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材料和方法从芭蕉属的11个栽培种,获得外植体(侧芽的顶梢、芽眼、“蕉米”、吸芽以及亲本假茎)进行各种试验。这些材料代表了芭蕉属(Musa)的相当大部份变异种,包括了AA、AAA、AAB和ABB四种染色体组类型,包括了很矮到很高的植株类型,包括饭后水果、淀粉都进行了试管繁殖试验。栽培种名单中包括三个芭蕉栽培种(Musa AAB组):法国芭蕉(Ntanga)、False—Horn芭蕉(Agbagba),Horn芭蕉(Asamiensa)三个品种。这三个种的花序都已退化(Tezenas Du Montcel等人,1983)。  相似文献   

2.
芭蕉在河西地区引种栽培赵文龙丁丽萍芭蕉又称甘蕉、香蕉,〔Musaxpardisiaca〕是热带的主要果树之一。其树姿优美,是美化庭院的良好植物。为了丰富甘肃省河西地区及至北方大部分地区观赏植物的种类,我们充分利用温室的优势,于1995年4月从河南引进...  相似文献   

3.
周玲 《花木盆景》2003,(9):42-42
芭蕉花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花。《本草衍义》谓“芭蕉,三年以上即有花自心中出,一茎只一花,全如莲花。……花心但向上生,常在莲样,然未常见其花心,剖而视之亦无蕊,悉是叶,但花头常下垂。每一朵,自中长开,直至中秋后方落。”《群芳谱》谓芭蕉“花苞中积水如蜜,亦名‘甘露’,早晨取食,甚为甘香”。民间素有食用者,如云南哈尼族的名菜“芭蕉花炒狗肉”等。  相似文献   

4.
芭蕉属野生种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芭蕉属起源于热带亚热带区域,对芭蕉属野生种质资源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通过检索INIBAP的多个数据库和相关文献,归纳整理出芭蕉属野生种的分布规律,为野生蕉的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以及品种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经分析,目前已经报道的芭蕉属共有52个野生种,其中真芭蕉组(Eumusa)11个,观赏蕉组(Rhodochlamys)9个,澳蕉组(Australimusa)13个,红花蕉组(Callimusa)18个,不确定组(Incertae sedis)1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和中国均分布有不同的3组芭蕉属野生种,但马来西亚和印度分布的种数最多,各分布有15种,约占总数的29%,可能是芭蕉属野生种的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芭蕉属(芭蕉科)植物自然繁殖一新类型.这种繁殖类型有可能是野芭蕉通过肉质根形成新植株,其繁殖方式完全不同于芭蕉属植物现已知的种子繁殖和吸芽繁殖两种自然繁殖类型,肉质须根形成新植株的自然繁殖现象在芭蕉属植物中极为少见,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6.
香蕉属于芭蕉科芭蕉属的热带大型常绿草本果树。在南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果实香甜细腻,深受群众欢迎。我国香蕉重点产区为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四川等省。闽西香蕉栽培历史何时呢?据龙岩县志1918年记载:“甘蕉颇与芭蕉相似。叶无长叶柄。果实长四、五寸、直径寸许,黄色、有柔果肉。味甘而香、一名香蕉、供食用外,并可酿造大酒及醋”。近几年农民群众积极要求种植香蕉,1987年全区已发展到2000亩,预计年产香蕉  相似文献   

7.
红皮香蕉(Musa AAA Red green)属芭蕉科芭蕉属香芽蕉类,原产于马来西亚,果皮呈暗紫红色、果实饱满、果体特大,肉质细腻且含有独特香味,长势旺,适应性和抗病力较强,抗风力中等。漳州地处福建南部沿海,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10℃年有效积温6700~7500℃,年日照时数1889-2385h,无霜期318~350d,年降雨量  相似文献   

8.
香蕉属芭蕉科(Musacae)芭蕉属(Musa),是漳州市一大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芗城、南靖、平和等县区.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漳州市香蕉生产发展很快,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快速提高;21世纪以来仍稳定在较高水平,2006年,全市香蕉实有面积2.4万hm2,产量79万t.但由于蕉农对香蕉的营养特性缺乏科学的认识,过分迷信化肥,导致化肥超量使用,不但无益于增产,造成人力、物力浪费,而且导致果实品质下降、土壤环境污染等弊端.因此,科学施肥对于漳州市香蕉的高产稳产优质乃至香蕉业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香蕉属芭蕉科(Musacae)芭蕉属(Musa),是福建省一大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漳州、厦门两地。2000年,福建省种植面积近3.3万公顷,产量达75万吨,其中漳州地区种植占90%以上。近年来,水果市场竞争日趋剧烈。在我国,2~4月份是水果淡季,香蕉价格较高,有利于贮运,受风害少,根据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又名地金莲、千瓣莲花、矮芭蕉等,是芭蕉科地浦金莲属唯一的一种多年生草本,属于佛教中的“五树六花”(菩提树、大青树、贝叶棕、槟榔、糖棕或椰子;荷花、文殊兰、黄姜花、黄缅桂、鸡蛋花和地涌金莲)之一。  相似文献   

11.
描述了芭蕉属(芭蕉科)一新变种——雷波野芭蕉(Musa luteola J.L.Liu var.leiboensis J.L.Liu et Q.Luo),并绘制了形态图。新变种以其叶基部渐狭至楔形,叶柄和叶鞘两侧具纸质或干膜质的翅,花序下垂,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圆,苞片外面淡黄色或绿黄色,先端圆或钝圆,每苞片内有花二列,果序球状、近球状或椭圆状球形,果实密集与黄色野芭蕉(Musa luteola J.L.Liu)相近似,但主要又以子房具5~9钝状棱角,浆果较大,长(6.7~)8.5~11.9 cm,宽5~7.2 cm,具5~9钝状棱角,果梗较长1~1.5 cm而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2.
芭蕉属果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国内外芭蕉属Musa果树品种101个,在苗期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获得33种酶谱类型。从芭蕉属品种的起源、演变分析,野生蕉和香蕉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类型最多;大蕉次之;粉蕉、龙牙蕉的酶谱较少。比较野生蕉、大蕉、粉蕉和香蕉种类的酶谱,均具有各自特有的酶带,通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可予以区分,这种依据酶谱表现的分类与 Simmonds的15个性状评分的分类基本一致,并且比从外部性状分类法优越。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蕉类品种的亲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又名千瓣莲花、地金莲、地涌莲,为芭蕉科地涌金莲属多年生大型从生草本植物。株高一米左右,在芭蕉科植物中体型属于较矮小者,地上假茎由数枚叶鞘互相包裹而成。地涌金莲的叶片似美人蕉的叶片,但比之更长大,更显大气和飘逸,叶柄更为明显。地涌金莲的花序生长在假茎的顶部,整个花序呈金黄色,直径多在20厘米以上。我们看到的金黄色的"花朵"其实是它的苞片,而真正的花  相似文献   

14.
陈海花 《花卉》2011,(1):41-41
初入新加坡的旅客,往往被从樟宜机场出来沿途的壮丽绿荫所吸引,充满热带风情的羽豆树尽情向两旁伸展枝干,细碎的羽叶掩映着艳阳蓝天,其间点缀芭蕉、彩叶等热带植物,妆点出赤道旁的国际城市风情。  相似文献   

15.
香蕉属于热带、亚热带常绿水果,芭蕉科(MuSa Ceae),芭蕉属(MuSa);供食用和纤维用。我国香蕉重点产区为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除我国外,在印尼、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墨西哥、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古巴、牙买加、哥伦比亚、洪都拉斯、巴西、非洲东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我国出口干鲜水果数量下降、出口额上升,进口干鲜水果则呈进口量、进口额双双增长的态势,我国干鲜水果出口顺差进一步缩小。2010年我国出口的大多数干鲜水果的出口量都呈下降趋势,其中,香蕉类出口量下降幅度最大;苹果仍是我国第一大出口水果,其他水果出口量都不足100万t;我国干鲜水果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及前苏联部分地区,越南是2010年我国干鲜水果最大的出口市场。2010年我国进口的干鲜水果主要是香蕉(含芭蕉)类、瓜类及一些热带水果与坚果类,大多数干鲜水果进口量都保持着增长态势,其中,坚果类、香蕉类和核果类进口量增幅均在三成以上;香蕉、芭蕉是我国进口量最多的水果;我国进口干鲜水果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17.
73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的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采后极易腐烂,其中由芭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usae (Berk.& Curt.)Arx.]引起的香蕉炭疽病、轴腐病是香蕉采后腐烂的重要病害,该病菌可潜伏侵染,在幼果期即可侵入果皮内,以附着胞及菌丝形式潜伏于果皮中,在香蕉后熟之后症状才逐渐显现,造成香蕉果实在贮运过程中的大量腐烂。刘秀娟、杨叶等曾对海南、广东香蕉上的潜伏芭蕉炭疽菌进行研究,在田间未发现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产生高抗的菌株。我们近年来对采自广东、海南、云南、广西四省区的芭蕉炭疽菌进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测定时发现,田间存在高抗的菌株。  相似文献   

18.
芭蕉周年结果,栽培简易,抗病虫比香蕉强,能耐-2℃以上低温,是云南海拔高1600m以下农民利用田边地角广泛种植的粗生果树。现将提高其产量与品质的措施介绍如下:1选种植苗时,要选地下球茎粗壮的蕉芽,取芽应保持球茎完整。种植时,根据芭蕉的喜光性,要避免其...  相似文献   

19.
正香蕉为芭蕉科芭蕉属多年生常绿大型单子叶草本植物,起源于亚洲东南部地区,是我国第四大水果~([1])。随着"南果北种"产业的发展,香蕉在北方温室种植已较为普遍,但多数为简单引种,目的性不强。因此,急需开展有目的引种试栽工作,筛选适宜在北方温室栽培的香蕉品种,为"南果北种"香蕉品种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朱槿新品种‘血芭蕉’,从‘ZJ24’(母本)和‘Versicolor’(父本)杂交的F1后代群体中选育而来。植株紧凑,叶片深裂,花形周正,花瓣较窄,主色粉白;对常见病虫害抗性较强,可用于盆栽或华南地区地栽造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