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强碱催化大豆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大豆油在NaOH催化作用下与甲醇经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过程,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和不同级别甲醇对反应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内标法分析产品中脂肪酸甲酯的含量.结果表明,该反应的最适宜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0%(相对于油脂质量)、醇油摩尔比6:1、反应温度65℃、搅拌速度400 r/min.大豆油在最优工艺条件下,经过酯交换反应得到的甲酯含量达到了98%~99%.  相似文献   

2.
以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分子筛Ti-HMS负载碱金属的固体碱催化剂K2O/Ti-HMS,在固体碱催化剂K2O/Ti-HMS作用下,对大豆油制取生物柴油的工艺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K2O负载量、醇油摩尔比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 h,K2O负载量7mmol·g-1,n(甲醇)∶ n(大豆油)=16∶ 1,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3%,在此条件下酯交换转化率可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3.
新型固体碱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艳芹 《大豆科学》2011,30(4):668-671
制备了新型固体碱催化剂KNO3/AlSBA-15,并以此催化大豆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醇油物质的量比为12∶1,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3%,反应温度65C,反应时间4h,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81%以上.该催化剂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4.
碱催化下大豆生物柴油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油和甲醇为原料,研究了氢氧化钠催化下大豆油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的合成反应.并对影响酯化率的反应物料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甲醇与大豆油摩尔比5∶ 1,0.5%的NaOH为催化剂,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50 min.在优化条件下酯化率高达94.5%.  相似文献   

5.
分子筛负载杂多酸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艳芹 《大豆科学》2011,30(3):488-492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PW/MCM-41,并以此催化大豆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磷钨酸负载量和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以及醇油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钨酸负载量为30%、焙烧温度为300℃时,催化剂活性最高.酯交换反应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6.
采用燃料低温性能测定仪考察了大豆油及其生物柴油的冷滤点、凝点和运动粘度,采用偏光显微镜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探讨了大豆油及其生物柴油低温下失去流动性的机理.结果表明:大豆油制成生物柴油后,运动粘度显著降低,冷滤点降低,凝点略有升高.在低温下,大豆油形成无定形粘稠玻璃状物质,粘度增大,使其失去流动性:大豆油生物柴油中的晶态物质析出,连接成网状结构,包络和吸附了处于液态的生物柴油,使其失去流动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铜铝水滑石,并以此为载体负载氟化钾(KF)制备了负载型铜铝水滑石催化剂(KF/CuAl-LDOs),用于大豆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铜铝摩尔比、催化剂用量、KF负载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该反应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反应的最佳条件:铜-铝摩尔比为3:1,催化剂用量为3%,KF负...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甲醇法制备大豆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超临界技术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机理,重点阐述了温度、醇油比、压力、水、游离酸对超临界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影响.与其他化学法相比,超临界甲醇法的反应时间从1~8 h降低到4 min,对原料油的要求也低,可使水含量及酸值较高的废油未经处理即可制得转化率98以上的生物柴油.分析了反应机理,展望了超临界技术制备生物柴油的工业应用前景,并对超临界技术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提出了建议.研究表明,超临界技术制备生物柴油在反应时间、对原料要求和产物回收等方面均具有传统碱催化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大豆油下脚料制备生物柴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波  朱敏  樊培  赵俊屹  余龙江 《大豆科学》2008,27(3):496-501
随着全球性能源的日益短缺与环境的逐渐恶化,生物柴油作为一种无毒、可生物降解和再生的替代燃料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了利用大豆油下脚料(油脚、皂脚混合物)制取生物柴油的工艺过程.先用乙醚室温下萃取下脚料,料液比1∶2(g∶mL),萃取时间2 h.离心后分为3层,上层有机相再经丙酮萃取分离出磷脂和中性油,磷脂作为高附加值副产品回收再利用以降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分离出的皂相经酸化转化为混合脂肪酸,混合脂肪酸用于酸催化的酯化反应.利用响应面法对酯化反应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得到回归方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影响因素中,醇酸摩尔比对转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醇酸摩尔比和反应温度的交互作用显著.酯化反应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醇酸摩尔比为5∶1,催化剂(H2SO4)添加量3%(wt.%),反应温度为87℃,反应时间4.74 h,在此条件下转化率达到92.5%.  相似文献   

10.
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菜籽油加工下脚料为原料,运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D002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工 艺参数进行优化。最佳操作参数为:反应温度70℃、催化剂用量为10%、油/醇质量体积比1∶0.6,反应时间为4h。 验证实验表明,生物柴油转化率达97.3%。同时,还比较了D002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与浓硫酸作催化剂制备 生物柴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豆籽粒脂肪酸含量的遗传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亲缘较远,蛋白质、脂肪及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的小金黄1号和黑林食豆配制杂交组合。脂肪酸含量的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F_2代各种脂肪酸含量均呈连续性变异并有超亲现象。脂肪酸含量具中等或较高遗传力。油酸含量与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亚麻酸含量与脂肪含量、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大粒化选择可以提高油酸含量降低亚麻酸含量。油酸含量对亚麻酸含量的直接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丙酮萃取法从新鲜水化大豆油脚中提取粉末大豆磷脂。提取时第一次油脚:丙酮=3∶1,第2—6次原料:丙酮=1∶1。第1—3次离心后的提取液用于油和丙酮的回收,第4—6次离心后的提取液贮存,用来代替下一次生产1—3次的纯丙酮.从油脚提取的磷脂颜色(淡黄色)好于从浓缩磷脂中提取的(淡棕色),前者酸值,过氧化值较后者低.  相似文献   

13.
选用2份吉林省主推的大豆品种,3份引自美国的低亚麻酸材料作为杂交亲本,2000年按Griffing方法2进行双列杂交,估算了5种油脂脂肪酸含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及对单株粒重、百粒重的通径系数.结果表明:表型相关系数与遗传相关系数非常接近.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麻酸含量和百粒重的遗传相关均为正值,亚麻酸含量与百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亚油酸含量与百粒重的遗传相关为负值,通过百粒重可以对亚麻酸和亚油酸进行间接选择.油酸、亚麻酸对单株粒重的直接效应与遗传相关的表现相一致.亚油酸对单株粒重的直接正效应主要被油酸、亚麻酸的间接负效应所掩盖,使得亚油酸的直接效应与遗传相关表现相反.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对百粒重的直接效应与遗传相关的表现一致.油酸、亚麻酸对百粒重的直接通径系数与遗传相关的表现不一致,主要是被亚油酸的正向效应所掩盖.因此可通过百粒重进行间接选择,以达到低亚麻酸育种目标,同时也可提高亚油酸含量.  相似文献   

14.
大豆脂氧酶催化亚油酸氢过氧化反应产物的漂白特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蔡燕  方云  孟君 《大豆科学》2007,26(2):235-239
利用大豆脂肪氧合酶催化氧化亚油酸可以生成氢过氧化亚油酸(LA-HPOD),后者是一种兼具低温漂白/洗涤双重功效的新型油脂基多功能表面活性剂.开发LA-HPOD将大为提高生物技术在大豆加工中的应用水平和对大豆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水平.将LA-HPOD用于漂白洗涤配方,能促进漂白型洗涤剂向绿色、温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LA-HPOD在低于60℃时处于稳定状态,80℃时开始分解,至120℃完全分解.LA-HPOD漂白亚甲兰的合适质量分数为0.2%左右,作用0.5 h后已显示良好的漂白效果.在pH11,60℃下,作用0.5 h后,LA-HPOD的亚甲兰漂白率可接近100%;同期30℃下亚甲兰漂白率达40%左右.与PBS、PCS相比,LA-HPOD的低温漂白效果最佳.动力学研究表明LA-HPOD对亚甲兰的漂白反应属拟二级反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定了对菜籽油分与脂肪酸组分同时测定的气谱快速方法,基于使用氢氧化四甲铵为催化剂,酯交换在汽化室以热解方式进行,可使油分定量地转换成脂肪酸甲酯。甲酯总峰面积的大小,可作为含油量的量度,与外标作比较,求得菜籽的含油率;再对各脂肪酸甲酯的峰面积作归一化法处理,便可求得各脂肪酸的含量;与油重法和IUPAC庚烷法测定结果相比较,其相对误差分别为±3%和±3—10%,符合快速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杨德  盖钧镒 《大豆科学》1993,12(1):23-29
采用南方3769份夏大豆地方品种按省分层随机抽样所得143份材料在南京两年三重复试验结果,按三个优蛋白(胱氨酸组分、甲硫氨酸组分、含硫氨基酸组分)性状值高低,剖分出相应的三个蛋白特异群体及地方群体。判别分析得到,高胱氨酸、高甲硫氨酸、高含硫氨基酸等三个特异群体由农艺性状构成的19个简易判别函数中,有17个与经济系数或粒茎比有关。三个优蛋白性状与经济系数或高粒茎比密切相关。选择高经济系数或高粒茎比后,胱氨酸组分及含硫氨基酸组分间接地显著相对提高5~7%,甲硫氨酸组分略有增加。由此建议高经济系数或高粒茎比,可作为优蛋白资源的田间筛选指标。在资源评价中可考虑经济系数或粒茎比作为鉴定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大豆高光效品种(种质)选育及高光效育种再探讨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通过对高光效种质哈79-9440、哈82-7799及高光效品种黑农39、黑农40、黑农41的光合特性、主要形态农艺性状、产量和选育程序的描述,对与高光效育种相关密切的单叶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及高光效育种目标、程序和方法进行再探讨。结果如下:1.大豆生殖生长期单叶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正相关。单叶光合速度仍然是高光效育种育重要指标之一。2.大豆高光效育种目标是选育高产和超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种质)。我们把在某一生态区生态类型基础上,具有较大光能截获能力、光能高速传递能力、高光能转化效率、高光合速率和高RuBP羧化酶活性、并具有光合产物在籽粒中高比例分配、持续较长光合时间等综合水平定义为理想光合生态型。3.高光效育种体系包含创造变异途径、有效快速选择变异途径和鉴定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态条件重迎茬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本文通过不同生态条件下大豆不同轮作方式的定位试验,研究了重迎茬对大豆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二者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试验点,迎茬对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脂肪总量的影响没有规律性,迎茬大豆的脂肪含量略有增加,并且不同迎茬轮作方式的影响幅度不同,重茬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并且增加幅度随着重茬年限增长而加大,在短期内(重茬2年),重茬对脂肪含量的影响没有规律性,在重茬3年以后,重茬使脂肪含量降低,并且降低幅度随重茬年份增长而加大,重茬使蛋白质与脂肪总量增加,增加幅度随重茬年份增长而加大(重茬2年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