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施氮量及基追比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明确寻甸烟区适宜的施氮量和基追比。[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及基追比对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主要病害、外观质量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综合比较各处理及对照,处理(3)(常规减氮20%以及基追比40%∶60%)时,烟株在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等指标方面均优于其他处理。[结论]合理的基追比有利于烟株生长,在寻甸烟区范围内建议施用氮肥102 kg/hm~2,氮肥基追比40%∶60%。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对翠碧一号施用不同数量的氯肥进行比较,研究氯肥对翠碧一号大田生长发育及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一定数量内的氯肥会缩短烟株的大田生育期,优化烟株的农艺性状,促进烟株的生长势,相同部位烟叶的氯含量会随施氯肥的增加而增加;施用氯化钾4 kg/亩,施用硫酸钾18 kg/亩会增加亩产值和亩产量,但会降低原烟外观质量;施用氯化钾6 kg/亩,施用硫酸钾17 kg/亩会降低亩产量和亩产值,但会提高均价和上等烟比例,促进了烟叶的品质和原烟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寻找特色烤烟品种翠碧一号在福建三明尤溪较为适宜的移栽期。[方法]探讨不同移栽期对翠碧一号烟叶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在尤溪生态气候条件下,特色烤烟品种翠碧一号较为适宜的移栽期为1月中下旬,此期移栽有助于烟株早生快发,生长发育较为充分,有效生育期适当延长,产质量性状表现较好且稳定,移栽期过早易受霜冻天气影响,推迟移栽则烟株生长后期易出现高温逼熟现象,影响烟叶产质量。[结论]特色烤烟品种翠碧一号在尤溪的适宜移栽期为1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及不同施肥方法对烤烟品种K326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专用基肥和专用追肥对烟株田间长势有利,使烤烟生育期提前,不同的基追肥比例也影响烟株的田间农艺性状,在基肥比例为70%时,生育期略有提前,田间农艺性状好,烟叶的产质量最高.此外,在施氮量为6~7g/株时,烟株的田间农艺性状及烟叶产质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在7 g/株时达到峰值,而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烟产质量下降.综上可知,基肥比例为70%、施氮量为7 g/株时烤烟田间生长及产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明确硃砂烟最适宜的氮肥施用策略,试验在总施氮量不变的情况下,设置了3∶7、4∶6、5∶5、6∶4、7∶3的氮肥基追比,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对烤烟农艺性状、病害发生情况、光合特性、经济性状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肥基施比例的增加,烟株叶面积呈增大趋势,光合特性指标呈先增后降趋势,氮肥基追比为6∶4和7∶3时烤烟叶面积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氮肥基追比为5∶5和6∶4时烟叶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田间观察发现,各处理的病害发生程度均较轻;氮肥基追比为6∶4和7∶3时,烤烟各项经济性状指标表现较好;氮肥基追比为6∶4和7∶3时,烟叶的还原糖、总氮、氯含量及糖碱比均处在优质范围内,钾含量只有氮肥基追比7∶3的处理符合优质标准,整体看来氮肥基追比7∶3的处理烟叶常规化学成分最为协调。综上所述,在该试验条件下,硃砂烟最适宜的氮肥基追比为7∶3。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蚯蚓粪肥施用对烤烟农艺性状以及产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布置大田小区试验,研究基施蚯蚓粪肥不同用量对烤烟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施用蚯蚓粪肥均能不同程度促进烟株营养生长,提高上等烟叶产量与产值,不同施用量以基施4 500 kg/hm~2蚯蚓粪肥效果最佳,可显著提高上等烟叶比例与烟叶总产值,提高效益,维持烟田可持续生产能力。[结论]为蚯蚓粪应用于植烟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衡南烟草蚯蚓粪肥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蚯蚓粪肥施用对烤烟农艺性状以及产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布置大田小区试验,研究基施蚯蚓粪肥不同用量对烤烟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施用蚯蚓粪肥均能不同程度促进烟株营养生长,提高上等烟叶产量与产值,不同施用量以基施4500 kg/hm2蚯蚓粪肥效果最佳,可显著提高上等烟叶比例与烟叶总产值,提高效益,维持烟田可持续生产能力。[结论]为蚯蚓粪应用于植烟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秦巴烟区不同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云烟99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高碳基土壤修复一体肥、腐殖酸类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的影响。[结果]配施有机肥对云烟99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但有利于烟株早期及中期早发快长和成熟期落黄;能够提高烟株抗病能力,但抗病能力随有机肥比例的增加而下降;有机肥不能提高烟叶产量,但可以显著增加中上等烟叶比例。[结论]配施有机肥可以改善烟叶质量,增加烟株抗病性,但是不能提高其产量。  相似文献   

9.
为三明市尤溪烟区烤烟生产的合理施肥与适时打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及打顶时间对翠碧1号中棵型烟株农艺性状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纯氮105.0kg/hm2烟株抽薹后花莛长5cm时打顶其田间生长良好,烤烟的株型与叶面积较为适宜;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为2 098.65kg/hm2和6.81万元/hm2;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评价好,内含化学成分较为适宜,综合经济性状较好,较符合目前中棵烟培育的需求。三明市尤溪烟区气候条件下,烤烟生产上适当提高施氮量并采取提前打顶方式,有利于翠碧1号田间生长良好,并提高其产质量。  相似文献   

10.
马二登  保贤兴  段雪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284-11286
[目的]为探讨团棵期土壤水分与施肥方式对烟株生长影响。[方法]2014年采用正交设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土壤水分(40%、50%和60%WFPS)、3种肥料种类(复合肥、精制有机肥和复合肥+油枯)及3种基追比(3∶7、5∶5和7∶3)对烤烟生长的影响。[结果]在3种影响因素中,以肥料种类对成熟期(打顶前1 d)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最为显著,其对除最大叶长外的其余农艺参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土壤水分和基追比仅对叶片数、株高和茎围有显著影响(P0.05);各处理中,以H-N-7∶3处理(60%WFPS含水量+复合肥+基追比7∶3)农艺性状整体表现最优,其烟株成熟期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最大叶面积和平均叶面积分别是最小参数值处理的2.0、2.3、2.3和3.0倍;其次为M-N-5∶5处理(50%WFPS含水量+复合肥+基追比5∶5),打顶前1 d烟株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最大叶面积分别是最小参数值处理的1.6、1.6和3.0倍。[结论]肥料种类对烟株成熟期农艺性状影响最为显著,土壤水分和基追比次之;在适宜或饱和的土壤水分条件下,施用复合肥对烟株叶片生长发育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干旱条件和纯有机肥施用虽对烟株株高和茎围发育无明显影响,但不利于烟株叶片的发育形成。如何协调好水肥的关系以促进烟株生长发育,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菜子饼肥、牛粪和化肥配施对福建三明烤烟生长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实现精准变量施肥,以翠碧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置不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方式,探讨不同配施方式对烤烟生长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团棵期烟草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有机肥施用过多、烟草专用肥施用过少(T5)会影响烟叶叶片开张;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能显著提高烟株抗病性;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产量、产值影响不显著(T4产值除外);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能明显降低烟叶烟碱、总氮、氯含量,能明显增加烟叶钾含量(T1除外),能有效改善烟叶化学协调性;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能明显提高烟叶感官质量(T3、T5)。因此,福建三明烟区翠碧一号采用T3(烟草专用肥645 kg/hm~2+菜子饼肥375 kg/hm~2+牛粪1 500 kg/hm~2)配施方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移栽大田20 d后的烤烟连续3次施用不同的生长调节剂。[结果]生长调节剂GA3、6-BA及两者的混合使用都能促进株高增长、顶叶开片,IAA不利于烤烟顶叶开片、提高株高、增加产质量,不能单独使用,但可与6-BA混合使用,可提高农艺性状和产质量,改善烟叶品质,6-BA单独使用不能提高烤烟产质量,但可与GA3混合使用农艺性状和产值较好。[结论]在烤烟生产过程中使用一定浓度的GA3、GA3+6-BA、IAA+6-BA,不仅能提高烟株田间农艺性状,对烤烟的经济性状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适宜泸州烟区的氯化钾施用措施,进一步完善田间上部烟叶的调控技术。[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以“中川208”为试材,设施氯量30、60、90、0 kg/hm2 4个水平,基追比为5∶5,追施时期设移栽后30和50 d,共7个氯化钾施用处理。分析上部烟叶农艺性状、SPAD值、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物理性状的变化。[结果]较不施用氯化钾而言,施用氯化钾使上部烟叶产量、产值、均价、中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3.11%~9.17%、6.12%~19.29%、2.79%~12.92%、4.01%~18.25%;烤后烟叶颜色、成熟度、身份、油分、色度均得到提升,综合得分提升1.15%~8.30%。[结论]以基肥施用氯化钾30 kg/hm2,移栽50 d后追施30 kg/hm2的施肥措施经济效益最高,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物理性状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烟秆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方法]施用不同用量的烟秆生物炭,对烤烟大田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烟叶外感质量进行分析.[结果]烟秆生物炭不同用量对烤烟大田生育期、烟叶产量、质量、外感质量影响较大,以施用生物炭5025 kg/hm2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烟叶外观质量最优.[结论]该研究可为贵州省在烤烟生产上推广应用烟秆生物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生物质炭施用量对大理烤烟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生物质炭施用量对烤烟的生长发育及烤后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生物质炭施用量下的生育期中部烟叶的农艺性状及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经济学性状、评吸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施用生物质炭可显著提高烟叶团棵期及旺长期的农艺性状与成熟期的叶片数、最大叶面积。生物质炭施用量为3.75 t/hm~2时,团棵期烟叶的农艺性状最佳;生物质炭施用量为4.50 t/hm~2时,旺长期与成熟期烟叶的农艺性状最佳。施用生物质炭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经济学性状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评吸质量均高于常规施肥。生物质炭施用量控制在4.50 t/hm~2时,烤后烟叶的质量最佳。[结论]施用生物质炭是促进烟叶的生长发育并改善其品质的有效措施,其最佳施用量为4.50 t/hm~2。  相似文献   

16.
天然生态烟与常规栽培烟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翼杨  杨天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87-14688
[目的]研究完全施用有机肥对烟叶质量和安全影响。[方法]采取以常规栽培施肥方式作为对照,考察烟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烟叶评吸等指标。[结果]完全施用有机肥的烟叶尽管大田长势较弱、产量不高,但烟叶产值、质量、化学品质、评吸结果等较好。[结论]合理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提高烟叶产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微量元素对烟株农艺性状和烟叶常规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种烟收益的影响。[方法]设置2个处理,1个处理叶面喷施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营养液,另1个处理作为对照叶面喷施等量清水。考察烟株农艺性状,进行感观质量评价,并对示范生产的烟田进行收益调查。[结果]叶面喷施营养液能够显著提升烟株的农艺性状,使烟苗更加健壮,烟株更加健康,同时施用微量元素营养液能够提高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提升烟农收益。[结论]该试验可为赣州地区优质烟叶的栽培和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烤烟的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肥配施条件下一次性拌塘施肥、一次性环形施肥、分次施肥与常规施肥方式对烟株农艺性状、烟叶产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环形施肥更利于烟苗的早发快长,提前进入团棵期;在旺长期和采烤前农艺性状无明显差异,但较常规而言,拌塘、环形和分次施肥肥效发挥较缓慢;物理性状以分次施肥效果最好;烟叶产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均以环形施肥处理为优。[结论]环形施肥方式较适合优质烤烟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盘县烟地土壤肥力情况。[方法]采用对比调查分析法,比较常规施肥与测土配方施肥的大田烟株生育期、农艺性状、烤后烟叶质量和经济性状。[结果]测土配方施肥后,烟株大田生育期合理缩短,田间烟叶成熟分层落黄好,调制后烟叶颜色、油分、叶片结构等外观质量均比常规施肥好,在提高上、中等烟和橘黄烟比例以及提升种烟经济产值等方面效果显著。[结论]测土配方施肥适合烤烟生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植物源杀虫剂与生防微生物对烟草根结线虫病的联合作用效果。[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烤烟移栽时联合施用永卫?168与淡紫拟青霉对烤烟农艺性状、产质量及对根结线虫防效的影响。[结果]永卫?168与淡紫拟青霉联合施用不仅能明显提升烤烟的农艺性状及产质量,还能显著提高淡紫拟青霉对烟草根结线虫防治效果。单独施用永卫?168能显著增加烟株的株高及叶片长度;单独施用淡紫拟青霉能显著增加烤烟的叶片长度和宽度;永卫?168与淡紫拟青霉联合施用时的农艺性状、产质量均显著优于单一处理。单独施用淡紫拟青霉的防治效果为47.09%,单独使用永卫?168的防治效果为52.08%,永卫?168与淡紫拟青霉联合施用的防效为75.83%,较单独处理的防效提高了23.75%~28.89%。[结论]永卫?168与淡紫拟青霉联合施用不仅能有效防治烟草根结线虫病,还能改善烟株的综合农艺性状并提高产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