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麦茎基腐病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呈重发趋势。在土壤深耕深翻、适期晚播及早春返青期喷药综合防治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筛选出对该病有相对较高防效的新型包衣药剂,探索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小麦茎基腐病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结果表明:200 g/L三氟吡啶胺悬浮种衣剂+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27.2%氟环菌·咯菌腈·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和解淀粉芽孢杆菌+200 g/L三氟吡啶胺悬浮种衣剂3个处理对小麦茎基腐病均表现出一定的防控效果,其中200 g/L三氟吡啶胺悬浮种衣剂+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防效最好,为77.01%,其余2个处理分别为63.00%和61.00%。从产量上来看,27.2%氟环菌·咯菌腈·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处理和解淀粉芽孢杆菌+200 g/L三氟吡啶胺悬浮种衣剂处理的小麦产量分别为610.64、605.93 kg/亩,二者小麦产量较高且差异不显著,其次是200 g/L三氟吡啶胺悬浮种衣剂+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处理,为591.66 kg/亩,3个处理产量较空白对照增加16.11%~19.83%。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可用于苹果轮纹病防治的生物源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生物源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测试药剂对苹果轮纹病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室内毒力最强的3种药剂是50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WP)、1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WP)和300亿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WP),EC50分别为3. 155×10~(-2)μg/m L、3. 429×10~(-2)μg/m L和8. 856×10~(-2)μg/m L;室内毒力相对较弱的为1000亿cfu/g荧光假单胞杆菌(WP)、5%香芹酚(AS)、大蒜油(EC)、0. 3%丁子香酚(SL)、1%蛇床子素(EW)、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EC_(50)分别为7. 556μg/m L、1. 480×10μg/m L、1. 719×10μg/m L、5. 901×10μg/m L、6. 601×10μg/m L、1. 181×10~2μg/m L。综上,50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WP)、1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WP)和300亿/g解淀粉芽孢杆菌(WP)有望成为防治苹果轮纹病的候选生物源杀菌剂。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种子包衣处理对小麦全生育期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通过室内种衣剂筛选和田间多地应用试验,测定了种衣剂处理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种供试种衣剂均对小麦茎基腐病有很好的室内防治效果,且防治效果均随种衣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处理28 d后的防治效果为92.6%~100.0%,其中4.8%苯醚甲环唑·咯菌腈FS在2 m L/kg (种子)和4 m L/kg (种子)用量下防治效果均达到了100.0%。4.8%苯醚甲环唑·咯菌腈FS在4 m L/kg (种子)用量下对冬前苗期、拔节期、灌浆期小麦茎基腐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防治效果与病害发生程度有关,在病害较轻地块上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重病地块。随着小麦生育期的推移,种衣剂的防治效果均呈下降趋势,种衣剂处理对小麦苗期茎基腐病病株率和病情指数的防治效果均最高,分别为60.4%~100.0%和45.5%~100.0%。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菌肥对黄芪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复合EM菌种(有效活菌数≥500亿/g)15 kg/hm~2、多粘类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0亿/g)60 kg/hm~2、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0亿/g)复合菌种30 kg/hm~2做基肥均可提高黄芪的商品性状,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其中以施复合EM菌种(有效活菌数≥500亿/g)15 kg/hm~2产量最高,增产16.81%;多粘类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0亿/g)60 kg/hm~2、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0亿/g)复合菌种30 kg/hm~2分别增产13.48%、10.71%。3种菌肥均可在黄芪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年来小麦根腐类病害尤其是小麦茎基腐病逐年加重,小麦茎基腐病易防难治给部分地区小麦安全生产带来威胁的情势,为选出有效的防控药剂,依托农业农村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华东地区小麦根腐病类病害综合治理技术方案",进行了采用种子处理、在小麦返青期人工喷施不同杀菌剂、种子处理加不同药剂喷施等处理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种子处理或返青期喷施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茎基腐病均有较好防效,但不同杀菌剂的防控效果及持效期有明显差异,其中效果突出的为适麦丹包衣+亩用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50 m L喷施,其次为适麦丹+290g/L戊唑醇·嘧菌酯悬乳剂40 mL,0.136%赤·吲乙·芸薹(碧护)与戊唑醇混合使用能显著提高戊唑醇的防效。试验表明小麦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小麦返青拔节期药剂喷施对防控小麦茎基腐病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用不同药量30%噻虫·嘧菌·咪鲜胺FS拌种防治小麦纹枯病、小麦根腐病和小麦茎基腐病。结果显示:采用30%噻虫·嘧菌·咪鲜胺FS对小麦进行药剂拌种处理可以有效的防治小麦种传土传病害,对小麦根腐病、纹枯病和茎基腐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小麦中后期对小麦根腐病、纹枯病的相对防治效果在60%以上,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在55%以上,且随着拌种浓度的增加防治效果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7.
氟氯吡啶酯是芳香基吡啶甲酸类人工合成激素类除草剂,啶磺草胺是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为明确二者复配制剂200 g/L啶磺草胺·氟氯吡啶酯WG在田间施用的推荐剂量、除草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本研究连续2年度设计进行3个试验,全面评价该制剂在冬前、冬后、添加助剂及遇干旱条件下施用的除草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00 g/L啶磺草胺·氟氯吡啶酯WG在冬前和春季施用,对雀麦、播娘蒿、荠菜、小花糖芥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田间推荐剂量以15~25 g/hm~2为宜;添加助剂可以显著提高其速效性和最终防效,推荐剂量添加0.25%助剂GF-2607对阔叶杂草的防效在93%以上,对雀麦的防效在97%以上;施药前后长期干旱会显著降低杂草死亡率,浇水解除旱情后可显著提高杂草防效,浇水后杂草株防效从63.7%~81.6%提高到94.7%~98.8%;200 g/L啶磺草胺·氟氯吡啶酯WG低温下施用或喷药后遇强降温,可以显著降低对播娘蒿的防除效果,且可以造成小麦短时间的黄化、株高受抑制,对后期产量影响不大。建议在日最高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施药。  相似文献   

8.
防治玉米大斑病药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通过试验示范,了解400g/L福星乳油、25%丙环唑乳油、250g/L凯润乳油、1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等杀菌剂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药剂持效期及对产量影响等,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试验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36%烯肟菌胺·氟环唑悬浮剂、12.5%氟环唑悬浮剂、1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400g/L福星(氟硅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对小麦茎基腐病防效较好的药剂和方法,在山东省微山县开展了5种药剂对小麦茎基腐病防效的田间试验。设置8个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在小麦返青、拔节和灌浆中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利用拌种剂和返青期药剂喷雾组合防治比单一药剂拌种效果要好,拔节期和灌浆中期试验药效较好的为60 g/L戊唑醇以50 mL/100 kg拌种,75%肟菌·戊唑醇15 g/亩喷雾,防效分别为68.0%,69.9%。在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时可采用上述药剂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井冈霉素·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WP133g、200g/100kg种子对小麦抽穗期的根部全蚀病防效为44.0%、52.2%,对乳熟期的白穗防效为29.4%、35.9%;虽显著低于化学药剂30g/L苯醚甲环唑FS和125g/L硅噻菌胺SC常规剂量拌种的防效,但它无毒、无污染,与化学杀菌剂的作用机理不同,在防治全蚀病和病害抗药性治理中,可作为替代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种子包衣研究了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酯对花生冠腐病和茎腐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经11%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200、300、400 g a.i./100 kg处理的种子对花生冠腐病和茎腐病的防效分别为81.92%~92.20%和76.36%~86.10%,两处试验田的出苗率为94.88%~95.75%和93.63%~95.25%,分别增产5.78%~13.14%和5.99%~8.40%。综合安全性、防治效果、增产效果,11%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对防治花生苗期土传真菌病害冠腐病和茎腐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生产上建议使用剂量为300~400 g a.i./100 kg种子。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防治附子病毒病、霜霉病、白绢病和根腐病,筛选出高效、低毒、无公害的防治药剂,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亿cfu/g)、异菌脲悬浮剂(500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5 g/L)、22.5%啶氧菌酯悬浮剂、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和吡唑醚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花生生长的安全性及防治花生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应用潜力。【方法】 制备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并测定其pH、黏度、悬浮率及冷热贮稳定性与冷热贮前后的药剂粒度分布变化。在室内,以200、400、800 g a.i./100 kg种子3个剂量进行温室盆栽安全性试验,统计各处理组的出苗时间及播种后14 d花生幼苗的株高、根长、茎叶鲜重、根鲜重与植株干重等生长指标,评价药剂对花生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安全性。在田间,设置100、200、400 g a.i./100 kg种子3个剂量进行花生种子包衣,以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迈舒平)为对照药剂,进行两年三地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达到GB/T17768—1999悬浮种衣剂产品标准。温室盆栽试验中,该药剂以200、400、800 g a.i./100 kg种子对花生出苗及幼苗生长安全。2016年以100、200、400 g a.i./100 kg种子3个剂量进行田间试验,药剂对花生冠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16%、97.98%、98.79%,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97%、92.26%、92.90%,对花生蚜(Aphis medicaginis)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74%、92.48%、94.13%,且防治效果表现为随药剂剂量的增加而提高。相对于空白对照处理,药剂可以提高花生出苗率10.25%—13.21%,增加花生产量683.75—1 234.12 kg·hm -2。由此确定200 g a.i./100 kg种子为田间推荐剂量。2017年使用该剂量,对山东新泰和泰安两地花生冠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1.12%与95.83%,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74%与92.93%,对地老虎(新泰)与花生茎腐病(泰安)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33%与87.29%。与空白对照相比,在新泰试验中,出苗率提高了4.23%,产量提高了1 146.45 kg·hm -2;在泰安试验中,出苗率提高了10.75%,产量提高了1 715.70 kg·hm -2【结论】 研发的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花生冠腐病、根腐病、茎腐病及花生蚜、地老虎均有一定的兼治效果,对花生出苗和生长安全并增加花生产量,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中国花生产区普遍发生冠腐病、根腐病和白绢病,严重影响花生生产。研究旨在比较并评价苯醚甲环唑与氟啶胺的微囊悬浮剂(microcapsule suspension,CS)和悬浮种衣剂(flowable concentrate for seed treatment,FS)对3种致病菌的毒力、包衣种子对花生的安全性以及对这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以明确不同剂型制剂的安全性、持效期和施药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比较苯醚甲环唑和氟啶胺的CS和FS对花生冠腐病菌、根腐病菌和白绢病菌的室内毒力,采用种子包衣法评价苯醚甲环唑和氟啶胺的两种制剂对花生的安全性,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6%苯醚甲环唑FS、15%苯醚甲环唑CS、50%氟啶胺FS和12%氟啶胺CS对花生冠腐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差异较大,其EC50分别为0.0503、0.4959、5.6141和46.5433 mg?L-1;对花生根腐病菌的EC50分别为0.5386、2.8604、0.3780和28.1665 mg?L-1;对花生白绢病菌的EC50分别为1.1435、3.2615、0.0951和3.8920 mg?L-1,表明微囊化后有效成分释放速度均显著减慢。20和25℃恒温下,与对照相比,苯醚甲环唑FS和CS 50、100、200 g a.i./100 kg 种子、氟啶胺FS和CS 40、80和160 g a.i./100 kg 种子包衣对花生出苗率、出苗时间、根长及鲜重、株高和茎叶鲜重均无明显影响。田间试验结果,所有处理的花生出苗时间和出苗率均无差异,6%苯醚甲环唑FS和15%苯醚甲环唑CS 100、200 g a.i./100 kg种子包衣对花生冠腐病、根腐病和白绢病的防效均达68.03%以上,12%氟啶胺CS 160 g a.i./100 kg 种子对3种花生土传真菌病害的田间防效达74.97%以上,显著高于相同剂量的50%氟啶胺FS的防效。所有药剂处理均显著增加荚果产量,其中15%苯醚甲环唑CS 200 g a.i./100 kg种子处理的增产率最高,达7.22%-11.47%。【结论】6%苯醚甲环唑FS和15%苯醚甲环唑CS均在100、200 g a.i./100 kg种子,12%氟啶胺CS 160 g a.i./100 kg种子剂量下处理种子对花生安全,一次处理可以同时降低花生冠腐病、根腐病和白绢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常年秸秆还田及连作,造成小麦茎基腐病病菌有加重趋势,本文选用不同的杀菌剂进行小麦拌种,通过在小麦返青期、灌浆期、成熟期的调查,表明用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进行拌种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摘要:小麦纹枯病作为一种土传病害防治难度较大,在我国黄淮海麦区有发病逐年加重的趋势。文章研究了噻呋酰胺颗粒剂底肥撒施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0.15%噻呋酰胺颗粒剂35kg/亩底肥撒施,与25g/L咯菌腈FS,20mL/亩;60g/L戊唑醇FS,15mL/亩种子处理,在病株防效,病指防效和增产率方面效果相当,均优于3%苯醚甲环唑FS,50mL/亩。0.15%噻呋酰胺颗粒剂底肥撒施能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在大田生产中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戊唑醇种子处理剂防治小麦纹枯病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戊唑醇不同剂型及用量作麦种处理对纹枯病防效和小麦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戊唑醇对小麦出苗安全;对纹枯病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且控制枯白穗效果突出.2%戊唑醇湿拌剂10~20 g和6%戊唑醇悬浮剂3.3~10 ml处理10 kg种子,冬前病株率防效68.1%~81.0%;拔节期防病效果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纹霉净;2种剂型以0.3~0.4 g有效成份拌10 kg种子,枯白穗防效高达83.7%~93.0%,相对于对照药剂纹霉净的枯白穗防效达53.3%~80.0%.  相似文献   

18.
根腐病是苹果树毁灭性病害之一,目前该病防治多化学制剂为主,导致土壤水源环境污染,果树抗病能力降低。本文旨在探索生物防治苹果根腐病新思路:通过使用生物制剂哈茨木霉菌等生防制剂代替传统化学制剂防治苹果根腐病。试验表明使用2.0亿/g哈茨木霉菌+350亿/g解淀粉芽孢杆菌+5亿/g枯草芽孢杆菌+52%矿源黄腐酸钾+35 g/L聚谷氨酸,按产品说明用量进行2次灌根处理,能够快速抑制、杀灭土壤有害菌,大幅度降低根腐病危害,提高苹果树势、产量、品质和果园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筛选开展防治小麦雪腐(霉)病的田间药剂,为新疆地区小麦雪腐(霉)病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调查各处理小麦雪腐(霉)病发生情况及1 m双行内小麦总茎数、发病茎数,测量小麦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结果】 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200和400 mL/100 kg种子处理小麦返青总茎数分别为(220.33±9.82)和(202.67±7.84)株/0.3 m2,显著高于CK处理的返青总茎数,高于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处理的返青总茎数。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200和400 mL/100kg种子处理小麦整株鲜重为(6.79±0.33)和(7.35±0.05) g/株,显著高于或高于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和CK处理的小麦整株鲜重。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200和400 mL/100kg种子处理对小麦雪腐(霉)病的防效分别为78.03%和79.63%,显著高于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处理的防效,高于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处理的防效;各药剂处理对小麦生长发育无异常影响,无药害。【结论】 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处理显著增加了小麦返青总茎数,显著提高了小麦根系生长,起到健苗壮苗的作用。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按照200~400 mL/100kg种子拌种,可有效防治新疆地区冬小麦雪腐(霉)病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小麦纹枯病的安全高效田间种衣剂。[方法]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FS)、30 g/L苯醚甲环唑FS、25 g/L咯菌腈FS 3种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戊唑醇、咯菌腈对小麦纹枯病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苯醚甲环唑的效果较差,其EC50分别为0.006 0、0.108 7、5.113 2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0 g/L戊唑醇FS、30 g/L苯醚甲环唑FS、25 g/L咯菌腈FS的田间防效相差不大,在50%~65%;3种种衣剂处理后小麦产量与对照相比均有一定提高,其中戊唑醇对小麦增产效果最好,最高增产11.01%。[结论]3种种衣剂均可作为小麦纹枯病防治药剂大范围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