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聚集度指标分析了山楂叶螨聚集强度的时序变化,以指数模型进行拟合数量动态,运用最优分割法分析了山楂叶螨在香梨上的种群动态。山楂叶螨在香梨上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聚集强度与叶螨的密度有关。山楂叶螨在香梨上呈指数增长,模型为Nt=15.199 4e0.054 t(R=0.913 2**);将山楂叶螨种群动态划分为3个阶段:发展期、高峰期和衰退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从国外引入的西方盲走螨(Metaseiulus occidentalis Nesbitt)、智利小植绥螨(Phytoseiulus Persimilis Athias-Henriot)和国内新近发现的拟长毛钝绥螨(Amblyseius Pseudolongispinosus Xia Laing et Ke)、捕食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和二点叶螨(T.urticae Koch)的生育情况及其对相对温度的反应。西方盲走螨捕食山楂叶螨与捕食二点叶螨相比,世代发育历期延长,产卵量减少,性比也有所下降。拟长毛钝绥螨捕食两种叶螨,在发育历期和雌成螨产卿量方面差别不显著,但捕食山楂叶螨的性比降低。智利小植绥螨捕食山楂叶螨,对其生育影响最明显,表现雌成螨寿命显著缩短,产卵量和性比下降。在相对湿度29.5~92.5%范围内饲养三种植绥螨,在卵的孵化,幼螨、若螨的成活和成螨产卵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试验表明,西方盲走螨是耐干的种类,拟长毛钝绥螨和智利小植绥螨是喜温的种类,特别是拟长毛钝绥螨对湿度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草栖钝绥螨Amblyseius herbicolus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控制潜能,在温度分别为19、22、25、28和31℃、相对湿度均为(85±5)%、光周期均为16 L∶8 D条件下测定草栖钝绥螨对二斑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偏好性、捕食功能反应及自身干扰反应。结果表明,草栖钝绥螨对二斑叶螨幼螨和第1若螨具有嗜食性,对其捕食选择系数分别为2.22和1.27,均大于1.00,对二斑叶螨卵、第2若螨和雌成螨捕食选择系数分别为0.61、0.68和0.22,均小于1.00。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草栖钝绥螨对二斑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在19~31℃范围内,草栖钝绥螨对二斑叶螨各螨态的瞬时攻击率、最大日捕食量和捕食能力均随着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28℃时达到最大值;而草栖钝绥螨对二斑叶螨各螨态的处理时间随着温度升高呈先缩短后延迟的趋势,在28℃下处理时间最短。在相同温度下,草栖钝绥螨对二斑叶螨卵、幼螨和第1若螨的捕食作用较强。在有限的捕食空间和二斑叶螨密度固定的条件下,草栖钝绥螨单头捕食量和捕食作用率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说...  相似文献   

4.
朱砂叶螨等棉花叶螨(棉红蜘蛛)复合种是长江流域主要棉虫之一。1982年在湖北省江汉棉区天门沙洋四农场和鄂北岗地棉区襄阳襄北农场进行的棉叶螨种群动态及为害损失研究的初步结果:①两地棉叶螨发生量属轻发生年,全年均出现三个高峰,降雨量及其强度对棉叶螨种群影响较大;②定义 Logistic 微分方程参数 r 值为棉叶螨田间水平扩散速度,分析了其扩散过程并指出其扩散除受物理环境和中心虫源株影响外还存在“密度制约”;③棉叶螨在棉株上前期中、下部卵螨量居多,后期上、中、下部位趋于平衡;④天敌对棉叶螨种群影响不大;⑤若、成螨量与为害指数关系显著(P<0.05或P<0.01);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棉花苗期、蕾花期和花铃期接螨均对棉花产量品质有影响,其中尤以苗期接螨对棉花产量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5.
东方钝绥螨是叶螨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对多种叶螨的防控起着重要的作用。东方钝绥螨一直被认为是叶螨的专食性捕食者,其规模化生产不成功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本试验在(25±1)℃、RH 80%±5%、光周期16L:8D的条件下,以甜果螨为食,东方钝绥螨能够完成发育和繁殖,并以此组建了东方钝绥螨试验种群生命表。试验结果表明,东方钝绥螨以甜果螨为食各发育阶段历期较短,分别为卵期1.77 d,幼螨期0.77 d,前若螨和后若螨期各为1.05 d。25℃时东方钝绥螨的世代平均周期为14.07 d,内禀增长率0.18,周限增长率1.20,种群倍增时间3.87 d。日均产卵量1.71粒/d,总产卵量平均22.50粒/雌。由此得出甜果螨是饲养东方钝绥螨的一种很好的替代猎物。  相似文献   

6.
真桑钝绥螨捕食朱砂叶螨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及捕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真桑钝绥螨Amblyseius makuwa Ehara防治害螨的可能性,本试验在(25±1)℃、RH 80%±5%、光周期16L:8D的条件下,组建了真桑钝绥螨以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为食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了真桑钝绥螨雌成螨对朱砂叶螨卵、若螨和雌成螨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真桑钝绥螨以朱砂叶螨为食,未成熟期发育历期分别为卵期1.90 d,幼螨期0.62 d,前若螨期0.82 d,后若螨期1.26 d。试验条件下真桑钝绥螨净增殖率为11.80,内禀增长率为0.175,世代平均周期为14.12 d,周限增长率为1.191,种群倍增时间为3.96 d,雌成螨日均产卵量为1.22粒,平均总产卵量为22.12粒。真桑钝绥螨对朱砂叶螨3个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拟合圆盘方程显示真桑钝绥螨对朱砂叶螨卵的捕食数量最大,其次为若螨和雌成螨,a/Th值分别为12.5162、5.8730和4.4009。综上研究结果,真桑钝绥螨具备优良天敌的基本特性,是朱砂叶螨的潜在天敌之一。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拟长毛钝绥螨(Amblyseus pseudolongispinosus)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拟长毛钝绥螨若螨和雌成螨对朱砂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即捕食量与猎物密度之间呈逆密度制约关系,功能反应曲线属HollingⅡ型;对猎物卵和幼若螨的控制能力最强;猎物的螨态、生境大小等因素均可起拟长毛钝绥螨功能反应参数的变化;拟长毛钝绥螨的自身密度对功能反应存在密度制约作用;拟长毛钝绥螨对朱砂叶螨卵和幼若螨是嗜食的,对成螨是非嗜食的.  相似文献   

8.
两种花粉对巴氏钝绥螨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两种花粉对巴氏钝绥螨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25 ℃、相对湿度72%,光照L∥D=12 h∥12 h条件下,油菜花粉饲养的巴氏钝绥螨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历期分别为0.98、3.23、430 d。幼螨发育到成螨共需8.52 d,存活率为83.33%,雌虫不产卵。丝瓜花粉饲养的巴氏钝绥螨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产卵前期、世代历期分别为2.55、0.97、2.38、2.07、3.20、11.17 d。平均每头雌螨日产卵量1.78粒,总产卵量58.60粒,产卵持续时间33.53 d,无不产卵个体。其日产卵量呈二次抛物线趋势,回归方程为y=0.155 4t-0.002 80t2(R2=0.951 5,p<0.000 1)。取食丝瓜花粉的巴氏钝绥螨的种群趋势指数I=28.13,净生殖率为R0=26.813,种群平均世代周期T=30.139 d,内禀增长率rm=0.109,周限增长率λ=1.115,种群加倍时问t=6.352 d。由以上试验结果可知,丝瓜花粉比油菜花粉更适合饲养、繁殖巴氏钝绥螨。  相似文献   

9.
伪钝绥螨对二斑叶螨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伪钝绥螨对二斑叶螨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伪钝绥螨雌成螨对二斑叶螨卵、幼螨、若螨和雌成螨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搜寻效率a′与处理时间Th值分别为0.5902、1.0025、0.9697、0.3146和0.0150、0.0240、0.0520、0.1681。伪钝绥螨的雌成螨喜食二斑叶螨的卵、幼螨和若螨,而对二斑叶螨雌成螨的捕食能力较弱。伪钝绥螨捕食率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捕食者密度低时,捕食率下降较快;随着捕食者密度进一步增加,捕食率下降缓慢,干扰反应方程拟合为E=0.3101P~(-0.412)。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棉蚜外寄生天敌——小枕异绒螨的生物学特性,幼螨的寄主及寄生行为,成、若螨的捕食行为,棉田种群动态,以及该螨对棉蚜和二斑叶螨的控制作用及控制阈值,与寄主的空间分布和格局以及田间操作和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等进行了综述。对小枕异绒螨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庄会德  孙强 《江西植保》2009,32(3):103-106
通过对马铃薯瓢虫自然种群的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实验种群的饲养观察,组建了以作用因子组配的马铃薯瓢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马铃薯瓢虫世代种群趋势指数(I)为37.28,世代总成活率为16%。控制指数大小比较结果表明,捕食和雨水冲刷是威胁种群生存的最重要阻碍因子。  相似文献   

12.
1993-1994年在莱阳梨区对第1、2世代中国梨木虱自然种群进行了系统观察,组建了2个生命表,并对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一些因素作了探讨。经生命表分析得出,该虫第1、2世代种群的趋势指数分别为4.19和3.97;世代的存活率分别为5.82%和5.52%。通过存活曲线分析得出,该虫自然种群的存活曲线属Peral(1928年)Ⅲ型曲线,这表明,种群消亡的主要阶段为生命的早期;而实验种群则为Ⅱ型曲线。经P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转基因抗虫棉田棉蚜种群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河北省南皮县采用罩网和开放式观测相结合的方法,以亲本常规棉为对照,对转Bt基因棉田和转Bt CpTI双价基因棉田棉蚜自然种群消长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与常规棉相比,单、双价抗虫棉对天敌捕食和寄生、病原物、风雨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棉蚜种群的自然控制作用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各因素中,除自然死亡及未知因素死亡外,天敌捕食对棉蚜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最强,风雨的作用次之,天敌寄生和病原物的作用则较弱。单价抗虫棉田棉蚜的发育历期和产仔量均与亲本常规棉田无显著差异,但双价抗虫棉田棉蚜的发育历期较对照显著延长,产仔量则无显著差异。由此表明,捕食性天敌对单、双价抗虫棉田非靶标害虫棉蚜具有较好的自然控制作用,是影响棉蚜自然种群数量动态的关键因素;单、双价抗虫棉的抗蚜性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系统调查柑橘粉虱在每百棵柑橘不同氮肥量N1(对照),N2(施氮肥0.25kg),N3(施氮肥0.50kg),N4(施氮肥0.75kg)条件下的自然种群,以作用因子组建在不同氮肥条件下的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水平下的柑橘树对柑橘粉虱的自然种群增长有着一定的影响,其中N3处理下的各作用因子作用一直处于相对稳定和较高的水平,其种群趋势指数为29.8,和施氮水平N2下的28.5很接近,明显低于施氮水平N4下的39.2,比N4水平下造成爆发成灾的可能性小,说明通过调节施氮量可控制柑橘粉虱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北京杏主产区延庆县鲜食杏园为例,系统调查了3次用药模式下天敌与害虫的主要种类及其发生动态,并确定两者的生态位及其宽度以及灰色关联度,为减少杏园用药次数,保护和利用天敌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杏树树冠的优势天敌为捕食性蜘蛛、大草蛉、异色瓢虫、大灰食蚜蝇、寄生蜂和龟纹瓢虫;主要害虫(螨)为山楂叶螨、桃蚜和小绿叶蝉,其中山楂叶螨全年为害,桃蚜为害盛期5月中旬至6月上旬,小绿叶蝉主要在8月为害。通过生态位和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异色瓢虫和大灰食蚜蝇与山楂叶螨和桃蚜同域性和同步性强,寄生蜂和小绿叶蝉的同域性和同步性强。由此认为,异色瓢虫、大灰食蚜蝇、寄生蜂为鲜食杏园优势害虫的主要控制性天敌,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美国杂交杏李园害虫中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与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的生态位宽度较宽,占据空间较大,为害虫优势种群,在空间维度上害虫之间存在较大竞争;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enctata Wesmael)在各期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大草蛉是重要的优势天敌,且天敌与主要害虫在空间上相遇机率较大;天敌之间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表明主要天敌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竞争关系;美国杂交杏李园天敌对主要害虫在时间维度上有较强的追随效应和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湿度下白背飞虱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五种湿度梯度条件下白背飞虱的种群增长,并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43%—100%范围内,卵、若虫历期差异不显著;卵孵化率、若虫存活率、世代存活率、成虫产卵量和寿命、内禀增长力和种群趋势指数随湿度的增加呈抛物线趋势。卵孵化、若虫存活、世代存活的最适湿度范围为80%—92%,在80%的相对湿度下,成虫寿命最长,产卵量最多,不产卵的个体最少。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影响白蜡窄吉丁自然种群的关键因子,本研究对影响白蜡窄吉丁自然种群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进一步拟合了白蜡窄吉丁幼虫数量与寄主植物、树干胸径的关系。结果显示,寄主植物抗性是影响白蜡窄吉丁自然种群最主要的因素,中国本土白蜡树种水曲柳的受害情况远低于美国栽培品种绒毛白蜡,且不同寄主植物间的幼虫数量差异显著;林分结构的影响作用次之,白蜡纯林的受害程度高于混交林。年极端低温、年极端高温、幼虫期和卵期的寄生率对白蜡窄吉丁的影响作用也比较重要。研究结果为生产上采用栽培抗性树种和在合适时期释放天敌控制白蜡窄吉丁的为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的天敌种类,探究美国白蛾天敌复合体的组成以及天敌复合体中不同种群间的互作关系,为开展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本研究自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对中国沈阳地区的美国白蛾天敌开展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沈阳地区有33种美国白蛾天敌,其中,寄生性天敌14种,捕食性天敌19种。在国内首次发现锦州细颚姬蜂Enicospilus kigasirae(Uchida)、黄须盆地寄蝇Bessa remota(Aldrich)和黑须菲寄蝇Phebellia nigripalpis(Robineau-Desuoidy)3种天敌可以寄生美国白蛾幼虫。通过对美国白蛾各世代和虫态的天敌多样性等指标分析发现,沈阳地区美国白蛾天敌复合体优势种群由高到低为白蛾聚集盘绒茧蜂Cotesia gregalis Yang et You,康刺腹寄蝇Compsilura concinnata(Meigen),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美国白蛾天敌复合体各世代与虫期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天敌复合体在幼虫期复合程度较高,并且在第2代幼虫期复合程度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