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88~1989年,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在8个水稻品种秧苗一叶一心期喷施,研究PP333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井在拔节,孕穗期用400PPm浓度喷施,研究其抗倒伏效应。结果表明:PP333 300~400PPm秧苗l叶l心期喷施可降低苗高、促进分蘖,增加挟苗单株干物重、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对培育壮秧有积极作用,因而有一定增产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PP333在水稻拔节至孕穗期喷施的,控长抗倒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多效唑对不同类型水稻秧苗素质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秧田期施用多效唑试验结果表明:秧田期施用多效唑,能使秧苗苗高降低、分蘖增加、总根减少、白根增加、茎基宽变宽,秧苗素质提高;能实现壮秧高产。增产原因是增穗增粒。平均有效穗增加14.6%-21.23%、穗粒数增加3.96%-5.55%,增产21.23%-28.87%。  相似文献   

3.
4.
喷施多效唑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效唑是一种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本试验采用800、600、400倍液三种浓度,以清水为对照,在水稻1.5叶期、本田分蘖盛期和齐穗期三次喷施。试验结果表明:800、600倍液浓度的多效唑可以提高水稻的秧苗素质和质量。其中以600倍液浓度的多效唑效果最佳;对秧苗株高、总根数、百株茎叶干重及分蘖作用明显,并能提高成穗率、千粒重,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多效疏导素水溶液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浓度穴10‰雪多效疏导素水溶液对水稻秧苗素质有显著提高,可提高水稻产量达8.0%;过高的浓度,则会明显抑制水稻秧苗生长,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6.
用 3种浓度每 6 6 6 .7m2用药 10 0 g,15 0 g,2 0 0 g,15 %多效唑 ( Multi-Effect Triazole,简称 MET)可湿性粉剂 ,分别兑水 10 0 kg,分两个时期 (播种后 2 4h和出苗后一叶前 )进行喷施处理 ,秧龄 30天左右调查苗高、苗茎宽、单株分蘖数、单株总根数、单株鲜重、单株干重时发现 ,喷施 MET可以显著降低苗高 ,增加茎粗 ,增加单株分蘖和鲜重 ,但对单株总根数和单株干重影响不显著。其中 2 0 0 g/ 6 6 6 .7m2 、兑水 10 0 kg喷施浓度效果最好。播种后 2 4h喷施 ,矮壮效果最佳 ,出苗后一叶前喷施 ,增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以中嘉早17为材料,塑料硬盘育秧,进行机插早稻秧苗期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秧苗期不施肥处理的秧苗综合素质差,根系盘结力小,成秧率低,难以机插,其余3个处理中以施基肥加追肥2次处理的秧苗综合素质较好,秧苗粗壮,成秧率高;机插移栽后,以秧苗期施基肥加追肥1次处理的分蘖数较多,有效穗较多,实际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9.
甜椒秧苗的绝对苗龄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育苗期日平均温度20.1℃,绝对苗龄65天,可育成8~10叶龄的甜椒壮苗。定植后,相对生长率高,病毒病发病率低,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均高于绝对苗龄较长的秧苗。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多效唑400、500、600倍液分别浸泡吉农大808水稻种子,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对水稻萌发及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500倍液浸种可以加快稻种的萌发进程,使稻种的发芽率提高26%左右,发芽指数提高4.8%~11.11%;多效唑可以降低株高40%,增大比叶面积4.12%,有助于干物质的积累,增大根体积,对培育...  相似文献   

11.
不同育苗基质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资源再利用和减排技术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以龙粳18为试验材料,在齐齐哈尔市依安县新兴乡新合村,对水稻新基质(发酵稻壳)盘育苗与常规土壤盘育苗(对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发酵稻壳基质的秧苗素质整体上要略好于土壤基质的秧苗,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没有明显差异,稻米单产略高。稻壳基质育苗完全可以替代土壤育苗。  相似文献   

12.
两种育苗技术对秧苗素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龙粳18为试验材料,在齐齐哈尔市依安县新合村进行水稻新基质(稻壳)盘育苗与常规土壤育苗(对照)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基质盘育苗的秧苗素质整体上要略好于对照,尤其是发根力方面(新生根数),这更加有利于秧苗移栽后迅速缓苗;产量略高于对照;品质性状方面也略好于对照。从整体而言,新基质育苗可以替代土壤育苗,为水稻栽培提供一项新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草铵膦用量对耐除草剂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Bar基因的耐除草剂水稻品种和不耐除草剂的水稻不育系为材料,幼苗期喷施不同用量草铵膦,研究了草铵膦对不耐除草剂水稻幼苗的致死剂量以及不同草铵膦用量对耐除草剂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铵膦对不耐除草剂的不育系的软盘育秧致死剂量≤15mg/m2、厢面湿润育秧致死剂量≤30mg/m2;在幼苗期喷施一定剂量的草铵膦(15 mg/m2~75 mg/m2)对耐除草剂水稻秧苗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作用,秧苗素质不同程度下降;喷施草铵膦45 mg/m2~75mg/m2后的秧苗移栽大田后,生长发育有所延迟,但产量没有受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同粒型粳稻品种产量与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8个不同粒型粳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优质米品种的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这些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普通粒型品种的成粒率较高,每穗成粒数较多,产量高于长粒型品种。糙米率、精米率与成粒率呈显著正相关,整精米率与成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提高成粒率对其他米质性状无明显负作用,因此,能进一步提高米质,使高产和优质在较高的水平上统一起来。粒长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在辽宁的自然条件下,既高产又优质的品种谷粒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15.
试验以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和常规稻品种松粳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寒地粳稻不同群体条件下干物质积累规律,探讨了插秧密度对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插秧密度范围内,松粳6号和松粳9号群体干物重、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运转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群体密度过大时反而降低。收获指数与抽穗期的稻穗干重和成熟期的整体干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成熟期的稻穗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茎鞘物质输出率与成熟期稻草干重和稻穗干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成熟期整株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茎鞘物质运转率与成熟期稻穗干重和整株干重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地区,松粳6号和超级稻松粳9号的最适插秧密度分别为30cm×13.3cm和30cm×16.7cm。  相似文献   

16.
以龙粳18为试验材料,在齐齐哈尔市依安县新合村,对新施肥技术和常规施肥技术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施肥技术比常规施肥方法降低施肥量22%,增产634.5 kg.hm-2,增产率达6.1%。与常规施肥方法相比,新施肥方法的稻谷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性状没有明显差异。说明新施肥方法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对稻米品质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5个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设4月25日(Ⅰ)、5月10日(Ⅱ)、5月25日(Ⅲ)、6月9日(Ⅳ)、6月24日(Ⅴ)5个播期,探讨了豫南地区粳稻适宜播种期及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供试5个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总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而垩白度、垩白粒率以及垩白大小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粒长和长宽比在不同播种期下的变异较小;各品种的胶稠度在不同播种期下基本上是以第Ⅱ期或第Ⅲ期的最大;直链淀粉含量和碱消值在不同播种期下虽然差异较大,但无明显的变化规律。模糊概率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品种稻米品质的综合表现均是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表现出提升的趋势,均是以第Ⅳ期或第Ⅴ期的模糊概率最高,说明在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8.
育秧基质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制新的水稻(Oryza sativa L.)育秧基质,以营养土育秧为对照,利用有机废弃物酒糟为基本基质,将酒糟与普通土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4种基质,研究酒糟基质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酒糟为主的基质所育的秧苗素质和产量均要优于土育秧苗,酒糟基质随着土的比例增加所育的秧苗素质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T_2处理(酒糟∶土=3∶1)培育的秧苗整体素质最高、产量高、综合表现最好,可以应用于水稻育秧生产中。  相似文献   

19.
合理配施氮磷钾对直播晚粳稻产量与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氮磷钾的不同配比组合对直播晚粳稻产量与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中等施氮水平,N:P2O5:K2O为1:0.1-0.2:0.9的效应最佳;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磷钾相应增加才能发挥最佳肥效和提高产量,米质。合理配施氮磷钾对米质的效应在提高整精米率和降低垩白度,而对直链淀粉含量等指标的影响大。反在稻米的综合品质上,优质与高产的肥料配比效应是基本统一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