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休闲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甚至休闲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路径之一。以四川省西充县作为探讨对象,在分析西充县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其当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动力体系,提出了西充县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进一步发展休闲农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胡火金 《农业考古》2007,(1):104-109
中国古代农业长盛不衰,在自然农业经济运作模式下,以环境安全、生态保护型的农业生产方法,在有限的土地上维持着众多人口的生计,维系了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绵延发展,铸就了中国农业文明。“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独特的“土壤”里产生发展,并在传统农业文明中不断强化、提升,由此引导了中国古代农业思想及其农业实践,成为中国古代农业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农业迅猛发展却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了耕地面积减少等生态问题。本文分析了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调查了济南市农业发展现状,并依此提出了对策,即科学合理利用地区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绿色农产品发展、提升绿色农业的宣传力度,以期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长期的农业实践中,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农业文明和农业生态观,包括和谐共生的农业生态保护思想及以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为核心的农业生态保护制度,并重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态保护中的应用。通过对我国古代农业生态保护思想和现代农业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的探析,阐述了我国古代农业生态保护思想和保护制度对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以及建立现代农业生态保护制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刘晓萍 《农业考古》2019,(4):202-206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其传统文化的核心本体是农业文化,同时农业科学文化研究也是研究中国科技与文化互动关系必不可少之环节。本文尝试以李约瑟对中国农学发展的关注、他和多位农学专家对中国农学典籍西向传播的贡献、《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对中国农书的译介为进路,梳理中国农业文化与西方的交流及其产生的影响,重新发现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农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921-13922
生态文明教育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了新的内容,农业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生态文明教育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农业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弘扬生态文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陈东有 《农业考古》2006,(4):263-264
近日,陈文华先生集自己数十年农业考古研究和十多年专事中国农业文明发展史研究的积累,由江西科技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史学科学术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是第一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展史的专著。  相似文献   

8.
2015 年《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获批,江西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西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生态优势明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获批也对江西省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从生态文明视角下江西省农业发展现状、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农业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钱穆以"人类文化"的演进视角,来凸显农业文化何以有"最基本、最主要、最正常"的伟大而悠久之价值,旨在让人们看到农业在今后中国发展中的地位,更在让人们充分理解保持世界第一农业大国从而保持其文明价值之必要性。他极力倡举未来人类文化标准之说,其最为坚实的理由,仍在人类与自然协调的天人合一之终极境界上。钱穆强调农业文化乃人类万年不敝之正常文化,惟经科学之洗礼而透发一种新光彩,乃以谓之"新农业文化"。他深信:以未来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主导下的新型农业国,来引导世界发展将不成问题,在新型农业国中,尤其是中国文化最合乎世界人类和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现代自然观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对自然界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识;河北省农业在迅速发展、提高产量的同时,带来了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应从河北省情出发,加强生态文明观的宣传,注重开源节流并重,维护生态平衡,增加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投入.同时,改善农业生态,为农产品"入世"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211-212
我国传统农明对于古代文学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由我国先民所创造出来的中华农业文明,深刻地影响着古代社会生活之中的诸多方面,自然也涵盖了古代文学发展的影响。我国古代文学审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均是对农业文明发展形态的一种客观上的反映。中国传统农业文明之存在与延续,就确定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审美内涵以及形式,而我国农业文明之发展与变化则确定了古代文学所具有的审美特点。有鉴于此,本文从中庸与和谐共存的审美观、功利与诗性共存的精神属性、朴素与清新共存的意境、封闭性与开放性共存的鲜明特征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农业文明对我国古代文学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休闲农业中体验中国农业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兴的现代人调节生活、感受农家风情的农业形式。本文从休闲农业的概念、形式、特点及营造方式出发,结合对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阶段与特征的论述,从休闲体验的营造、内容、方式及对体验者的精神、物质等方面的概括描述,深入解析了探讨论述了如何在休闲农业中体验中国农业文明。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作为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强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而绿色农业是当前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发展绿色农业,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建设生态农业文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设生态农业文明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史,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生产出足够多的粮食及其副产品,以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和不断增长的需要。因此,农业问题理所当然地被世界各国所重视,也自然成为经济生活中最基础的一个部门。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与中华农业文明发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西南和西北两大部分 ,自然环境独特 ,新石器时代的粟作文化和稻作文化交相辉映 ,是中国原始农业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农业起源以相对定居为前提 ,而农业的不断开发又促进了定居生活的巩固和文明的进步。西北黄土高原有利于人们早期的定居生活 ,尤其适宜使用木石工具开垦土地、种植农作物 ,因而这里的原始农业发展较快 ,成为中华农业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西部其它地区的原始农业亦因自然条件的差别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 ,形成一定的发展特色。当今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分析和总结西部地区在中华农业文明起源进程中…  相似文献   

16.
《安徽农业科学》2020,(4):241-243
习近平同志关于发展"高效生态新型农业"的战略思想是我国农耕生态文明传统和现代科学理念相结合的生动体现,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几千年的农业实践孕育了丰富的生态农业思想,走出了一条"精耕细作、用养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传统农业道路。面对当今工业化和化学农业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从农耕生态文明中吸取经验和智慧,与时俱进,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走出一条"高效生态新型农业"的发展道路。在明确该认知的基础上,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低碳经济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  相似文献   

18.
1997的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进入攻坚阶段,社会各项事业均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而此时,在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陕西杨凌,坐拥丰富的农业科技资源,却一直保持着落后的农业生产山貌。在如此强烈的反差之下,一场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产业发展新体制与旧体制的博弈应运而生。随着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诞生,  相似文献   

19.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片面强调社会文明必然会破坏自然生态,同时也不能为了自然生态而简单限制生产活动,生态文明是自然生态和社会文明的完美融合。产业属性决定了现代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而特殊环境决定了都市农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特殊重要性。都市农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最终是通过种养殖模式的优化来实现的。本文重点从农业生产的生态影响特点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两个角度对都市农业种养殖模式的优化方向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从个体经济利益和社会生态利益相冲突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障碍入手,探讨了农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建设在种养殖模式优化中的诱导机理。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为"五位一体",到21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及其提出背景,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生产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农业生产模式选择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