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江苏省植保站分析预测,今年全省水稻中后期的主要害虫有褐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其中二化螟和三化螟的发生程度较轻,防治的重点仍然是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有了去年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相继在全省大发生的经验教训,今年各地对这两大害虫的防治均十分重视。日前,省农科院植保所方继朝研究员提出,现阶段对这两种害虫的防治关键要把握用药时期和选准药剂品种。  相似文献   

2.
对3l%三拂ME防治稻纵卷叶螟及褐飞虱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3l%三拂ME做为一种杀虫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对三龄以上的大龄幼虫,且持效期长,对水稻安全;同时对田间褐飞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增产效果明显,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对31%三拂ME防治稻纵卷叶螟及褐飞虱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31%三拂ME做为一种杀虫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对三龄以上的大龄幼虫,且持效期长,对水稻安全;同时对田间褐飞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增产效果明显,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3种药剂对非靶标害虫褐飞虱及天敌蜘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常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氰虫·啶虫脒、阿维·氯苯酰和茚虫威3种药剂,研究其对稻田非靶标害虫褐飞虱及其天敌蜘蛛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农药处理对稻纵卷叶螟都显示出较好的防控效果;2)相比对照区,3种农药处理稻田后捕食性天敌蜘蛛的数量都显著减少,减少程度依次是氰虫·啶虫脒茚虫威阿维·氯苯酰处理;3)与对照区稻田褐飞虱虫口数量相比,氰虫·啶虫脒、茚虫威、阿维·氯苯酰处理区褐飞虱虫口数量分别呈显著增加、有增加但不显著、有所减少但不显著;稻田飞虱虫口数量与蜘蛛数量呈一定的负相关性;4)室内生测试验表明,阿维·氯苯酰处理能降低褐飞虱的存活率。由此可知,3种农药对稻纵卷叶螟均有较好防效;阿维·氯苯酰对稻田蜘蛛影响较小,并对非靶标害虫褐飞虱具有协防效果。因此,在测试的3种稻纵卷叶螟药剂中,阿维·氯苯酰更适合用于大田防治稻纵卷叶螟。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9%12α-羟基鱼藤酮水乳剂对水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9%12α-羟基鱼藤酮水乳剂对上述3种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效。用药量为80~100 mL/667m2时,可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具有防效较高和持效期较长的特点;用药量为100~120 mL/667m2时,可高效杀灭田间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因此,该药剂可推荐用于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和褐飞虱。  相似文献   

6.
锐劲特不同浓度防治水稻中期害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季晚稻生长中期主要受到稻纵卷叶螟、褐飞虱、螟虫等害虫的严重危害。为探索施用一种农药能达到防治多种虫害的目的,我们进行了锐劲特不同浓度防治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的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7.
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草庙镇稻纵卷叶螟、褐飞虱在同一水稻生长期大发生,而通过科学防控,采用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结合的手段,最终取得了显著的防控效果。现对2020年草庙镇水稻生产上稻纵卷叶螟、褐飞虱大发生特点、重发原因进行分析,并依据2020年草庙镇防控实际情况,对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的科学防控技术进行总结,以供类似地区在防控稻纵卷叶螟、褐飞虱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探讨了1987年晚稻“圭巴”品种小区笼罩条件下稻纵卷叶螟、褐稻虱及其混合种群为害损失率和经济阈值.稻纵卷叶螟经济阈值因生育期不同而异,每百蔸幼虫分蘖期为121.3头,抽穗期为131.2头.褐稻虱抽穗期的经济阈值为百蔸494头若虫.本文提出了抽穗期稻纵卷叶螟、褐稻虱混合为害的产量损失率模型,在生产实践中,可直接利用此模型进行防治决策.  相似文献   

9.
韦革命 《现代农业科技》2009,(11):122-122,125
31%三拂微乳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及褐飞虱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1%三拂微乳剂对水稻纵卷叶螟高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当代褐飞虱有兼治作用,且对水稻无不良影响,使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10.
水稻不同栽插方式对稻田主要害虫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江苏响水地区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秧等不同栽插方式水稻田的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稻田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和常规育秧手插移栽田相比,在分蘖末期,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田灰飞虱分别降低46.6%、44.7%和33.4%,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无大变化;在抽穗期,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田褐飞虱分别降低10.6%、3.6%和25.7%,稻纵卷叶螟分别减轻了34.9%、46.2%和62.5%。说明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等轻型栽培方式对不同生育期水稻的主要害虫发生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筛选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有效药剂,霍邱县于2007年8月开展31%三拂ME防治稻纵卷叶螟及褐飞虱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水稻病虫害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药剂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田间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水稻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褐飞虱、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较好,对水稻安全,且提高了水稻产量。药后3 d、7 d、14d供试药剂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效比对照药剂提高了12.3、8.1、22.0个百分点;药后7 d和14 d供试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比对照药剂提高5.3和8.9个百分点;药后14 d供试药剂对纹枯病的防效比对照药剂提高19.4个百分点;药后3 d、7 d、14 d供试药剂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与对照药剂相当;综合用药防治后水稻病虫害较常规用药,平均每丛有效穗增加0.5穗,每穗粒数增加1.3粒,结实率提高1.0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0.8 g,每667 m2产量增加42.0 kg。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豫南稻区水稻主要害虫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蓟马、褐飞虱、白背飞虱、中华稻蝗的发生时期。确定了适合豫南稻区的化防防策略、防治适期、防治指标和施药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信阳稻区害虫种类及其危害情况,为害虫防治提供参考,对水稻生长季节的稻田害虫进行了调查。经鉴定,该区水稻害虫共187种,隶属于8目34科,优势害虫是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三化螟、大螟、中华稻蝗、褐飞虱、白背飞虱、稻蓟马和稻管蓟马。稻蓟马和稻纵卷叶螟在粳稻上危害较籼稻重,褐飞虱和三化螟第3代在粳稻上危害较籼稻轻,“籼改粳”的推广使二化螟由原来的1 a2代变为3代。  相似文献   

15.
杨玲  蔡健 《吉林农业》2010,(5):44-44
近年来水稻灰飞虱、褐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大发生,吡虫啉、毒死蜱等药剂抗性不断上升,防治效果下降,稻丰散作为一种替代药剂,推广面积正逐年扩大,该药对家蚕毒性如何,成了在蚕桑区推广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文章通过田间对稻丰散不同用量、不同距离喷雾试验,室内饲养,观察家蚕中毒表现,探讨研究稻丰散在稻区防治水稻害虫时对家蚕饲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水稻灰飞虱、褐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大发生,吡虫啉、毒死蜱等药剂抗性不断上升,防治效果下降,稻丰散作为一种替代药剂,推广面积正逐年扩大,该药对家蚕毒性如何,成了在蚕桑区推广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文章通过田间对稻丰散不同用量、不同距离喷雾试验,室内饲养,观察家蚕中毒表现,探讨研究稻丰散在稻区防治水稻害虫时对家蚕饲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湘晚籼13号为栽培品种,采用田间普查法对湖南晚稻稻-鸭-豆栽培田、化学防治田中主要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稻—鸭—豆种养模式能明显减少褐飞虱、白背飞虱的发生量,提高了天敌对褐飞虱、白背飞虱的控制作用,防治效果优于化学防治;稻—鸭—豆种养模式能减少稻田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和杂草的发生,但防治效果低于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8.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均属于迁飞性害虫,是我国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近几年来,这些害虫迁入我国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的峰次多、迁入延续时间长,导致田间的发生量大和混发频率高,对当前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提高对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我们应用三拂等药剂与大丰收混配,进行主治稻纵卷叶螟、兼治白背飞虱的药效及其对蜘蛛的影响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针对2005年江苏省洪泽湖农场水稻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稻白叶枯病、迁飞性害虫稻纵卷叶螟及稻褐飞虱特大发生,加强了测报工作、系统田间观察,取得较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种植品种的不断变化,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有了相应变化,水稻二、三化螟危害有所缓和,而褐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有逐年加大发生的趋势,近两年甚至有四代褐飞虱和四代稻纵卷叶螟的暴发,是近10多年来未遇的,现就2007年二、三代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