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脂膜是一种洁白、细腻的黏稠性水溶性物质.它不同于常规化学杀菌剂.其本身并不具有杀菌作用.但使用后可在植物体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脂肪酸膜,阻止病菌侵入植物体后扩展危害.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高脂膜本身无毒.对人、植物、鱼类也无害、无毒,是一种“无公害”农药。  相似文献   

2.
<正> 高脂膜是一种新型防病膜剂,无毒无害,喷在植物体表面形成肉眼看不见的膜,不影响植物体表正常的气体交换,但可以改变其表面的微气候,进而抑制病菌孢子萌发,阻止对植物体表的浸染。西南农学院植保系于1982—83年利用北京市巨山农场提供的高脂膜刺试验结果,加水100倍、200倍的稀释液(内加少许中性洗衣粉)防治小麦白  相似文献   

3.
<正> 许多普通农药经“点化剂”点化后表现出高效。下面介绍几种“点化剂”的使用方法。 1 高脂膜或京ZB膜 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加上200倍的高脂膜溶液,在花后期施用能有效防治苹果霉心病,单独喷施30~50倍液的高脂膜或京ZB膜亦能很好地防治棚室黄瓜的白粉病;150倍液的高脂膜在早春可用做果树的防冻剂,使用时间分别是2月10日、2月25日和3月15日。 2 淀粉或面粉 主要是增加药液的粘度,尤以触杀为主的农药效果最佳。用量为药液重量的0.2%~  相似文献   

4.
《当代农业》2010,(23):30-30
新高脂膜粉剂是以高级脂肪酸与多种化合物科学复配,采用特色科研新工艺合成的一种可湿性粉剂。可用于各种作物拌种、土壤保墒、苗体保护、防病减灾等。新高脂膜又是农药生产工艺中重要的中间体,亦可用于农药、叶肥增效。  相似文献   

5.
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全蚀菌的处理,在小麦出苗后3天,全蚀菌即可侵入根部,引发病症。全蚀菌对扬麦158和冀麦5418的侵入高是峰是一致的,均在小科出苗后5--10天,但两者在病害扩展速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全蚀菌的侵入部位大多集中在根我,少数从根茎侵入。  相似文献   

6.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大豆抗病及感病品种的接种叶片的观察表明 ,灰斑病菌在感病品种叶表面萌发时分枝形式较多、侵入的形式和机会也较多 ,且一个菌丝可以以分枝形式连续扩展到多个细胞 ,伴随有高电子密度结的存在 ;而抗病品种抵抗病菌萌发、侵入及扩展的能力都比感病品种强 ,主要表现为病菌在抗病品种上分枝、扩展受到抑制 ,一个菌丝最多可以侵染两个细胞。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14,(1):24
有效成分:8%炔草酯。剂型:水乳剂。防治对象:高效防除看麦娘、野燕麦、硬草、菵草、棒头草。好麦农抑制植物体内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为内吸传导性除草剂,由植物体的叶片和叶鞘吸收,韧皮部传导,积累于植物体的分生组织内,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使脂肪酸合成停止,  相似文献   

8.
本刊曾于1981年报导了我校植保系韩金声同志首次利用高脂膜(原称单分子膜)防治植物病害试验成功的消息,受到了植物病理学界和有关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各地纷纷要求用高脂膜进行有关试验,1983年参与试验的就有十三个省(市、自治区)的几十个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高脂膜用于防治植物病害仅有4年时间,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现已取得可喜的进展,而且应用范围还在逐步扩大。为了促进高脂膜试验研究的顺利开展,大力发展这一新兴的、应用技术,我校于1984年春在北京召开了无毒高脂膜防病和增产经验交流会。五十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灰葡萄孢菌与蓝莓果实互作的发生规律,为蓝莓结构抗病育种及采后灰霉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室温条件下将灰葡萄孢菌株接种于蓝莓果实表皮,每间隔0、8、16、24、32、40、48 h切取4 mm×4 mm大小表皮组织用于组织透明检视及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表明,灰葡萄孢菌孢子接种于蓝莓果实8 h后,孢子开始萌发,蓝莓表皮细胞壁及气孔器结构完整;病菌接菌16 h,可见凸起的菌丝顶端侵入细胞壁;接种24 h灰葡萄孢菌孢子的侵染菌丝部分溶解,并与寄主表皮融合,侵染菌丝末端可见2个分支,并侵入蓝莓果皮细胞;接种32 h,灰葡萄孢菌菌丝末端可见绒毛状结构,并侵入蓝莓果皮细胞内部;接种40 h,灰葡萄孢菌侵染菌丝进一步向果皮细胞内扩展;接种48 h,灰葡萄孢菌菌丝已大量侵入蓝莓果实表皮.明确了在室温条件下病菌初侵染的时间以及主要侵入方式:即接种16 h,病菌即可侵入蓝莓果实表皮细胞,接菌40~48 h病菌即完成侵入并大量扩展、繁殖.病菌侵入方式主要以菌丝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为主,尚未发现病菌从气孔器侵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邓定辉 《农技服务》2001,(10):20-21
<正> 高脂膜是中国农业大学开发的一种新产品,是国际上新一代防病增产剂。高脂膜是从椰子中提取的白色奶油状水乳液,微香、微酸、无毒、易溶于水。水溶液喷洒水面,迅速扩散成肉眼不可见的单分子膜层;喷雾作物、土壤,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多分子膜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无毒高脂膜对果树、蔬菜、棉花、麦类等作物上的某些真菌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高脂膜对水稻真菌病害的防效如何至今很少报道。为此,作者1988年使用无毒高脂膜对水稻纹枯病、叶黑粉病、叶鞘腐败病、粒黑粉病和叶尖枯病进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2.
采用平板测定与生测法相结合 ,针对棉花枯萎病菌 ,将益微菌 AB30 42、AB2 72与病原菌导入植物体中 ,测定益微菌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 ,在平板培养基中 ,对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 ,被抑制枯萎病菌的分生孢子数减少 ;在植物体中 ,两种益微菌对棉花枯萎病菌具有较强抗扩展能力 ;在盆钵试验中 ,两种益微菌的初步防效为 91.49%和 88.61%。  相似文献   

13.
冻害是影响花生发芽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目前仍缺乏萌发期耐寒的高油酸花生种质,并且低温情况下,高油酸花生脂肪酸含量变化还有待研究。本试验以高油酸花生种质为材料,经田间早播进行评价,筛选出2份耐寒高油酸种质;利用筛选的耐寒与不耐寒花生材料,于常温及低温萌发条件下,在萌发后6个时间点进行脂肪酸含量测定,具有耐寒特性花生材料的脂肪酸含量均比不耐寒性花生材料的脂肪酸含量高,在萌发后18~24 h间表现明显;不耐寒花生材料在常温萌发条件下4 d内脂肪酸含量变化幅度不明显。本研究可为抗寒高油酸花生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经3a(1995~1997年)研究证明,早播(3月25日左右)放苗喷高脂膜的较正常播期(4月5~10日)和早播放苗不喷高脂膜的分别增产10.3%和8.1%。同时表现出有利棉花稳长早发,早播放苗时喷高脂膜和不喷高脂膜的棉株高度基本相同;蕾期调查,单株蕾数多0.26个;铃期调查,单株铃数多2.01个;脱落率下降10.33%。  相似文献   

15.
正茎点枯病主要发生于芝麻开花结蒴期。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侵入和扩展,特别是在雨后骤晴发病重。发病症状:根部发病后,逐渐变褐枯萎。茎部病斑初呈黄褐色水渍状,与健全组织无明显界线,继而发展为绕茎大斑并蔓延,病斑呈黑褐色、中部银灰  相似文献   

16.
《河北农业科技》2003,(9):42-42
该产品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研制,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农用液态膜.使用后可在植物体表面形成一层分子性保护膜,能保鲜,避免或减少水分蒸发而造成的蒸发热损失,防寒害、防病菌侵入,促进生长,与农药混用后防被雨水冲刷等功效;经1个月左右,保护膜开始破裂降解,并不污染产品和环境.  相似文献   

17.
苹果、梨贮藏期病害—青霉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苹果、梨青霉病俗称“水烂”、“霉烂”,是贮藏期常见的一种侵染性病害,可造成苹果、梨大量损失。该病主要发生于贮藏期,病菌经刺伤、碰伤、压伤、虫伤等伤口侵入,皮孔也能侵入,但属次要。该病菌仅为害成熟的果实,病健果在一起时还可接触传播。果实被害后,病斑表面黄白色,凹陷,圆形,果肉腐烂,极湿软,成圆锥状深入扩展。条件适宜时迅速扩展,发病后10余  相似文献   

18.
高梁炭疽病菌孢子侵入率受叶面保湿时间影响,一般孢子在接触叶面结水后1 h开始萌发,3 h后形成附着胞,13 h后开始侵入,已萌发的孢子经12 h干燥后完全丧失存活能力.高粱炭疽病的潜育期大概为3~4 d,分生孢子盘形成的时间为7 d.高粱植株上病斑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遇雨后晴天病斑增长加剧;单个病斑的面积也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氮、磷、钾肥对病斑的扩展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Fusarium oxysporum对苗期大豆具有较强的致病作用。病原菌自伤口或直接侵入大豆幼苗根部的皮层组织,随着病原菌的侵入和扩展,细胞出现坏死,组织发生崩解,根部组织表现红褐色病斑。环境因素对病原菌的侵染时期和在大豆体内潜育时间的长短有着明显的影响。侵染时期主要受病原菌侵入前自身所处状态和寄主的影响,侵入后潜育时间的长短则受植株状态的影响。土壤环境条件直接影响着病原菌的侵入和寄主的抗病性,间接影响着病原菌在大豆植株体内的扩展和病症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春季小麦返青后,随着气温回升,纹枯病病情开始发展;进入拔节期后病情迅速横向、纵向扩展,形成发病高峰期。抓住小麦拔节初期,病害纵向侵染前喷药,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关键环节,可以阻止病害侵入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