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注意辨别农药的真假。最简单的辨别方法是“四看”:一看“三证”(登记证、准产证、标准证)是否齐全。二看有无详细厂址和农药出厂日期,是否已经过期。三看有无防伪标志。四看乳油农药是否有混浊、分层、结晶和沉淀现象,水剂农药是否透明、均匀、无杂质;粉剂农药是否有结块;颗粒剂是否光滑等。  相似文献   

2.
1 农药的科学选择 选择农药要有针对性 ,要对症下药 ,并且注意用药的交替性 ,不可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 ,因为病菌和害虫会产生抗药性。一定要严把质量关 ,首先检查农药包装四证 (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农药准号、产品合格证 )是否齐全 ;其次从直观上看 ,农药包装无破损无渗漏 ,封口要严密 ,粉剂农药无结块 ,乳剂农药无分层 ,水剂农药无沉淀 ;一定要看好农药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字迹是否清晰 ,模糊不清的有可能被生产商或经销商涂改过 ,购买时要慎重 ,以防买到过期农药。2 农药的高效使用2 1 正确配制农药 配制药液前一定要先看使用…  相似文献   

3.
1乳剂农药①观法。发现农药里有沉淀、分层絮结现象,可将此药瓶放在热水中,静置1h,若沉淀物分解,絮状消失,说明农药有效。②摇药法。如果农药瓶内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浮油下层沉淀,可用力摇动药瓶,使农药均匀,然后静置1h,若还是分层,证明农药变质失效。如分层消失,说明尚未失效。  相似文献   

4.
赵文翰 《果农之友》2003,(10):41-41
1农药的购置在购买农药前,首先要弄清防治对象和兼治对象,以对症下药。购买农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所购农药必须有四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农药标准号,产品合格证;二是注意农药使用有效期,一般水剂农药有效期为1年,粉剂2年,乳油3年;三是要看农药外包装应完整无破损无溢漏,粉剂农药无结块,乳剂农药无分层,水剂农药无沉淀,颗粒农药符合标准,颗粒大小匀称;四是最好选择有兼治性(多效性)的农药,达到一药多治效果。农药的放置:农药对人畜禽等都有毒性,必须单独储存,避免引起人畜禽误食或慢性中毒。2正确混用①遇到碱性物质易分解而降低药…  相似文献   

5.
《蔬菜》1992,(3)
农户及经营农药的单位,由于在贮藏期管理不善,以致农药药效减低,甚至失效。春季使用之前,应先检查一下,现介绍几种简易鉴别农药药效的方法,供参考。一、乳剂农药药效鉴别法 1、观察法;发现农药瓶里有沉淀、分层絮结构的现象,可将此药瓶放在热水中,静置1小时.如果沉淀物分解、絮结消失,说明农药有效。  相似文献   

6.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套袋和不套袋对果实品质、耐贮性和农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套袋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套袋苹果提高1%,达到显著程度;果实硬度方面,二者差异不明显;除着色面积、光洁度等外观品质套袋果优于对照外,其它风味、口感等内在品质,以及果实在贮藏期间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失重率等果实耐贮性特征方面,不套袋明显优于套袋;果实的农药残留量没有明显差别,有机磷、有机氯和菊酯类农药均未检出。套袋果实的外观品质好于不套袋;但不套袋果实的内在品质和风味,以及耐贮性等方面显著优于套袋果实;且不套袋果实的农药残留量并没有超过质检标准。  相似文献   

7.
一是正确购买农药。购农药时首先要弄清楚防治对象,同时要注意以下4点。(1)所购农药必须有4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农药标准号、产品合格证。(2)注意农药使用的有效期。一般水剂农药有效期为1年.粉剂为2年。乳剂为3年,具体可以查看包装上的日期和有效期。(3)农药包装应该完整无破损、无遗漏,粉剂农药无结块,乳剂农药无分层,水剂农药无沉淀,颗粒农药大小匀称。(4)最好选用有兼治性、多效性的农药.达到一药多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薄皮甜瓜,又称香瓜。其营养丰富,香甜爽口,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丹东地区春冷棚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效益在1.8万元/667平方米以上,经济效益可观,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农民朋友参考。1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标准要三看:一看外观、品质和市场;二看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三看对生长环境和管理水平的要求。2培育壮苗在定植期确定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播种期,甜瓜为喜  相似文献   

9.
<正>1药害的预防1.1注意购买农药的质量1)在购买农药前,首先要弄清防治对象和兼治对象,以便对症下药。2)所购农药必须有四证,防假冒伪劣。3)注意农药使用有效期,一般水剂农药有效期为1年、粉剂为2年、乳油为3年,可看一下商标上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4)包装应完整,无破损,无溢漏,粉剂农药无结块现象,乳剂农  相似文献   

10.
黄瓜霜霉病与细菌性角斑病的区别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因其症状相似性(外观不太容易区分),常给识别和防治带来一系列麻烦及混乱,由此产生的误诊而错用药现象时有发生,不仅浪费了农药开支,而且影响防治效  相似文献   

11.
津优35号黄瓜是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黄瓜新品种,2006年4月通过天津市农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该品种最大的特点突出了早熟性、丰产性和瓜条外观商品性,兼具抗病、耐低温弱光的性能,达到节能、省工、有效减少农药使用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品种自2005年开始试种示范,截止2006年11月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26hm2以上.  相似文献   

12.
津优35号     
《中国蔬菜》2009,1(1):20-20
津优35号黄瓜是天津科润黄瓜所最新育成的黄瓜新品种,该品种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早熟性、瓜条外观商品性和丰产性,兼具优质、抗病、耐低温、弱光的性能,达到节能、省工、有效减少农药使用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目前选育的温室黄瓜品种中,综合性状居前列。该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叶片中等大小,主蔓结瓜为主,瓜码密……  相似文献   

13.
杨静 《河北果树》2016,(2):54-55
正果实套袋可以使果面光洁、着色均匀、果皮细嫩、果色鲜艳,有效地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提高商品果率;还可避免多种病虫危害和果面污染,减少喷药次数,降低农药残留,提高果实耐贮性。1果实袋的选择目前果实套袋主要有双层纸袋、单层蜡纸袋、塑膜袋,不同树种、品种果实袋的规格不同,可根据果园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应选用正规厂家生产,遮光度良好,经风吹雨淋后不易变形、不破损、不脱蜡,雨后易  相似文献   

14.
水果套袋可以为果实发育创造相对封闭的微域环境,能显著改善果品外观、内质、减少农药残留污染和增强果实的抗裂能力及耐贮性,是当前生产无公害水果,提高果品国际竞争力的一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1桃优良品种的标准一个优良的品种必须同时具备综合性状优良、优良性状突出,并且没有明显缺陷,三者缺一不可。1优良的桃品种必须综合性状优良,包括果实的外观品质、内在品质、丰产性、抗病虫性,任何一个重要性状必须在良好或中等程度以上。2与同类品种比较,必须具备1个或1个以上的目前生产中急需的突出性状,例如成熟期极早或极晚,果实大、外观漂亮(全红或纯色黄、白等)、耐贮运、高品质(含糖量高)等。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6.
《吉林蔬菜》2006,(2):10-10
外观识别:生产厂家出厂的合格农药,如甲胺磷乳油为浅黄色透明液体,无明显沉淀物;甲甲磷、甲基1605乳油为棕色或褐色的透明体;敌敌畏、乐果、敌杀死、稻瘟灵、杀草丹为浅黄色;辛硫磷无色;乐果粉为土红色;硫酸铜为天蓝色;多菌灵为白色;禾大壮为浅红色。气味识别:将要购的农药打开  相似文献   

17.
文辑 《花卉》2010,(4):9-9,12
在购买或使用化学农药时,要先对农药质量进行必要的鉴别。购买或使用已失效的农药,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很容易发生药害,常用的鉴别方法有以下几种。1.直观法。对粉剂农药,先看药剂外表,如果已经明显受潮结块,药味不浓或有其他异味,并能用手搓成团,说明已经基本失效;对乳剂农药,先将药瓶静置,如果药液混浊不清或出现分层(即油水分离),有沉淀物生成或絮状物悬浮,说明药剂可能已经失效。  相似文献   

18.
在采用柑橘高品质生产的地区,由于不合理的用药和用药时期的不恰当造成果实外观受药害,从而导致果实品质下降的现象很多,甚至在生产中不注意农药的合理使用方法而造成对施药本人的损伤。加之近年来,柑橘用农药不断更新,加上病虫害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蔬菜是百姓餐桌上每天的必备食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防治病虫害给蔬菜施药本是正常的事情,但是,由于使用者普遍缺乏科学使用农药的知识,片面追求产量,造成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蔬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农药残留问题;更有些利欲熏心者滥用各种禁用的农药,致使蔬菜上的农药残留已经危害到大家的健康。农残问题,目前已经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1什么是农残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后一部分农药直接或间接残存于谷物、蔬菜、果品、水产品中以及土壤和水体中的现象,叫农残。  相似文献   

20.
不同灵芝品种外观性状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灵芝不同品种外观性状的差异,为灵芝栽培品种的选择评价提供初步依据。方法:对不同品种灵芝进行段木栽培,统计测量子实体的菌盖直径、厚度,菌柄的长度、粗度等外观性状。结果:灵芝不同品种的子实体外观数据性状差异明显。结论:高产灵芝菌株的一般特点是出芝性能良好,出芝率高,形成的单芝较大,较重,菌柄长中等;韩2、野1、明1的栽培综合表现良好,较适合在丽水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