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稻瘿蚊主害代发生程度与1~3月降雨日数、2~3月降雨量、3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采用模糊数列分析法建立预测预报模型。经历史资料回测,12年中有11年符合,历史拟合率达91.7%。应用该方法对1993年试报验证,预报值与实况相符。预报时效比往年提早近两个月时间。  相似文献   

3.
邱卫华 《广西植保》1999,12(4):23-24
1988年起,稻瘿蚊成为梧州市晚稻的主要害虫之一。1990年以来,每年全市发生面积为1.75~3.85万hm2,占晚稻种植面积的24.5%~53.6%,经防治后仍损失677.7~2038.5t。1 发生面积及其发生程度呈逐年加重态势  统计本市1985年以来的稻瘿蚊发生面积(见表1)看出,明显增加是从1988年开始,1994年再上一个台阶,达3万hm2以上;发生程度也呈加重趋势。如蒙山县1985~1987年的发生程度为轻或中等偏轻程度,1989~1998年均达中等偏重或大发生程度。发生情况的加重…  相似文献   

4.
稻瘿蚊Orseolia oryzae Wood-Mason在我区原是间歇性发生的晚稻害虫。近年来在贺县、临桂、灵川、富川、天等、平果等一些地方连年发生,且面积不断扩大,其为害有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区对该虫的预测预报,特别是中、长期预报尚缺乏较有效的方法,本文试图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法,  相似文献   

5.
杨廷策 《广西植保》2001,14(1):29-30
稻瘿蚊是邕宁县晚稻的主要害虫之一,1a发生7-8个世代,以长1、2代为害早稻无效分蘖,第3代为害早稻无效分蘖及晚稻杂优制种田,第4代小部分继续为害迟插早稻无效分蘖及制种田,主要为害晚稻秧田,第5代有部分为害晚稻秧田,主要为害早插晚稻本田,第6代为害晚稻本田,第7代(或8代)为害晚稻无效分蘖。第5、6代是晚稻本田主害代。在邕宁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截至1995年)是严重发生为害时期,平均每年发生面积1.722万hm^2,占种植面积的36.9%,造成粮食损失255.02万kg,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90年代后期发生面积有所下降,平均每年发生面积0.728万hm^2,其中2000年稻瘿蚊发生程度是19995年以发生最轻的一年,从早稻后期虫源来看,早稻后期无效分蘖标葱率是近10a来最高的一年,虫源面积之广,有效虫源之多也是近10a来最多的一年,而晚稻稻瘿蚊却发生轻。本文就定问题作进一步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48%乐斯本乳油防治晚稻稻瘿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芳  韦坚 《广西植保》2000,13(2):30-31
稻瘿蚊是为害柳江县晚稻秧田和本田前期分蘖的主要害虫之一。为寻找防治稻瘿蚊新的药剂,于1999年在本县流山乡流塘屯韦政才的晚稻责任田进行了48%乐斯本乳油防治稻瘿蚊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试验方法1.1 供试药剂  48%乐斯本乳油(陶氏益农太洋有限公司),10%益舒宝颗粒剂(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提供原药,钟山农药厂加工生产)。1.2 供试品种:水稻汕优桂99。1.3 试验处理与施药方法  试验按666.7m2用药量计,设48%乐斯本乳油250ml、200ml、10%益舒宝颗粒剂1.25kg和空白对照共4个处理。秧田试验与本田试验设置的处理相同。本田各处…  相似文献   

7.
稻瘿蚊Orseolia oryzae(Wood-Mason)是阳朔县晚稻的主要害虫.它以第四、五代为主害代,其中第四代成虫盛发于7月中、下旬,不仅危害晚稻秧田和早插本田,还是第五代的主要虫原.因此,能否及时做好第四代的发生预报,正确指导防治是晚稻防治稻瘿蚊成败的关键.本文仅就第四代发生程度的预测及综合防治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江月英 《广西植保》2000,13(4):31-31
10 %绿收宝颗粒剂主要成分是灭克磷 ,与同类产品相比 ,其加工技术更科学 ,一般颗粒剂的加工载体是河砂 ,而绿收宝是利用具有良好风化性的带有微孔 (蜂窝状 )矿物质做载体 ,对原药吸附力极强 ,具有防效高 ,见效快 ,用量少 ,成本低 ,药效持久 ,补救力强 ,载体风化成泥 ,不破坏土壤等特点。为了解其对稻瘿蚊的防治效果 ,笔者于 2 0 0 0年在贵港市的中里乡龙山村韦春林的晚稻秧田进行 1 0 %绿收宝防治稻瘿蚊的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  1 0 %绿收宝颗粒剂 (山东淄博丰叶农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 ,1 0 %益舒宝颗粒剂…  相似文献   

9.
水稻旱播稀植是一项高产栽培技术,但在稻瘿蚊重发区晚稻播旱秧,却遇到了如何防治稻瘿蚊的问题,因为在稻瘿蚊的高虫源区或多雨时段播旱秧,卵的孵化和幼虫的侵害仍很正常,秧苗受害极其严重,而目前防治稻瘿蚊较有效的药剂多为颗粒制剂,其在旱地溶解度和扩散力较低不能很好发挥药效,例如1996年大新县全茗镇灵熬屯晚稻播的杂优稻旱秧,畦面施了呋喃丹或甲基异柳磷等颗粒剂农药,秧苗受害率仍达36.6%~54.2%。为了探索旱秧防治稻瘿蚊的有效药剂,1997年笔者受自治区植保总站的委托,选用几种农药做了试验。1 试验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药剂  3%米乐尔…  相似文献   

10.
徐月华 《植物医生》1999,12(6):12-13
稻瘿蚊俗称稻出葱,1990年至1999年10年间,我县晚季平均年发生面积4.85万亩,成为仅次于稻飞虱的晚季主要虫害。一、发生总特点虫区逐年扩大,新虫区重于老虫区,发生世代多,期距短;世代重叠,主害代峰次多,危害期长;稻作混栽区多,中间桥梁田多,苗情、虫情均复杂...  相似文献   

11.
阳文军 《广西植保》2004,17(1):35-36
灵川县水稻病虫观察区位于灵川县灵川镇石子岭村 ,地理位置为北纬 2 5°2 5′,东经 1 1 0°1 9′,海拔1 68.2 m,地域较平坦 ,水田面积约 30 hm2 ,旱地面积 1 7.67hm2 ,为早稻—中稻—晚稻混栽区 ,在其周围为 66.67hm2 左右的连片水稻种植区域。石子岭村2 0 0 3年早稻种植面积为 1 6.93hm2 ,占全年水稻种植面积的 40 .3% ,中稻面积为 1 2 .33hm2 ,占 2 9.3% ,晚稻面积为 1 2 .8hm2 ,占 30 .4% ,中稻种植面积占的比例较大。1 发生为害情况   2 0 0 3年晚稻期间 ,石子岭村稻瘿蚊及二化螟发生普遍而严重。 9月中旬调查晚稻稻瘿蚊发生为害情况…  相似文献   

12.
稻瘿蚊是我地区中、晚稻的主要害虫,近几年来随着水稻杂交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发生为害日益严重,特别是在山区,由于交通不便资金不足,又缺乏技术,难于开展有效的药剂防治,受害更为严重。1989~1991年,我们在宜山县德胜镇榄树村进行旱地早播早管育秧,有效地控制了稻瘿蚊的为害。1989年示范推广76亩,1990年94亩,1991年280亩。其中1991年旱秧播种面积占该村全部晚稻秧田面积的90.32%。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玉林地区1994年晚稻稻瘿蚊发生危害与防治简报玉林地区1994年晚稻稻瘿蚊的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全地区晚稻秧田发生面积为1.8万公顷,占秧田面积的52%。晚稻育秧的前、中期调查,稻瘿蚊发生普遍。如容县几乎每块秧田都有标葱,平均标葱率为45...  相似文献   

14.
乐承伟 《植物保护》1998,24(3):28-29
1913年和1947~1948年稻瘿纹曾两度在福建省尤溪暴发成灾,损失惨重。1991年复发,虫情迅速回升,发生区域和面积逐年扩大,1994年发生面积增至5267hm,成为全县稻作生产中的主要害虫。本文提出的此虫测报办法和治理措施,生产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5.
经每年元月-8月份气象因子筛选,稻瘿蚊主害代成虫发生期与当年2、3月份的月平均气温呈负线性相关。整理1981-1999年共19a历史资料,运用二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稻瘿蚊F3成虫发生期进行预测,组建预测方程^↑Y=14.9809=7.2894x1-0.8403x2。通过对19a资料回测及2a应用预测检验,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6.
稻瘿蚊自1996年传入吉安市以后由南向北不断扩展,2002年发生严重,主要原因:一是冬季气温偏高,早春气温回升快,二是夏秋多雨,降雨期和幼虫发生期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模糊多级判别技术预测小麦叶锈病发生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模糊多级判别预测小麦叶锈病发生趋势的方法,对曲阜市1983~1997年共15a小麦穗期叶锈病发生趋势系统观测资料进行数量分析,建立起小麦叶锈病发生趋势预报模型,拟合率达867%,并用现有模型预测1998年病害发生等级,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为该病害的预测预报提供了新的方法,对指导大田防治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97年稻瘿蚊首次侵入永丰县与宁都县交界的君埠乡,当时只有晚稻零星发生,1999年达到一个“小高潮”2001年再次大面积暴发,本县东南部11个乡镇均受为害,发生面积333.3hm^2,2002年扩展蔓延到除潭城沿陂以外的20个乡镇增加面积达6000hm^2,占本县中晚稻面积的22.8%,根据发生为害情况采取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压低虫源基数,抑制稻瘿蚊的入侵和为害。  相似文献   

19.
赖月清 《植物医生》1997,10(5):22-23
稻瘿蚊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赖月清(福建省永安市植保植检站3631660)稻瘿蚊是我市水稻间歇性成灾的主要害虫。1988年全市仅有三个乡镇发生,发生面积相继扩大,为害日趋严重。至1993年,已扩大到全市各乡镇,发生面积达7.163万亩,损失稻谷7...  相似文献   

20.
稻瘿蚊Orsedia oryzae(wood-Mason)原是我县晚稻区域性间歇发生的次要害虫.从有资料记载的1973年起至1980年,每年晚稻的发生面积一般为2.2~4.4万亩,平均为3.78万亩,占晚稻插植面积的16.4%;发生程度一般为中等偏轻至中等,平均每亩损失粮食6.5公斤.但是,八十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