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油桃保护地栽培整形修剪方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续3年在保护地高密栽培条件下,对‘曙光’油桃两种整形方式和“采后去冠”(PostharvestCanopyRemoval,简写作PCR)修剪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与传统的低干开心形相比,圆柱形整枝有利于形成较大面积的叶幕和较大体积的树冠,而且疏松,冠内透光率高。 相似文献
2.
3.
4.
早红珠是极早熟、全红型甜油桃,平均单果重90~100克,肉质细,风味香甜浓郁,品质优,耐贮运,深受消费者欢迎。为进一步提早供应市场,增加经济效益,我们于1997年在昌乐镇北关村进行了温室栽培试验,建设高温塑料大棚一个,定植早红珠油桃0.05公顷,第二年5月 相似文献
5.
6.
7.
8.
9.
东西向保护地栽培桃,常用的树形有开心形、纺锤形和“Y”形。南部2—3株一般采用主干较矮的开心形,北部因空间较大常采用纺锤形。开心形定干高度30-40cm,抽生新梢后,选留位置适当的3个培养为主枝,三主枝间的夹角为120°,每个主枝上留lO个左右的副梢作为结果枝组, 相似文献
10.
11.
12.
设施油桃根系生长及与地上部生长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根窖法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曙光油桃根系与地上部生长之间的相关性。升温后30d,地温稳定通过10℃时,开始出现新根,升温后40~50d出现一次小的发根高峰,此后出现一个明显的停滞期。新根大量发生是在升温后70~100d,地温在13~15℃之间,此期的发根量约占整个扣棚期间发根总量的2/3。根系集中分布于20~60cm的深度区域内,各个土层的新根生长呈交替现象。根系生长与地上部新梢和果实生长都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前期主要争夺贮藏营养,而后期则主要争夺光合产物。 相似文献
13.
以设施栽培的五月火、早红珠、丹墨、曙光、早红2号、早红宝石油桃为试材,测定了设施油桃不同品种果实的发育特性,包括果实纵横径与单果重.结果表明:在聊城地区,油桃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纵、横径逐渐增大,并基本呈"双S"型曲线.单果重持续增加,在花后40 d内,由于果实单果重一直较小,所以果实单果重的净增加值较低,在接下来的30 d内,单果重净增加值较大;在果实将近成熟时,即花后的70~80 d内,果实还会出现一个单果重增长的高峰. 相似文献
14.
棚内CO2 浓度日变化幅度远大于棚外 ;在天气晴好、光合旺盛、通风受阻时 ,棚内CO2 匮乏可成为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在保护地条件下 ,油桃光合速率 (Pn)日变化由露地的双峰曲线变为三峰曲线 ,最大Pn比露地提前 2h ,在 8时左右出现 ;光合“午休”现象不明显 ;晴天棚内日平均Pn为 5 .97(CO2 ) μmol/m2 ·s,比露地降低17.2 5 %。棚内CO2 加富对油桃光合作用和产量、品质有重要影响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上午 8时~ 12时之间的Pn和光能利用率 ,日平均Pn 6 .95 (CO2 ) μmol/m2 ·s ,比对照提高 2 5 .90 %。树体生长健壮 ,生物量 (未含果实 )增加 12 .4% ,比叶重增大 ,产量提高 19.80 % ,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15.
16.
连续五年密植桃园的主干形修剪试验表明:主干形修剪技术用于密植栽培桃树早结果早丰产效果显著。‘春花’成苗定植后第二年产量达1300kg·666.7m-2,第三年为1500kg·666.7m-2,第四年为2250kg·666,7m-2,第五年为1750kg·666.7m-2;‘湖景蜜露’定植后第二年和第三年产量为1021kg·666.7m-2和1019kg·666.7m-2;‘锦绣’定植后第二年产量为120km·666.7m-2,第三年为1204km·666.7m-2,第四年为1876km·666.7m-2;‘沪463’定植后第三年产量为47.5kg·666.7m-2,第四年为2125kg·666.7m-2。主干形修剪夏季摘心可促进早期副梢的萌发,利用副梢坐果,均衡树势。主干形修剪对桃果实的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使果实相对变小,单果重减轻,要注意疏花疏果,加强肥水管理。 相似文献
17.
礼品小西瓜早春保护地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合海门地区春季设施栽培的小西瓜品种,引进6个小西瓜品种进行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秀玲、春秀2个品种早熟、优质、高产、抗病,适宜海门地区早春设施栽培;早兰果皮极薄,瓤色金黄,产量和商品率较高,可进一步示范种植,增加品种花色。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