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园规划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废弃采石场景观生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废弃采石场背景下休闲农业园区建设规划的基本原则,并借助实践案例,对园区产业结构与功能设置、采石场生态修复与重建利用、园区项目规划特色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保定市西部采石场为例,对采石场废弃地的现状、问题及生态恢复的对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定市西部采石场废弃地主要包括渣场、坑口迹地、岩壁、边坡形式,存在景观破坏、水土流失、占用(破坏)土地等问题;基于当地环境及恢复成本,应选择适合当地条件、具有经济效益(部分)的植被,采用穴植、筑巢、植生槽、植生袋、植被毯复绿等措施,以实现采石场废弃地生态恢复。该研究对于保定市西部采石场废弃地生态恢复治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广东采石场植被生态恢复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广东采石场植被生态恢复的现状以及近几年的工作进展;介绍了目前采石场采用的台阶、槽板、燕巢及喷播覆盖等岩壁复绿技术及应用的植物种类,同时提出了现阶段采石场植被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4.
遥感与地面调查的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监测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空间遥感技术与地面植被、土壤调查分析等手段综合监测评估废弃采石场自然恢复状态,可为进一步实施生态恢复治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结果表明:废弃采石场土壤采样点恢复指数(Ir)与土壤样方pH、有机质有较好的相关性;废弃采石场恢复综合指数(Irq)与遥感模型反演结果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植被—土壤调查分析与空间遥感监测技术能够相互验证对采石场恢复状态的评估。同时提出利用遥感波段比值快速监测评估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建设高速持续的发展,采石场、采矿场和废弃石场、矿场大量出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迫切需要我们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针对采石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应用到采石场生态治理中,从而达到长治久安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废弃采石场治理工作主要以边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作为工作的重点。而废弃采石场边坡又以植被的选择和相应的恢复技术为核心,在一定方面忽视了生态治理工程的景观设计工作。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在对废弃采石场植被恢复的基础上,提出景观设计相应的生态整治方案以及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非金属矿山开采项目日益增多,随之带来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开山采石加工过程中,大面积山体、土质边坡裸露,不仅严重影响城市景观,而且在降雨作用下,水土流失极其明显,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破坏,人与自然难以协调发展,急需进行生态恢复。采用水土保持综合技术对采石场的采坑、排土场、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及运输道路进行综合治理,从而遏制采石场及周边区域水土流失,最大限度地修复和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保护采石场下游大量土地,保障采石场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废弃采石场立地条件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无人机遥感影像和ArcGIS技术结合成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新手段,而准确划分立地类型是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和造林绿化的关键基础步骤。本研究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技术和ArcGIS技术,快速、准确地实现对冀北山区废弃采石场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方法以草帽山废弃采石场为试验区,采用数量化理论Ⅰ与ArcGIS空间分析,对废弃采石场的立地类型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再得到立地类型分布图,并与实地立地因子分类结果进行精度检验。结果利用上述方法将冀北草帽山采石场废弃地划分为9种立地类型,同时根据立地分级结果将试验区立地定量评价为4个等级;与实地立地类型调查结果对比发现,本研究划分结果精度高达96%。结论无人机遥感影像与ArcGIS技术的结合应用不仅能实现采石场废弃地立地类型的高精度划分,还能够为采石场废弃地以期合理规划造林绿化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红坨山采石场为例,采用植生基质喷射技术、生态袋挡墙、"V"型种植槽垂直壁面绿化、客土造林等措施进行坡面的绿化防护设计与施工,为北京市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山东淄博高新区玉皇山生态恢复工程为例,针对城市周边石灰岩废弃采石场,提出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规划措施:包括采石废弃地矿坑的生态恢复与景观营造措施、植被重建规划、地形处理方案、水系整治措施等内容;还从行政管理和开发运营方面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为我国采石废弃地的景观与生态恢复工程寻求经验,探索具有现实意义的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11.
废弃采石场的环境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通过采取无害化处理解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12.
浙中城市——金华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开发利用保障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然而多年的开采,许多矿山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与隐患,废弃矿山生态治理与复绿工作迫在眉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岭下镇王溪采石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矿山环境现状调查,确定了PMS技术、植生袋围堰造坑植树技术、基质型容器苗种植技术、石壁藤本垂直绿化技术、坡脚挡墙回填土绿化技术、客土复垦技术和艺术景观再造技术7项复绿技术,并进行陡峻边坡、缓陡边坡、缓边坡和坡脚迹地分类复绿设计,达到了复绿效果,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同类矿山复绿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陈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251-1252
借助模糊数学,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肖家山废弃采石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肖家山废弃采石场的7个立地类型可聚为4类,人工加速采石场植被恢复时可考虑按照此聚类结果对各个类型分别设计工程改造措施和植物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4.
珠海市废弃石场植被恢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东珠海市废弃石场的现状特征,将其分为4种类型:A类型为坡度大于50°的裸崖;B类型为坡度35°~50°的裸崖;C类型为坡度20°~35°的石渣堆放场;D类型为坡度小于20°的石渣堆放场.对不同类型的废弃石场的基质采取了相应的工程技术处理方法,并进行了不同植物配置模式试验,提出了4类废弃石场植被恢复的比较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结合露天石矿开采建设的实例,对露天石矿开采项目建设会产生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及危害分析,并确定了总体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分析了水土流失监测重点及水土保持措施功能,总结了露天石矿开采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不同植物恢复措施对采石矿废弃地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选取白杨Populus tomentos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黄栌Cotinus coggygria和油松+黄栌5种典型植物恢复措施,采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采用措施后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通过5种植物恢复措施对采石矿进行修复后的土壤粒径均主要分布在0.25~10.00 mm;②相比较于白杨、油松、黄栌、油松+黄栌4种恢复措施,侧柏恢复措施下土壤容重降低了2.51%~29.83%、土壤孔隙度增大了7.49%~24.16%、土壤持水量升高了3.74%~24.03%;③5种不同植物恢复措施治理后的表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比深层提高1.36%~24.30%;④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5种不同植物恢复措施下的土壤容重、田间持水率、土壤孔隙度等指标分析得出:矿区土壤物理性质质量从高到低排序为侧柏、油松+黄栌、油松、黄栌、白杨,其中侧柏、油松+黄栌、油松3种植物恢复措施最后综合得分无显著差异,即在采石矿的生态恢复中优先依次推荐。  相似文献   

17.
寻乌县菖蒲平顺采石场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寻乌具葛蒲平顺采石场矿区土地复垦的可行性及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向.结果显示,寻乌县葛蒲平顺采石场矿区待复垦土地面积为2.50 hm2,均适宜被开发为林业用地,适宜性均为2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