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探明甘薯块根贮藏过程中细胞壁成分及酶活性与腐烂率的关系,以‘苏薯8号’、‘南薯88’和‘浙薯13’3个品种为材料,放置在温度为12℃,RH为85%的保鲜库中,贮藏期为102d,在0、7、15、30、45、60、81和102d分别取样,测定其细胞壁成分及酶活性。结果表明:3个品种甘薯块根贮藏期间可溶性果胶含量上升,原果胶含量下降,耐贮性好的‘苏薯8号’在贮藏当天有较高的纤维素含量66.53mg/g和木质素含量26.8mg/g,且木质素含量在贮藏期间变化波动小;贮藏45d,耐贮性差的‘南薯88’开始腐烂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达到高峰值,分别是5 209.02和18 486.91μg/(g·h),β-半乳糖苷酶活性升高,贮藏102d,活性显著高于‘苏薯8号’2.5倍。相关性分析表明,腐烂率与失重率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木质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纤维素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耐贮性好的‘苏薯8号’甘薯块根中,木质素含量较高,半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较低,贮藏中后期β-半乳糖苷酶活性低且稳定。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贮藏温度对甘薯品质的影响,以甘薯品种‘心香’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贮藏温度(8,12,15,20,22℃)对甘薯食味品质、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失重率、腐烂率、发霉率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8℃贮藏可以显著提高甘薯贮藏前期食味品质及可溶性总糖含量,但甘薯易受冷害,贮藏后期腐烂率较高;12℃贮藏可以显著降低甘薯失重率和腐烂率,且贮藏84 d内无发芽、发霉现象;15℃甘薯发霉率、20℃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2℃易使薯块失水萎蔫,均不利于甘薯的保鲜。综合来看,短期贮藏(28 d内)时,8℃贮藏可以较快提高甘薯食味品质;长期贮藏时(84 d内),12℃贮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两种甘薯在中后期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黄心甘薯和白心甘薯在室温(7~22℃),相对湿度80%~88%条件下贮藏60~165 d期间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室温贮藏下甘薯的腐烂率和失重率逐渐增加;含水量、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总淀粉总体呈下降趋势;明度、红度和黄度较为稳定,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总淀粉酶活性呈波动起伏状态。总的看来,两种甘薯的腐烂快速上升期出现在贮藏120~135 d期间,营养劣变加速期出现在贮藏120~135 d后,淀粉酶活高点期出现在贮藏105 d后。此外,白心甘薯在室温下的贮藏品质总体上明显优于黄心甘薯。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紫甘薯贮藏后的商品价值。【方法】采用"果蜡"、"果蜡+柠檬酸"、"果蜡+氯化钙"等3种配方对紫甘薯块根涂膜,测定贮藏期间块根腐烂率、失重率、淀粉、可溶性糖、花青素含量等指标。【结果】结果表明:3种配方均能降低甘薯的腐烂率和失重率,以"果蜡+柠檬酸"处理效果最好,贮藏180d时分别比对照降低24.1%和12.9%;贮藏180d时,"果蜡+柠檬酸"处理薯块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32.48%和28.85%;涂膜处理明显延缓了紫甘薯块根花青素含量的下降;另外,"果蜡+氯化钙"处理综合口感评价最高。【结论】在实际紫甘薯商品薯贮藏中以营养品质为目标时,可采用"果蜡+柠檬酸"配方;以综合口感评价为目标时,可采用"果蜡+氯化钙"配方。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甘薯最宜施钾浓度以期延长甘薯贮藏和保持较好的营养品质,以‘商薯19’和‘心香’2个品种为材料,设置0 kg/hm2(K0)、75 kg/hm2(K1)、150 kg/hm2(K2)、225 kg/hm2(K3)和300 kg/hm2(K4)5个钾肥(K2O)浓度在扦插及扦插30 d后施用。甘薯块根收获、愈伤后贮藏于14 ℃、相对湿度为85%的环境中,测定贮藏0、15、30、60和90 d的腐烂率、营养品质以及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K2处理的‘商薯19’和K3处理的‘心香’耐贮性较好,腐烂率最低,分别为18.25%和23.00%;‘商薯19’和‘心香’在贮藏期内二者淀粉含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K2处理的‘商薯19’淀粉含量最高,为82.05%。K3处理的‘心香’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在甘薯生长过程中,施用150 kg/hm2浓度的钾肥(K2O)能有效降低其在贮藏期内的腐烂率,保持较好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品质及失重率的影响,为其合理贮藏提供指导,以桂经薯8号为材料,采用常温仓库内贮藏和(9±0.5)℃且相对湿度为(85±5)%的冷库中贮藏,分别在0、15、30、45、60和75 d测定其失重率、干物率、可溶性总糖、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75 d后9℃恒温贮藏的失重率比常温贮藏减少7.1个百分点,干物率减少3.06个百分点,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51.06%,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两者没有出现显著差异;贮藏到30 d时,常温条件下维生素C含量下降56.21%,而9℃贮藏时维生素C含量下降41.62%,并且含量的变化呈现显著差异(P0.05),但贮藏到75 d时两者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差异并不显著。总体来看,9℃恒温有利于桂经薯8号的贮藏。  相似文献   

7.
贮藏过程中甘薯的品质会发生变化,为深入研究不同贮藏时期甘薯品质和淀粉特性的变化规律,分析淀粉型甘薯ZH1042、鲜食型甘薯ZZ1-358和对照品种心香在贮藏期间的营养品质与淀粉特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类型甘薯的品质和淀粉特性变化规律不同。淀粉型甘薯在贮藏过程中失水率和腐烂率最高,心香在整个贮藏期的腐烂率最低。3个甘薯品种(系)的总淀粉酶活性和β-淀粉酶活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且差异显著。ZH1042淀粉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整个贮藏期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显著,而蛋白质含量在贮藏100 d后显著下降。ZZ1-358淀粉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蛋白质含量却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心香的淀粉含量在贮藏100 d后显著上升,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蛋白质含量则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差异显著,由此可见,甘薯中淀粉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甘薯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贮藏70~100 d,不同类型甘薯材料提取的淀粉纯度最高,最高黏度、最终黏度、回复值和热浆黏度在甘薯贮藏100 d时显著下降,甘薯中淀粉含量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贮藏会改变甘薯淀粉X射线的衍射强度但不改变其晶体结构,贮藏时间不宜超过130 d。  相似文献   

8.
2种淀粉型甘薯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品质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高产优质甘薯品种的市场需求,加快淀粉型甘薯新品系‘泰薯15’的选育推广,以‘济薯25’为对照,对‘泰薯15’的不同发育时期生物学特性变化及产量、品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物学特性上,2个品种(系)的蔓长及茎粗在栽苗后40~100天基本呈现持续升高趋势,‘泰薯15’茎粗明显大于‘济薯25’;单株茎叶鲜重及单株叶面积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并在栽苗后80天达到峰值;单株鲜薯重和单薯重在栽苗后均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泰薯15’的单株鲜薯重明显大于‘济薯25’;T/R值在栽苗后持续下降,块根膨大速率在栽苗后80~100天达到最大值。在产量及品质性状上,‘泰薯15’鲜薯产量及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明显高于‘济薯25’,其鲜薯产量达到38951.40 kg/hm2,增产幅度为17.76%,可溶性总糖含量为74.07 mg?g-1?DW;2个品种(系)间干率及淀粉含量差异较小,‘泰薯15’干率和淀粉含量分别为29.37%,756.07 mg?g-1?DW,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9.
甘薯贮藏过程中营养品质变化及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甘薯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等常规营养物质外,还含有维生素C、胡萝卜素、糖蛋白、黄酮苷等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主要用于鲜食和保健食品加工。鲜食和食品加工均面临贮藏问题,而贮藏期间块根营养品质会发生变化。本文综述了甘薯块根贮藏过程中主要营养品质指标淀粉、糖、维生素C、胡萝卜素、蛋白质、黄酮苷等的变化特点,同时对其品质变化的生理原因进行了分析,既对甘薯块根贮藏品质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又为进一步研究甘薯贮藏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水杨酸(SA)、草木灰浸出液对甘薯贮藏的影响,使用不同浓度1-MCP、SA、草木灰浸出液处理薯块,测定贮藏期间相关品质及酶活性,评价甘薯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1.0μL/L 1-MCP处理和0.10 g/L SA处理能有效减缓贮藏薯块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Vc含量的下降,并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较低的多酚氧化酶活性,起到延缓贮藏甘薯衰老的作用,从而保持较好的品质和较低的腐烂率;草木灰处理对甘薯贮藏前期的腐烂起到了显著的抑制效果,而对品质改善作用较1-MCP和SA差。综上,1-MCP和SA能使甘薯在贮藏期间保持较好的品质,降低腐烂率。  相似文献   

11.
甘薯采后生理、主要病害及贮藏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中国种植甘薯约670万hm2,年产量1亿t,因贮藏不当,霉烂变质15%左右。论文研究甘薯采后呼吸类型、贮藏温度和贮藏期主要病害,探讨不同贮藏方法对主要病害和采后生理的影响,为甘薯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方法】以陕西省主栽品种秦薯5号为试材,采用气流法测定呼吸强度,分别在(10±0.5)、(11±0.5)、(12±0.5)、(13±0.5)℃温度下贮藏,通过比较腐烂指数确定贮藏温度。对病原菌进行科赫氏验证、ITS序列分析和形态学鉴定,根据病原菌孢子繁殖情况确定噻苯咪唑(TBZ)熏蒸用量,以目前采用的甘薯杀菌剂甲基托布津粉剂作对照。贮期用DNS比色法测定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用试剂盒法测定淀粉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抗坏血酸含量测定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淀粉含量测定用酸水解法,还原糖含量测定用DNS比色法,原果胶含量测定用咔唑比色法。研究经过TBZ熏蒸、贮前低温(3、4、5℃)处理、塑料袋包装,秦薯5号贮期SOD、淀粉酶、PG的活性,分析淀粉、还原糖、抗坏血酸、原果胶的含量变化,计算贮藏后期腐烂指数和商品率。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0统计软件整理分析,多重比较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测验。【结果】甘薯为呼吸跃变型,最适贮藏温度为11℃,贮藏期间主要病害黑斑病病原菌为暗梗孢科砖隔孢亚科(Dietyosporoideae of Dematiaceae)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 Nees ex Wallr.)甘薯交链孢霉菌(A.bataticola Ikata),TBZ抑制病原菌孢子繁殖作用明显。甘薯采后经室温愈伤,贮前低温处理,TBZ熏蒸,塑料袋包装,11℃下贮藏,能够显著抑制淀粉酶、PG酶活性,保持SOD酶较高活性,从而降低了淀粉转化成糖的速率,使抗坏血酸含量维持较高水平,延缓了甘薯采后生理衰老进程,保持了甘薯原有良好品质。【结论】甘薯采收以后在自然条件下放置5 d,使其愈伤,然后转入冷库在4℃下低温处理2 d,再将冷库缓慢升温,每天升温1℃,直至11℃下长期贮藏。在冷库升温期间用含量为4.5%的TBZ熏蒸剂按6 g•m-3用量处理3 h,塑料袋包装,贮藏210 d,腐烂指数0.185,商品率93%。甘薯贮前经愈伤、低温处理,TBZ熏蒸结合塑料袋包装,在适宜的温度下贮藏,保鲜效果理想,食用安全卫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紫甘薯贮藏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进一步选择最佳贮藏条件。以‘紫罗兰’甘薯为试验材料,设置7 ℃+75% RH(T1)、7 ℃+85% RH(T2)、7 ℃+95% RH(T3)、12 ℃+75% RH(T4)、12 ℃+85% RH(T5)、12 ℃+95% RH(T6)、16 ℃+75% RH(T7)、16 ℃+85% RH(T8)、16 ℃+95% RH(T9)共9个处理组合,研究不同处理的紫甘薯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差异,考察不同储藏条件对紫甘薯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贮藏过程中,紫甘薯含水量、淀粉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不同温度和湿度处理比较发现,紫甘薯的含水量下降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随湿度增加而减慢;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湿度增加而降低;淀粉含量的下降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减慢,随湿度增加而加快;花青素含量在12 ℃+85% RH条件下降较慢。综合考虑,12 ℃+85% RH是紫甘薯的最适贮藏条件, 研究为紫甘薯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多效唑促进食用甘薯北京553块根膨大、提高块根产量的生理基础。【方法】试验于2008-2009年2 个生长季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进行。以北京553 为试验材料,设置0、100、200 mg•kg-1 3个浓度的多效唑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采用块根膨大过程中定期取样的方法,研究块根膨大过程中淀粉积累特性及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喷施多效唑显著提高了蔗糖合成酶(SS)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ase)活性,降低了块根中蔗糖含量,从而显著提高了淀粉含量和淀粉积累速率,增加淀粉产量。喷施多效唑也显著增加了单薯重和鲜薯产量。相关分析表明,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ase)活性与淀粉含量和淀粉积累速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 和0.71);蔗糖合成酶(SS)活性与淀粉含量和淀粉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 和0.81)。【结论】喷施多效唑显著提高了块根蔗糖合成酶(SS)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ase)活性,使得块根淀粉含量和淀粉积累速率显著提高,块根产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4.
湘薯98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2008年用徐薯22集团杂交获得杂交种子,再逐级试验选育而成。经2014~2015年国家甘薯长江薯区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产量31 390.5 kg/hm~2,薯干产量10 621.5 kg/hm~2,淀粉产量7 240.5 kg/hm~2;在2015年长江薯区进行生产示范,平均鲜薯产量34 554 kg/hm~2,薯干产量11 028 kg/hm~2,淀粉产量7 390.5 kg/hm~2,均比对照徐薯22增产显著。薯块烘干率33.91%,淀粉率23.14%,中抗黑斑病,高抗茎线虫病,抗根腐病,综合评价抗病性较好,耐旱、贮藏性好、品质佳、低镉吸附,增产潜力大。湘薯98是湖南省第一个通过国家鉴定的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栽培时应注意精选种薯、培育无病壮苗,适时早插、合理密植,及时管理,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15.
低温贮藏下两种甘薯的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甘薯品种宁紫1号和宁选1号在6~7℃、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贮藏105 d期间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贮藏能较好的保持两种甘薯的总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和黄酮甙含量,但低温下两种甘薯的累计腐烂率均较高。另外,宁选1号在6~7℃低温下的贮藏品质总体上优于宁紫1号。  相似文献   

16.
甘薯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及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具有不同产量潜力及不同干物率的甘薯品种光合特性的差异,为其在生产中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淀粉型甘薯品种桂粉2号和本地薯为材料,研究其不同时期块根干物率、叶片光合作用及收获时鲜薯、薯干产量.[结果]高淀粉甘薯品种桂粉2号在生育期77~107 d期间干物率呈上升趋势,107 d后其增长缓慢并保持在一定水平上;而低淀粉品种本地薯在整个生育期中其干物率增长均较缓慢,变化较平稳.桂粉2号和本地薯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在36~77 d内呈不断增加趋势,77 d后明显下降,而胞间CO2浓度在36~60 d内呈增加趋势,60d后呈下降趋势.不同时期高淀粉品种桂粉2号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高于本地薯.[结论]高淀粉型甘薯品种桂粉2号的鲜薯产量虽然低于低淀粉型品种本地薯,但其干物率、薯干产量和光合能力均高于本地薯.本地薯的光合速率变化由气孔限制因素引起,桂粉2号光合速率变化由气孔限制因素和非气孔限制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薯农提供耐贮藏的优良紫色甘薯品种及探索最佳的简易贮藏方法.[方法]对引进的紫色甘薯良种11-07、16-08、Y1和SCZ,分别采用陶罐、塑料整理箱、纸箱和网袋4种贮藏方法进行4个月的贮藏试验,并设加工房、工具房和宿舍3个重复,对比不同贮藏方法对紫色甘薯薯块贮藏完好率的影响.[结果]加工房中陶罐贮藏、塑料整理箱贮藏、纸箱贮藏和网袋贮藏的薯块完好率分别为42.5%~55.0%、20.7%~33.3%、20.0%~30.0%和15.0%~30.0%,均高于工具房和宿舍对应的薯块贮藏完好率;不同贮藏处理中,以陶罐贮藏的完好率最高(11-07为72.4%、16-08为78.5%、Y1为66.3%、SCZ为66.1%),其次是纸箱贮藏;不同紫色甘薯品种的平均贮藏完好率以16-08的最高,且与Y1、SCZ两个品种均达极显著差异.[结论]紫色甘薯16-08的耐贮藏性较好,可作为商品型品种在云南玉溪推广种植;贮藏地点以在一楼通风阴凉的地方为宜;在进行简易贮藏时以陶罐贮藏最佳,无陶罐时也可考虑用纸箱进行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