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陇南黄牛杂交优势利用研究”省列课题提出陇南黄牛杂交改良向乳、肉、役兼用方向发展。实验已证明西本等一代杂种牛的生长速度、肉用、役用性能均比本地牛有很大提高,对乳、肉、役兼用牛来说,产奶性能的测定可以估测该牛的经济效益和犊牛生长发育的依据。为了探讨西本一代牛泌乳性能,为今后黄牛转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8年3月—11月进行了本试验,现总结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2.
3.
对西本(西门塔尔×沿河本地黄牛)F1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西本F1牛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的体重、体尺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同龄的本地黄牛(P<0.01)。在自然放牧条件下,18月龄西本F1公牛体重达238.62±15.26 kg,比同龄的本地黄牛高52.57%;经对3头18月龄西本F1公牛进行屠宰测定,其屠宰率为56.86%,净肉率为47.37%,肉骨比为4.99:1,胴体产肉率为83.32%,与同龄的本地黄牛(3头公牛)相比,屠宰率、净肉率分别高7.58%、6.35%,说明西本F1牛肉用性能优于本地黄牛,适宜发展优质肉牛生产。  相似文献   

4.
1992年初在丹麦红牛改良示范区农村选购无乳房疾病、体重接近、营养中等、胎次和预产期基本一致的健康怀孕母牛7头,其中丹麦红×本地牛F_1母牛4头(1胎2头,2胎2头),本地母牛3头(1胎2头,2胎1头)。两组母牛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日挤奶2次,直至干乳,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牛平均泌乳期,丹本F_1牛为292±3.06天,本地牛287±2.83天;泌乳期平均产奶量分别为1481.43kg和752.85kg;产奶+犊牛收入,扣除饲养、人工成本,试验组比对照组多收入966元/头。  相似文献   

5.
在甘肃省黄牛转化途径和方法的研究中,于1988年6月至1989年3月对陇东片的利本 F_2 和夏利本 F_2 两个杂交组合的二代母牛进行了泌乳性能的测定和研究。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牛来源从西峰市董志乡和镇原县屯字镇选择利本 F_2 和夏利本 F_2 两个组合第一胎母牛各3头,于预产期1个月前集中于西峰市小崆峒良种场试验。试验牛体况中等,健康,体重和年龄相近,预产期相差在两个月以内。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养牛户中,随机取样18头产后的高峰母牛(Humped cows),采用犊牛每次吸乳前后的体重差,测定产后各特定日期10、30、60、90、120天,上午6时至下午18时的泌乳量,结果日平均泌乳量分别为16.12±0.63公斤,6.08±0.54公斤,6.19±0.65公斤,5.89±0.54公斤,5.84±0.71公斤。按照群众饲养习惯,犊牛4月龄断奶,换算成一个哺乳期(Suckling period)平均泌乳量为720.14±64.14公斤,全期(120天)平均日泌乳量为6.024±0.62公斤。由此可见,温岭高峰母牛泌乳性能较为稳定,产奶量亦高,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在不影响其原有性状的前提下,稍加改良,就可变为役、乳兼用牛,扩大牛奶生产范围,提高母牛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这对于促进养牛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门塔尔牛原产瑞士,是世界著名的兼用品种。具有适应性强、产乳性能好、生长快、屠宰率高,胴体脂肪含量少、肉质好、饲料报酬高、遗传性稳定等特点,目前世界各国广泛用于改良本地牛种,并获得满意效果。张川县1980年引进奥系西门塔尔牛冻精,采取直肠把握法冷配改良本地土种牛,9年来已产活西本杂种牛16224头。由于杂种牛生长快、体型好、经济效益高,深受群众喜  相似文献   

8.
<正> 西门塔尔牛原产瑞士,是世界著名的兼用品种。具有适应性强,产乳性能好,生长快,屠宰率高,胴体脂肪含量少,肉质好,饲料报酬高,遗传性稳定等特点。目前世界各国广泛用于改良本地黄牛,并取得满意效果。张川县1980年引进奥系西门达尔牛冻精改良本地黄牛,9年来已产西本杂后代16224头。由于杂种牛生长快,体形好,经济效益高,深受群众喜爱。鉴于杂种牛产肉性能是兼用牛的主要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通过对5个杂交组合牛泌乳性能的比较,为河西地区黄牛改良提供依据.试验选择品种特征明显,头胎,无乳房疾病、体重休尺相近和分娩日期相差不超过3个月的本地牛、西本F_1、黑本F_1、西西本F_2和黑西本F_2母牛各4头,组成5个测试组.拴系、单槽饲喂,精料定量,日饮水3次.营养水平参照国家"奶牛饲养标准"拟定.日粮组成为玉米、亚麻油饼、麸皮、骨粉、食盐、矿物质添加剂、尿素及青贮料、青苜蓿、麦草、干苜蓿和糖渣等.人工日挤奶两次(5、17时).结果305天泌乳量西本F_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胚胎移植是荷斯坦牛繁育新技术之一,可缩短育种年限、迅速提高生产性能.[方法]本试验通过对胚胎移植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测定,真实表达了实施胚胎移植技术的作用和意义.[结果]表明,在完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试验组7头胚移荷斯坦牛305 d的泌乳量为5593.47 kg,对照组31头非胚移荷斯坦牛305 d的泌乳量为3 599.88 kg,前者泌乳量比后者高1 993.59 kg,提高55.38%(P<0.01).[结论]胚移荷斯坦牛的泌乳性能显著高于非胚移荷斯坦牛.  相似文献   

11.
为了测试四川本地黄牛改良牛(夏洛莱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夏西本三元杂交牛)的体尺性状和产肉性能,笔者选择了6头18月龄的夏西本三元杂交牛公牛进行体尺测量和屠宰性能测定。测定项目包括4部分,即体尺、屠宰、肉质性状和头蹄皮及内脏重量。结果表明,18月龄夏西本三元杂交牛具有良好的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且具有较好的肉品质。综上所述,本试验展现了四川本地黄牛改良牛(夏西本三元杂交牛)的生产性能和特点,为合理保护、评价和利用四川地方黄牛品种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几年来,我省先后引进了海福特、夏洛来、西门塔尔、辛地红等优良品种公牛,杂交改良我省本地黄牛,至一九八三年底全省已有杂种牛24415头。为了探索不同品种的杂交效果,找出生长快、产肉多、肉质好、饲料报酬高的杂交组合,我们分别在一九八○~一九八二年对上述四个品种的杂种一代牛,用本地黄牛作对照,进行了肥育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西本秦本一代杂种牛与本地黄牛肥育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川县地处陇东部 ,为天水市养牛大县 ,年饲养量达 1 0多万头。自 1 980年引进西门塔尔、秦川牛冻精改良本地黄牛以来 ,已产西本杂一代牛5 2 92 0头、秦本杂一代牛 2 6 4 6 0头。由于杂种一代牛生长快、体形高大、饲养效益好而颇受群众欢迎。但绝大多数农户们沿袭以放牧为主、适当补饲的传统方式 ,饲养同期长 ,经济效益欠佳。为了观察在工厂化集约、强化育肥条件下 ,西本杂一代、秦本杂一代与本地黄牛肥育产肉性能 ,为加快养牛产业化提供科学依据 ,笔者于 2 0 0 0年 8~ 1 1月在上磨瘦牛育肥场进行了本试验。1 试验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  相似文献   

15.
作者利用美国肉用瘤牛婆罗门品种为父本与闽南黄牛杂交,其杂交一代牛(称婆闽牛)经耕作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婆闽牛在平均年龄比本地牛小半岁的情况下,耕作性能优于本地牛。婆闽牛比本地牛耕作经常挽力提高39.5%,耕犁最大挽力提高79.9%,瞬间最大挽力提高44.3%,平均耕速提高98.1%,每小时耕作面积提高96%,婆闽牛使役后,没有出现疲劳现象。并可比本地牛提前0.5-1年投入使役。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和研究弗西本三元杂交牛在贵州遵义的生长和产肉性能,随机选择8~9月龄发育正常,体质健壮无病,体重相近,膘情中等以上的弗莱维赫牛与西本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三元杂交一代F1(弗×西本)公牛和西本(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二元杂交一代F1公牛各6头,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108 d的育肥试验,并对其增重、生长发育、产肉性能及饲料消耗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弗西本三元杂交牛的育肥期末重、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分别为325.67 kg、1 129.63 g、55.87%、46.18%、5.19、76.9 cm2,分别比西本二元杂交公牛提高了59.90%、35.06%、3.77%、7.94%、20.98%、55.04%.表明,以弗莱维赫牛为终端父本,以西本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为母本,所生产的弗西本三元杂交牛的产肉性能要优于西本二元杂交牛.  相似文献   

17.
对利木赞牛×本地黄牛杂交一代和本地黄牛的外貌特征进行了观察,同时测定了它们的生长发育性能肉用性能和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利木赞牛×本地黄牛杂交一代表现了较强的杂交优势,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温岭高峰牛是我国十大地方良种黄牛品种之一,具有遗传性稳定、繁殖率高、肉质较好等优良特性,属役肉兼用型品种。为了提高温岭高峰牛的肉用性能,适应市场需求,开发肉牛生产,自1981年以来,先后引用西门塔尔、抗旱王、利木赞等牛冻精改良温岭高峰牛。从前期的改良效果看,西高一代杂种牛额部有白星,毛色杂乱,群众不欢迎;而抗高一代杂种牛遗传性不稳定,生长速度不如利高一代牛.在总结前期牛改经验、参考国内外肉牛生产技术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以利木赞牛为父本的利高一代杂交组合作为肉牛生产的改良品种,进而对利高一代牛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用ME为 10 70MJ/kg、CP为 14 3%的精料配合氨化秸秆对西本、秦川和本地三个肉牛组合进行育肥对比试验 ,结果 ,6 0天饲养 ,各组每头牛平均增重分别为 48 0 5± 4 6 4,47 0 9± 8 42 ,39 0 6± 5 73kg ,平均每头日增重分别为 80 0 89± 77 31,784 91±14 0 3,6 5 1 0 4± 95 5 1g ,西本、秦川 ,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本地黄牛 (P <0 0 1)。  相似文献   

20.
前言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推行,黄牛的役用时间迅速减少。为了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1985年8月,我市秦都等县(区)开始引用乳肉兼用型丹麦红牛改良本地秦川牛,使之向乳肉役多用途方向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