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云烟87上部烟叶为研究对象,以颜色深浅度、色度、均匀度、油分、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为评价指标,开展了不同润叶和复烤强度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润叶强度的增加,润叶后烟叶颜色逐渐加深,色度偏向深橘黄,均匀度逐渐变差,油分增加;复烤后烟叶颜色变浅,色度向柠檬黄转变,均匀度提升,油分降低,较高温度复烤的烟叶均匀度和油分优于低温复烤;随润叶强度增加烟叶烟碱和总糖含量逐渐升高,复烤后其含量逐渐下降;随润叶强度增加润叶后的感官质量逐渐降低,低水分润叶下随复烤温度增加感官质量提升,高水分润叶下随复烤温度增加感官质量下降。综合来看,低水分润叶(W15%)和较高温度复烤(T 70℃)更有利于上部烟叶质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升烟叶打叶复烤加工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润叶工序不同强度对在制品质量和能源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强度润叶有利于保持烟叶色泽的均匀性。含水率16.5%下叶梗分离平均力最小。低强度下润叶打叶去梗工序撕叶率和叶片结构指标均较优,其中含水率16.5%下一、二级打叶整体撕叶率为92.07%。低强度润叶有利于提升复烤片烟的感官质量。低强度润叶减少了加工过程中的蒸汽用量,降低了生产能耗。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烘烤调香烟叶在打叶复烤过程中烟叶香味成分及吸食品质的变化情况,以K 326中部烟叶为材料,采集打叶复烤关键工序的在线样品,进行烟叶致香物质、潜香物质检测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调香烟叶新植二烯含量和致香物质总量在二润后和复烤后增加,在冷房后减少;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在二润阶段含量较高,在冷房阶段含量较低;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在打叶复烤过程中逐渐增加;质体色素总量在打叶复烤前和复烤后无明显变化;多酚类化合物、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在打叶复烤过程中略有减少。感官质量方面,调香烟叶在二润后香韵较丰富,愉悦性好,感官质量得分最高;在复烤后,香韵丰富性降低,甜度减弱,感官质量得分低于二润阶段,但略高于冷房阶段和打叶复烤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分离对烟叶原料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进行分离处理,从出片率、均匀性、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4个方面进行烟叶原料质量分析.[结果]试验表明,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分离处理后出片率增加0.24个百分点;叶片结构均匀性提升20.81%,化学成分均匀性提升13.08%,含水率均匀性无明显变化;总糖、还原糖、烟碱、钾含量略有增加,总氮略有下降,氯含量两者接近;香气质感变好,余味舒适度提高,杂气、刺激性降低.[结论]研究可为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处理工艺流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打叶复烤工艺过程对高等级烟叶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的影响,该文以福建三明翠碧一号C3F等级烟叶为对象,开展不同润叶、复烤、回潮处理方式对烟叶润叶水分均匀性、成品片烟色泽、常规化学成分、多酚、色素、致香成分和感官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研究,旨在为特色打叶复烤工艺加工技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蒸汽润叶+低温慢烤+蒸汽润叶处理方式更有利于加工后片烟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润叶水分、成品水分、叶片结构的均匀性梗好,烟叶色泽变化最小,感官质量得分最高、香气质感改善较明显、口感特性更好、清甜香风格达到彰显,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蒸汽润叶+蒸汽回潮处理中的水是汽化水,温度高、水颗粒细小,更有利于烟叶吸收和提高均匀性且不宜产生水渍水的颗粒,同时烟叶中的多酚、色素等致香前体物质降解后化合物总量最少,致香成分挥发的少,能较好地保留中高等级烟叶致香成分和原有质量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选择红花大金元B3F、C3F、X2F 烟叶,对打叶复烤各工序卷烟主流烟气氢氰酸、苯并[a]芘和巴豆醛释放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工序上部烟叶卷烟样品的HCN释放量最高,下部烟叶的最低,一润工序较处理前较大幅度提高了上部烟叶氢氰酸释放量;二润工序与一润工序相比,下部烟叶苯并[a]芘释放量降低9.36%;复烤工序与二润工序相比,下部烟叶巴豆醛释放量降低14.96%,中部烟叶苯并[a]芘释放量降低17.29%。综合结果,上部烟叶各工序间样品的主流烟气3种物质的变化强度都明显高于下部烟叶。  相似文献   

7.
选择红花大金元B3F、C3F、X2F烟叶,对打叶复烤各工序卷烟主流烟气氢氰酸、苯并[a]芘和巴豆醛释放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工序上部烟叶卷烟样品的HCN释放量最高,下部烟叶的最低,一润工序较处理前较大幅度提高了上部烟叶氢氰酸释放量;二润工序与一润工序相比,下部烟叶苯并[a]芘释放量降低9.36%;复烤工序与二润工序相比,下部烟叶巴豆醛释放量降低14.96%,中部烟叶苯并[a]芘释放量降低17.29%。综合结果,上部烟叶各工序间样品的主流烟气3种物质的变化强度都明显高于下部烟叶。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云南产区复烤烟叶的香气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料致香物质损失。[方法]以玉溪市云烟87工业等级CO2烟叶作为供试样品,分别调整真空回潮、润叶、复烤干燥区、复烤回潮区的工艺参数,测定各工序段烟叶的致香物质种类及含量。[结果]打叶复烤不能增加烟叶致香物质总量,但是能调整致香物质的组成,表现为美拉德反应产物、西柏烷类、其他致香物质的含量提高,苯丙氨酸类、质体色素降解产物的含量降低;真空回潮、复烤回潮区是打叶复烤的两个关键工序,具体表现为真空回潮阶段美拉德反应产物、质体色素降解产物显著提高,复烤回潮阶段西柏烷类物质显著提高。[结论]为了发扬云南烟叶的清甜香型风格,应保留质体色素降解产物、抑制美拉德反应产物,真空回潮工艺参数以常规为宜,复烤回潮区工艺参数以低强度为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皖南B2F烟叶叶片复烤工艺参数.[方法]以皖南烟叶为研究对象,对叶片复烤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正交设计试验,从叶片结构、感官质量和含水率控制3个方面进行质量分析,运用极差分析,并进行验证,确立影响烟叶品质的主次因素和最优的参数组合.[结果]在试验条件下,影响大中片率的主要因素是热风温度,随着热风温度的提高,大中片率呈下降趋势;影响感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进料含水率、热风温度,其次是热风风速、底带频率,进料含水率越大或热风温度过高、过低对感官质量不利;热风风速对含水率控制影响较大,风速过大,含水率控制越不稳定;叶片复烤工序最优参数组合为进料含水率16.0%、底带频率35 Hz、热风温度80℃、热风风速30 Hz.[结论]研究可为焦甜香烟叶原料打叶复烤工艺参数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打叶复烤过程烟叶内在品质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打叶复烤对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采集了云87和K326两个烤烟品种的B3F等级烟叶打叶复烤关键工序的在制品,对样品进行了内在常规化学成分检测及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经过一润、二润及储柜和复烤工序后烟叶总糖含量、糖氮比及糖碱比升高,总氮、烟碱和钾含量降低;感官评吸总分呈升高趋势,主要表现在香气量增加、杂气和刺激减小、余味更舒适.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打叶复烤加工过程烟叶保香、企业增效,依据烟叶力学特性等物理特性指标与含水率相关关系,将现行打叶复烤加工标准规定的17%~21%打叶水分调整至16%~18%的适宜打叶水分范围,并在涡阳、楚雄、三明、武夷4家打叶复烤企业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二次热风润叶出口含水率下调1.0~1.5百分点,含水率标准偏差控制在0.3%以内;大片率下降,烟片结构分布更趋向于中小片;出片率、成品得率变化控制在1%以内;打叶复烤能源消耗明显下降,最大下降幅度达到22.48%;烤后烟片颜色明显改善,基本扭转了复烤过程烟片颜色变深、变暗的趋势;感官质量明显改变,与应用前烟片感官质量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试验对不同润叶加工强度下烟叶物理结构及感官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润叶后感官质量评吸的工艺参数是热风温度、回风温度、出口水分。当原料等级为FC2F,热风温度为105℃,回风温度为37℃,出口水分为18.5%时,烟叶色泽变化在似变深到稍变深范围内,没有出现明显变深的现象,物理工艺指标良好,大中片率≥85%,且香气特性、吸味特性等感官质量综合最佳,达到保香加工的目标。可见,通过调整预处理工序工艺参数实现柔性化处理,在保障烟叶物理结构的同时,保持烟草香气的丰富性和浓度,提升烟叶的配方可用性和拓宽烟叶配方使用范围,为卷烟品牌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原料,也为打叶复烤工艺优化及润叶智能化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打叶复烤烤透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打叶复烤质量。[方法]总结打叶复烤烤透率的含义、测定方法,分析烤透率的原理及其与烟叶水分均匀性的关系,研究烤透率对烤后烟叶储存的影响。[结果]在复烤过程中,不同烤透率的条件下,烟叶含水率极差变化较大,对回潮后烟叶水分均匀性的影响较大。随着烤透率的提高,烟叶含水率极差呈减小趋势,即各叶片含水率趋于均匀。不同水分烟叶在同一烟箱内水分平衡较缓慢。鉴于烤透率测定方法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偏差也不易控制,建议烤透率的行业标准设定为≥98%。[结论]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通过提高烟叶复烤烤透率,可提高回潮后烟叶含水率的均匀性和储存安全性,应将烤透率作为复烤工艺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打叶复烤条件下烟叶致香成分的变化规律,用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GC/MS分析法,对比分析了翠碧一号C3F等级为主的烟叶复烤前后致香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打叶及复烤强度均会显著影响烟片香味物质含量;复烤后香味物质含量增加,且在高打叶强度、低复烤强度时增幅最大;脂肪酸、酚、醇、含氮杂环和酯类的增幅高于香味物质总量的增幅,呋喃、醛和酮类的增幅则小于香味物质总量的增幅。高强度打叶、低强度复烤有利于致香成分转化及保留,提升烟片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打叶复烤工序评价过程样品抽样方法。[方法]对安徽宣城地区出产的C2F烟叶进行原料、热风润叶、叶片复烤3个重点工序不同抽样次数的对比分析。[结果]研究表明,为保证抽样样品的代表性。在抽样范围一致的前提下,随着混合均匀度的提高,工序抽样次数呈现减少趋势,原料样品抽样次数不少于20次,润叶样品抽样次数不少于10次,复烤样品抽样次数不少于5次。[结论]研究可为打叶复烤工序评价、工艺参数优化、均质性评价等工作开展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打叶复烤烟叶质量的稳定性,测定了黄金叶品牌打叶复烤专线各工序(真空回潮、铺叶解把、一润、二润、梗叶分离、配叶储叶、复烤)前后烟叶的烟碱、总糖含量,以明确各工序对烟叶糖碱比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打叶复烤后,烟叶中烟碱含量降低9.50%,变异系数由10.95%降低至2.75%,总糖含量降低9.43%,变异系数由7.42%降低至2.80%,打叶复烤前后烟碱、总糖含量差异均极显著(P0.01);②配叶储叶工序对烟叶烟碱、糖碱比稳定性贡献最大,梗叶分离工序对烟叶总糖含量的稳定性贡献最大;③打叶复烤后,烟叶糖碱比变异系数由16.87%降低至4.15%,真空回潮工序对烟叶糖碱比的降低影响较大,配叶储叶工序对烟叶糖碱比的升高影响较大,且真空回潮和配叶储叶工序前后差异均极显著。  相似文献   

17.
打叶复烤出片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烟叶质量、打叶复烤设备和打叶复烤工艺(技术)参数对烟叶打叶复烤出片率的影响,分析了烟叶打叶复烤过程影响出片率的相关因素,旨在为提升烟叶打叶复烤企业的综合加工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在打叶复烤过程中白肋烟叶TSNAs含量的变化趋势,对白肋烟5个模块烟叶原烟、一润、二润、打叶及复烤处理环节进行了取样,并利用SPSS和MINITAB软件对样品的常规化学和TSNAs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打叶复烤的过程中TSNAs含量在打叶处理环节显著上升,在复烤处理环节下降,其中NNN、NAT及NAB含量经过打叶复烤整个过程显著上升,NNK含量略有上升但和原烟相比差异不显著。白肋烟TSNAs含量与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不显著。因此调控TSNAs的关键点在打叶处理环节。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打叶复烤各工序对卷烟主流烟气氨和一氧化碳释放量的影响,选择了B3F,C3F,X2F3个等级的烟叶 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一润和烟片复烤两个工序对不同等级烟叶氨和一氧化碳的释放量影响更加明显.一润后, 中部烟叶氨释放量变化最大,增加24.6%;上部烟叶一氧化碳释放量变化最大,减少4.4%.烟片复烤后,上部烟 叶氨和一氧化碳的释放量变化都最大,分别减少15.6%和增加10.5%.  相似文献   

20.
吴祚友  徐其敏  马建勋 《农技服务》2011,28(11):1602-1603,1615
从烟叶原料、配方、打叶复烤工艺以及打叶复烤过程中烟叶混合均匀度4个方面,结合打叶复烤工艺控制实际,从理论上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实现打叶复烤后片烟均质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