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是资阳市主要粮食作物,为搞好水稻工厂化育秧和机械化抛秧,推进水稻育秧商品化和栽秧专业化,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中的作用,资阳市安岳县农机局研制了适合丘陵地区的 QLPY— 15型气流式抛秧机,并已获得国家专利。该机从 1999年开始在全市推广,到目前已超过 1000台,抛秧面积已达 30万亩。我们从近三年的实践中体会到,推广机械化抛秧有七大好处:一是能极大地提高劳动效率。人工栽秧每亩一般都需要 4~ 5个标准工日,而机械抛秧每亩只需要 25分钟,能大大提高劳动效率,缓减农村劳动力紧…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资阳市主要粮食作物,为搞好水稻工厂化育秧和机械化抛秧,推进水稻育秧商品化和栽秧专业化,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中的作用,资阳市安岳县农机局研制了适合丘陵地区的QLPY-15型气流式抛秧机,并已获得国家专利.该机从1999年开始在全市推广,到目前已超过1000台,抛秧面积已达30万亩.我们从近三年的实践中体会到,推广机械化抛秧有七大好处:一是能极大地提高劳动效率.人工栽秧每亩一般都需要4~5个标准工日,而机械抛秧每亩只需要25分钟,能大大提高劳动效率,缓减农村劳动力紧缺的矛盾.二是能够有效地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农民劳动条件.  相似文献   

3.
1996年盐城市首次引进2EPY—C型水稻抛秧机18台、PVC(561穴)塑料软盘30多万张,在7个县(市)17个乡(镇)搞了机械抛秧的试验、示范,抛栽盐粳187、武育粳3号等水稻品种4561亩,亩产最高的763公斤,最低的450公斤,平均608公斤。经过对水稻机械抛秧的可行性、抛秧机的可靠性和机抛秧时对秧苗、育秧钵土、气候、整地、田块及抛后田间管理的试验、研究,证明: 1.水稻用机械抛秧是可行的。从机械抛秧的田间观察和测试结果看,机械抛出的秧苗成160°转角、入土角为45°、入土速度为10.8米/秒、入土深度5~20毫米、平均入土深度比人工抛秧浅6毫米以上;亩抛约2.5万穴,均匀性变异系数为10.8%,比人工抛秧少5~9个百分点;立秧率达45.1%,比人工抛秧高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水稻抛秧机问世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研制成功一种水稻抛秧机。该机配套动力2.2~3.7千瓦。抛秧高度1.5~2米,抛秧距离4~6米,抛秧幅宽6~8米,生产效率为每小时10亩。其特点是秧苗从穴盘中自动脱出、自动喂入,并完成抛秧工作。这种抛秧机解决了人工抛秧生...  相似文献   

5.
<正>一、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重要性(一)武鸣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优势和特点一是机插秧后庄稼整齐规范,通风透光,有效确保后期生长良好,利于形成大穗,较好地实现增产。二是实现节本省工高产。据试验示范统计,武鸣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与手工抛秧相比,机插育秧亩使用秧盘25个,人工抛秧则需45个,机插比人工抛秧节约秧盘10元/亩,人工费节约20元/亩。经测产对比试验,机械插秧比人工抛秧每亩增产51 kg左右。  相似文献   

6.
2000年 4月,内江市机械农机电子局在隆昌县周兴镇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机系统机械气流抛秧现场会,并在该镇周兴村四社部分农户水田作了抛秧示范。隆昌县农机局对示范田进行了跟踪指导,对农机气流抛秧与人工抛秧的两块农田收割情况进行了对称对比,结果表明:农机气流抛秧 2 14亩农田共收黄谷 2600斤,平均亩产 1214 9斤;人工栽秧 2亩,共收黄谷 2118斤,平均亩产 1059斤,农机气流抛秧比人工栽秧每亩增产 155 9斤,增长 14 7%,每亩农田增加收入 70多元。在隆昌现场示范后,资中、东兴等县区农机局也相继组织了机抛现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广机插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推广机插秧技术,不断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是“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泰兴市而言,机械栽插仍是薄弱环节,成为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现阶段该市水稻种植模式以手工栽秧、人工抛秧为主,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低,一定程  相似文献   

8.
1996年夏种,我区武鸣县、北海市、北流县使用·2ZPY系列推盘式水稻抛秧机进行了晚造水稻栽植机械抛秧试验示范面积共400多亩。秋收时经产量验收,武鸣县的机械抛秧比常规人工插秧亩增产稻谷108公斤,增幅25.71%,比人工抛秧亩增产19公斤,增幅3.73%。北流市的机械抛秧试验田比人工插秧每亩增产生谷78公斤。北海市农机部门在该市福成镇莫兆村委会搞的100亩连片机械抛秧示范田,所用的水稻种虽然是隔年种子(注:隔年种子分蘖差、提早成熟、影响产量。农户从种子公司购买时不知道是隔年种子),且因雨水过多造致无法及时施肥,又受当年…  相似文献   

9.
随着水稻抛秧技术的迅速推广和农村生产结构的调整,各地要求实现机械地抛秧的呼声渐高。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农业部的支持下,研制出了2ZPY系列水稻抛秧机,经过3年的生产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94年江苏新泽农场试验表明,机抛秧平均亩产542千克,比人工抛秧亩增66于克,增产率13.8%,亩增效益142无。1995年江苏宜兴市的试验结果为,机抛秧亩产651千克,人工抛秧亩产630千克,人工插秧亩产580千克。1996年又在全国24个省区试验推广,从已经回函的部分省区的生产情况来看.运用机械抛秧,亩产量均比当地原有秧苗移载形式高…  相似文献   

10.
一、全面完成全年各项技术推广任务四川省农机化技术推广2002年完成机械深施化肥约958.79万亩,为计划800万亩的119.85%;完成小麦、玉米、水稻等机械化精少量播种约614.14万亩,为计划300万亩的204.71%;完成节水灌溉约99.47万亩,为计划45万亩的221.04%;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152.07万亩,为计划110万亩的138.24%;新增水稻破胸催芽机283台,为计划200台的141.5%;完成稻种机械化催芽约250万公斤,栽植面积为240万亩;完成机械化抛秧118万亩,为计划110万亩的107.27%。共计投入5433台抛秧机作业,其中新增1228台,是计划1400台的87.71%;新…  相似文献   

11.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一项新的水稻育苗移植栽培技术。它具有节省栽秧劳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栽秧速度,节省秧田,省种、省肥、省水,缩短水稻栽插返青期,增加有效分蘖,实现增产增收等优点。目前抛秧作业多由手工完成,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抛秧均匀度差,入土深浅不匀。机械抛秧不仅能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还比人工抛秧增产10%以上。一、机型的选择为适应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推广,我国许多科研部门研究开发出抛秧机具,较为理想的有旋转锥盘式和扬场机式。ZZPY系列水稻抛秧机是中国农业大学开发设计并组织生产的机型,经过四年的生产试…  相似文献   

12.
机械抛秧产量如何?在早稻收割后,永州市冷水滩区万亩早稻机械化示范点传来佳音。经农技部门现场测产,该区10015亩早稻平均亩产435千克,比同等管理水平的人工插秧亩增52.5千克,增产13、7%,节约生产成本35万元,农民增收63万元。为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抛秧综合增产技术,冷水滩区委、区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要求区农机局牵头,乡镇、村密切配合,确保三个到位O一是领导到位:在农机化示范点上,成立了以农机局局长为组长、示范点镇的农业副镇长为副组长、技术骨干和项目村支书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精心组织,统一安排。同时,建立了严格…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段时间 ,叙永县由局领导带队 ,组织有关科技人员 ,在两河镇桐丰村和龙凤乡头塘村进行了机械抛秧示范 ,共用抛秧机抛秧近200亩。机械抛秧示范村社的农民们热情高涨 ,纷纷请求用机械抛秧。抛秧示范可以得出 :由现存的机动喷雾机带动的抛秧机 ,具有抛栽秧苗直立 ,抛秧均匀 ,速度快(每小时3~5亩 ,是人工的8倍左右) ,不损伤秧苗 ,操作简单 ,投资少 ,大大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节约劳动力等优点 ,完全适合于我县水稻生产抓好机械抛秧示范 全力为春耕生产服务$叙永县农机局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全省农机科技推广战线开展农机化新技术的引进、开发、试验、示范和推广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各项科技推广任务:完成机械深施化肥约887万亩,小麦、玉米、水稻等机械化精少量播种约801万亩,节水灌溉约215万亩,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216万亩.机械化抛秧91.67万亩,机械  相似文献   

15.
1996年无锡市推广了2ZPY—C型抛秧机130台,完成机抛秧面积5.75万亩。机抛亩产达到576公斤。抛秧机的出现为水稻种植机械化展示了广阔的前景。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和听取各方面意见后,深感在水稻抛秧机械化的发展中还有几个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农机与农艺的结合问题 从1996年浙、闽、赣及本省的使用情况看,机械的作业效率和效果相差悬殊,使用好的单机作业面积达到1300亩,差的仅有100亩左右,且作业效果也不理想,抛秧不均匀,影响了产量。究其原因,不是机器本身问题,而是在育秧、整田及操作使用上没有配合好所  相似文献   

16.
新型水稻抛秧机最近.中国农业大学研制成功了旋转锥盘式水稻抛秧机,已获国家专利。它不仅解决了人工抛秧均匀度差、抛秧密度不易控制、秧苗入土深浅不匀、抛秧质量差等难题,而且首次实现了抛秧机械化。(1)三种机型及技术水平①2ZPY-C型为与现有机动插秧机底盘...  相似文献   

17.
水稻机械化插秧增产的三大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插秧比水稻传统人工种植和抛秧亩增稻谷40kg左右,忻城县农机推广站2007年示范推广对比试验表明,早稻机插比人工抛秧亩增稻谷42kg,晚稻机插比人工插秧亩增稻谷38kg.  相似文献   

18.
《四川农机》1996,(4):14-14
四川省水稻机械化催芽、育苗、抛秧示范效果四川省农机、农业工程学会技术经济专委会我省水稻种植面积4600万亩。在水稻种植方面,我省1990年研制成功人力稻种定距摆播器,1992年开始试用塑料软盘育秧和人工抛秧,1993年研制成功稻种催芽机并进行了二年的...  相似文献   

19.
为加速水稻生产机械化,改变稻农插秧弯腰曲背的繁重劳动,锡山市在1996年的三夏中积极推广太湖ZZPY-C型锥盘式抛秧机119台,机抛面积3万余亩,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抛秧技术是我国水稻生产领域中的一项重大变革,机械抛秧又是一项新的农业技术。在短短的一年中,该市抛秧机迅速推广使用,成为农机化的一支“新生力量”,抛秧机的使用,攻克了水稻生产中秧苗栽插作业难度大、农艺要求高、劳动强度大的难点和重点,促使水稻生产迈向机械化。抛秧机的使用,重新燃起稻区农民的希望——种稻不再艰辛。一、领导重视和抛秧机示范…  相似文献   

20.
移栽一直是水稻生产最繁重的农活,苏州市以机插为主,同时示范塑盘抛秧和水直播,在栽种机械化方面取得可喜成果。根据农业和农机部门统计,1992年十万多亩机械化栽培水稻示范区全面获得丰收,亩均产量比用传统方式人工移栽的水稻增产6.9%。其中机械插秧亩均单产达571.5公斤,比用传统方式人工移栽的水稻增产10%。郊区虎丘乡东升村108亩机插秧示范方亩均单产650公斤。昆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