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历程,阐述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世界保护区的总数已超过了1×105个,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7%。但是长期以来,自然保护区的命名和类型划分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尺度和标准,这给保护区的交流与合作带来困难。因此,多年来人们致力于保护区类型划分体系的探讨和研究,从最初的建立于自然生态系统之上的分类体系,逐渐转向基于管理目标的分类系统,使保护区的分类与其管理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样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也有类似的历程,并逐渐与国际分类方法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3.
谢建强  王超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47-149,174
概述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影响发展的原因,提出了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自然保护区建设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我国在自然资源保护方面,取得较大成就。基于此,主要分析了我国部分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此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科技》2019,(20):147-148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歙县境内,2011年通过国务院审批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生态系统在华东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对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通过对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现有资源的介绍,就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资源的适度可持续利用、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及将保护工作的责任落到实处、在资金与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连平县发展自然保护区的优势条件,概述了当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分析了制约保护区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青海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与发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目前江河最多、湿地资源丰富、特有野生动物最为集中的地区,享有"中华水塔"的美称,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青海自然资源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现状着手,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管理与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自然保护区在环境管理和旅游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管理机制不完善、旅游资金投入少、管理模式粗放、缺少规划和布局不平衡等。为了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自然保护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就需要贯彻落实相关保障政策,做到保护第一、因地制宜,并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在发展中关注环境容量与生态承载力,不断完善经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垦区位于我国东北边陲,所辖103个农牧场遍及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及大小兴安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  相似文献   

10.
11.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现状与保障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探讨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和6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为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参考。西北林学院学报21卷第5期董海山等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现状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郑海洋  王国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641-86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发展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成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从数量、面积和类型结构方面,介绍了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情况,指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严格控制发展面积、合理优化空间网络体系设计、加强有效管理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旨在尝试采用适应性管理模式改进自然保护区传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自然保护区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构建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管理的体系结构,针对自然保护区可能产生的管理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可行的管理理念,实现生态相容和可持续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虽在实践中被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由于其补偿主体、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及补偿对象等在法律制度上的缺失,最终影响了生态保护者的积极性,影响了生态补偿机制功能的有效发挥。建议以生态环境价值论、外部性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作为基础,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引导下,建立和完善保护区利益协调机制,促进保护区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内蒙古白音敖包国家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限制、机遇和挑战,表明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优势明显,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机遇和挑战并存,并据此提出需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科学规划、加强资源保护和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发展高端旅游产品、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等,促进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簇群的意义与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入簇群的概念,分析了云南自然保护区的现状,指出云南在长期自然力的作用下已具备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簇群的基础条件,提出建立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簇群的现实意义及构想。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主要处在边远贫困落后地区,当地社区居民对保护区资源有着更迫切的需要。在政府加强保护的同时,社区居民的原有经济权利受到限制,经济利益受到损害,通过完善法律体系、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补偿基金等措施来保障社区居民的经济利益,协调自然保护区与社区之间的关系,促进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三分局佛保派出所管辖区域内公益性集体林管理为对象,调查分析了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公益性集体林及森林资源的分布状况,总结其集体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自然保护区公益性集体林管理的对策,以为森林公安派出所开展基层基础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以2000、2005、2010年为时间点,分析云南省5个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格局、构成变化和景观斑块变化,结果表明:哀牢山保护区森林、草地、湿地面积有所增加,耕地面积有所减小;无量山、哈巴雪山保护区森林、草地、湿地类生态系统面积没有明显变化,后者耕地面积有所减少,城镇类面积有所增加;澜沧江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面积有小幅度的减小,草地、湿地生态系统面积有小幅度的增加,耕地、城镇类的地块面积略有增加;小黑山保护区森林、草地面积增加,湿地面积未变。哀牢山保护区有06km2的耕地转变为森林、01km2的耕地转变为湿地;哈巴雪山保护区有02km2的耕地转化为城镇;小黑山保护区有18km2耕地转变为森林,07km2耕地转变为草地,森林有02km2转变为草地、01km2转变为耕地;临沧澜沧江保护区有04km2的森林变为城镇,01km2变为草地,08km2变为湿地,有01km2湿地变为森林、01km2湿地变为城镇。各保护区斑块变化幅度小,破碎化现象不明显。总体来看,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发展的状态,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地保护,但需加强对耕地、城镇类人为干扰的监测。  相似文献   

20.
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实施,缓解了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由于管理目标冲突、法律法规约束、体制弊端、经费不足、缺乏激励等问题,限制了共管的实施范围及可持续性。通过构建科学的共管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生态教育等措施,突破共管的制约因素,促进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