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对无籽西瓜的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探索。[方法]以墨童无籽西瓜子叶作为外植体,分别置于添加不同浓度6-BA、NAA、IBA、KT的MS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丛生芽及丛芽的伸长。[结果]浓度0.3~1.2 mg/L6-BA、NAA均能诱导愈伤组织;浓度0.6~2.5 mg/L6-BA、IBA均能诱导丛生芽;浓度0.2~1.0 mg/LKT均能诱导丛生芽伸长。[结论]诱导无籽西瓜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1.0 mg/L+6-BA0.5 mg/L,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 mg/L+IBA0.8 mg/L;诱导丛生芽伸长的最佳培养基为MS+KT0.2 mg/L。  相似文献   

2.
生姜芽的组培快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寻找生姜芽组培快繁的最佳方案。[方法]以MS为基础培养基,设计生姜芽组培快繁的两条途径,选择生姜芽组培快繁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结果表明,茎尖→芽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6-BA 3.0 mg/L+NAA 0.1 mg/L;茎尖→愈伤组织→芽,茎尖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2,4-D 2.0 mg/L+KT 1.0 mg/L,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6-BA 2.0 mg/L+NAA 0.5 mg/L。采用超净工作台上用75.0%酒精30 s+10.0%NaClO 15 min+0.1%HgCl210 min+50 ug/L青霉素与台外消毒相结合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去污效果最佳。[结论]对愈伤组织进行切割并继代培养后再诱导芽分化,可获得较大的增殖倍数。  相似文献   

3.
王彦钧  曹婷婷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351-8352
[目的]建立翠菊离体快速繁殖及再生体系。[方法]以无菌播种获得的翠菊试管苗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KT、NAA,对翠菊试管苗进行扩繁及生根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翠菊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筛选翠菊快繁及再生的最佳培养基。[结果]6-BA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有显著影响,随着6-BA浓度增高,诱导率显著增高;KT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低。MS+6-BA 0.5mg/L+NAA 0.1mg/L是翠菊离体快繁的适宜培养基,分生数为5.67±0.82,愈伤诱导率为(53.33±0.09)%;MS+6-BA 2.0mg/L+NAA 0.2mg,/L为最佳的再生体系建立培养基,分生数为6.33±1.03,愈伤诱导率为(83.70±0.04)%。在MS+NAA0.2mg/L培养基中,试管苗生根率可达98.0%以上,炼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0.0%以上。[结论]该试验建立了翠菊离体快速繁殖及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4.
建德锋  潘蒙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67-18668
[目的]采用子叶离体培养方法快速繁殖龙椒2号大甜椒,尤其在诱导不定芽阶段能更快、更多地诱导出不定芽。[方法]在诱导不定芽阶段中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的激素配比进行对比,以优选出最佳的激素配比方案。[结果]生长素NAA对形成愈伤组织有主导作用,添加量以0.6 mg/L较为合适,6-BA和KT对促进芽分化都能起主导作用,6-BA以0.4 mg/L为宜,KT以1.0 mg/L为宜。[结论]选用子叶切片转入MS+NAA0.6 mg/L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然后将愈伤组织切块转入MS+6-BA0.4 mg/L+NAA0.5mg/L或MS+KT1.0 mg/L+NAA0.5 mg/L培养基上,分化出多数量的不定芽,然后利用这些不定芽进一步扩繁、生根,进而形成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红姬凤梨组织培养快繁体系。[方法]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姬凤梨叶片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并进行芽分化、芽的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结果]叶鞘愈伤组织诱导以MS+2,4-D0.5mg/L+BA3.0mg/L+KT2.0mg/L培养基最好、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分别达82.4%和40.2%;丛生芽诱导以MS+2,4-D0.2MG/L+NAA0.05mg/L+BA3.0mg/L+KT2.0mg/L培养基增殖效果最佳,增殖倍数迭9.72;生根诱导以1/2MS+NAA3.0mg/L培养基诱导生根效果最好,平均每株生根12.12条。[结论]采用组织培养可有效去除病毒,增加繁殖系数。  相似文献   

6.
兴仁金线莲丛生芽诱导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罗晓青  蒙秋伊  查兰松  张志勇  卢加举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31-11232,11260
[目的]筛选兴仁金线莲丛生芽的诱导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方法]用野生兴仁金线莲植株茎段作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诱导丛生芽,筛选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MS是兴仁金线莲快繁最佳基本培养基;2.0~3.0 mg/L的6-BA有利于丛生芽的诱导;1.0 mg/L 6-BA+0.1 mg/L NAA有利于芽的生长;最佳蔗糖浓度为25 g/L。[结论]MS+2 mg/L 6-BA+0.2 mg/L NAA+25 g/L蔗糖为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7.
郑玉忠  张振霞  林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05-12007,12040
[目的]寻求虎尾兰组培快繁的最佳培养基。[方法]以虎尾兰幼叶为外植体,采用2种不同浓度的消毒剂进行处理,探讨外植体最佳消毒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的2,4-D、6-BA和NAA对虎尾兰幼叶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诱导及生根的影响,确定虎尾兰组培快繁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虎尾兰外植体最佳消毒方式为70%酒精10 s+0.1%升汞5 min,外植体污染率为7.7%;虎尾兰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宜培养基为MS+0.25 mg/L 2,4-D,出愈率为100%;诱导芽分化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0.5 mg/L 2,4-D+2.0 mg/L 6-BA,分化率为76%;根培养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4.0 mg/L NAA,生根率达到100%,试管苗成活率达95%。[结论]该研究为虎尾兰组培快繁的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茹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877-7878
[目的]提高棣棠花育苗繁殖速度。[方法]以棣棠花嫩茎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结果]在MS+2.0mg/L 6-BA+0.2mg/L NAA培养基中,簇生芽分化数最多,质量最好,分化率这100%;在MS+1.0mg/L 6-BA+0.5mg/L KT+0.1mg/L NAA培养基中,增殖倍数最高,为11.87;在1/2MS+0.1mg/L NAA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每个嫩茎基部有3~5条根;炼苗成功后移栽成活率达96%。[结论]诱导簇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NS+2.0mg/L 6-BA+0.2mg/L NAA,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 6-BA+0.5mg/L KT+0.1mg/L NAA,再生苗在1/2 MS+0.1mg/LNAA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香叶天竺葵组培快繁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叶天竺葵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2 mg/L+2,4-D 0.1 mg/L;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2 mg/L+NAA 0.5 mg/L;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1 mg/L,生根率达100%,且根系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人参的快繁体系。[方法]应用MS培养基添加激素培养法,对人参的茎尖、根尖和幼芽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并进行芽分化、芽的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结果]结果表明,对诱导芽分化较好的培养基是BA与NAA的组合,最佳培养基激素浓度是MS+BA2.0 mg/L+NAA0.5 mg/L。愈伤组织诱导仅出现在MS+BA1.0 mg/L+2,4-D2.0 mg/L和MS+KT0.2 mg/L+2,4-D1.0 mg/L的培养基中,但这两种培养基对芽没有诱导。以MS+BA2.0 mg/L+NAA0.5 mg/L的培养基,其继代培养效果较好。[结论]采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人参,可有效去除病毒,增加繁殖数,确保遗传性状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帝玉露的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帝玉露的叶片离体快繁体系,为帝玉露商业化快速生产、种质资源的保存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多肉植物帝玉露不同成熟度叶片为外植体进行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探究不同激素和Na H2PO4浓度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生根移栽的影响。[结果]帝玉露愈伤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2.00 mg/L 6-BA+0.20 mg/L NAA,诱导率达95.00%;愈伤组织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1.00 mg/L 6-BA+0.10 mg/L NAA+40.00 mg/L NaH_2PO_4,分化时间短且分化率最高为96.70%;最佳壮苗生根培养基为1/2MS+0.20 mg/L NAA,移栽成活率为96.00%。[结论]使用成熟叶片作为外植体可以建立帝玉露的快繁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佛甲草快繁体系,为更好满足市场需要、实现其生态景观效益提供材料。[方法]以佛甲草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配比的激素对组培过程中不定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筛选出各阶段最适培养基。[结果]佛甲草不定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 mg/L+活性炭1.6 g/L;丛生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0.2 mg/L+活性炭1.6 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结论]以茎段为途径建立佛甲草快繁体系,能够高效稳定地获得组培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生石花植株离体再生及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生石花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生石花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萌发后的幼苗在MS+0.50 mg/L 6-BA+0.05 mg/L NAA培养基上被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不添加6-BA的MS培养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分化,不定芽诱导率为4.65;在MS+0.05 mg/L 6-BA+0.01 mg/L NAA培养基上不定芽增殖率较高,可达5.60。[结论]建立了生石花植株离体再生及快繁体系,有利于生石花种质资源保护和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林佳骑  张海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654-14655,14659
[目的]建立石蒜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石蒜鳞片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石蒜进行扩大繁殖,在不同诱导阶段对石蒜鳞茎进行试验以得到最佳激素类别及配比。[结果]石蒜鳞茎不定芽诱导的最佳激素及配比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不定芽增殖的最佳激素及配比MS+6-BA 5 mg/L+NAA 0.5 mg/L,生根培养基的最佳激素配比为MS+NAA 2.0 mg/L。[结论]为后续的试验和生产化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铁线莲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建立铁线莲组培快繁技术。[方法]以铁线莲茎段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6-BA、NAA和IBA,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其腋芽诱导分化、诱导芽增殖和继代苗生根的影响。[结果]铁线莲腋芽诱导效果以MS+6-BA 1.0 mg/L+NAA 0.2 mg/L为最佳;增殖培养以MS+6-BA 1.5 mg/L+NAA 0.50 mg/L为最佳;继代苗生根培养以MS+6-BA 1.5 mg/L+IBA 2.0 mg/L最佳。[结论]建立了铁线莲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黑色马铃薯的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方法]以黑金刚马铃薯的块茎为外植体,于附加不同激素配的MS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和不定根,探讨增殖培养和植株再生的条件。[结果]适宜块茎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NAA+0.5 mg/L GA,诱导率可达95%以上;适宜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 mg/L NAA,诱导率达92%以上;1/2MS培养基易于诱导生根,部分外植体可产生紫黑色小块茎,生根率达100%。[结论]该研究可为人工规模化生产黑色马铃薯种苗提供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仙茅的快速繁殖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以仙茅无菌地下茎段为外植体,在蔗糖浓度为20 g/L,琼脂用量为6.5 g/L,pH值为5.8,温度为25℃的光照条件下,设3组培养基(A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6-BA 0-1.0 mg/L+NAA 0-1.0 mg/L,B丛生芽诱导培养基MS+6-BA 0.5-1.5 mg/L+NAA 0.2-0.8 mg/L,C生根培养基MS+IAA 0-0.5 mg/L)进行组培试验。[结果]最适合仙茅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2-1.0 mg/L+NAA 0.1-0.6 mg/L;丛生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0.8-1.5 mg/L+NAA0.2-0.5 mg/L;生根培养基为MS+IAA 0.1-0.3 mg/L。仙茅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8%-93%,丛生芽诱导率为93%-96%,生根诱导率为92%-96%。[结论]该研究为仙茅地下茎段的组织培养提供了试验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野生红菇娘(Calyx seu Fructus Physalis)和紫菇娘(Physalis tungkenensis Kuan et Gao)组织培养的最佳培养基。[方法]分别以2种植物的茎、叶为外植体,比较不同取样方式、不同增殖条件及不同生根条件对2种植物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影响。[结果]以MS+6-BA 3.0 mg/L+NAA 0.04 mg/L为最适合红菇娘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培养基,而紫菇娘是MS+6-BA 3.0 mg/L和NAA0.03 mg/L,培养14 d后每个愈伤组织能产生3~5个不定芽。继代和生根培养后,丛生芽的成活率为90%以上。[结论]该研究可为2种酸浆属野生种质资源保存和优质种苗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