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把水稻要种优势应用于生产的国家,杂交水稻已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杂交稻的发展主要靠两个方面:一是靠新不育系;二是靠新恢复系。作者根据亲身实践,综述新恢复系选育的途径,方法及成功经验,并提出今后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中国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成果,综述了恢复系在品质、产量和抗性等方面的选育研究进展,指出扩大遗传差异与塑造良好株叶形态相结合是今后恢复系选育的目标,分子育种技术在恢复系选育中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明恢82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早熟、抗瘟恢复系,该恢复系的育成与应用对进一步拓宽福建省早熟恢复系的遗传背景,实现抗性基因多元化,并进一步提高杂种优势,提升产量水平和改善稻米品质,满足福建省水稻生产对早熟杂交水稻组合的不同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至2010年,全国以明恢82配组育成了6个组合通过省级品种审定,用明恢82配组的所有组合累计推广面积达60万hm2,累计增产粮食3.49亿kg。明恢82还是选育早熟恢复系的骨干亲本,至2010年,全国各育种单位利用明恢82先后育成了5个新恢复系,其所配组的组合有6个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其中1个组合通过国家审定。最后,笔者还分析了明恢82在生产上能够大面积应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1988年全国籼型杂交水稻区试协作年会于1989年元月在武汉市召开,来自南方稻区各试点及各省、区种子站的代表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简况如下: 1.总结了1986~1988年3年对90个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在南方13省的89个点(次)进行了国家级杂交稻区试,已鉴定出10多个新组合,可在南方稻区  相似文献   

5.
Q恢22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与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通过系谱法育成的籼型水稻恢复系,具有米质优、中抗稻瘟病、恢复力强以及配组优势强等特点,2020年4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田间技术鉴定,所配组合神农优422于2020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用5个籼型不育系与5个偏粳型恢复系,25个双列杂交组合。测定了经济产量的配合力,研究了10个数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参料,分析和比较了各性状的广义、狭义、现实遗传力及相关遗传力,并估算了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相关遗传变异贡献率及其间接选择的相对效率,同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籼粳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与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的趋势不完全一致;(2)杂交F1代的大部分性状的狭义、现实遗传力较高,稳定性较好,但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又比较复杂,因而在育种中要注意性状的单一和整体的关系;(3)千粒重、株高、稻粒比重、着粒密度对杂交F1代产量的构成和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2019,(6):85-87
特优1617是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龙特浦A与自选恢复系海恢1617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耐阴、高产稳产、制种易获高产等特点,2018年9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米质现状研究   总被引:44,自引:8,他引:44  
以具广泛代表性的6 个不育系和9 个恢复系及其配制的54 个组合为材料研究了现有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米质状况。结果表明,参试组合的大多数米质性状均表现良好:在分析的11 个性状中有5 个(糙米率、精米率、精米长、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全部达到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2 个性状(精米长宽比和蛋白质含量)二级达标率在77.8% 以上。但在垩白粒率、垩白大小、整精米率、胶稠度等4 个性状上达标率低,存在明显的不足。提出了在杂交稻优质育种中不育系应注重降低垩白、提高胶稠度,恢复系应把降低垩白粒率、提高整精米率作为主攻目标,兼顾蛋白质含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籼型杂交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和生产调查结果显示,高密度盘育条件下,籼型杂交稻比粳稻秧苗生长速度快,秧苗素质的下降导致分蘖节位提高。根据试验结果,对籼型杂交稻应用盘育高密度毯状苗机插技术提出了改进措施:⑴要保证底膜或秧盘打孔均匀,孔距以20mm×20 mm为宜;⑵杂交中稻每丛插秧苗数以2~3苗为宜,每丛插5苗以上不利于高产栽培;⑶在秧盘打孔均匀的前提下,可以在苗床上施用多效唑后铺盘播种,有利于培育高度适宜的整齐秧苗。另外从育秧、育种和机器改良等几个方面对改进杂交籼稻的机械化插秧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安全和稻米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水稻生产和大米消费市场的需求,广西农科院水稻所及时调整育种目标,整合育种资源,选育优质高抗的杂交稻新品种。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先后育成了秋优1025、秋优998、百优838等一批优质高产组合,促使广西杂交稻优质化育种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为进一步提高杂交稻产量和质量,研究人员以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自育的优质常规品种八桂香与闻香占进行有性杂交,  相似文献   

11.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培矮64S等5个籼型两用不育系与明恢63等14个籼型或广亲和品种共配成60个两系杂交水稻组合,分析了各不育系杂种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5个两用不育系的杂种均具有明显的产量超亲优势和一定比例的产量竞争优势组合,其中以YS-1最高,其次为测64S和培矮64S;60个F1代组合中,具产量竞争优势的组合共9个,其中以安湘S×YR15、YS-1×湘香籼6号、培矮64S×YR10等5个组合的产量竞争优势最高。  相似文献   

12.
弘恢3089是广东天弘种业有限公司以含野生稻亲缘的恢复系桂99为母本、广东海洋大学选育的优质抗病香型恢复系弘恢3088为父本杂交,经过多年系谱选择、抗性鉴定、米质检测和测交筛选育成的籼稻恢复系,具有高抗稻瘟病、米质优、茎秆粗韧、抗倒性强、配合力强等特点,配组了弘优3089等4个组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广恢305是以华占为母本,自选材料R710/R501为父本杂交,经过多年系谱选择、抗性鉴定和测交筛选育成的籼稻恢复系,具有米质优、稻瘟病抗性强、恢复谱广、后期转色顺畅、杂种优势强等优点.利用其配组的杂交组合五优305、越两优305、泰优305、广8优305和广和优305等通过了省级或国家级品种审定,并表现出优势强、抗病...  相似文献   

14.
水稻偏籼型广亲和恢复系T2070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杂交 ,将广亲和基因和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重组 ,选育出偏籼型广亲和强恢复系 T2 0 70。经与籼型三系不育系配组鉴定 ,其组合表现为杂种优势强、穗大粒多、耐肥抗倒、丰产性好。配制的 优 2 0 70组合已于 1 999年 3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三系杂交水稻恢复系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6个水稻三系恢复系耐热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实率与穗期平均温度及最高温度问均呈线性回归关系,相关性显著,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146.754-2.247X平、Y=153.024-2.214X高;有效穗数、平均穗长、千粒重与穗期平均温度、最高温度问相关性均不显著;不同水稻恢复系问耐热性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新育恢复系耐热力均优于明恢63。并证实了在水稻育种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能提高所选材料的耐热力。  相似文献   

16.
六十年代日本新城长友以籼稻钦苏拉包罗11为母本,以台中65为轮回亲本,通过杂交,回交,选育包台型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了粳型三系配套,为利用粳型杂种优势提供了方法。但由于包台型三系遗传背景类同,杂种优势不明显,不能用于生产。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北方粳型三系进行了广泛测恢,结果证明,粳稻恢复资源非常贫乏。因此,选育强优势粳稻恢复系便成了粳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鉴于当前粳稻杂交育种亲缘狭窄而限制了粳稻增产潜力,所以我们从1971年开展粳型三系育种以来,就着重注意了遗传资源的丰富与利用。已知世界稻属资源丰富,且籼粳…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红河州籼型杂交水稻高产配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5~1999年对我州主栽籼型杂交水稻的代表性组合,从高产攻关入手,研究其获得高产的群体结构指标,高产栽培不同生育时期的形态指标,不同产量层次的施肥水平.对各关键措施的最佳选择作出了结论,提出了籼型杂交水稻高产栽培应坚持旺根、壮苗、早发、适群体、全程稳健生长的栽培法.并按不同海拔高度、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组装配套成单产10.5~12.0,12.0~13.5,13.5t/hm2以上3个产量层次的高产栽培技术.在州内9个县市累计示范验证31938.46hm2,平均比对照增产12.57%.  相似文献   

18.
籼型杂交水稻抗褐飞虱育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80份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抗褐飞虱特性鉴定表明,30份材料对褐飞虱抗性达中抗以上水平,其中12份材料的持抗性优于ASD7。将这12份材料的抗级为0~3级、持抗期≥7 d的优质抗性材料归为一级抗性材料。经杂种优势的测定、外观米质评价、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鉴定,筛选出对两病一虫达中抗水平,与协青早A的杂种产量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12.9%的杂交水稻新恢复系埃红/台1059;以及高抗褐飞虱、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且外观米质极好的恢复系LS2/密阳46。  相似文献   

19.
以5460s和由农垦58s转育的四个籼型温敏雄性不育水稻为亲本,采用半双列杂交方式,配制10个组合。1991年7~8月(温敏不育水稻的不育期),在福州观察亲本及F_1的自然结实率,结果表明,各亲本的自然结实率均为0,而F_1中,除W6111s/W6154s的结实率为0.1%,其余的F_1组合结实率均达到正常水平。说明,W6111s和W6154s的不育基因基本上是等位的,而5460s和四个温敏雄性不育系的不育基因间,以及四个源于农垦58s的温敏雄性不育基因间互不等位(W6111s和W6154s除外)。本文对不等位性作出解释,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提出一种鉴别光敏和非光敏不育水稻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0.
籼型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籼型“三系”不育系选育的历程。阐述了野败型,矮败型,D型,印尼水田谷型等几个主要类型的籼稻不育的选育与特征特性及其应用状况。对细胞质和细胞核单一,很难提高杂交稻的抗性和品质等问题,提出了今后应培育多种类型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雄性不育系,并介绍了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