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枫委员 :您好 !您给白立忱副主席关于希望我社继续大力支持茶经济发展的来信和《关于确定茶为中国“国饮”的建议》已收悉。我社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我社认为 ,您提出的“茶为国饮”的建议 ,非常有利于促进茶文化的繁荣 ,推动茶经济的发展 ,帮助茶农增加收入。我国是茶叶的故乡 ,制茶饮茶有几千年的历史 ,茶文化早已深入到我国社会各阶层、各民族的日常生活中 ,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长期的实践和科学研究也表明 ,茶叶具有多种有益于人类的元素 ,有利于人体健康。作为我国的传统产品 ,我国茶叶种植面积广泛 ,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东方文明的骄傲之一。也有人说,茶是造物主特别为中华民族安排的瑰宝。中华民族最早发现了茶叶,具有最早的茶文化。茶早已发展成为“累日不食犹得,不可一日无茶”的“国饮”,其历史十分悠久,正如茶圣陆羽所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渐渐地,饮茶从药用、解渴走向高层次的品茗,成为一种精神文化享受。中国名茶与名泉珠联璧合,古往今来不知产生了多少部茶经。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出现了第一首专门写茶的诗赋;中唐时期,被称为“茶神”的陆羽撰写了《茶经》。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品茶、…  相似文献   

3.
刘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确定茶为中国“国饮”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国是茶叶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 ,在世界茶叶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 ,我国又是茶叶的故乡 ,茶文化源远流长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 ,倡导茶为“国饮”很有意义。这有利于展现中华茶叶古国的风韵 ,提高我国茶叶的国际知名度 ,扩大产品出口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议 ,扩大内需 ,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有利于促进海内外经济文化交流 ,以茶会友 ,增进中外人民的友谊。确定茶为“国饮”是一项崭新工作 ,…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茶是中国人民的传统饮品,被誉为“国饮”,而其保健、疗病功能近来又被世人重新认识。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中国人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发现并开始利用茶。茶也是中国的传统出口产品。农垦系统有15个垦区产茶,每年生产各类茶叶大约4万余吨。目前我国以及农垦系统茶业发展情况如何,有些什么经验和问题,是本期“特别策划”所要向大家讲述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1992年5月30日至6月4日,世界著名茶艺专家、台湾中华茶文化协会理事长、新当选的中国茶叶协会理事范增平先生对江西省南昌、景德镇、婺源茶叶生产和茶文化进行了考察,并作了以“弘扬茶文化,振兴茶叶经济”为题的演讲和台湾功夫茶艺示范表演。范先生以提倡“国饮”而闻名于世。他此次在南昌讲学并在景德镇茶厂考察之后,又专程  相似文献   

6.
星海 《农业考古》2001,(2):88-90
一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 ,就在新世纪第一个“五一”旅游黄金周到来之际 ,陕西省农业厅为了加快茶叶生产与发展 ,促进茶业的对外交流 ,培育陕西茶叶市场 ,果断做出决定 ,在古城西安工业展览馆特地举办“2 0 0 1.中国 .陕西首届茶业博览会”。通知邀请函发出后 ,由于省农业厅分管领导十分重视 ,加之承办和协办单位及企业的努力 ,从 5月 1日至5日 ,先后有 39家茶叶企业参加展销 ,日销茶量 5 0万元。同时会上也以弘扬盛唐茶文化、促进陕西茶发展为主题展开了 3次研讨与交流 ,提高了大家的思想认识。此时 ,正值旅游的黄金季节 ,也是茶叶销售的…  相似文献   

7.
如果以1989年9月18日上海市茶叶学会举办的茶文化研讨会为上海现代茶文化兴起的标志,那么上海现代茶文化已有17年的历程。这17年来,在政府部门、专业社团及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下,上海现代茶文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不仅打造出国际茶文化节、少儿茶艺以及社区茶文化活动等著名文化品牌,并成为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而且对倡导“国饮”、推动茶经济也是“功德无量”的。现在,上海人均茶叶消费从1990年代初的200克上升到900多克,全市茶叶店铺多达6000多家,各类茶馆有3000多家,就业人员也达到4、5万人等等。  相似文献   

8.
茶文化热的掀起,对促进茶业经济繁荣,是人们有目共睹而又有人还比较陌生的新课题,笔者就此在近年的初步实践中,得到一点启迪,草写三点,以祈读者补正。一、什么是茶文化? 大韩民国把“贡人、贡神、贡佛的礼仪”叫茶文化。中华民族,注重“理、敬、清、融”的茶德,我国茶叶大师、浙农大教授庄晚芳先生,新近概括的“廉、美、和、敬”四字守则为中国茶德。这四个字的浅释是: 清茶一杯,推行清廉,勤俭育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减少“洋饮”,节约外汇;  相似文献   

9.
如果以1989年9月18日上海市茶叶学会举办的茶文化研讨会为上海现代茶文化兴起的标志,那么上海现代茶文化已有17年的历程。这17年来,在政府部门、专业社团及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下,上海现代茶文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不仅打造出国际茶文化节、少儿茶艺以及社区茶文化活动等著名文化品牌,并成为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而且对倡导“国饮”、推动茶经济也是“功德无量”的。现在,上海人均茶叶消费从1990年代初的200克上升到900多克,全市茶叶店铺多达6000多家,各类茶馆有3000多家,就业人员也达到4、5万人等等。但我们…  相似文献   

10.
自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倡导茶为国饮,打造杭为茶都”口号后,淳安县委县政府也相应地提出了“接轨杭州茶都,打造淳安茶乡”的战略。为促进淳安茶产业的发展,最近,笔者对淳安县开拓茶产业新局面,形成自己产业特色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从一个侧面对今后淳安茶叶产业化发展提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不仅是世界茶叶的起源地,而且也是人类栽制饮用茶叶最早的国家。目前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茶种和生产技术,都是通过不同渠道从我国直接和间接传入的。为了更进一步弘扬我国伟大的茶文化,本文特就我国茶叶生产技术向外传播及对世界茶业发展影响,作一概述。一、我国茶叶生产技术向外传播史略 (一)日本是世界上最早从我国输入茶种和生产技术的国家。据史料记述,西汉时随着武帝征服高丽,我国的茶叶也随后传入日本福冈。到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中日两国之间的经  相似文献   

12.
饮茶说     
茶是中国的国粹,国饮,世界三大饮料咖啡、可可和茶中,首推为茶。饮茶,不仅是生活的需要,也是一种涵义丰富的文化现象。如果有兴趣对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和习惯作一番深入的研究,足可供文人学者们写出洋洋洒洒的长篇论著来。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树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人喝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五千年前。《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就是现在的茶叶。南北朝时代,茶除了解渴,又有了新鲜的效用。当时佛教逐渐盛行,佛教  相似文献   

13.
刘枫 《农业考古》2004,(4):29-31
茶,产于中国,源远流长;茶文化,绚丽灿烂,博大精深.绵绵数千年茶史,演绎出众多名人茶事,留下了无数茶文化胜迹.如今,茶文化热正在祖国各地蓬勃兴起,孙中山先生关于茶为国饮的倡议正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提倡"国饮"、弘扬中华茶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重提茶为"国饮"有着新时期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它内涵丰富,具有文学、艺术、道德、宗教等多方面的内蕴,其灿烂光辉,还辐射到经济领域,可谓是文化、经济双欣双茂之花。一、促进茶叶生产发展唐代陆羽《茶经》付梓问世后,极大地推动了饮茶的普及,在更大范围内成为“比屋之饮”,由此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陆羽写《茶经》时,已有8个道(相当现在13个省区)43个州生产茶叶。到了宋代,茶诗茶词兴盛,茶馆文化发达,尤其是城镇茶馆环境幽雅,文化氛围浓厚,茶叶生产也随之扩大,生产规模由唐代的43个州发展到66个州。明清时期茶文化进一步繁荣,在文化艺术方面…  相似文献   

15.
陈诗洁  徐峻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8):1525-1528
茶产业与茶文化一直以来都与国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茶不仅为国饮,更为国业。本文介绍了缙云黄茶的产业基础与优势,从缙云黄茶这一特定茶种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入手,积极探索以茶为媒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可行路径,建议做好黄茶生产工艺与体验型旅游融合发展、黄茶历史文化与康养型旅游融合发展、黄茶生态茶园与观光型旅游融合发展。另外,探讨了以茶为魂的乡村美好生活方式,探寻茶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复兴、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和涛 《农业考古》1994,(4):218-221,228
我国当代茶业科技发展述略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赵和涛由于茶业科技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随着我国茶文化不断发展,茶业科技也取得了辉煌成就。目前,我国已有省级以上茶业专业研究所17个,高等院校茶叶专业10来所,中等专业茶校12所,拥有各类茶业专...  相似文献   

17.
茶对于中国人而言,可以说是“国饮”.据调查,近几年中国茶叶消费市场的规模每年都有数十亿元至上百亿元,并有递增趋势.如今“茶经济”中仍蕴藏着大量商机.谁先能在国饮“茶”中寻找到与其息息相关的新颖店铺,就会为自己带来滚滚财源.  相似文献   

18.
<正>"农业+旅游"的旅游方式在国内外受到欢迎,同时也为当地农民增收、促进就业创造机会。茶旅融合是"农业+旅游"的一种旅游形式,能充分利用当地茶产业资源,让游客真正到茶地干活,自行挑选、制作茶叶,享受过程,能有效推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或因此衍生出茶家乐、休闲茶庄园、乡村茶餐厅、茶文化博览园、茶体运动地、茶体验馆等新业态,将丰富知茶、品茶、赏茶、吃茶、用茶、玩茶的茶生活。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茶文化旅游是一项新兴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通过探索和研究它对茶业经济的影响,以进一步促进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法】从生态农业旅游中的茶文化旅游的背景、内容及其实践,探讨与分析茶文化旅游与茶产业的关系。【结果】茶文化旅游是将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以物质性实体文化为载体.包括茶的发现、茶的历史、茶的生产、茶的习俗、饮茶艺术、茶的礼仪、茶的科技成果等,集茶叶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等为一体的新兴旅游项目,同时也是茶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结论】茶文化旅游使茶业带动旅游.又以旅游促进茶产业,提高茶产业的附加值,向人们普及茶的知识、促进茶消费.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青松 《农业考古》2020,(2):156-161
作为国饮,茶不仅可以上升为茶道,也可以沁入日常。在杭州地方的民间文学中,有不少是以茶故事、茶歌谣和茶谚作为书写对象的。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本地茶叶知识的一个感性认识和初步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杭州茶业经济在当地的重要性。总结民间文学中的茶事文字,可以深刻感受到茶文化印记触及到了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也就可以发现人们日常生活中茶文化的点点滴滴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