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油气混输管道在油气田地面集输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压降计算对于经济管径的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基于Dukler I、Dukler II、Beggs-Brill (B-B)和Baker这4种油气混输管道压降计算公式,以C++Builder 6.0为编程环境,编制压降计算软件,针对具体实例计算管道压降,并与多相流模拟软件OLGA的计算结果对比,得出不同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此外,针对高、低粘原油,选择适当的计算公式研究油气混输管道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获得其在不同气液比、管径和流型下的压降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为了完善机动管道气液两相流的压降计算方法,为管道充气排液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介绍了基于流型的水平管气液两相流压降计算方法,回顾总结了流型的划分方式,提出了流型划分中存在的问题;对均相流模型、飘移流模型、分相流模型进行了对比,介绍了有代表性的和近几年出现的与流型相关的压降计算方法;分析了机动管道充气排液工况中的常见流型以及流型和压降的变化趋势,排空的初始阶段为分层流,排空中间阶段分层流和段塞流同时存在,排空的最后阶段出现短暂的环状流。将排空管道分为纯气体段、气液混合段及纯液体段,建立了不同工况下的压降模型,并提出了机动管道气顶油排空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友波  杨静  周祥  唐平  田雅军 《油气储运》2006,25(10):42-45
OGTPP软件具有湿天然气管道的稳态和瞬态计算、油气两相单模型和组合模型计算、专用的工艺计算和湿天然气物性参数计算模块等功能.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该软件在多相流模拟方面具有足够的精度,能正确反映沿线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趋势.实际运用表明,OGTPP操作方便、界面友好、分析能力强,能满足多相流管道设计和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多相管流温降计算是压降计算的基础,其对加热器的设计和对了解气液相平衡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多相流混输管道的温降计算和单相气体或明显不同,温降计算相当复杂,气液混合物不仅要通过管壁向外界散热,而且气液之间还存在质量交换和能量交换,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既考虑天然气的焦耳-汤姆逊效应,又考虑了液体的摩擦生热,推导了计算多相管流温降的理论公式,在考虑管道起伏对温降的影响后,将液体持液率代替质量含气率计算混合物的比热,公式的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李玉星  冯叔初  舒军星 《油气储运》2001,20(7):21-24,27
在气液两相流研究中,管道的压降计算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在常用的多相混输计算软件中,有多种水力学计算模型,适用于不同流型的水力计算。对于高气油比混输管道,利用锦州20-2凝析气田和上海-平湖气田的实际生产数据,对混输管路水力计算的参数进行了研究分析,筛选出了用于压降计算的模型方程BBME、MBE和DE,并对多相混输管道压降与流量的关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以气液两相流为基础,依据稳定一维流动的基本方程推导出了水平圆管基于分相流和均相流2种流动模型的三相流压降的计算式,并给出了计算实例,总结出了气相含量与压降的关系,得出了气体质量含量不超过15%时对管道压降影响很小的结论,表明流体流动阻力不因加入气体而增大,从而有利于延长管道排距。  相似文献   

7.
多相管路的工艺计算包括流型判别,持液率和压降,温降的计算,PIPEPHASE多相流软件和西安交通大学段塞流软件都存在不足,在这两种软件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具有较好的用户界面且可在Windows平台下操作的软件,该软件可以从始端开始计算,也可以从终端开始计算,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计算模型和油气水多相管路沿线的压降,温降和持液率曲线图,软件具有较高的计算粗度,可以计算所有的段塞流特笥参数数值。  相似文献   

8.
在多相流管道输送中,柱塞流是常见的一种流动形式。为了给油气分离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开展了柱塞流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并根据石油—天然气管道混合输送现场实测结果,综合柱塞流在水平管段、垂直管段和形状起伏的管段中的形成及发展模型,提出了适合于大口径、长距离管道的柱塞流运动规律。介绍了在多相流中柱塞流的模拟计算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全地貌的管道输送分析,扩展了其应用范围,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柱塞的发展变化不仅与柱塞大小和速度有关,而且还与管道倾斜度有关,并且指出该计算方法能较好地预测柱塞的最大值及分布,同时说明模拟计算方法仍需完善,计算模型有待修正。  相似文献   

9.
在大型多相流试验环道上进行了空气-水、空气-HVIW150基础油试验,对水平管低液量气液分层流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选取了ARS模型作为界面形状模型,同时以动量平衡方程为基础,求解了气液两相流的摩阻压降,并将模型预测值与试验所测的摩阻压降作了比较分析,得出了分层流摩阻压降变化的一些规律,在低液量的分层流动中推荐采用ARS界面模型.  相似文献   

10.
姚海元  宫敬  宋磊 《油气储运》2004,23(7):9-13
在多相流工艺计算中,相分率是多相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准确预测和测量相分率,对于多相混输管道的流量测量、工艺计算和优化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有关学者提出的计算气液两相流中持液率和空隙率的多种预测模型及其相关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相似文献   

11.
针对集输管网多相输送体系、不同拓扑结构及输送工艺在数字油田智能化建设中的仿真模拟需求,基于图论方法和管网对象设计了可表示复杂连接关系的通用管网数据结构,耦合流动单元水热力数学模型与节点平衡关系建立了普适性的管网非线性方程组,提出了鲁棒性高的求解方法。以油田集输工艺设计、运行及优化等场景中独立使用或在综合管理系统中集成应用为目标研制了计算软件,通过对比商业软件计算结果,验证了所开发软件的适应性和准确性,同时从工程实用方面探讨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甬沪宁进口原油管道对沿线地区的环境影响最小化,必须识别其工程风险和环境风险,制定适宜的环境风险管理措施.通过综合管道运行风险因素和管道沿线环境敏感因素,建立了管道运行风险度和管路环境风险度的评价模型,采用多层次模糊数学法对管道运行风险和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估,并结合当地的环境敏感因素和建设项目中的工程工艺因素,对管道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管道的环境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3.
实践证明,阀门技术管理是目前油气管道工程建设的"短板"之一。通过对阀门启用由来、定义、本质、特点、作用的探究,对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认为阀门启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短板"问题,进而改善油气管道工程的阀门技术状况,降低管道投产、运行的风险,提升管道运行品质,丰富管道完整性管理内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的分布特征及冻害现状,结合线状工程经过多年冻土地段的病害及冻害发展趋势分析,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长输管道选线应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以及管道工程建设需采取的防治措施,对拟建的中俄管道工程地质选线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冻土地区管道建设面临的工程技术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冻土地区管道工程技术现状,针对冻土地区管道沿线和周围(岩)土的冻胀和融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格拉输油管道为例,探讨了冻土地区管道工程可选择的敷设方式、油气管道的电保护技术、气候和环境变化对管道的影响以及沿线环境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洪水造成管道断裂的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输油管道因洪水造成的断裂事故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水工保护工程设计方案不当和施工质量低是发生管道断裂的主要原因。针对当胶输油管道水工保护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不同地区,不同地质和地貌条件下,应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水工保护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管道断裂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深水油气管道再启动过程的多相流动和传热规律,结合传热学和多相流理论,建立了深水管道再启动过程数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定解条件和求解方法;利用该模型,仿真模拟了深水管道再启动过程中温度和压力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水合物的生成情况进行预测并分析参数敏感性。研究表明:启动流量、绝热层的导热系数和厚度可以明显改变管内流体的温度分布,且启动流量越大、绝热层导热系数越小、厚度越大、管内流体温度越高,生成水合物的风险越小。研究结论可为深水油气管道再启动的安全进行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徐磊  侯磊  李雨  朱振宇  雷婷 《油气储运》2021,(2):138-145
机器学习作为实现人工智能的主要手段,通过探索数据规律、建立预测模型来指导决策支持。在目前油气管道系统设备繁多、结构复杂、技术庞杂等背景下,引入机器学习是为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单纯依靠数学模型难以应对的问题,代替人工从事一些枯燥繁琐、危险程度较高的工作。结合油气管道系统各生产环节,重点阐述了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及迁移学习3类机器学习方法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油气管道泄漏、多相流型识别、设备故障诊断及储罐目标检测等应用场景,构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油气管道系统的应用框架,指出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及迁移学习在该领域拥有较强的应用前景。最后,对机器学习在油气管道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油气管道系统的智能化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工程变更是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它可能涉及多个部门、人员、环节和多种设计数据,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且容易出错,须耗费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为此,需要研究工程变更的特性和数字化的管理方法以支持可靠、高效的工程变更管理.技术分析了工程变更,阐述了工程变更管理的数字化办法,开发了PDM系统的工程变更管理子系统,较好地满足了工程变更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成品油管道泄漏扩散规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成品油管道泄漏扩散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油品孔口出流模型、油品喷射模型、油品蒸发模型、油池扩散模型和油品渗透模型等适用于油品泄漏过程不同阶段的理论分析模型.基于这些分析模型,可以精确地评价一起可能发生的泄漏事故对公众和环境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以便于更加准确、切合实际地对成品油管道泄漏事故进行定量风险评价,为制定管道事故应急预案,减少事故损失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有助于对成品油管道进行完整性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