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每年冬季,尤其是一月份容易出现低温寡照、大风、连阴天和下雪天气。对大棚菜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由于新棚户缺乏这方面的经验,造成减产乃致绝收的事情各地时有发生。这时大棚菜管理应以保温防冻为重点,及早预防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是搞好棚菜冬季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每年冬季,尤其是1月份容易出现低温寡照、大风、连阴天和下雪天气,对大棚菜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由于新棚户缺乏这方面的经验,造成减产乃致绝收的事情各地时有发生。这时大棚菜管理应以保温防冻为重点,及早预防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是搞好棚菜冬季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合理浇水,是保证大棚蔬菜健壮生长、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冬季气温低,大棚菜浇水不同于其它季节,既要看天,又要看地看苗情,以避免副作用。根据经验,大棚菜浇水应采取以下四个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年刚过,沂蒙大地就开始经受寒潮天气的袭击。此次连续寒潮天气是多年来没有过的。低温天气与历史同期相比更是罕见。寒潮降温过后,有的大棚菜发生冻害,为使大棚菜的损失降到最低限,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寒潮降温条件下的大棚菜管理。  相似文献   

5.
新年刚过.沂蒙大地就开始经受寒潮天气的袭击.此次连续寒潮天气是多年来没有过的.低温天气与历史同期相比更是罕见.寒潮降温过后,有的大棚菜发生冻害,为使大棚菜的损失降到最低限,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寒潮降温条件下的大棚菜管理.  相似文献   

6.
土壤盐渍化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我市蔬菜地土壤盐渍化主要是在生长管理过程中形成,尤以大棚菜地为主。一般大棚菜地平均含盐量为2.18g/kg,露地菜地平均含盐量为0.84g/kg,比大棚菜地低1.34g/kg。  相似文献   

7.
<正>北方的冬季寒冷漫长,给大棚蔬菜栽培带来影响,主要表现有:一是气温和地温低,蔬菜根系不好,影响生长结果;二是风雪天和连阴天多,采光差,光合效率低,生理障碍多发。此外,长期连作导致土壤环境差、病虫害增多,菜农感觉到"冬茬大棚菜越来越难种"。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2005,(4):30-30
合理浇水,是保证大棚蔬菜健壮生长、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冬季气温低,大棚菜浇水不同于其它季节,既要看天,又要看地看苗情,以避免副作用。根据经验,大棚菜浇水应采取以下四个对策:一是浇水宜浅宜小。在低温下,棚内蔬菜蒸发慢,需水量相应减少,故浇水量要小,间隔时间适当长些,切忌大水漫灌,应以浇灌或喷雾为宜,以免低温高湿导致蔬菜沤根。浇水后的头两天,易引起棚内湿度加大,应注意合理通风降温,防止诱发病害。通风一般在中午气温较高时为宜。二是浇水时间适当。冬季棚菜浇水应安排在中午前后,以上午10点以后下午3点以前为好,此期棚温较高,浇…  相似文献   

9.
早春大棚的苗床管理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时期,是蔬菜产量高低的重要环节.早春大棚菜的种类一般有茄子、西红柿、甜椒、辣椒、黄瓜、甘蓝6种蔬菜,现将苗床管理意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天气常对大棚菜生产影响很大,管理不当会造成巨大损失。如何做好温室大棚菜的管理?从大棚菜的保温、防冻、增光、控湿等几方面要加强管理,确保大,棚菜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平原县是有名的京津蔬菜园区,时下,蔬菜价格上扬,大棚菜种植成为农民冬季增收的主渠道。去年,县里优先培育北侯、鸣鸡店等中心村的蔬菜产业,围绕中心村,建立“基地、市场、协会”三位一体的蔬菜产销新模式,并依托中心村,带动周边村,扩大蔬菜产业规模,引导蔬菜协会申报蔬菜商标,提高产品知名度。  相似文献   

12.
合理浇水,是保证大棚蔬菜健壮生长、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春季气温低,大棚菜浇水不同于露地栽培,既要看天,又要看地看苗情,以避免副作用。根据经验,大棚菜浇水应注意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3.
<正>在冬季大棚生产中,由于存在着种植品种单一、复种指数低及空间设施利用率低等原因,影响了冬暖式大棚菜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而食用菌冬季生长则需增温保湿,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食用菌生产的发展。为此,近年来,通过在冬暖式大棚内进行了黄瓜与平茹立体高效栽培和番茄套作平菇,增加了经济效益。这种栽培方式已成为大棚黄瓜、番茄与平菇立体高效栽培的有效途径一、黄瓜与平茹立体间作模式1、模式。冬暖式大棚面积667平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年限大棚菜地土壤速效磷、速效钾以及电导率的垂直变异,为大棚菜地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点取样的调查方法,对新疆库尔勒主要蔬菜基地种植17年的露天菜地及不同种植年限(3,10,14年)大棚菜地的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电导率进行测定,分析其在0~180cm土层的垂直分布状况。【结果】在0~180cm土层,调查区大棚菜地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明显的上高下低型垂直分布,随种植年限的增加0~20cm土层土壤速效磷大量积累;调查区大棚菜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垂直分布相对平稳,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各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逐渐减少,表层土壤速效钾处于明显的消耗状态;调查区大棚菜地土壤电导率随土壤深度增加变化较为平缓,随种植年限的增加,0~60cm土层土壤电导率显著提高,盐分有累积趋势;与种植年限相近的大棚菜地相比较,露天菜地0~20cm土层土壤速效磷显著低于大棚菜地,速效钾含量与电导率则显著高于大棚菜地,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次生盐渍化。【结论】大棚菜地需要平衡施用磷肥,补充钾肥,并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  相似文献   

15.
<正> 塑料大棚蔬菜(简称大棚菜)生产,利用光热资源、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综合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日本、美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苏联和罗马尼亚等国,大棚菜发展较快,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都较高。我国60年代末引进大棚菜生产技术,70年代开始发展。1985年全国大棚菜面积已发展到50万亩。宿县地区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至1985年底已发展大棚菜(包括大、中、小棚)12200亩、年产蔬菜7000—8000万公斤,以黄瓜、番茄、辣椒、芹菜等为主,畅销南北各省市,使蔬菜挤进了大农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种好2006年冬季大棚菜,菜农应及时做好以下工作。1.夏季高温沤粪。要抓住夏季高温的有利时机,多积农家肥,把人粪尿、猪粪与铡碎的植物秸秆混合,加适量的水,密封于坑内或地面20~30天,让其充分腐熟。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既有利于蔬菜吸收其养分,又杀灭了肥内的病菌原体、害虫。  相似文献   

17.
以往采用化学杀虫剂杀灭大棚菜病虫害,存在着蔬菜中的化学药剂残留问题.前不久,山西曲沃新工艺制品厂研制的农用大棚菜病虫害电子防治仪,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18.
早春茬大棚菜心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心食用部分是花和嫩叶,品质脆嫩、营养丰富.现将早春茬大棚菜心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  相似文献   

19.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一项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大幅度提高瓜果菜产量,改善品质的现代农业生物工程创新技术。可使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4~6倍,在冬季最冷的时间使20厘米地温提高4~6℃,气温提高2~3℃,使病害减少60%以上,可使大棚瓜果菜提高产量30%以上,提前上市7~15天,大棚菜结果期延长20~30天;农产品品质明显提高,收益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20.
<正> 以往大棚菜病虫的防治,均采用化学杀虫剂杀灭,但存在着蔬菜中的化学药剂残留问题。电子病虫害防治仪采用微波杀虫与臭氧相结合的方式,快速杀灭棚内各种蔬菜病毒、细菌和虫害。它使用方便,防治效果显著,可以使病虫害“斩草除根”且不产生任何污染物和残留物,是实现大棚菜无公害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