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使优良菌株尽可能长时间地在生产上发挥作用 ,必须做好菌种保藏工作。菌种保藏的目的在于保持菌种优良性状。菌种保藏是采用干燥、低温、冷冻或惰气供给等方法 ,中止其繁殖、降低其代谢强度 ,使之处于休眠状态 ,菌种保藏方法很多 ,现介绍以下几种。1 母种保藏法1 .1 斜面低温保藏法  将菌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成熟后 ,移入 0~ 4℃的低温下保藏 ;以后每隔 3个月传代 1次。这种保藏方法适用于所有的食用菌菌种 ,但草菇对低温的忍耐力较差 ,其菌丝在 5℃以下即死亡。因此 ,草菇的贮藏温度需提高到 1 0~ 1 2℃ ,否则需在草菇菌苔…  相似文献   

3.
4.
5.
刘萍  姜晓坤 《现代种业》2004,(1):31-31,30
为了使优良菌株尽可能长时间地在生产上发挥作用,必须做好菌种保藏工作。菌种保藏的目的在于保持菌种优良性。菌种保藏是采用干燥、低温、冷冻或惰气供给等方法,中止其繁殖、降低其代谢强度,使之处于休眠状态。菌种保藏方法很多,现介绍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一、蒸馏水法。适用于平菇、金针菇、香菇的菌种。 1.保藏平菇、金针菇菌种。先将八成熟待保藏试管菌种移入接种箱内灭菌后,用药用注射器从试管栓内注入蒸水.将培养基面全部淹没至管口2厘米为止。管口用矿蜡封闭,在常温下,将其置于阴凉处立放可以保藏1—1.5年。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菌种保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种是主要的生物资源,也是食用菌生产首要的生产资料。一个优良的菌种被选育出来以后,必须保持其优良性状不变或尽可能地少变慢变,才不至于降低生产性能,能长期在生产中使用。因此,菌种保藏在食用菌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菌种分离与保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的菌种制作是食用菌栽培的前提,纯度高、生命力强的菌种是食用菌栽培取得丰产优质的先决条件。概述了目前食用菌菌种分离培养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如组织分离、孢子分离以及基内菌丝分离法等。建议依据分离的环境与材料的生理特性选择适合的分离方法,并将获得的优良菌种进行妥善保藏。  相似文献   

9.
谈食用菌菌种的保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食用菌菌种保藏的目的意义、基本原理、方法及效果鉴定进行了介绍,以便为广大食用菌生产者的菌种保藏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12.
杨慧 《农村新技术》2006,(11):36-36
一、蒸馏水法。适用于平菇、金针菇、香菇菌种。 1.平菇、金针菇菌种。将八成熟试管菌种移入接种箱内灭菌后,用药用注射器注入蒸馏水,将培养基面全部淹没至管口2厘米。管口用矿蜡封闭,常温下置于阴凉处立放,可以保藏1~1.5年。  相似文献   

13.
1.井底低温保藏 这是利用井底恒温且温度低的原理进行菌种保藏的方法,适用于不具备保鲜冰箱的菇农。将要保藏的试管母种装入密闭的广口瓶或塑料袋中扎紧,用无菌橡皮塞蘸石蜡封口,可保藏2~5个月。  相似文献   

14.
15.
16.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多糖,对平衡人体代谢十分有益,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是继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之后人类可以食用的第三大食品。食用菌产业因投资少、效益高、原料广泛,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高利润热点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17.
18.
保藏菌种,为了防止斜面传代培养由于培养基干燥而死亡,同时,为了限制氧的供应以削弱代谢作用,在斜面培养基覆盖灭过菌的矿油进行室温或冷却保藏,这就是所谓的矿油保藏法。它要求的条件不高,方法简便易掌握。5种食用菌:6801、6810、6813、6815和6823,经过3个矿油保藏后,检查其成活率是100%,证明矿油保藏是一种较理想的菌种保藏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对野生驯化平菇品种“1015”菌株进行驯化的同时,对它们进行了耐盐训练,就是将普通PDA培养基进行盐化处理,配制成浓度为1.0%1.5%的溶液,高压灭菌45分钟-60分钟,冷却制成斜面,无菌条件下接种,恒温箱中培养。培养成熟后,每10支为一组,装入聚乙烯袋中,在常温下保藏9个月后进行转管,成活率达95%以上,和其他保藏方法相差无几,且转管后,接种块萌发快,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20.
<正> 一、什么叫菌种衰退菌种衰退,是衰老退化的意思。严格地讲,衰老与退化是两码事。前者是自然现象,后者是变异与遗传问题。退化是一种变异。食用菌菌种退化是指菌株在形态生理方面产生的退化性变化,具体讲是产量、质量的下降,整个菌株的孢子、菌丝、子实体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