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了解3种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的耐盐碱性,试验选择Cave-in-Rock、Forestberg和Pathfinder 3种柳枝稷品种,盆栽条件下移栽至不同程度盐碱土,即轻度盐碱土(pH值为7.72)、中度盐碱土(pH值为8.37)及非盐碱土[空白对照(CK),pH值为7.42],于移栽后第21天测定叶长度、叶宽度、叶面积、叶片重量、比叶面积,于生长季末测定株高、分孽数、根长、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于移栽21 d后选择晴天的09:00-11:00测定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PSⅡ潜在活性(Fv/Fo)],通过主成分分析及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柳枝稷幼苗期生长性状、叶片性状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综合分析来评价3种柳枝稷耐盐碱性。结果表明:除Forestberg的地下生物量和Cave-in-Rock的株高中度盐碱胁迫略高于轻度盐碱胁迫外(P>0.05),其他指标均表现为轻度盐碱胁迫高于中度盐碱胁迫(P>0.05)。柳枝稷地上生物量、分蘖数、叶长度、叶面积、叶片重量和比叶...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cv.Alamo)对土壤水分垂直分布条件的适应性、根系分布规律及生长特点,以便更好地确立根区水分最优调控措施,采用土柱法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对建植当年柳枝稷地上植株和根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0~60 cm和0~12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低于10%时,除地上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倒三叶长度分别降低12.5%和22.1%、宽度分别降低5.7%和18.4%、总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7.5%和10.6%、地下生物量分别降低56.5%和58.6%、根长分别降低41.0%和40.7%、根表面积分别降低45.6%和49.4%、根体积分别降低51.1%和56.0%,但地上生物量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7.5%和88.5%。表层0~60 cm灌水条件下,柳枝稷的根长、根表面积、地上生物量、籽粒产量和各土层根系生物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地上生物量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11.0%。随着灌水层深度的增加,根系的生物量重心由62.9 cm(CK)下降至71.2 cm,不同直径的根系表现出了不同的适应情况。  相似文献   

3.
柳枝稷根系垂直分布及植株生长对土壤盐分类型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土柱法研究了土壤NaCl(0.40%)、Na2SO4(0.80%)和NaHCO3(0.80%)胁迫对建植当年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根系垂直分布和植株生长的影响,以期明确不同盐分胁迫下柳枝稷的响应机制,为其在盐渍土地上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盐土条件下,柳枝稷的倒三叶尺寸、叶绿素a含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籽粒产量和根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无盐处理),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增加,对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抑制作用显著。土壤盐分类型为NaCl时,柳枝稷的株高与CK差异不显著,根系生物量重心上移至23 cm(CK为50 cm),根系集中分布在0~40 cm土层;土壤盐分类型为Na2SO4时,根系生物量重心上移至38 cm,根系分布在0~120 cm土层范围内,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土壤盐分类型为NaHCO3时,根系生物量重心上移至18 cm,根系集中分布在0~80 cm土层。NaCl和NaHCO3对柳枝稷根系向下延伸的影响较大,而Na2SO4对根系向下延伸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种植行距对黄土丘陵区引种草本植物生理、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以引种禾草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为对象,比较研究了 2009~2016年间3个种植行距(20cm、40cm和60cm)下其叶片光合生理月变化、年度地上生物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柳枝稷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瞬时...  相似文献   

5.
明确旱区作物根系生长与行距的关系可为合理选择种植密度提供依据。以梯田种植第7年的柳枝稷(Pancium virgatum L.)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于2016年4月和10月对0~150cm土层进行根系取样,比较研究了3种种植行距下(20cm,40cm和60cm)柳枝稷根系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柳枝稷根系主要分布在0~40cm土层,20cm和40cm行距下0~20cm土层根系生物量显著高于60cm行距(P0.05);在40~150cm土层,根系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在20cm行距下最低。行上与行间根系生物量均随种植行距增大而增大,均以40cm行距下根长密度较高。细根(d≤0.5mm)根长密度为40cm行距下显著最高,20cm行距下最低(P0.05)。总体表明,40cm行距下柳枝稷根系生物量较高,平均根长密度与细根根长密度最高。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在滨海盐碱地改良方面的作用及其饲用价值,本研究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开展了田间试验和家庭农场饲喂试验,研究了柳枝稷不同种植密度和年限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以及柳枝稷饲喂对鲁波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于种植以前,1 m×1 m种植密度的柳枝稷,在种植4年后土壤有机质增加了55%(P=0.09),盐分含量显著降低了59%(P<0.05)。此外,两个种植密度(1 m×1 m和1 m×3 m)的柳枝稷,均能显著降低大多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P<0.05)。饲喂试验发现,柳枝稷与花生(Arachis hypogaea)秧不同比例混合,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鲁波山羊的生长,以柳枝稷:花生秧为3:7时效果最佳。本研究证明,1 m×1 m种植密度的柳枝稷能够有效改良滨海盐碱土壤,同时兼具一定的饲用价值,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草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不同水分梯度下能源植物芒草和柳枝稷生物量分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面积广袤,进行能源植物种植具有巨大潜质。然而,由于该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分是限制能源植物产量的主要因子。本研究通过室内控水试验,对不同水分梯度条件(田间持水量的75%、55%和35%)下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和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两种能源植物干物质的分配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能源植物的节水高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水分显著影响根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及总生物量(P0.05);芒草生物量显著高于柳枝稷;随着水分的降低,生物量显著下降。不同水分条件显著影响柳枝稷的根冠比、而对芒草影响较小;柳枝稷在较低土壤含水量下,通过增加根系数量及根冠比来加强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在试验条件下,田间持水量的55%与75%水分条件对两种能源植物地上、地下及总生物量无显著影响(P0.05);水分含量在田间持水量的55%下,两种植物有较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存在苗期生长缓慢的现象,而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为了探究菌根真菌对柳枝稷苗期生长的影响,我们以来自于柳枝稷低地型品种Alamo的2个品系Ma和Mg为材料,诱导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与柳枝稷共生,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柳枝稷苗期生长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可以侵入苗期柳枝稷根的内部形成共生菌根,并显著增加柳枝稷苗期的叶绿素含量、株高、叶片数和生物量。寄生植物瓜列当(Orobanche aegyptiaca)种子萌发和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SLs)合成标记基因检测实验表明,丛枝菌根真菌与柳枝稷共生可以抑制柳枝稷根系合成独脚金内酯,进而解除独脚金内酯对柳枝稷分蘖的抑制作用,促进柳枝稷苗期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镉污染条件下开发能源植物的可行性,以高生物量黍属能源植物柳枝稷和坚尼草为材料,温室中苗期水培试验,分别对柳枝稷外源施加浓度为0,0.5,5,10,20,50,100μmol/L镉(Cd),对坚尼草施加浓度为0,2,5,7.5,10μmol/L Cd,从形态、生长生理等角度,分析两种能源草对镉的响应。结果表明:随Cd浓度的增加,柳枝稷和坚尼草生物量和根伸长量均下降,Cd浓度为50μmol/L时,柳枝稷根鲜重减少达显著水平(P0.05)。而坚尼草则在Cd浓度为2μmol/L时,根和地上部分总鲜重减少达显著水平。相比于对照,Cd浓度为2μmol/L时,坚尼草的根伸长量已下降96.3%,而柳枝稷在5μmol/L Cd时根伸长量才降低55.0%,柳枝稷的耐镉性高于坚尼草。经20μmol/L镉处理,柳枝稷的地上部镉浓度达40mg/kg,生物量下降了45%。不同浓度的镉处理下,镉在柳枝稷体内的迁移指数为5.9%~14.2%,柳枝稷可以在Cd污染条件下被开发为能源和修复植物种植。此外,实验还发现,在根平均直径为0~1mm范围内,柳枝稷的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与镉积累呈显著负相关,与迁移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该结果说明,细根在植物的镉吸收积累和转运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种子萌发率,探究不同植物生长物质处理对柳枝稷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Forestburg’)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10,50,200,400,1 000μmol·L~(-1))的赤霉素(GA3,GA4+7)、脱落酸(ABA)、6-苄氨基腺嘌呤(6-BA)、吲哚乙酸(IAA)、氟啶酮(FL)和多效唑(PA)等7种外源植物生长物质处理种子,分析柳枝稷种子萌发特性对不同浓度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响应。结果表明:10~200μmol·L~(-1) IAA和GA4+7,10~50μmol·L~(-1) GA3,50μmol·L~(-1) 6-BA及10μmol·L~(-1) FL均可对柳枝稷种子萌发产生显著促进作用(P0.05),但是当其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柳枝稷种子萌发;ABA会抑制柳枝稷种子的萌发,PA对柳枝稷的萌发无显著作用;GA4+7对柳枝稷种子萌发影响效果最好,其中经200μmol·L~(-1) GA4+7处理后种子萌发率最高,可达71%,较对照提高30%。  相似文献   

11.
复合酶制剂对生长肥育猪的饲喂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体重27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肥育猪42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0.01%复合酶制剂,试验期32d。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酶制剂可将猪平均日增重提高0.057kg(P<0.05);平均日采食量降低0.072kg,饲料增重比降低13.31%;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降低0.605元,经济效益提高了12.62%。  相似文献   

12.
选用体重27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肥育猪42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0.01%复合酶制剂,试验期32 d.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酶制剂可将猪平均日增重提高0.057 kg(P<0.05);平均日采食量降低0.072 kg,饲料增重比降低13.31%;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降低0.605元,经济效益提高了12.62%.  相似文献   

13.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直接或间接通过诱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促进干细胞的活化、细胞增殖和分化,并通过细胞膜受体发挥作用启动一系列信号通路.文章就生长激素对细胞增长的作用和功能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皮特兰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并对其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利用奥斯本测定系统,导出皮特兰猪(122头公猪和129头母猪)从出生到210 d的7个时间点的生长发育数据,并以此数据为基础分别利用Logistic、Bertalanffy、Gompertz 模型进行生长曲线拟合。结果显示,皮特兰猪体重增长符合S型生长曲线,110~150日龄为快速增长期,出生后越早期相对生长强度越大,之后随着日龄增加逐渐降低。3种拟合模型均获得较理想效果,其中Logistic模型对皮特兰猪拟合度最高(R2=0.9815,母猪),拟合结果最接近真实情况;其他两种模型也相对较高,为0.9589(母猪)和0.9698(母猪),均高于0.95。因此Logistic模型最适合法系皮特兰猪的生长发育过程,对方程进行求导,可得公、母猪最大日增重分别为1.051和0.983 kg/d。在其拟合生长曲线中,皮特兰公、母猪拐点日龄分别为114.72和114.89 d,体重分别为65.30和63.00 kg。  相似文献   

15.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肿瘤细胞生长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 p RSV- a FGF(含 a FGF基因的劳斯肉瘤病毒载体 )与 HL - 6 0细胞 (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 )悬液直接转移至裸鼠背部肌肉 ,11d后出现了可视肿瘤。比较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 ,试验组肿瘤组织内血管再生明显增多 ,2例裸鼠肝脏出现转移性 HL- 6 0细胞 ,表明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 FGF)具有促进肿瘤组织内血管形成的作用 ,从而促进了 HL - 6 0细胞生长与转移。提示应用 FGF抗体对抑制肿瘤的生长与转移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塞北兔生长发育及生长曲线的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ogistic非线性动物生长模型拟合塞北兔初生到6月龄的平均体重,进行生长曲线分析.结果表明:①根据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原理,确定了塞北兔生长曲线方程参数a=24.2593,b=0.9297,并对方程进行了拟合,建立了塞北兔生长曲线方程y^^=6596.5589/(1+24.259 3e^-0.9297x)(P〈0.05);②Logistic方程能很好的拟合塞北兔的生长过程,拟合度均在0.95以上,生长的拐点时间为3.43月龄,拐点体重为3298.28g,极限体重参数6596.5589g。  相似文献   

17.
獭兔早期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曲线的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ogistic生长曲线原理对獭兔生长期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建立獭兔生长曲线方程,探索獭兔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①根据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原理,确定了獭免生长曲线方程参数a=24.1504,b=1.2402,并对方程进行了拟合,建立了獭兔生长曲线方程y=2949/(1+24.1504e-1.2402x)(P〈0.05);②Logistic方程能很好地拟合獭兔的生长过程,拟合度均在0.95以上,生长的拐点时间为2.97月龄,拐点体重为2298.28g,极限体重参数2949g。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discusses principles of corrective osteotomy and describes operative plans for specific growth deformities such as premature closure of the distal ulna, asynchronous growth of the radius and ulna in achondroplastic breeds, retarded growth of the distal radius, retarded growth of the proximal radius, and synostosis of the radius and ulna.  相似文献   

19.
高邮鸭生长发育与曲线拟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高邮鸭的早期生长发育规律,本试验运用Gompertz、Logistic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高邮鸭1~10周龄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高邮鸭早期生长迅速,3周龄时体重增加最大;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高邮鸭早期生长,其中Gompertz曲线模型的拟合度为0.99902,拟合估计值与实际观测值最接近,拟合效果最佳,更适合早期生长发育较快的高邮鸭。  相似文献   

20.
二氢吡啶对生长阶段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二氢吡啶对生长阶段(20~60 kg)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试验选体重25 kg生长猪21头,随机分为3组,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0、10、20mg/kg)的二氢吡啶。结果表明:20 mg/kg组在试验前期具有一定促生长作用,后期无促生长作用。血清中T3、T4、生长激素、胰岛素在试验前期含量有升高趋势,皮质醇含量呈下降趋势,试验后期相反。10 mg/kg组无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