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近40年广西引进甘蔗种质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为提高甘蔗引种利用效率及推动甘蔗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统计1982—2020年广西引进的甘蔗种质资源,分析引进种质资源的直接利用、育种利用、育成后代的应用及研究利用情况,总结引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1982—2020年,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其他省(市)引进甘蔗种质资源共1044份(包括花穗238份),其中1993年以来引进甘蔗种质资源751份(包括花穗26份);引进甘蔗种质资源作为亲本配置了杂交组合2771个,进入区试且亲本含有引进种质资源血缘的品系有43个;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育成的58个桂糖系列甘蔗品种中有40个含有引进种质资源血缘,其中美国CP系列亲本占37.9%,我国台湾ROC系列亲本占34.5%,美国CP系列和我国台湾ROC系列甘蔗种质资源在广西甘蔗育种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引进的甘蔗种质资源在抗病育种及分子育种方面也逐步开展研究。但目前广西甘蔗引种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引进甘蔗种质在适应性上普遍存在较大问题;(2)引进别国或地区优良甘蔗种质的同时有可能会带来新的病虫害,给甘蔗产业的安全生产增加风险。(3)引进的种质资源未能在国内育种单位间充分共享。【建议】应加强优异甘蔗种质资源的引进;规范甘蔗引种程序,严格遵守引种检疫规程;重视引进种质资源数据库的构建及共享利用。  相似文献   

2.
台湾黄瓜新品种"春燕"是从台湾引进的10个黄瓜品种中筛选出来的综合性状最优良的品种,具有早熟、品优且早期收量高等特点,若根据其品种特性配套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就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
甘蔗糖业是广西支柱产业之一。文章概括总结了广西甘蔗产业和技术创新发展的历程、主要成果和经验,阐明了甘蔗种质创新和优良新品种选育应用、旱地甘蔗高产高糖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为广西甘蔗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并指出了当前广西甘蔗产业及甘蔗育种和栽培技术研发应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引进国内外甘蔗品种和种质资源,以及野生甘蔗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与利用,创制创新性种质用于杂交育种,同时加强杂交技术和选种技术研究,提高甘蔗育种效率;加强农机农艺配合研究,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利用甘蔗的生物固氮特性,减少氮肥施用量;加快甘蔗健康种苗生产技术的应用来提高种苗质量;选用宿根性强的甘蔗品种及加强管理,延长甘蔗宿根年限,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适应南方种植的福建山樱花和台湾寒绯樱为砧木,以十一种优良的观赏樱花(A-K)为接穗,进行引种嫁接种植试验,结果表明: ①福建山樱花和台湾寒绯樱都是嫁接A-K十一种观赏樱花合适的砧木,砧穗亲和力强,其中以D、H品种嫁接成活率为最高;②对A-K十一种观赏樱花嫁接苗进行种植半年后进行调查,十一种嫁接苗生长表现好,适应性强,其中地径以C、D品种表现最好,苗高以B、H品种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5.
引进彩色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丰富四川省的彩色马铃薯品种资源,以引进的8个彩色马铃薯品种为试材,以四川种植较多的彩色马铃薯品种黑金刚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湖南引进的红玉块茎深粉色,长椭圆形,薯皮光滑,芽眼浅,产量最高;从陕西引进的蓝色约翰河块茎紫色,椭圆形,薯皮较糙、芽眼中,产量较高。这2个品种具有直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潜力,但仍需进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其余5个彩色马铃薯品种可作为种质资源保存。  相似文献   

6.
随着园林绿化的不断发展,樱花以其丰富的种质资源和较高的观赏价值为优势,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原生的樱花种质资源特别丰富,特别是一些野生的樱花种质资源也有着非常高的观赏价值,但是这些樱花种质资源仍处于野生的状态,缺乏开发和利用,因此很多优质的野生樱花种质资源都亟待开发利用.从樱花种质资源入手,基于对樱花种质资...  相似文献   

7.
舟山有众多具海岛特色、品质优良的本地蔬菜品种,由于新优品种的引进和推广,这些本地品种面临灭绝的境遇.通过对本地蔬菜现状的分析和品种收集,对种质资源进行利用创新研究,提出本地蔬菜品种种质资源的保护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上海农业学报》2007,23(2):F0002-F0002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番茄课题组是我国较早开展番茄杂种优势利用育种及设施栽培技术研究的专业研究单位之一。1960年起开展番茄种质资源的引进、栽培技术和品种选育等研究工作。1963—1983年连续承担了农业部和原轻工业部的罐藏番茄新品种选育科技攻关项目。1968—1973年承担了国家番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科技攻关项目,所育成的浦红1号是全国最早育成的杂交一代番茄品种之一。1983—1995年作为副主持单位承担国家科委的"六  相似文献   

9.
1 品种来源 自1997年起,根据“蚕豆种质资源征集及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内容要求,征集引进了数百份蚕豆资源,通过试种和鉴定,筛选出几份极具特色和利用价值较高的品种。其中,甜美长荚是从日本引进的品种资源中筛选出来的,经过2年的多点试种,表现适应性好、产量高、豆荚特长、豆粒口感优良等特征,适宜在我省冬季作为菜用蚕豆的主要品种利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与种质创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甜玉米育种及种质创新的思路,即:加强收集、发掘地方品种资源;加强国外优良新种质的引进和利用;加强品质性状遗传的研究;充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与其他生物技术相结合改良创新甜玉米种质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福建农业科技》2014,(4):88-8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闻台果树种质资源研究室2010~2013年与南平市葡萄协会共同承担福建省农科院科研?项目“福建省葡萄品种引进、筛选与保存”,共。引进、收集160多个品种。经过多年的引种观察试验,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文献、实地勘察、访谈了解和生物学鉴定等方法,调查绍兴市范围内桃种质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并对其进行分类和鉴定。结果表明,绍兴市桃种质资源熟期跨度大,主导品种突出,品种性状优良,共收集到4大类38份种质资源。调查发现,绍兴市桃产业发展迅猛,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总产量、总产值和优质商品果率稳步提升,但产业发展中仍存在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缺乏本地选育品种及产业链深化不足等问题。基于此,应加强绍兴市桃优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利用,强化对种质资源的全面鉴定评价,开展分子标记研究,重视优良品种选育工作,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提高果品品质,强化精深加工能力,发展桃全产业链。调查绍兴市桃种质资源状况,为桃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福建农业科技》2009,(4):92-92
厦门集美区至2009年上半年已引进台湾优良农作物品种800多个,结合无公害产品生产,引进台湾地区蔬菜、水果、水产、花卉等优良新品种,引导鼓励台商投资创办专业化生产基地,共同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目前引进台湾优良水果品种有"世纪番石榴"、"台湾爱文芒果"、"火龙果"、"印度青枣"等,  相似文献   

14.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是国内较早进行高山杜鹃引进研究工作的单位,10多年来,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引种了比利时、荷兰、德国、捷克等欧洲地区最新培育的众多高山杜鹃优良品种,并自主创新了适合我国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考察国内高山杜鹃的野生分布,收集了大量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种质资源,并利用野生种质资源与现代园艺品种杂交组合培育出了新品种。项目在带动国内花卉业的健康发展、填补国内高档盆花及特色绿化树种市场的空白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皖南花猪种质资源保护现状与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皖南花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之一,目前主要分布在黄山以南、新安江上游的皖南地区。近些年来,由于大量引进外来品种,皖南花猪种质资源濒临灭绝。就皖南花猪种质资源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种和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起始于1952年.1978年后进行了更广泛系统的研究.五十年来,西藏种质资源工作,在农作物品种资源引进、征集、考察、鉴定、贮藏及利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它不仅丰富了西藏种质资源库,还对认识西藏高原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及相应的耕作制度、栽培技术的改进及育种目标的制定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皖南花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之一,目前主要分布在黄山以南、新安江上游的皖南地区。近些年来,由于大量引进外来品种,皖南花猪种质资源濒临灭绝。就皖南花猪种质资源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种和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黑穗醋栗白粉病接种试验与种质资源筛选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德禄 《特产研究》2006,28(1):39-41
2004~2005年对引进的俄罗斯黑穗醋栗品种实生后代5个品系进行室内和室外接种白粉病感病试验、产量对比试验,筛选出了抗白粉病、高产的黑穗醋栗优良种质资源材料2份。  相似文献   

19.
我国糯玉米育种现状及种质创新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糯玉米起源于我国,近几年糯玉米育种工作发展迅速。通过我国糯玉米育种现状分析,找出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糯玉米育种种质创新的思路:加大收集、发掘地方品种资源;充分利用回交法和二环系法;加强国外优良新种质的引进和利用;理化诱变及基因工程技术与传统选育方法相结合改良创新糯玉米种质。  相似文献   

20.
我国香蕉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一个香蕉科技工作者的角度出发,综合有关文献分析了我国香蕉产业的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我国香蕉产业面临着枯萎病的毁灭性威胁,蕉园抗灾能力弱,后备品种缺乏、种质创新不足,香蕉采后处理及安全优质栽培技术落后,香蕉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加工业薄弱等主要问题.提出强化香蕉枯萎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强枯萎病基础理论研究;结合我国香蕉产区气候特点,探索防风、防冻栽培技术设施;大力引进优质种质资源,增强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能力;加强采后保鲜处理与安全优质栽培技术的研发;实施香蕉深加工和综合开发战略,实现香蕉资源产品的深度开发和产业链延伸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