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费永成  陈林  于成  陈志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108-4109,4111
[目的]为预防水稻稻曲病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08年8月中旬成都平原西部稻田实地调查资料,结合2008年7月下旬和8月上旬的气候条件,对成都平原水稻稻曲病发生流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2008年7月下旬和8月上旬水稻抽穗扬花期成都市气温持续下降,7月底~8月上旬气温降至25℃以下;2008年7月下旬~8月上旬成都市各测站有雨日为14d左右,8月上旬中期以后,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日照时数只接近常年平均值的1/2,植株同化作用减慢,呼吸量减少,组织柔嫩,抗病力降低。[结论]适宜的气候条件是水稻稻曲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南宁市稻飞虱发生发展严重程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方法]以南宁市武鸣县为例,用SPSS软件通过对1987~ 2009年武鸣灯下虫量与气象因子资料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建模,并利用模式建立了各旬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指标.[结果]通过拟合、预报精度检验,最终得到6个旬灯下虫量模拟模式,利用模式进一步建立了3月上旬、3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下旬的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指标,根据该指标可进行旬的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结论]为稻飞虱的统防统治以及南宁市水稻增产稳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麦条锈病气象等级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通过气象因子预测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的模型。[方法]在统计河南省条锈病发生轻重年份的基础上,结合相应年份对应时段的气象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模糊数学等方法,按时间顺序建立了冬前、3月上旬4、月上旬和5月中旬4个条锈病促病指数预测模型。根据促病指数计算原理,采用等差分布方法得出条锈病发生程度预测标准,并进行了历史资料检验及2006年发生程度预测。[结果]成功建立了对应于气象条件的小麦锈病发生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冬前及3月上旬预测结果相比实际值偏重,4月上旬及5月中旬预测结果与实际值较为吻合。[结论]该研究结果将对河南省小麦条锈病的预防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伊犁地区甜菜褐斑病田间消长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摸清伊犁地区甜菜褐斑病田间消长规律、发生动态以及气象因子与该病的关系,为预测预报和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甜菜褐斑病发病初期开始,采用定点定期系统调查方法.[结果]伊犁地区甜菜褐斑病发生时期为7月初至9月底.发生初期为7月上中旬,发生高峰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病害整个发展过程包括三个时期,即从7上旬至7月底为病害发展平缓期,7月底至8月底为病害快速发展期,8月底以后为病害发展衰退期,病情逐渐下降.7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的温湿度、降雨量、雨日天数与甜菜褐斑病病情增长率相关性密切.[结论]摸清了伊犁地区甜菜褐斑病田间消长规律,气温是影响该病的基本因素,平均气温在20~ 25℃,对病害发展有利,与病情增长率呈正相关,相对湿度、降雨量、雨日天数在病害快速扩展期相关性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5.
孙朴  胥德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873-9874
以6月至8月上中旬的平均气温、降雨量为气象因子,建立了喜德县水稻纹枯病流行程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喜德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级别与相关因子6月份降水量、8月上中旬平均气温、7月份降水量、8月上中旬降水量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好,与6月份平均气温、7月份平均气温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一般;该模型的平均吻合度达99.274%.  相似文献   

6.
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及产量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产量预报模型。[方法]用SPSS将历年马铃薯产量资料分离成气候产量和趋势产量,并对气候产量与气象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影响马铃薯产量的气象因素分为普遍性和区域性。普遍性因素包括上年秋季8~9月的水汽压或相对湿度、当年6月下旬~7月上旬及8月中旬降水量;区域性因素有当年1月降水量、4月上旬至中旬的降水量、5月水汽压。用逐步回归建立产量预报模型,拟合率较好。[结论]该方法计算简单、预测时效长、预测准确率较高,为做好马铃薯种植业气象服务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15%井冈霉素·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15%井冈霉素.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结果表明:15%井冈霉素.戊唑醇悬浮剂对纹枯病的防效较好,防效随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综合经济因素,建议移栽水稻生产上宜在8月上旬和中旬施药2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推荐用药量750~900 g/hm2。  相似文献   

8.
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产量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俊  李剑萍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0,11(4):121-123,129
[目的]研究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产量预报模型,用SPSS将历年马铃薯产量资料分离成气候产量和趋势产量,并对气候产量与气象因素进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影响马铃薯产量的气象因素分为普遍性和区域性。普遍性因素包括上年秋季8~9月的水汽压或相对湿度、6月下旬~7月上旬及8月中旬降水量;区域性因素有1月降水、4月上旬~中旬的降水、5月水汽压。用逐步回归建立产量预报模型,拟合率较好。[结论]此方法计算简单、预测时效长、预测准确率较高,为做好马铃薯种植业气象服务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
预计今年京山县中稻纹枯病大发生(5级),病情激增期在7月上旬,流行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稻曲病菌孢子在田间的释放动态及影响因素,为水稻稻曲病预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孢子捕捉仪对四川稻区稻曲病菌孢子释放量进行监测,分析稻曲病菌孢子在田间的释放动态;2014~2016年连续3年收集水稻生育期的气象数据,包括温度和平均湿度等,研究气象因子、孢子释放量与稻曲病的内在联系.[结果]在水稻生育期间稻曲病菌孢子释放量呈动态变化,5月中旬~7月上旬稻曲病菌分生孢子释放量逐渐上升,7月下旬空气中的分生孢子量骤然上升,7月末~8月上旬孢子量达到峰值,8月中旬后孢子量逐渐下降,9月下旬孢子量下降至接近5月的水平.自孢子释放达到高峰后10 d田间稻曲病开始显症.稻曲病菌孢子释放量与田间菌源及上年病害严重度呈一定的正相关,与温度和湿度亦具有一定相关性,当平均温度25.0~30.0℃、湿度大于85.0%时有利于稻曲菌孢子的释放,同时有利于稻曲病的发生.[结论]稻曲病菌孢子释放量、气象因子与稻曲病间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
水稻二化螟性诱测报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韶关地区对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的发生规律进行测报,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性诱剂对水稻二化螟雄虫的诱集作用,对二化螟发生的世代、始发期和盛发期进行预测预报。[结果]韶关地区6~10月共出现2代水稻二化螟,第1、2代二化螟的始发期出现在6月的中旬、8月上中旬。第1、2代二化螟的盛发期为7月的中下旬、9月的上中旬。[结论]通过性诱测报方法基本上掌握了水稻二化螟在韶关地区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更适用于现阶段的褐飞虱预测预报模型。[方法]利用浦江县2001—2016年褐飞虱的观测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传统的逐步回归方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分别建立了褐飞虱发生高峰期预测预报模型。[结果]逐步回归预测模型选用的建模因子为5月上旬最高温、9月上旬湿度和6月下旬雨量,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不高;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建模因子为始见日后40 d的平均温、最高温、最低温、雨量、湿度,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99.22%。[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今后褐飞虱预测预报模型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调整播种期前后豫南粳稻生育期内的气候特点与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发生流行适宜气候条件对应关系的变化,指出豫南粳稻按常规方式种植,稻瘟病、纹枯病易大发生的原因在于其孕穗灌浆期处于高温高湿时期,推迟播种期后,孕穗灌浆期避过高温高湿时期,稻瘟病和纹枯病发生轻甚至不发病,解决了豫南粳稻病害重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新疆棉花主要虫害预测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新疆棉蚜预测预报模型,为棉蚜防治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方法]利用1983~2005年棉蚜发生的始发期、高峰期、消退期、危害强度资料,结合对应时段的气温、湿度、降水、日照、积温等气象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建立了棉蚜发生不同时段的预测模型,并由此制作出相配套的棉蚜预报、查询服务产品。[结论]预测模型准确,防治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晚熟哈密瓜对气候因子的敏感度,揭示气候条件的影响方式和影响量.[方法]利用新疆北部阿勒泰1998 ~2013年晚熟哈密瓜引种至大面积种植的调查资料,结合同期气候资料,采用相关系数t检验法,分析计算了64个气候因子,并应用t检验原理,逆向分析气候条件敏感度方法,研究了气候条件的影响方式和影响量.[结果]应用t检验方法筛选出4级(α=0.01、0.05、0.10、0.20)气候因子;对哈密瓜年景影响显著的关键因子有5个,分别是7月平均气温、6月上旬降水量、6月上旬>1.0 mm降水日数、6月上旬~8月上旬降水量、7月下旬降水量,其敏感度分别为0.6℃、6.7 mm、1.1d、20.0 mm、5.4 mm.[结论]生长期的降水量和大降水日数是影响哈密瓜年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径分析在毛竹枯梢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通径分析的原理 ,对 1 988~ 1 989年在尤溪设立的 8个标准地所收集的气象因子和病速的观察资料进行研究 ,力图剖析各因子对毛竹枯梢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程度及其因子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 :平均气温与病速是决定毛竹枯梢病病情指数的主导因子 ,平均相对湿度对毛竹枯梢病病情指数的直接作用不大 ,但通过平均气温对其间接作用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7.
渭北旱塬苹果黑星病流行程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渭北旱塬1997~2003年的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和苹果黑星病流行程度等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影响渭北旱塬苹果黑星病流行的气象因子,求得了最优回归子集,并用前5年资料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该模型对2002和2003年苹果黑星病的流行程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4月份和8月份的降雨量、前一年12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及1月份和7月份的平均温度是影响苹果黑星病流行的主要因子。研究建立的回归模型预测准确率高,对渭北旱塬苹果黑星病的防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罗霄凤  康晓慧  彭玉娇  张娜  张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399-1400,1402
[目的]研究四川地区水稻纹枯病菌的培养性状及其致病力。[方法]对从四川地区6个水稻主栽点采集的水稻纹枯病样进行分离,将分离所得病菌用PDA培养基培养,记录其培养性状,并对分离得到的23个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不同菌株间的生长速率存在显著差异,23个菌株中只有1个菌株生长速率属于中等菌株(40 mm≤Φ≤60 mm),其余都为慢型菌株(Φ〈40 mm),无生长速率快的菌株(Φ〉60 mm)。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间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差异,23个菌株中只有1个为强致病力菌株,其余为中等致病力菌株、无弱致病力菌株。[结论]该研究明确了四川地区水稻纹枯病病菌基本生物学特征,为该地区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SAS环境下,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陕西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进行预测。[方法]以草谷比和可收集系数估算2005—2015年陕西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以农村就业人口、农作物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作为影响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在SAS环境下,利用GM(1,1)灰色模型和基于GM(1,1)的多元回归模型对2016—2020年的陕西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进行预测,并对模型精度与误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基于GM(1,1)的多元回归模型预测精度高于GM(1,1)模型的精度,较准确预测了2016—2020年陕西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量。[结论]准确预测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可为政府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气候变化对江苏沿海地区棉盲蝽象发生程度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棉盲椿象的防治提供有力依据,提高防治效果。[方法]利用积分回归的方法,对江苏省滨海县1985~2007年棉盲蝽象发生程度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滨海县气候变化引起棉盲蝽象发生程度的变化在棉盲蝽象的不同世代或同一世代的不同生育阶段是不同的,气候条件中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对棉盲蝽象发生程度的影响较其他要素更明显,气候变化总体上是不利于棉盲蝽象发生程度增强的。利用棉盲蝽象发生程度易随气候变化显著增加时段,如:4月上中旬、6月下旬至8月上旬等进行防治能显著提高防治效果,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能够实现减少农药使用量、使棉盲蝽象危害程度最低以及防治措施对环境负面影响小的目标。[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江苏沿海地区棉盲椿象的防治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