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红松种子资源贫乏,质低价高.如何在有限的种子中准确、快速地估测种子的生活力,以确定其播种量,是红松育苗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用差异显著性检验和相关分析法探索红松种子生活力和场圃发芽率的数量关系,以便从中计算出相应的场圃发芽率,为科研和生产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2.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用材树种,它以优异的材质闻名中外。随着森林资源的利用,红松林的面积在急剧减少,因而造成红松种子非常短缺。为了保护和拯救红松优良基因和供应更新、造林、食品用种,国家已划定了130万亩红松天然母树林,但是各红松种子还由于掠青造成红松种子损失量极严重。 为了探讨红松最佳的采种期,我们测定了不同时期的种胚生活力、种子水分含量、种仁和种皮质量比率、松籽油含量等。  相似文献   

3.
檫木种子贮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檫木成熟种子为试验材料,开展种子贮藏试验,研究种子含水率和贮藏温度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檫木种子采集后自然阴干最好不要超过16 h,否则其生活力显著降低;在低温(4℃)贮藏过程中,将种子含水率控制在30%~40%,短期能有效保持檫木种子生活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全区不同产地马尾松,杉木种子进行生活力和发芽率的测定,揭示了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之间存在着紧密相关关系,得出了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相互间相关的规律。种子发芽率可通过测定其生活力进行预测,能在短期内快速评定种子质量的优劣。  相似文献   

5.
红松种子长期贮藏问题,是保存珍贵的红松种子资源及完成更新造林的重要问题,我们结合生产实际完成了红松种子在同一温度条件下不同含水量、同一含水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种子生活力保持的试验,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在不同贮藏条件下贮藏年限与生活力的关系。运用一元非线性回归法比较直观地表达了含水量、贮藏温度是贮藏的主导因素,为更好地贮藏利用红松种子提供了科学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人工红松林是辽宁省重要的用材林和生态公益林资源,为比较准确地测定其立木材积,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二元立木材积表。通过调查及测量共收集到1 473株样木资料,文章利用其中1 228株样木建立了人工红松二元立木材积模型,并用剩下的245株样木进行了适用性检验。结果证明修订后的材积模型在辽宁省范围内适用,据此修订了辽宁省人工红松立木材积表。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树木种子生活力的测定主要依靠于其发芽率的检测工作,而种子的采集、储藏和运输过程都会对种子的发芽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此,采用较快速的种子萌发率测定的新方式来检测种子的萌发。在种子活力检测过程中,可采用四唑染色的方法以及红墨水染色法对种子的活力深层次的检测技术。通过分析种子着色的时间,可得到其最适温度进而来测定种子的生活力;并且,通过不同染色方式的比较分析,可找出测定种子生活力最适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林木种子检验是判定种子播种品质的重要方法 ,而生活力测定又是种子检验常用方法之一。在种子生活力测定过程中 ,有着严格的操作程序 ,任何一点失误都会影响判定的准确性 ,从而给林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在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种子 ,如种子致密 ,坚硬或松软等情况 ,这些种子渗透性较为困难 ,染色不一致 ,如预处理方法不当 ,就会影响染色效果 ,导致判定失误。此类种子生活力测定不同于一般种子测定 ,实际操作方法复杂 ,在工作中遇到的光叶加州蒲葵 (WashingtoniarobustaWendl.)就是…  相似文献   

9.
<正> 红松是我国东北乡土树种之一,又是我国重要经济树种,在我省森林更新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保证足够的种源,应在种子丰收之年,积极组织采收种子,有计划的进行贮藏。对红松种子的贮藏问题,我们于1963年开始了红松种子贮藏试验,经过长期观察,初步获得下面的结果: 一、试验内容红松种子在同一温度条件下,不同含水量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同一含水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二、试验条件试验从1963年开始,1971年又补充了高温试验。种子采自安图县。试验时,将种子装入密封铁桶中,分别放在地下和地上库中。除中断过三年外,每年定期观察一次。三、初步试验结果 1.地下库低温贮藏  相似文献   

10.
<正> 研究了12年至22年生的六个针叶树种在英国几种立地等级上的森林生物收获量。测定了每种立地上的胸高断面积,立木株数和收获量等级。抽取了12株伐倒样木测定地上部分干物质总产量及其树干、枝条和树叶各分量。以总生物量及其分量与每株树胸高断面积适应的线性回归方程式,为每种立地确定了单株木模型。用单株木模型推算的数据、建立了两个总体(其一为欧洲赤松和科西嘉松,其余的树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山西、陕西商洛市油松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的测定,建立了发芽率与生活力之间的回归关系式.(1)山西:y=-28.941+1.276X,相关系数为r=0.994;(2)陕西商洛:Y=-23.292+1.194X,相关系数为r=0.992.为及时准确地掌握油松种子发芽率,确定种子的质量等级以及收购使用种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优良红松坚果型优树的选择方法(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1988-1998 年对长白山、小兴安岭和完达山地区天然红松林以及黑龙江省鹤岗地区人工红松林结实量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测定。根据调查和测定数据,对红松结实特征,包括结实量、球果长度、球果数量、出种率,种子千粒重、种子产量、种子大小、种子空实率、球果虫害率、结实指数等,进行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逐步回归,得出各项结实因子对结实量的贡献率,将球果长度、千粒重和出种率确定为优树选择的重要指标,然后采用加权系数法确定红松坚果型优树,并制订出天然红松林坚果型优树标准和红松人工林坚果优树标准。本项研究为建立红松坚果园选择优树提供了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13.
关于种子生活力与电导率的反相关,早已被国内外科学工作者所公认。1960年以后,国外发现单用常规发芽法或快速测定生活力的方法来表示种子质量的好坏已经不够,因而提出了活力的问题。同时提出的活力测定方法也很多,电导法是其中之一。目前电导法主要用来测定种子的劣变程度,了解种子  相似文献   

14.
应用热扩散技术对红松人工林树干液流通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42年生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各3株,2004年5月29日-10月30日应用热扩散技术对不同径级红松树干液流进行测定,并同步测定相关的主要环境因子.通过生长锥获得不同径级红松边材宽度,建立边材面积与胸径的关系方程A=8.032DBH-46.95(R2=0.82,P<0.001).结果表明:晴天红松树干液流呈明显的单峰曲线,最大值一般出现在12:00-14:00,且优势木>中等木>被压木;而在阴雨天呈不规则曲线,最大值的出现没有规律,夜间也不同程度地出现液流,且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之间液流密度的差异缩小.日液流通量随着生长季节的进程基本呈现减小的趋势,且优势木>中等木>被压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表明,影响生长季红松树干液流的主要环境因子为蒸汽压亏缺和光合有效辐射.由液流通量和边材面积的推算获得,被测红松人工林边材面积为89 436.94 cm2·hm-2,生长季蒸腾耗水量为678.95 t·hm-2;其中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分别占整个林分耗水量的54.83%、35.68%和9.48%.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在生长季的日总蒸腾量分别为0.06~1.42、0.014~0.83和0.017~0.25 t.  相似文献   

15.
从山西省灵空山一个小的油松天然林分中采集了48份自由授粉种子,48株母树分别来自优势木、中庸木和劣势木3个等级,结果表明等级间和等级内单株间大部分球果、种子和苗木差异性显著或极显著。虽然优势木等级母树表型显著高于中庸木和劣势木表型,但作为一个组群,并未产生显著高的后代。依据2年生子代苗高和地径对采种母树的分类明显地不同于依据母树表型进行的分类,表明母树的表现型不等于它们的基因型,为了提高单株选择的遗传增益,必须进行子代测定。  相似文献   

16.
对铁力林业局、带岭林业局、五营林业局、汤旺河林业局天然林内39株红松优树(家系),带岭人工林内12株红松优树进行种子生活力及出苗率测定的结果表明,天然林4个种源的种子生活力和出苗率均可达到93%以上,组间差异不显著,主要差异表现在组内。如汤旺河18号家系生活力为98%,出苗率为96%,组内表现最优;而汤旺河23号家系生活力为54%,出苗率为38%,组内表现最差。人工林的种子出苗率为72.75%,明显低于天然林;生活力为79.58%,也远低于天然林。  相似文献   

17.
林分密度是制约森林生长进程的重要因子之一,但单株木生长条件下的密度研究尚不充分。观察表明,森林群落中的立木通常群居,因而立木生长条件相差悬殊。众所周知,立木生长条件(指生长面积、“相邻木”的林地配置)是影响生长量、木材材质和干形的众多因素之一。图1绘制了设置在立陶宛一块天然松  相似文献   

18.
通过沙棘花粉人工发芽试验和不同贮藏条件下生活力的测定证明,影响沙棘花粉生活力的主要因子:(1)花期、初花期与盛花期所采集的花粉其生活力具有明显差异,盛花期花粉其生活力明显高于初花期花粉;(2)从发芽条件看,蔗糖为影响沙棘花粉发芽率的主导因子;(3)沙棘花粉于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致使其与呼吸有关的新陈代谢作用限制在相当缓慢的程度,故能较长时间保持生活力。因此沙棘花粉只能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  相似文献   

19.
不同条件下沙棘共粉生活力测定和贮藏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郭荫槐  董玉臣 《沙棘》1995,8(1):10-13
通过沙棘花粉人工发芽试验和不同贮藏条件下生活力的测定证明,影响沙棘花粉生活力的主要因子:(1)花期、初花期与盛花期所采集的花期生活力具有明显差异,盛花期花粉其生活力明显高于初花期花粉;(2)从发芽条件看,蔗糖为影响沙棘花粉发芽率的主导因子;(3)沙棘花粉于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致使其与呼吸有关的新陈代谢作用限制在相当缓慢的程度,故能较长时间保持生活力。因此沙棘花粉只能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  相似文献   

20.
天然赤松立木干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吉林省延边天然赤松集中分布地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测定了384株天然赤松样木的相关资料。以胸高形数、实验形数、部分正形数和希费尔形率作为赤松立木形指标,研究分析了赤松立木干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胸高形数与实验形数都随着胸径和干高的变化而变动。但实验形数的变动系数(10.47%)比胸高形数(11.72%)小。延边天然赤松的平均实验形数为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