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农1号苏丹草新品种的栽培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农1号苏丹草是用苏丹草与高粱杂交,经10年选育而成。该草对土壤要求不严,具有高产、优质和适应广泛等特点。植株高度350cm,生育期120d,生长季内可多次刈割利用,鲜草产量达12万kg/hm^2。可青饲或加工制成草捆和青贮后利用,是农区及完全禁牧区进行规模化舍饲家畜的优良草种。  相似文献   

2.
黄军 《新疆畜牧业》2009,(Z1):37-40
通过在奇台县和吉木萨尔县进行冬小麦单播、苏丹草单播、冬小麦与苏丹草套种、冬小麦复播玉米、复播豌豆以及大麦与苏丹草混播试验示范,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大麦(Hordeum vulgare)与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套种、混播,不影响冬小麦、大麦的产量,苏丹草干草产量可达到15000kg/hm2。冬小麦套种苏丹草效益明显优于其它播种方式,在昌吉州乃至新疆大部分地区都可推广种植。冬小麦套种苏丹草比冬小麦复播玉米、复播豌豆效益明显,套播苏丹草较复播豌豆效益增加31.3%,套播苏丹草较复播玉米效益增加16.1%,大麦、苏丹草混播较单播大麦效益增加61.2%。冬小麦套种苏丹草技术解决了种粮与种草之间争地的矛盾,为促进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探索出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为研究对象,通过刈割和施肥处理,研究苏丹草生长情况及生理生化变化,初步探索苏丹草补偿生长原因,为苏丹草引种和种植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刈割显著影响(P<0.05)苏丹草比叶面积大小,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比叶面积逐渐增大,株高显著(P<0.05)降低,分蘖数增加,植株内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显著(P<0.05)降低,补偿指数增大,说明刈割能促进苏丹草的补偿生长。施肥对苏丹草的比叶面积、分蘖数、丙二醛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施肥后,相对电导率随着施肥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后上升,施肥和刈割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施肥对苏丹草的补偿生长主要表现在促进营养生长方面,但施肥对补偿生长的作用具有时滞性,施肥在短期内不能抵消刈割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增加刈割造成的补偿生长量。施肥和刈割条件下,苏丹草发生超补偿性生长是通过改变植株的生物量分配模式来实现的。施肥和刈割处理合理组合可获得更大产草量。  相似文献   

4.
正适合养羊的牧草种类很多,主要有紫花苜蓿、羊草、无芒雀麦、高丹草、苏丹草等。特别推荐利用高丹草养羊,高丹草为一年生禾本科牧草,该品种综合了高粱茎粗、叶片大和苏丹草分蘖力、再生力强的优点。生长期长,可刈割2~3茬,产量高,营养丰富,消化率高,可鲜用也可青贮或调制成青干草。  相似文献   

5.
为培育氢氰酸含量极低、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高丹草新品种,利用I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对散穗高粱与黑壳苏丹草、白壳苏丹草、棕壳苏丹草、红壳苏丹草4个杂交组合后代进行选育研究.首次选育出综合农艺性状优异、鲜草氢氰酸含量极低(株高约100cm时,鲜草氢氰酸含量仅为2.58~4.77mg/kg)的散穗高粱—黑壳苏丹草、散穗高粱—白壳苏丹草、散穗高粱—棕壳苏丹草、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新品系.散穗高粱—黑壳苏丹草、散穗高粱—白壳苏丹草杂交组合的新品系分别含有与超低氢氰酸含量相关的ISSR特征片段H-1、H-2、H-3和B-1、B-2、B-3,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所选择的目标性状准确、可靠、遗传稳定.  相似文献   

6.
苏丹草原产北非苏丹高原,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栽培的一年生禾本科牧草。苏丹草能很好地适应气候温暖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在我国从海南至东北地区均栽培成功。苏丹草抗旱能力特别强,在炎热地区,夏季一般牧草都枯萎了,苏丹草却能旺盛生长。苏丹草的茎叶柔软,适口性好,再生能力强,可青刈、晒干、青贮,马、牛、羊都喜采食,也是鱼的好饲料。  相似文献   

7.
最新优质饲草——高丹草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苏爱莲 《草业科学》2002,19(2):47-49
饲用高粱(Sorghumbicolor(L.)moench)和苏丹草(SorghumSudanese(Piper)Stapf)是禾本科高粱属的两个种,都是重要的一年生暖季型禾本科牧草,在欧、亚世界各国普遍种植。其中苏丹草已成为高效养鱼业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夏季饲草,号称“养鱼青饲料之王”。它们在亲缘关系上有一定的距离,但无生殖隔离,能自由授粉并产生正常发育的后代。饲用高粱和苏丹草在生物学特性上有较大差异。饲用高粱植株高大,产量高,但再生和分蘖能力差,一般只能利用1次,茎秆纤维含量高,消化率较低,而苏丹草的分蘖和再生能力出色,可多次利用,草质…  相似文献   

8.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选育利用和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粱和苏丹草之间的杂种优势十分明显,在生长状况,株高、叶长、叶宽、单株鲜重、分蘖等产量性状方面,F1均高于双亲平均值,甚至高于或接近于高亲。经多年试验,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单位面积产量可显著高于苏丹草,适应范围出很广。经分析,它的营养品系与苏丹草相近,在适口性方面甚至优于苏丹草。但由于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目前尚处试验阶段,因此一些试点失败了,但大多属栽培管理不当所致,而不是“品种”本身所造成。因此可  相似文献   

9.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是以收获地上营养体(茎、叶)为主要目标的一类高粱属饲用作物,其饲草品质好、抗性强、生产潜力大。本文综述了高粱野生近缘种的利用及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品种的选育现状与饲用价值,指出高粱野生近缘种在选育饲草高粱方面具有重要利用价值;利用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苏丹草种间杂交是选育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主要途径;我国开展高粱×苏丹草杂交种育种研究起步虽晚,但成果显著,已选育出众多品质优良品种;褐色中脉(brown midrib)高粱×苏丹草杂交种木质素含量低、饲用消化率高,但如何解决木质素引起的产量降低是褐色中脉品种选育需要解决的问题;高粱×苏丹草杂交种青饲与青贮后饲喂都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温室和大田生产条件下,对苏丹草进行了喷施植物动力2003试验。结果表明,显著促进了温室内苏丹草的生长速度,提高叶绿素含量近1倍。使大田苏丹草种子产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1.
饲用杂交高粱和苏丹草饲喂草鱼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牟芝兰 《草业科学》2001,18(6):67-69,74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饲用杂交高粱和苏丹草长势良好,饲用杂交 高粱在株高1.0-1.5m高时鲜草产量可达37500kg/hm^2,茎叶比为1:0.92,可利用产量为17767.5kg/hm^2。苏丹草鲜草产量为18500kg/hm^2,茎叶比为1:0.40,可利用鲜草产量7400kg/hm^2。草鱼对饲用杂交高粱和苏丹草的采食率分别为36.56%和34.52%,摄食量分别为6.14g/天条和6.45g/天条,试验证明HCN对草鱼无毒副作用,其含量随着生长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2.
将本地不同颜色的苏丹草种子进行隔离繁殖,经过3年逐代去杂去劣,选出颜色一致的黑稃苏丹草。用Υ射线辐照黑稃苏丹草,分析辐照剂量对苏丹草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Υ射线对苏丹草有明显的抑制和损伤作用,使苏丹草出苗期延迟,植株高度降低,M1平均单穗种子粒数减少。辐照群体的变异系数大于对照,说明辐照可扩大变异范围,增加选择机会。  相似文献   

13.
饲用高粱 (Sorghumbicolor(L.)moench )和苏丹草(SorghumSudanese(Piper)Stapf.)均属于禾本科高粱属 ,但却是两个不同的种类 ,它们都是非常重要的暖季型一年生牧草 ,在世界各国广泛种植。其中 ,苏丹草是渔业生产中用量最大的夏季饲草之一 ,被称为“养鱼青饲料之王”。二者在亲缘关系上虽有一定距离 ,但却没有明显的生殖隔离 ,所以能够自由授粉 ,并且能产生发育正常的杂交后代。标兵就是饲用高粱和苏丹草的杂交种 ,有机地结合了二者的优点 ,鲜草产量远高于苏丹草 ,再生和分蘖能力又大大高于饲用高粱 ,分枝较多 ,可进行多次刈割或放牧利用 …  相似文献   

14.
苏丹草     
苏丹草系禾本科高粱属牧草,是最重要的一年生禾本科牧草之一,因原产于非洲北部苏丹(高原)地区故而得名。 (一)利用价值 苏丹草适应性极强,在不同肥力的土壤上都能生长,具有很好的形成嫩枝的能力和  相似文献   

15.
高丹草是由饲用高粱和苏丹草自然杂交形成的一年生禾本科牧草,属可多次利用型;能耐受频繁的刈割,并能多次再生,可用于高质量青草、干草生产,也能直接用于放牧或半干青贮。其主要的特点为: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4个低氢氰酸含量的高丹草新品系SLCN 11、SLCN 12、SLCN 13、SLCN 14及其亲本散穗高粱、黑壳苏丹草、白壳苏丹草、红壳苏丹草和棕壳苏丹草在DNA 水平上的差异程度,以育成登记的高丹草品种蒙农青饲3号为对照,对其进行了SSR 分析。试验从200个高粱SSR 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丰富、重复性好的12对引物,利用这些引物对10个材料进行PCR 扩增共得到509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百分率达87.30%。每对引物扩增的SSR指纹图清晰、稳定,可作为鉴别4个高丹草新品系及其亲本的分子依据。10个供试材料间的遗传距离(GD)变幅在0.3165~0.6692之间,平均为0.5359;以GD 值0.50为基准,将10个材料划分为5类:蒙农青饲3号、散穗高粱、LCN-11、SLCN-12、SLCN-13为一类;SLCN-14、棕壳苏丹草为一类;白壳苏丹草、黑壳苏丹草、红壳苏丹草各单独为一类。该研究为下一步低氢氰酸含量高丹草新品种育成及登记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楼兰1号”苏丹草是历经20年在新疆奇台县选育的牧草新品种。论文详述了该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栽培和利用技术要点,与新疆广泛利用的新苏二号苏丹草的植物学特征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γ射线对苏丹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本地不同颜色的苏丹草种子进行隔离繁殖,经过3年逐代去杂去劣,选出颜色一致的黑稃苏丹草。用γ射线辐照黑稃苏丹草,分析辐照量对苏丹草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对苏丹草有明显的抑制和损伤作用,使苏丹草出苗期延迟,植株高度降低,M1平均单穗种子粒数减少,辐照群体的变异系数大于对照,说明辐照可扩大变异范围,增加选择机会。  相似文献   

19.
高粱和苏丹草生物学特性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4个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品种和6个高粱(S.bicolor)品种被用来进行高粱和苏丹草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定性性状22,24,31在高粱与苏丹草上表现完全一致;数量性状除3,9,13,15,19,27,38,41,42,46,47,48,49,57在2类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皆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高粱与苏丹草品种间F测验达极显著水平,但苏丹草品种内1与2,3的F测验不显著,高粱品种6,7,10间F测验不显著.全部个体判别分析表明,各品种回判正确率为100%.聚类分析表明,参试的10个品种被明显分成2类,即苏丹草1,2,3,4聚为一类,高粱5,6,7,8,9,10聚为另一类.数量指标的方差分析显示,聚类指标的选择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新型优质高产牧草──佛珠草佛珠草是禾本科高粱属植物,是一种多年生牧草。本是野生,1994年被人发现并进行人工+培植。佛珠草形态似苏丹草,但叶比苏丹草的宽,茎比苏丹草略祖,成株高1.4米左右。据栽种试验表明,佛珠草有以下优点:(一)质优、利用期长。据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