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黄龙沙棘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果去籽,经水蒸汽蒸馏、乙醚萃取获得挥发油。用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仪进行定性测定。结果表明,从挥发油中分离出36种化合物,经定性鉴定,有烷烃8种,烯烃3种,芳香烃1种,醇类2种.酚类4种,醚类1种,醛类2种,酮料1种,饱和脂肪酸3种,不饱和脂肪酸2种,芳香酸1种,羧酸酯3种,杂环化合物1种,共32种化合物。为沙棘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白车轴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GC-MS-DS联用技术对白车轴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在已分离的82个成分中,鉴定了其中的69个化合物,占总含量的92.71%。δ-杜松醇(13.44%),正十八醛(12.87%),香叶醇(11.96%),十八碳二炔-9.11-酸甲酯(7.48%)和表毕澄茄稀醇(5.11%),为该挥发油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3.
紫苏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紫苏挥发油,用GC-MS联用仪分析挥发油的总离子图,经数据系统处理并采用总离子图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其组分的相对含量,然后用NIST107和NIST21质谱谱库检索及人工谱图解析,以可信度>85%的标准确认各色谱峰的成分,鉴定出紫苏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紫苏醛(92.13%)、柠檬烯(2.86%)、1,6,10十二碳三烯,7,11二甲基-3-亚甲基(2.24%)、1,6-辛二醇-3-醇,3,7-二甲基(0.79%)等10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清香木姜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清香木姜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连续蒸馏萃取挥发油提取仪提取清香木姜子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数据系统分析法进行分析,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31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桉油(27.20%),其次是松油烯-4醇-(21.27%)、N甲-基山鸡椒痉挛碱(6.32%)、十七烷酸(4.33%)、叶绿醇(3.53%)、乙醚基亚油酸(3.45%)、2,6二-甲基-2,6辛-二烯(2.96%)等。[结论]清香木姜子在药用选材中必须考虑药材的种类以及产地,才可以充分保证其药用功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大黄藤种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黄藤种子挥发油,结果表明:所得提取物经GC-MS检测出26种化合物,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二十二烷。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福建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了解福建柏是否适用于城市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的栽培树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福建柏叶的挥发油成分,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分析各成分的质量分数;采用杯碟法和Alamar Blue法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从挥发油检出14个峰,被确认为14种化合物,含量较高的物质有:β-橙椒烯(22.514%)、τ-杜松醇(19.883%)、石竹烯(10.133%)等;体外生物活性实验表明,该挥发油对大肠杆菌无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红酵母有一定的抑制能力,AlamarBlue法测定福建柏挥发物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的抑制作用不大,浓度为100μg/ml时抑制率为(24.01±8.01)%。[结论]福建柏适用于城市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栽培的树种。  相似文献   

7.
杨彩霞  刘宁  苏小龙  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087-7088,7094
[目的]研究梧桐花挥发油化学成分,为梧桐属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2种提取方法所得的梧桐花挥发油提取物中共鉴定出6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78%。梧桐花挥发油能为某些药物和精细化工提供原料。[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梧桐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相似文献   

8.
伏牛山区野生鱼腥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伏牛山区野生鱼腥草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法,对伏牛山区野生鱼腥草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从鱼腥草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出43种化学成分。[结论]伏牛山区野生鱼腥草挥发油与其他产地鱼腥草挥发油化学成分有明显区别,但各产地的鱼腥草的挥发油主要有效成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野菊花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菊花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含量,研究不同产地野菊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野菊花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安微亳州、河南温县、河南南阳、安微黄山、杭州1、河南临颍、河南灵宝、杭州2、广州佛山、江苏无锡10个产地野菊花含有已鉴定出的挥发油成分分别为39个、20个、19个、33个、22个、18个、25个、29个、20个、33个,均含有12种主要相同成分.不同产地野菊花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相似,但所含种类和含量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刘敏莉  刘佳  李江楠  赵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20-15421
[目的]探讨油松、樟子松松针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一步揭示其药理作用。[方法]采用有机溶剂(石油醚)冷浸法提取油松和樟子松松针挥发油,精制后获得蛋黄色澄清精油。运用GC-MS技术对松针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结果]从油松和樟子松松针挥发油中分别分离鉴定出40和20种化学成分,其中以单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结论]油松、樟子松松针挥发油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箭秆风地上与地下部分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并鉴定出82种和78种化学成分,其中68种为共有成分,主要成分均为α-乙酸葑酯,且地下部分的含量高于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12.
梁永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455-8456
[目的]对桑树枝条(Morus alba L.)茎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和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桑树枝条茎皮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出11种化合物,分别为:白藜芦醇(Ⅰ)、桑色素(Ⅱ)、β-谷甾醇(Ⅲ)、槲皮素(Ⅳ)、桑辛素A(V)、桑辛素B(Ⅵ)、桑辛素C(Ⅶ)、桑辛素D(Ⅷ)、桑辛素E(Ⅸ)、桑辛素F(X)、桑辛素G(Ⅺ)。[结论]白藜芦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出的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花叶良姜果实挥发油,通过GC-MS进行成分鉴定,结果发现:花叶良姜果实中的挥发油得率为0.109%;从中鉴定出41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075%。主要成分为桉油精(35.730%),三环烯(7.463%),2-茨酮(5.737),4-蒈烯(5.640%),p-伞花烃(4.975%),γ-桉叶醇(4.300%),肉桂酸甲酯(4.273%),占总相对含量的68.118%。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椒样薄荷(Mentha piperitaL.)中提取挥发油,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从椒样薄荷挥发油中鉴定出46种化学成分,占总出峰面积的97.982%。其中含量较高的为薄荷醇(32.533%)、薄荷酮(23.577%)和3,7,7-三甲基-二环[4,1,0]庚烷(10.379%)。  相似文献   

15.
莽吉柿果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莽吉柿果皮的化学成分,寻找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RP-18等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结果从莽吉柿果皮提取物中共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分别为:α-倒捻子素(1),β-倒捻子素(2),gartanin(3),8-deoxygartanin(4),β-谷甾醇(5),tetrahydrothwaitesixanthone(6),芦丁(7)。结论化合物β-谷甾醇(5)、tetrahydrothwaitesixanthone(6)和芦丁(7)为首次从莽吉柿果皮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日本晚樱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日本晚樱叶挥发油中的挥发油,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日本晚樱叶挥发油中鉴定出3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3.04%,以醛、酯、醇类为主,含量最高的成分为苯甲醛(57.00%)。[结论]日本晚樱叶挥发油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金振国  冀玉良  姚焕英  李丹青  陈凤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44-17245,17270
[目的]测定白花曼陀罗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抑菌活性。[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从白花曼陀罗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烟草赤星菌(Alternaria alternata)、苹果干腐病菌(Botryosphae riadothidea)、棉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茄腐皮病镰孢霉(Fusarium solani(Mart.)和草燕麦镰孢霉(Fusarium avenaceum)为供试靶标菌进行离体抑菌活性试验.[结果]鉴定出1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66%,其中白花曼陀罗挥发油中6-戊基-5,6-二氢(化)吡喃-2-酮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含量的44.28%;白花曼陀罗挥发油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作用的大小顺序为苹果干腐病菌〉草燕麦镰孢霉〉茄腐皮病镰孢霉〉棉立枯病菌〉烟草赤星菌。[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白花曼陀罗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抑菌活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