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双版纳油棕果实脂肪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西双版纳种植的‘T1’‘T2’‘T3’‘M1’ 4个油棕品种为试验材料,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脂肪酸组分。结果表明,油棕果肉共检出6种脂肪酸成分,主要为棕榈酸(43.40%)、油酸(33.80%)和亚油酸(16.02%),占总脂肪酸的93.22%,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8.8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0.28%;油棕4个品种果肉脂肪酸成分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品种‘T1’油酸含量最高(35.85%),品种‘T2’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最高(44.04%、17.86%),品种‘T3’肉豆蔻酸和亚麻酸含量最高(1.29%、0.51%),品种‘M1’硬脂酸和亚麻酸含量最高(5.02%、0.51%)。油棕果仁共检出9种脂肪酸成分,主要为月桂酸(45.72%)、肉豆蔻酸(18.12%)、油酸(15.93%)和棕榈酸(8.82%),占总脂肪酸的(88.58%),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9.15%),不饱和脂肪酸仅为(20.25%);油棕4个品种果仁脂肪酸成分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品种‘T1’棕榈酸含量最高(9.27%),品种‘T2’亚油酸含量最高(4.54%),品种‘T3’月桂酸、肉豆蔻酸含量最高(46.61%、19.03%),品种‘M1’硬脂酸和油酸含量最高(1.79%、17.10%)。  相似文献   

2.
以‘福莓1号’、‘法兰地’、‘女峰’、‘红珍珠’和‘红实美’等5个草莓品种为材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研究不同草莓品种果实成熟期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5个草莓品种主要含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不同品种间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存在差异,‘福莓1号’、‘法兰地’、‘女峰’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而‘红珍珠’和‘红实美’较低;果实外部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中心部位;‘福莓1号’和‘法兰地’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果实成熟而逐渐下降,其中绿果期到白果期以及粉红果期到红果期含量下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小麦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各品质性状间的关系及其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应用,为小麦营养品质的改良和高、低类胡萝卜素含量种质资源筛选提供参考。[方法]以25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材,对其全麦粉类胡萝卜素含量、脂肪氧化酶(LOX)活性、白度和黄度等品质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来源地品种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比较。[结果]250个小麦品种(系)籽粒全麦粉类胡萝卜素含量、LOX活性、白度和黄度的品种间差异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全麦粉黄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LOX活性、全麦粉白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北方地区小麦品种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平均值高于南方地区。[结论]来源于不同生态区域的小麦品种籽粒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若干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全麦粉类胡萝卜素含量与白度等性状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枸杞果实功能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品种枸杞果实功能营养成分的差异,筛选优异品种,为枸杞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以22种枸杞果实为材料,采用比色法和HPLC对其功能营养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枸杞果实功能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但均富含多糖(4.12~15.49mg·g~(-1))和甜菜碱(1.23~7.36mg·g~(-1));枸杞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芦丁,含量变化范围在19.35~131.90μg·g~(-1)(‘云南’除外);类胡萝卜素以玉米黄素和叶黄素为主,含少量β-隐黄质、β-胡萝卜素和新黄质,类胡萝卜素总量变化范围在1.22~283.62μg·g~(-1)。主成分分析选取了前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1.79%。聚类分析将22种品种枸杞分为4大类。利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得出,‘新疆’和‘柱筒’综合品质高,可作为枸杞育种、品质改良及枸杞资源开发利用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5.
番茄果实色泽与色素组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果色的番茄品种为材料,采用HPLC法测定番茄果实中主要类胡萝卜素含量,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番茄果实中的叶绿素含量,分析了番茄果实色素提取液可见光区(350~700nm)吸收光谱,探讨了番茄果实色泽与色素组成和含量的关系,以期丰富番茄品质形成基础理论。结果表明:红果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较高,L402和利生8号的番茄红素含量分别为36.0、33.3μg/g,黄色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与红色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含量比值分别为0.19和0.24,是果实表现红色的主要原因;黄果番茄中黄色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金冠中的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分别为0.9、1.0μg/g,黄色类胡萝卜素与红色类胡萝卜素比值为0.73;绿果番茄果实中叶绿素含量达到11.4μg/g,占色素含量的71.7%。红棕果番茄果实同时含有大量番茄红素、较多量的叶绿素和黄色类胡萝卜素是果实呈现深暗红棕色的主要原因。番茄果实的色泽主要取决于果实内各种色素的组成、含量及比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品质特性的影响,以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和‘郑农46’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0、120、240和360 kg/hm2的施氮量,研究不同氮水平对小麦面筋蛋白组成及二级结构、淀粉的粒度分布和粘度特性、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郑麦366’和‘郑农46’分别在N1(120 kg/hm2)和N2(240 kg/hm2)水平下流变学特性达到最佳,这可能是因为两个小麦品种分别在N1和N2下蛋白质含量较高、总淀粉含量较低、B型淀粉相对含量较高;相比于N0(0 kg/hm2),N3(360 kg/hm2)条件下的面团流变学特性显著降低,可能是由于过量施氮分别影响了‘郑麦366’的蛋白含量和‘郑农46’的B型淀粉含量。综上,相比于其他品质性状,蛋白含量对‘郑麦366’品质的影响更大,而B型淀粉含量的变化在‘郑农46’品质形成中起主导作用。本研究为强筋小麦‘郑麦366’和‘郑农46’的氮素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品种樱桃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var. cerasiforme)在华南连栋温室基质袋培模式下的产量和品质,筛选出适宜的优质品种,为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比较分析了‘千禧’‘金玉’‘白妃’‘迷彩’‘翡翠’‘战马’6 个樱桃番茄品种的生长、单果质量、抗氧化能力和果实品质指标,包括可溶性固形物、Vc、番茄红素、可溶性总糖含量等,同时对以上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千禧’和‘战马’植株第 1 穗开花时间较其他品种提早 3~6 d,其中‘战马’的花期最长,第 1、第 2 穗花期可达 37 d。‘战马’植株长势较强且小叶数量多,株高较‘翡翠’‘千禧’‘迷彩’‘金玉’和‘白妃’分别高出 54.8%、34.7%、23.4%、17.2% 和13.9%。‘翡翠’植株为矮粗状,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迷彩’和‘战马’品种产量高,表现为单穗结果数较多、分别达 24、32 个。供试 6 个品种樱桃番茄的品质差异明显,‘迷彩’果实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含量最高,分别为 33.7、86.1、74.5 μg/g;‘迷彩’和‘战马’果实的 Vc 含量最高,为 200~220 μg/g;‘金玉’果实的多酚含量最高;‘翡翠’果实品质相对较差。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迷彩’品种综 合评价最优,‘千禧’和‘战马’次之,再次是‘白妃’和‘金玉’,‘翡翠’品种综合评价最差;果实大小与果实品质呈极显著负相关;各品种樱桃番茄叶绿素含量与果实品质(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类黄酮、Vc 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迷彩’和‘战马’品种单穗果实数量多、产量较高,‘千禧’品种风味品质较佳,3 个品种综合鉴评好,适宜作为华南连栋温室基质袋培的优质高产樱桃番茄品种。成熟的‘迷彩’樱桃番茄果实中富含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可作为栽培上选育樱桃番茄果实色素含量高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引种上海的包括2个种的15个猕猴桃品种进行了连续3年的物候期、适应性及果实品质评价,结果表明,最早成熟的‘金早’与最晚成熟的‘布鲁诺’成熟期差异达到71d;适应性评价,湖北、江西、江苏、安徽育成的一些品种成活率较高,均在75%以上;‘金魁’的成活率最高,达到100%;‘81-5’的抗褐斑病能力最强。果实品质的评价,其中‘81-5’果形最大,达到单果重160g;中华猕猴桃与美味猕猴桃相比,中华猕猴桃属于小果形(≤90g)品种数量较多。‘金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9.50%;‘金魁’可滴定酸含量最高,为1.71%;‘红阳’可滴定酸最低,为0.58%;‘金阳’、‘红阳’、‘金农’和‘徐香’4个品种风味最佳;供试品种之间维生素C含量差异极大,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布鲁诺’,为387.32mg/100g,含量最低为‘桂海4号’,为57mg/100g;‘徐香’香气最为浓郁。上海地区筛选出优良的猕猴桃品种有:金魁、徐香、米良1号;中华猕猴桃品种有:金阳、81-5、武植3号、金农。  相似文献   

9.
为了预防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发生及扩散,开展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抗性试验研究,试验选择3个小麦品种:‘鲁原502’、‘鑫麦296’和‘齐民8号’,2个播期:2021年10月20日和2021年11月1日。结果表明,‘齐民8号’在2个播期下小麦黄花叶病毒病都是无症状;‘鲁原502’在11月1日的播期下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无症状,但是在10月20日的播期下新叶出现褪绿条纹或黄花叶症状;而‘鑫麦296’在2个播期下多数叶片出现褪绿条纹或黄花叶症状,有时会出现新叶扭曲,植株矮化不明显。3个品种在10月20日的播期下,产量最高的是‘齐民8号’,为8960.4 kg/hm2;其次是‘鲁原502’,为8570.4 kg/hm2;产量最低的是‘鑫麦296’,为8330.4 kg/hm2。3个品种在10月20日的播期下平均产量达8620.4 kg/hm2。3个品种在11月1日的播期下,产量最高的是‘齐民8号’,为8120.4 kg/hm2;其次是‘鑫麦296’,为6260.25 kg/hm2;产量最低的是‘鲁原502’,为6190.35 kg/hm2。3个品种在11月1日的播期下平均产量是6857 kg/hm2。3个品种在10月20日播期的平均产量比在11月1日播期的平均产量高出1763.4 kg/hm2。通过小麦品种选择、土壤改良技术、晚播技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多项技术进行融合和改进,可以达到降低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发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相同施肥水平下(N 180kg/hm2)不同弱筋小麦品种在安徽3个主要生态区产量、体积质量和主要品质性状(蛋白质质量分数、湿面筋质量分数、硬度指数和沉淀值)的差异,为安徽弱筋小麦产量提升和品质改善提供研究支持。研究表明,舒城县试验点产量较高品种依次是‘宁麦9号’(5 845.85kg/hm2)、‘扬麦22’(5 681.12kg/hm2)和‘扬麦9号’(5 460.55kg/hm2),庐江县试验点依次是‘宁麦9号’(4 954.62kg/hm2)‘扬麦15’(4 801.53kg/hm2)和‘扬麦9号’(4 500.71kg/hm2),怀远县依次是‘扬麦15’(5 706.67kg/hm2)‘扬麦22’(5 651.40kg/hm2)和‘皖西麦0638’(5 649.74kg/hm2),弱筋小麦在舒城和怀远生态区种植相比庐江生态区具有一定产量优势。蛋白质质量分数、湿面筋质量分数、硬度指数和沉淀值指标符合国家弱筋小麦品质标准的品种在舒城县和庐江县试验点为‘扬麦15’‘宁麦9号’‘扬麦9号’和‘皖西麦0638’,在怀远县为‘扬麦15’‘宁麦9号’和‘皖西麦0638’。相同施肥水平下不同弱筋小麦品种在同一生态区种植产量、产量构成及品质间的差异可达显著水平;相同弱筋小麦品种在不同区域种植产量、体积质量和品质会发生一定变化,其中部分小麦品种的产量、体积质量及蛋白质质量分数、湿面筋质量分数、硬度指数和沉淀值指标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1.
对西双版纳新引的6个油棕品种中果皮多酚、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果皮含油率、多酚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T1’‘RY4’‘RY6’中果皮含油率高于其他3个品种,达58%以上;‘M1’最低,为51.84%。‘RY4’‘RY6’中果皮多酚含量分别为0.730 mg/g、0.697 mg/g,显著高于‘T1’‘T2’‘T3’‘M1’品种。‘T2’中果皮β-胡萝卜素含量0.123 mg/g,显著高于其他5个品种;‘T1’‘RY4’‘RY6’居中;‘M1’最低,为0.038 mg/g。6个品种中,‘RY6’‘RY4’中果皮含油率(58.63%、58.89%)、多酚(0.697 mg/g、0.730 mg/g)、β-胡萝卜素(0.088 mg/g、0.078 mg/g)含量都较高,食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以3份龙眼品种(资源)为试材,利用HPLC等手段分析其主要性状特征及有机酸组分与含量。结果表明:‘裂叶龙眼’单果重(7.38g)、可食率(64.77%)显著低于‘储良’和‘石硖’,而可溶性固形物(24.06%)、总酸(49.41mg/g)和酒石酸(30.35mg/g)均显著高于‘储良’和‘石硖’;‘裂叶龙眼’果实中主要有机酸为酒石酸和苹果酸,其余3种有机酸含量较低。‘裂叶龙眼’在怒江干热河谷生长结果表现良好、叶型特殊,可作为食用及观赏果树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大麦‘花22’不同生育期的饲用品质。以‘花22’为材料,分别在拔节期、灌浆后期、乳熟期和完熟期进行刈割,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组成、氨基酸组成及呕吐毒素含量。结果表明:从拔节期至完熟期,随着生育期的延长,粗蛋白、粗脂肪、钙、磷含量显著下降(P<0.05);干物质和木质素含量显著增加(P<0.05)。脂肪酸组成中C18:3n3含量、氨基酸组成中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呈味氨基酸均显著下降(P<0.05)。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阶段性波动,其中从拔节期至灌浆后期,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增加(P<0.05),灌浆后期期达到最大值,之后显著下降(P<0.05)。完熟期检测出呕吐毒素含量为560.50 μg/kg,拔节期、灌浆后期和乳熟期未检测出呕吐毒素。综上各生育期比较,拔节期‘花22’的营养品质最好,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达到最大值(20.44%、4.71%),粗纤维含量最低(20.40%)。拔节期‘花22’的营养品质与黑麦草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灌浆后期、乳熟期和完熟期‘花22’的营养品质显著低于黑麦草(P<0.05)。拔节期、灌浆后期‘花22’的营养品质高于带穗玉米秸秆,完熟期的‘花22’的营养品质低于带穗玉米秸秆。在闽北种植的‘花22’完熟期不能作为青饲料使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21个黄肉猕猴桃品种(系)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为开发利用黄肉猕猴桃种质资源、丰富猕猴桃市场和建立高效的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21个黄肉猕猴桃品种(系)为试材,测定其果形指数、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等主要性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综合得分对这21个黄肉猕猴桃品种(系)进行排序,并进一步对主要果实性状做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21个黄肉猕猴桃品种(系)的主要果实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其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异最大,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9.121%,决定第1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糖酸比、固酸比、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决定第2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可滴定酸、果形指数和干物质;决定第3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5处将21个黄肉猕猴桃品种(系)分成6类,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性状得分排序结果基本一致。在江西省奉新地区‘WN-1’、‘云海1号’、‘庐山香’、‘华优’和‘金果’的综合品质表现较好,‘金丰’、‘YH-1’、‘FH-4’、‘金什1号’和‘金桃’综合品质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5.
以特高芥酸‘绵油309’为材料,在四川绵阳选择了松垭、金峰、梓潼3个地点,通过分期播种和不同氮肥施用量试验研究油菜经济和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地点、播期和氮肥施用量对‘绵油309’的经济和品质性状具有较大影响,其中播期的影响最为显著.千粒质量、产量和芥酸含量为松垭种植油菜最高,角果数、棕榈酸、油酸、亚油酸、花生烯酸和含油率为金峰种植油菜最高,每角粒数、硬脂酸和亚麻酸梓潼种植油菜最高.松垭和金峰种植油菜的大部分性状变异系数小,稳定性好.综合播期和氮肥对油菜的影响规律,建议‘绵油309’在9月27日左右直播,氮肥用量180kg/hm2,油菜的经济和品质性状可以达到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以怒江干热河谷地区当地种植品种‘满田2199’为对照(CK),对引进的6个番茄品种(‘汉姆1号’‘汉姆7号’‘凯文’‘永丰103’‘番茄1503’‘图腾’)进行适应性研究,对参试品种的植物学特性、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汉姆7号’单果重225.17 g,比对照品种高31.2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8%,比对照品种高65.85%;维生素C含量27.6 mg/100g,比对照(CK)高87.76%。‘汉姆7号’产量高,品质好,适宜在怒江干热河谷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桃新品种在天津盐碱土壤上的果实品质差异,试验以3个晚熟桃新品种(‘国庆桃王’‘巨红冠’‘巨黄金’)为试材,测定了果实硬度、果形指数、单果重、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维生素C等指标,并进行了隶属函数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巨红冠’的单果重(414.50 g)、可溶性固形物(14.56%)、可溶性糖含量(8.12%),糖酸比(47.76),维生素C含量(8.12 mg/100 g)均最高,而‘巨黄金’均最低,但其果形指数(1.00)、含水量(87.21%)、果实硬度(1463.33 g/cm2)和可滴定酸含量(0.19%)均最高。综合分析显示,果实品质为‘巨红冠’‘国庆桃王’‘巨黄金’。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8个新疆地方梨果实品质进行评价,为后期育种材料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8个新疆地方梨品种的11个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评价并进行比较讨论。【结果】 ‘霍城冬黄梨’单果质量(216.52g)和果形指数(1.26)最大;‘奎克阿木特’硬度(15.47 kg.cm-2)和石细胞含量(1.16%)最高;可溶性固形物(14.87%)、可溶性糖(10.54%)、糖酸比(349.43)和水分含量(86.98%)最高的是‘株选一号’;‘库尔勒香梨’蛋白质(0.14 g.100g -1)和维C含量(4.73 g.100g -1)最高;‘库尔勒黄酸梨’可滴定酸(0.08%)含量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各指标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负相关。因子和聚类分析分别确定了3个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1.58%的公因子和3项代表果实综合品质的核心指标,以用来综合评价新疆地方梨果实品质的优劣。【结论】品种综合品质得分优劣为‘株选一号’、‘库尔勒香梨’、‘霍城句句’、‘轮台句句’、‘库车阿木特梨’、‘霍城冬黄’、‘奎克阿木特梨’、‘库尔勒黄酸’。‘库尔勒香梨’、‘株选一号’、‘库尔勒黄酸’和‘霍城冬黄’在单个指标中含量最高,在亲本选配中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9.
观察几个国内和国外引进胡萝卜品种的生长特性,并进行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比较,以筛选出外观均匀整齐、鲜食品质好、营养价值高、适合本地种植的胡萝卜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几个胡萝卜品种的生长周期在73d到99d之间;从根型看,‘彩虹胡萝卜’‘Hing’和‘纤指1号’比较好,‘Scarlet Nantes(USDA)’、‘Danvers Half Long’和‘彩虹胡萝卜’整齐度较高;在营养价值方面,‘Hing’品种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每100g胡萝卜中二者含量分别达到169.79mg和2.48g。就酸度而言,‘Scarlet Nantes A’以1.46g位列第一;而‘纤指1号’的Vc含量达到9.36mg·100g-1;综合测评表明,‘纤指1号’的营养价值最高,‘Hing’品种次之。感官品尝结果表明,‘Hing’品种的口感更受大众喜爱,彩虹胡萝卜位列第二,D.T.Brown最差。综合各种因素考虑,‘Hing’在此次试验中感官品尝口感最佳,外观品质与营养品质相关指标较高,适宜本地种植,可在生产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福丽’苹果适宜的授粉树,探究其果实品质性状的花粉直感效应,本试验以‘福丽’自然授粉果实为对照,研究‘福九红’‘福蕾’和‘红丹’3个不同类型品种授粉对‘福丽’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坐果率、内在外在品质、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授粉品种对‘福丽’苹果果实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都有一定影响,存在着明显的花粉直感现象。与自然授粉相比,人工授粉显著提高苹果坐果率和单果重,坐果率均在55%及以上,‘福九红’授粉坐果率最高,为77%,自然授粉坐果率仅为44%。在提高单果重方面,‘福九红’和‘福蕾’授粉果实尤为突出,分别提高42.16 g和26.93 g。人工授粉均降低果实的固酸比。高桩‘福九红’授粉果实的果形指数最大,为0.80,而扁圆形‘福蕾’授粉果实的果形指数最小,为0.74。高类黄酮含量红肉苹果‘红丹’授粉果实着色较好,类黄酮含量升高。‘福九红’和‘福蕾’授粉果实香气成分及其含量明显提高,尤其是乙酸己酯,相对含量分别增加26.2%和24.2%。综上所述,3个品种给‘福丽’人工授粉后均能够提高果实坐果率,改善果实品质和香气成分,以‘福九红’授粉改善效果最佳,因此‘福九红’可作为‘福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