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对虾晚放苗养殖试验对虾流行病的暴发,除取决于病原、寄主、环境因素外,还与对虾体长、季节、水温有一定的关系。从近几年虾病发生时的一些因素看,水温23—25℃,对虾体长6—8cm,时间在6月上中旬前后。而同样是“白斑病”(头胸甲上有白斑),在养成期传...  相似文献   

2.
为了增殖沿海对虾资源,如东县水产局在该县沿岸近海进行对虾苗人工放流。放流从7月5日开始到10日结束。放流地点主要在兵房港、刘埠港外侧,总计放流对虾苗40万只。这是如东县第一次放流对虾苗,该县打算今后每年都要进行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集约化养殖最佳放苗密度的确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艾红  李永振 《齐鲁渔业》1996,13(4):43-45
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集约化养殖的最佳放养密度,关键在于建立养殖对象的生产函数。精养生产方式,把“高投入,高产出”作为评价获取“高效益”的标准有一定片面性。生产函数能提供各种优化方案,边际产量方程则揭示了各个生产要素与市场间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4.
岱山县的水产养殖业起步于1980年。1987年,全县共有对虾养殖面积12435亩,养殖对虾产量达到931.1吨。目前对虾养殖已经成为我县海水养殖业的主体,1987年对虾养殖面积占全部海水养殖面积的98.2%,生产量为全部海水养殖产量的90.2%。在对虾养殖迅速发展的同时,应该清醒地看到对虾养殖业面临的严峻局面。  相似文献   

5.
江苏沿海对虾养殖放苗指标的规律分析及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生产试验总结了出的适宜放苗气象指标,分析了江苏沿海对虾放苗气象指标的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地区放苗指标出现时间之间的相关性,并以位于江苏沿海中部的射阳县为代表建立起预报方程,为江苏沿海做好对虾放苗的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更有时效的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崔克难  周泓 《水产科学》1989,8(3):14-15
关于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交尾的生物学问题,以往有过不少报导。高洪绪(1980)曾对中国对虾的交尾过程作过较细致的描述;纪成林(1980)从中国对虾生命周期中蜕皮性质划分的角度论述了生殖蜕皮的大致规律。此外,Possano(1960)证明温度是甲壳类蜕皮的主要因子。而对于温度与中国对虾交尾之间的关系问题,尚未见正式报导,为此,我们于1986年11月2日至12月1日,进行了中国对虾交尾的温度梯度实验,现将结果报  相似文献   

7.
8.
一、短途运输:可用一个0.1T容量的敞口帆布桶,桶内装入过滤海水30cm~35cm,加入1.5ppm的抗菌素,不充气,可装体长0.8cm的虾苗8万尾~10万尾,如果充气可以装30万尾~40万尾虾苗,水温保持在20℃~30℃,用车运输10小时,虾苗成活率可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9.
斑节对虾是对虾属中的大型科,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这种虾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食性杂、个体大、产量高等优点,是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在世界对虾养殖业中占首位,也是我省的主要养殖对虾。然而,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导致环境恶化,水质污染,虾病日趋严重,特别是病毒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尝试将生物絮团养殖技术(Bio-floc aquaculture technology, BFA)应用到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系统中,研究生物絮团在凡纳滨对虾不同放苗密度下的水质调控、对虾生长及存活等方面的作用效果。试验将200、400和600尾/m2的放苗密度分为传统养殖组(TF200、TF400和TF600)和絮团养殖组(BFA)(BF200、BF400和BF600)共6组,分别在18个室内水泥池中进行,其中BFA组通过添加益生菌和赤砂糖培养生物絮团,并在养殖过程中极少换水,而传统养殖组进行传统换水养殖管理。经过113d的养殖试验,随着放苗密度的增加,水质、对虾存活率和对虾特定增长率逐步下降,然而BFA在400尾/m2的凡纳滨对虾封闭式养殖中有良好效果。与400尾/m2的传统养殖组(TF400)相比,400尾/m2的BFA组(BF400)在养殖过程中生物絮团平均形成量提升3.25倍;水体中的亚硝酸氮和氨氮平均含量分别降低67.9%和72.7%,而用水量只有传统养殖组的33%左右;对虾的体重、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及单位产量分别提高了14.5%、156.3%、2.4%和194.1%;400 尾/m2的BFA组对虾单位产量达到4.01±0.94 kg/m2,具有最好的环境和产出效应。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南美白对虾的不同品系、放养密度、放苗时间以及养殖效益的统计分析发现:同一品系虾苗在不同区域养殖,虾苗的发病时间和养殖效益存在统计学差异;不同品系虾苗在同一区域养殖,虾苗的发病时间和养殖效益没有统计学差异。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发病虾池所占的比例增加;同时,同一品系的虾苗在不同的时间放苗,病害发生的比例和养殖效益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河蟹养殖的成活率越来越低,养殖过程中伤亡数量越来越多,尤其是早期放苗时伤亡数量逐年增多,造成养殖风险越来越大,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现本文就针对早期放苗时应通过注意哪些问题来提高成活率做以下阐述,希望养殖户朋友们能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13.
广东的九月天气相对稳定,平均水温高于30℃,是放苗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14.
~~对虾健康养殖放苗前的技术措施@陈忠文$海南省水产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水温和溶解氧含量对中国对虾摄食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健  孙修涛  赵法箴 《水产学报》1993,17(4):333-336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自80年代初在我国大规模人工养殖以来,由于饵料成本占整个养殖费用的60%以上,因此摄食量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注意。黄海水产研究所(1980)、王克行等(1980)、张乃禹等[1983]分别很道了对虾对几种常用饵料的摄食量,并给出了经验公式。虽然陈一鸣[1988]报道东方长臂虾(Palaemon orientis)的摄食量在溶解氧饱和度降到40%以下时将显著下降。但大多数研究都是研究正常环境下的摄食量,而对不同环境因子对摄食量的影响则研究较少。为此,我们于1991年进行了几种环境因子对中国对虾摄食量影响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长毛对虾幼体发育与水温和化学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长毛对虾各期幼体的发育与水温,海水比重,pH值,重金属及常用药物等环境因子的关系问题,对有关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不同孵化水温对建鲤鱼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鲤(Cyprinus carpiovar.jian)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于20世纪80年代末以荷包红鲤为母本、沅江野鲤为父本,采用家系选育、系间杂交及染色体工程等综合工艺育成的养殖鱼类杂交定向选育的、遗传性状稳定的鲤鱼优良品种。建鲤孵化过程中,水温是影响其鱼苗成活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水温对淡水鲳鱼苗生长与成活率有直接影响。水温27.0℃的试验池鱼苗生长速度比对照池(23℃左右)快一倍左右,且成活率提高30%—100%。培育淡水鲳幼苗最适水温为27℃,一般不能低于24℃。  相似文献   

19.
一般室外池塘、网箱进行青斑养殖需要在“清明”节气后,水温回升至18~20℃,投放15~20cm大规格青斑鱼苗,养殖七、八个月后到0.5kg/尾~0.7kg/尾的商品规格,以便在国庆前后上市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