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实施效果六年来,扶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先后在太白、城关、召公、杏林四乡镇建立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13个,百亩核心攻关田20个,高产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在太白乡建立的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经农业部专家组实产验收,平均亩产526.7公斤,首次实现了全省万亩小麦过千斤的实产记录;2009年-2012年小麦高产万亩示范方平均产量连年攀升,2012年万亩方平均亩产达到561.5公斤,较全县平均亩产增加172.5公斤,较2008年万亩方亩增产34.8公斤。大旱之年的2013年万亩方平均亩产达到517.5公斤,超过高产创建目标任务。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我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全县粮食生产的九连  相似文献   

2.
正一、滦县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现状(一)机构设置情况滦县共设置县、镇两级农技推广机构。其中,县级15个,包括技术站、食用菌办公室、农检站等专业站。镇级13个,是由镇政府管理的农、林、水、机等部门组成的综合机构。全县两级农技推广人员共200人,95%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二)技术推广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滦县农牧局结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特点,从具体情况出发,积极应对新形势的要求,大力开展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提高了技术推广手段。在原有职能部门的基础上,新增设了  相似文献   

3.
双季晚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芜湖县是水稻主产区,耕作制度以油(麦)—稻,油—稻—稻为主,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8.2万亩,其中双晚面积15万亩左右,占全县水稻面积的39%。芜湖县2006年以来一直是安徽省、农业部(2008年、2009年)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示范县,县农机局选择积极性高的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示范点,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培训示范推广,通过试验示范,加大育秧基地建设,成功探索出了适合本地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甘肃省永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半干旱地区旱地开展小拱棚+地膜沙田西瓜试验示范并获得成功。采用该技术可使西瓜的播种期、采收期提前半个月,平均亩增纯收1 000元以上,增收效果明显,可在全县半干旱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宣汉县位于四川省盆地东北边缘,大巴山南麓,幅园面积4 271km,耕地面积76.52万亩,海拔275~2 458m。全年平均气温16.70℃,≥10℃有效积温5 250℃,无霜期296天,相对湿度80%,年日照小时1 596.8小时,年降水量达1 312.5mm。常年水稻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适宜种植地区375~1 450m。自1997年起引进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通过近15年生产实践研究,至2013年全县水稻轻简高效旱育秧技术推广占水稻育秧面积95%以上,为我县水稻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陕西省城固县位于汉中盆地中部,北靠秦岭,南依巴山。全县南北长101km,东西宽42km,总面积达到2 265km2,其中耕地49.3万亩,下辖18个镇、5个办事处、312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近年来,按照中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要求,全县现已全面完成了县镇农技体系改革,设置了农业技术推广、畜牧兽医管理、农机推广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农业信息5个县级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中心(站),在基层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以来,河南省临颍县以健全完善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着力点,通过建立农技推广体系管理制度、培育科技示范户、建设示范基地、开展农技人员培训等工作,致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肠梗阻,变成心通群众的"零距离",力争让群众真满意。目前,全县生猪养殖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0%,良种覆盖率达92.3%,已建成各类标准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51个。全县47家企业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12个企业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品认  相似文献   

8.
<正>邱县地处河北省南部,属黑龙港流域,辖4镇3乡,总人口24万。邱县农业特色明显,58万亩耕地,植棉45万亩,占总耕地近80%,林地面积20万亩,林下种养初具规模。如何抓住邱县农业特色,上规模、增效益、助农增收致富,是困扰县委、县政府多年的一大难题。2009年以来,借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项目的实施,建立健全了县、乡、村农技推广网络,因地制宜在全县建立了棉花高产创建、棉麦一体化种植、林下肉鸭养殖、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示范基地16个,推广应用先进技术20余项,有力地推进了全县农牧业发展。2013年棉花产量较前三年平均亩增收15%以上。发展棉麦一体化种植,改春棉一  相似文献   

9.
我省蔬菜节水技术推广目标确定:2008年示范推广蔬菜节水技术400万亩,"十一五"末,全省蔬菜节水技术推广面积力争达到总面积的60%以上,膜下沟灌、滴灌、微灌3项蔬菜节水技术成为推广重点。  相似文献   

10.
政法快讯     
《农家致富》2013,(7):52
加大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农业部近日明确:到2015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总面积达到8000万亩以上,新增推广面积5000万亩以上,实现节水50%以上,节肥30%,粮食作物增产20%,经济作物节本增收600元以上。严查涉农隐蔽性乱收费乱涨价国家发改委近日要求在全国部署开展涉农价格和收费专项检查。专项检查范围是2012年1月1日以来各项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价格和收费政策  相似文献   

11.
自1963年5月,毛主席提出“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的号召以来,孝感县科委、祝站区委和区农技站,与星光一队的社员群众相结合,在该队建立了农村科学实验基点(以下简称基点)。这个基点共有28户,144人,男女正半劳力55个,耕地114.5亩,其中水田103.5亩,旱地11亩,是个以水稻为主的粮产区。它的自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芜湖县土地流转进程的加快,土地正在加速向农业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截至2016年底,本县土地流转率已达76%,全县30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已达260家,标准化育秧工厂已达46座,全县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已达12万亩。在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的过程中本县始终把机插秧技术推广作为工作重  相似文献   

13.
星星之火,红遍车头大队 湖南省道县车头公社车头大队,坚持开展了群众科学实验活动,连年获得棉花丰收。1965年全大队种97.7亩棉花,亩产皮棉105斤。科学实验小组培育的25亩丰产试验田,其中有14亩过了亩产200斤皮棉关,创造了有史以来最高产量纪录,为山丘区棉花生产树立了样板,是全县棉花高产的一面红旗。 过去,这里很少种棉花,有些年偶然种  相似文献   

14.
<正> 作为农业大县主要技术部门的乐亭县农业局,为适应目前农业发展,不断转变职能,大力实施科技创新。目前,已逐步完善三大科技体系,服务网络覆盖全县,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提质增效,为乐亭农业入世打下了有力基础。 1 完善农技推广体系 农技推广是联结科技与生产的纽带和桥梁。农业局对原有下设机构进行改革,对技术人员实行目标责任制,全年分阶段严格考核。技术人员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普遍增强,工作效益显著提高,平均每人担负3~5项推广项目。在加强对县局管理的同时,对全县14个乡技术站加强了技术指导,在全县680个行政村建立技术组,形成了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技术推广网络,使全县新技术覆盖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为提高粮食单产,增加农民种粮收入,积极推广再生稻生产技术,目前,年推广再生稻种植面积1000hm2左右.由于受地理和气候影响,全县有冷浸田、烂泥田2000hm2以上,这类田再生稻单产比其他稻田低20~30%.对此,我们借鉴安徽等省水稻地膜栽培技术经验,对山区冷浸田、烂泥田再生稻生产开展大田覆膜湿润栽培试验、示范,取得良好增产效果.据试验、生产调查:冷浸田、烂泥田再生稻覆膜栽培比常规栽培头季增产8.8~17.1%,再生季增产24.2~27.7%,两季增产13.7~21.2%.该项技术推广,使全县再生稻平均单产840.0kg/亩,示范方平均单产908.0kg/亩.  相似文献   

16.
正1渗水地膜穴播谷子技术推广,带动贫困户增收明显忻州市耕地中约有三分之一是旱坡地,无霜期短、温度低、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持续干旱,直接影响到了谷子的播种,影响了渗水地膜项目的实施进度;五台县渗水地膜覆盖与普通地膜相比,增产率为13~19%,今年渗水地膜谷子3万亩,受益贫困户9500户;代县全县地膜覆盖技术推广面积13万亩。主要推广了渗水地膜穴播谷子种植技术,示范地点胡峪乡望台村,面积150亩,平均亩产谷子310公斤,亩收入1240  相似文献   

17.
正积石山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辖内有4个镇、13个乡,145个行政村,人口总量约为26.59万人,耕地面积约为51.99万亩,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为了提升积石山县的农业发展水平,积石山县高度重视农技推广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贯彻和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积极深入到全县各乡镇村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对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至关重要作用。1农技推广工作的作用1.1农技推广工作提高农民种植产量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陕西省城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紧紧围绕粮油、蔬菜、中药材三大主导产业,以"粮油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技能力提升为突破口,不断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模式,为促进全县粮经作物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全县已形成10万亩平川优质粮油产业带、湑水河—汉江沿岸的5万亩"C"字型蔬菜产业带、汉江以南区域为中心的7万亩元胡产业带。2013年全县粮食、油料、蔬菜、元胡种植面积分别为40.75万亩、15.71万亩、18.1万亩和7.1万亩,全面实现增产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 383元。  相似文献   

19.
农技推广体系是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桥梁和纽带,是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依托和平台。近年来,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文件。邱县为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完善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全力保障建设,提升了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 750元,比三年前增加了3 330元,增长43%。棉花、小麦主导产业较前三年平均亩增收15%以上,建立了36个肉鸡肉鸭林下标准化养殖小区,成功引进由山东六和集团投资3.2亿元的肉鸡肉鸭屠宰生产加工生产线项目1个,示范亮点频现,成效明显,有力的加快了主导产业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20.
<正>唐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全县总面积1 417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345个行政村,人口55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50万人。全县耕地面积40.7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7.2万亩,其中小麦面积22万亩,玉米28万亩,蔬菜6万亩。土壤类型主要包括褐土、棕壤土、水稻土和草甸土4类。其中以碳酸盐类褐土为主,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95%;棕壤土面积4万亩,以林地为主;草甸土面积1 200亩;水稻土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