋严重。在重病林分中,枝梢大量枯死,致使树木不能成材;在一般感病林分中,病枝、病叶的死亡对树木生长也有相当影响。近年来,国内对杉木炭疽病的病原及发病条件等,已进行过一些研究,并肯定了某些栽培措施的防病效果。但是在对病害防治至关紧要的侵染问题,则较少研究。如关于病菌易从伤口侵入  相似文献   

7.
杉木无性系测定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杉木种子园优良家系193个无性系进行苗期测定,选择34个无性系进入林期测定。根据3年生高生长,结合扦插成活率、造林成活率、一次性合格萌条产量等因素综合评定,初选出7个生长量高、萌条产量高、造林成活率高的优良无性系为建立生产性采穗圃的入圃材料,进一步在营林生产中推广应用。7个无性系的3年生高生长平均大于对照ch1(为黎平东风林场种子园实生苗)39.40%,大于对照ck2(为黎平东风林场种子园8  相似文献   

8.
杉木炭疽病是目前杉木主要病害之一。它的发生与蔓延,严重地威胁着杉木正常生长和发育。我们从1974年5月在屏南古峯林场设立杉木炭疽病研究基点,三年多来,除摸清病害症状、病原菌类型,探讨病害发生、发展的规律外,还进行了化学药剂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9.
一、灰杉、黄杉的抗炭疽病差异 对于杉木的两大类型——灰枝杉与黄枝杉对杉木炭疽病的抗性:有不同的见解:一种认为灰杉抗病性能优于黄杉;一种认为两种无显著差别;还有一种意见认为黄杉抗瘠薄土壤及抗病性高于灰杉。  相似文献   

10.
杉木炭疽病对杉木幼树生长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三明地区三个市(县)的病害损失量调查,获得杉木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杉木幼树(4-9年生)生长影响的初步量化指标。各感病级别对杉木胸径和树高的影响基本上呈等差递增,感病程度每增加一级,单株胸径和树高平均减少0.95cm和0.53cm。可见,该病对杉木单株的胸径生长和高生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福建三明地区三个市(县)的病害损失量调查,获得杉木炭疽病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fdes对杉木幼树(4-9年生)生长影响的初步量化指标。各感病级别对杉木胸径和树高的影响基本上呈等差递增,感病程度每增加一级,单株胸径和树高平均减少0.95cm和0.53cm,可见,该病对杉木单株的胸径生长和高生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2010年4月初,湖南省炎陵县青石冈国有林场发生大面积杉木炭疽病害现象,受害面积达500公顷,经采取营林技术措施和化学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措施,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杉木炭疽病发生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杉木为我国南方主要用材林树种之一。解放后,它不仅在原产地的山区大量发展,而且在从不栽杉的丘陵区也大量发展。随着杉木的发展,病虫害种类逐渐增多,危害面积不断扩大。杉木炭疽病在杉木栽培的山区和新发展的丘陵区均有发生,且以丘陵区危害严重。自1972年以来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科研和教学单位,自1974年起已开始进行研究,并取得不少成果,本文是我们近两年来部分研究工作的小结。一、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一)病原菌越冬场所及越冬方式:本实验取材于本所5年生杉木林。方法一是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100个杉木家系在广东省6个试验点造林的生长表现情况,试验按照数理统计的要求设计,采用性状水平分析法(performace Lerel Analysis),对各试验林中各个家系的生长量作出标准得分估算,并应用最小湿著差异检验法和对照对比法,从各个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初步选择出20个优良家系,并提出了各个家系在广东省的特别适生区域,为建立优树无性系第1代种子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杉木作为一种速生丰产的优良树种,在我省许多地区都进行了栽培种植。杉木适应性强,生长迅速,中心产区20年左右即可成材利用,价值很高。如何种好杉木,除选择好地势、土壤、气候条件及搞好抚育管理外,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同样不可忽视。如杉木炭疽病几乎遍及杉木栽植区,是杉木生产的一大病害。现将防治此类病的方法简介如下。移木炭疽病发病期在每年杉木新梢开始萌发的春季和初夏。虽然不同龄级的新老针叶和嫩梢都可能发病,但以次年生的梢头受害最重。通常是枝梢顶芽以下约10厘米内的针叶首先发病枯萎,这种现象称为“颈枯型”,是杉木炭疽病的典型症状。幼树主梢以下1一3轮枝盘最易感病,病菌先从针叶开  相似文献   

16.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种处理,即:砍除病枝、株,清理病原;清理病原结合深翻、施肥抚育;清理病原结合深翻、施肥抚育和喷1%的波尔多液。其中以第三种处理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杉木球果炭疽病病情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球果炭疽病(Colletotrichum.sp)在四川杉木母树林和种子园普遍存在,特别在种子园植株初期结果就有病害表现,随着结果数量增多,病害也日趋严重,有的植株病果率高达50%以上,严重影响杉木种子的产量和质量。该病在我国未见报导.为了及时防治这一新的病害,1987~1989年在观察球果生命表的基础上,对球果炭疽病的发生时期,症状及病害的进展进行了观察研究,为防治病害掌握有利时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杉木炭疽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种处理,即:砍除病枝,株,清理病原;清理病原结合深翻,施肥抚育;清理病原结合深翻,施肥抚育和喷1%的波尔多液。其中以第三种处理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杉木炭疽病发生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数量化理论I原理建立杉木炭疽病发生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杉木炭疽病发病率同海拔、坡向、坡位、土层厚度、林龄和质地有大或较大的相关;杉木炭疽病感染指数同坡向、坡位、海拔、质地、紧密度和土层厚度有大或较大的相关。  相似文献   

20.
油茶炭疽病是危害油茶较普遍、较严重的病害。同病虫害作斗争、积极消灭油茶病虫害、不断提高油茶产量,是进一步落实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和“备战、备荒、为人民”伟大指示。我们在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病虫害防治科学实验、探讨改进经营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