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吉林西部地区的朝鲜碱茅和小花碱茅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RP-HPLC法测定博落回总碱中白屈菜红碱含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博落回总碱中白屈菜红碱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日本资生堂ODS—MG C18液相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45:55)(每100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g)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显示,白屈菜红碱峰形对称,拖尾因子低于1.5;在0.1μg~0.9μg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5);在80%、100%、120%三种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RSD:0.7%,n=3)、98.6%(RSD=0.1%,n=3)、99.5%(RSD=0.8%,n=3)。利用该法测定博落回总碱中的白屈菜红碱,结果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可作为博落回总碱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4.
5.
以C18为固定相,0.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5±0.1)—乙腈(70∶30)为流动相,229 nm为检测波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硫酸小檗碱注射液中硫酸小檗碱的含量。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为0.2~2.5μg,回归方程为A=4 161 950 m+408 151,相关系数为0.999 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8%,RSD为2.2%(n=9)。  相似文献   

6.
白屈菜是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其药理活性多样。白屈菜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类,分为苯并菲列啶型、阿朴菲型、原托品型和原小檗碱型等,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白屈菜碱、二氢白屈菜红碱和血根碱。白屈菜的传统功效为利尿、镇痛、解毒和止咳,现代研究表明其中的生物碱成分具有镇痛、镇静、抗炎、抗肿瘤、抑菌、保肝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本文对白屈菜的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质量标志物(Q-marker)概念,从质量传递与溯源、化学成分可测性、化学成分特有性及化学成分有效性等方面对白屈菜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发现苯并菲列啶型生物碱中的白屈菜碱、白屈菜红碱和血根碱可作为白屈菜的主要Q-Marker,用于评价白屈菜的质量水平,该结果可为白屈菜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静  周学章 《中国奶牛》2012,(13):40-43
为提供苦豆子总碱制剂在奶牛疾病治疗方面的质量控制依据,特建立兽用苦豆子总碱注射液中槐定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YMC-packed ODS-A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V1(乙腈)∶V2(0.05mol/LKH2PO3)∶V3(三乙胺)=8∶92∶0.18,检测波长220nm,流速1.0mL/min。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兽用苦豆子总碱注射液中的槐定碱、苦参碱和槐果碱可以被很好地分离,槐定碱、苦参碱、槐果碱分别在10.0~160.0μg/mL、5.0~80.0μg/mL、5.0~8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7、0.9992、0.999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n=5)99.54%、100.21%、99.99%,RSD分别为5.3%、1.9%、1.4%。结果表明,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兽用苦豆子总碱注射液中槐定碱、苦参碱、槐果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碱茅幼穗的组织培养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碱茅幼穗在附加有24-D15mg/L的MS培养基中,暗培养条件下两周时形成05cm2大小的愈伤组织块,其发生率为43%。培养3周后形成旺盛生长的肉黄色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分化是在含KT10mg/L、NAA05mg/L的MS培养基上2~4周时出现绿色芽点,继续培养1~2周即可得到分化植株,将该植株移至不含激素的MS或N6培养基上时,光照条件下形成绿色分化植株。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超快速液相色谱法(UFLC)同时测定防己中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的含量,为防己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him-Pack XR-ODS柱(75 mm×3.0 mm,2.2μm);以乙腈-0.2%磷酸水(三乙胺调p H值至8.0)(65∶35,v/v)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 L/min;检测波长为282 nm;柱温为30℃。结果: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分别在10-500μg/m L(R=0.999 9)和10-500μg/m L(R=0.999 9)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8.0%和99.1%。表明该方法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防己药材的质量控制,同时为新兽药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柏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和退热除蒸的功效。本品含小檗碱、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掌叶防己碱、N-甲基大麦芽件、蝙蝠葛根等多种生物碱,还含有黄柏内酯、黄柏酮等物质。  相似文献   

11.
贾明 《草业科学》1993,10(1):13-13,20
种植碱茅草改良盐碱地,效果虽然显著,但是碱茅草在播种当年,生长发育缓慢,产草量不高。而采用同时播种保护作物湖南稷子的方法,可以明显地提高草地在播种当年的饲草产量,并可抑制碱蓬等杂草的危害,在短时间内降低土壤含盐量,改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13.
简述了国内外盐碱地的现状与分布,生物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已被科学家们所共识。我们利用碱茅属(Puccinelia Parl)植物改良盐碱地已取得重大进展。新育成的“吉农朝鲜碱茅”(P.chinampoesis Ohwi CV.“Jinong”)具有更加优良的性状和广泛的适应性。该品种将在“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盐碱地改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四种优良牧草的快速繁殖:Ⅱ.碱茅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项研究以羊草等四种优良牧草为材料,以组织培养方法为手段,进行了优良牧草快速繁殖的研究。并运用正交试验选择出硷茅的快速繁殖方法,即以叶片为外植体,在MS+2,4-D(0 mg/L)培养基上培养,形成再生苗,2个月繁殖系数达428.57%。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qTOF-MS)技术,进行别隐品碱(ALL)和原阿片碱(PRO)在猪肝S9中的代谢研究。通过比较这些代谢物的精确分子量和产物离子与前体离子或代谢物的变化,进行了这些代谢物的结构鉴定。结果显示,在猪肝S9中检测到低浓度的ALL和PRO,分别鉴定出4种ALL和3种PRO的代谢物,O-去甲基和C2-C3位亚甲二氧环环裂后去甲基分别为ALL和PRO是猪肝体外的主要代谢途径,且2,3-亚甲二氧环去甲基比9,10-亚甲二氧环去甲基更占优势。其研究结果可为解释博普总碱的药动学和食品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罗家雄  魏一谦 《草业科学》1993,10(1):44-48,50
本文介绍在新疆干旱地区用筒测法测定的碱茅草各种需水参数:头茬草总需水量4500—4800m~3/公顷(实际净灌水量2250—3000m~3/公顷),需水模数两头小中间大,需水强度43.5—49.5m~3/公顷/日,需水系数0.5-0.7;二茬草总需水量2400m~3/公顷,需水强度22.5—25.5m~3/公顷/日;叶面蒸腾量占总需水量53%—55%,棵间蒸发量45%—47%,各生育阶段的两者比值0.23—1.73。以上可作为拟定碱茅草灌溉制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博落回注射液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含量的方法。采用Agilent 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C18(4.6mm×250mm,5μm),柱温:35℃,流速为:1.0mL/min,流动相:乙腈-三乙胺溶液=25∶75(磷酸调pH值至2.5),检测波长270nm。结果表明:血根碱在0.5~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000),平均回收率(n=6)为98.21%,RSD为1.76%;白屈菜红碱在0.25~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000),平均回收率(n=5)为98.77%,RSD为0.83%。本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博落回注射液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为了用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防己口服液中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的含量.采用Diamonsil C 18柱(5μm,4.6 mm×250 mm),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三乙胺(63∶37∶0.0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82 nm的液相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此色谱条件下,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的分离良好,分别在20.52 ~ 205.2μg/mL和17.84 ~ 178.4 μ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进行测定,粉防已碱和防己诺林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5%和97.35%,RSD分别为1.39%和1.90%.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防已散中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博落回注射液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采用Agilent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AgilentEcpliseXDB—C18(5μm,4.6mm×250mm),流动相为三乙胺溶液-乙腈(75:25,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0nm;柱温35℃。结果表明:血根碱在0.5~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3)为96.1%~97.9%,RSD为0.8%~1.8%;白屈菜红碱在0.5~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平均加样回收率(n=3)为96.8%-98.8%,RSD为0.6%~1.0%。本法简单快捷,精密度好,可为制定质控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博落回提取物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V∶V),流动相用磷酸调pH为3.0,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结果显示,博落回提取物中血根碱含量为12.36%,白屈菜红碱含量为5.29%,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7%、99.14%,变异系数分别为1.28%、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