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热带观赏鱼的养殖颇为盛行,已成为该国养殖业的一大特点。然而50年代,观赏鱼养殖在新加坡只是一种副业,经过多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欣欣向荣的产业。新加坡培育的热带观赏鱼畅销世界各地,除本国生产的淡水观赏鱼外,还收购其他亚洲国家部分海水观赏鱼.再出口,成为世界各国观赏鱼的集散地,  相似文献   

2.
目前,热带观赏鱼和金鱼的养殖在新加坡颇为盛行,已成为该国养殖业的一大特色。50年代,观赏鱼养殖在新加坡还只是一种副业,但经过近40年的逐步发展,已经变成一个较为重要的产业。新加坡培育的热带观赏鱼畅销世界各地。而且她还收购并出口世界各地生产的观赏鱼,成了世界各国观赏鱼的集散地,每年可以赚取非常可观的外汇。该国观赏鱼养殖业及观赏鱼进出口贸易的成功,可归诸于如下几个因素:观赏鱼养殖方面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国际海运、航空网络四通八达;更兼饲养的观赏鱼种类繁多,品质优异;养殖者和出口商经验丰富。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观赏鱼养殖规范、信誉好、诚信度高,产品容易进入国际市场,每年大约出口观赏鱼5000万美元,约占世界出口总金额的25%~30%。全世界每年出口观赏鱼数量约10亿尾,新加坡约为3亿尾。新加坡出口观赏鱼的44%依靠当地渔场自产,还有56%则依靠进口再转出口,成为“全球观赏鱼中转贸易中心”。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观赏鱼产业与新加坡水族游乐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风景秀丽,在新加坡330多万人口的社会生活中,优美的观赏鱼十分有地位。随着观赏鱼产业的发展,新加坡从观赏鱼的生产、经销、贸易直到欣赏、消费、游乐,逐步形成一个观赏鱼产业链。正因为新加坡观赏鱼生产与消费,前后呼应,紧密结合,才使新加坡观赏鱼事业不断推进和繁荣。本文简单介绍新加坡观赏鱼产业与新加坡水族游乐业的组成和特点,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泰国政府的重视下,泰国成为重要的观赏鱼生产国和出口国。根据联合国FAO等资料,结合笔者在2004年3月31日到4月8日期间出访泰国和新加坡的实地考察,本文对泰国观赏鱼养殖及其质量控制的特点进行分析,以供观赏鱼业界人士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世界观赏鱼贸易发展格局及我国观赏鱼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观赏鱼大致分为五大类:金鱼、锦鲤、热带鱼、淡水性其他观赏鱼、海洋性观赏鱼。目前世界上可饲养的观赏鱼约有1100多种,其中养殖淡水观赏鱼大约占观赏鱼养殖总量的85,养殖海水观赏鱼占15%。同时,野生淡水和海水观赏鱼的捕捞业亦有较大发展。当前,随着世界观赏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全球范围的观赏鱼进出口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贸易格局。根据有关统计,200年世界观赏鱼进口总额为2.45亿美元,出口总额达1.82亿美元,大约占世界水产品出口总额53亿美元的O.33(这些数据不包括观赏器材和水草等贸易。目前,世界观赏鱼每年出口数量达10亿尾左右。近几年来,世界观赏鱼市场逐渐从欧美东移新加坡,现正逐渐向中国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观赏渔业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在水族箱内饲养观赏鱼已遍及全球,已成为一种休闲时尚,可以说,每类观赏鱼的发展,都是一个长期文化交流和贸易交往的结果。从观赏鱼的出口量情况看,新加坡最大,而且新加坡观赏鱼管理制度化、组织化、规范化、普及化,重视观赏鱼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观赏鱼外向型发展应该吸取的;对于中国观赏鱼产业健康全面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应值得深思,而且观赏渔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观赏鱼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人类宠爱,迅速融入人们的家庭生活。顺应观赏鱼发展的潮流,新加坡把握自身优势,经过了几十年不懈的努力,观赏鱼产业取得优异的经济成果。本人通过考察新加坡观赏鱼业之后,特撰此文,着重分析新加坡观赏鱼产业及其产业经济链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特征,希望对正在发展的中国观赏鱼业和都市型渔业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岳根华 《水产学报》2019,(1):116-127
新加坡是一个小岛国,农业用地及用于养鱼的海域面积均很有限。但新加坡观赏鱼产业相当独特和成功,是世界第一观赏鱼出口国,向80多个国家出售超过1 000种鱼类,2016年的年收入达到4 300万美元。该产业的成功主要源于其在许可证颁发,生物安全控制,养殖,包装,运输和疾病控制等各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特征。新加坡正在努力驯养和培育许多高价值的海洋物种和新的淡水物种,并开发新型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上游研究侧重于开发和使用基因组工具来培育新品种并维持野外种类的遗传多样性。但由于养殖鱼类的空间有限,邻国竞争激烈,该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其市场份额正在减少。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总结新加坡观赏鱼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讨论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保持该产业领先地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华岳 《水产学报》2019,43(1):116-127
新加坡是一个小岛国,农业用地及用于养鱼的海域面积均很有限。但新加坡观赏鱼产业相当独特和成功,是世界第一观赏鱼出口国,向80多个国家出售超过1 000种鱼类,2016年的年收入达到4 300万美元。该产业的成功主要源于其在许可证颁发,生物安全控制,养殖,包装,运输和疾病控制等各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特征。新加坡正在努力驯养和培育许多高价值的海洋物种和新的淡水物种,并开发新型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上游研究侧重于开发和使用基因组工具来培育新品种并维持野外种类的遗传多样性。但由于养殖鱼类的空间有限,邻国竞争激烈,该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其市场份额正在减少。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总结新加坡观赏鱼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讨论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保持该产业领先地位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