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品种概况(一)育种过程1.亲本来源"永章黄金鳖"的亲本来自河北省阜平县沙河、胭脂河等自然水域及养鳖场中体色突变为黄色的中华鳖。2.技术路线采用群体选育技术,每3年选育1代,对选育群体在鳖卵、稚鳖、幼鳖及亲鳖4个阶段分别进行选育,经连续4代培育后获得观赏、食用兼备的体色金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8月6日,由保定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单位承担的《中华鳖"永章黄金鳖"繁殖技术规程》和《中华鳖"永章黄金鳖"养殖技术规程》两项标准顺利通过保定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两项标准将成为国内首批关于中华鳖"永章黄金鳖"(以下简称黄金鳖)的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华鳖"永章黄金鳖"的特点,从环境与设施、饲料及投喂、越冬、病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养殖技术,并重点阐述了五合一蓝藻综合防控技术(泼洒微生态制剂—移植水生植物—套养净水鱼类—物理排藻—生石灰消杀).  相似文献   

4.
中华鳖     
[品种来源]中华鳖原种场,或经过亲鳖选育、卵的优选、稚幼鳖选育等几个环节选育而成的中华鳖纯正品系.日本品系中华鳖从日本引进,经6代12年定向和适应性选育、提纯复壮.  相似文献   

5.
中华鳖群体DNA指纹分析中的RAPD技术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4种不同区域代表性群体黄河鳖、太湖鳖、台湾鳖和日本鳖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反应条件(如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等)对RAPD扩增技术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条件优化后(退火温度为38℃,循环次数为40次)有20个RAPD引物在4个群体中均有扩增条带,其中随机引物S105能将黄河鳖群体和太湖鳖、台湾鳖、日本鳖群体区分开;随机引物S327能将日本鳖群体鉴别出来;而随机引物S474可将台湾鳖群体与其他群体分开.由此表明,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的优化有利于中华鳖RAPD鉴定技术的建立.本研究旨在为中华鳖的种质鉴定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在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保定中华鳖和冷水鱼高效养殖综合试验推广站、保定市水产研究所、阜平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指导下,阜平县成功从北京市某养殖场引进佛罗里达鳖1 000只。佛罗里达鳖属鳖科、鳖亚科、软鳖属,又称珍珠鳖、美国瑞鱼,分布于美国南部(佛罗里达、亚拉巴马)。资料介绍雄性最大甲长33cm、雌性60cm,背甲呈椭圆形;前缘较为圆滑,且有数列疣瘤并排其上,具有暗色斑纹。佛罗  相似文献   

7.
福瑞鲤于2011年获得了水产新品种证书,品种登记号为GS-01-003-2010,是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董在杰研究员及其团队从1998年起,以生长速度及体型体色为主要选育指标,以建鲤和野生黄河鲤为基础群体,通过1代群体选育和连续4代BLUP家系选育后获得的杂交新品种。从2008年起,陆续在山东、江苏、四川等地进行了生产性养殖对比试验,试验得出"福瑞鲤"的生长性状良好,具有生长  相似文献   

8.
中华鳖七群体体形和腹部黑斑图案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李思发 《水产学报》2004,28(1):15-22
对我国中华鳖代表性7个地方群体的成鳖阶段和后备亲鳖阶段的体形和腹部黑斑图案进行了,比较和分析。(1)把包括背甲周长、背甲宽、裙边后侧宽等16个参数转化为以背甲长为基数的15项比例性状进行多元函数分析。聚类分析表明,太湖鳖和崇明鳖较近,黄河鳖和淮河鳖较近,洞庭湖鳖和鄱阳湖鳖较近。主成份分析表明,把7群体一起分析的绘图,相互覆盖较多,不易分清:若是取3个群体,如对黄河鳖、洞庭湖鳖及太湖鳖分析绘图,则趋同性和趋异性十分清楚。判别分析表明,7群体的判别准确率在44%~73%之间,黄河鳖群体的判别准确率最高;(2)裙边宽厚度是中华鳖的重要经济指标。黄河鳖、淮河鳖及洞庭湖鳖的裙边均较宽而厚,其裙边后侧宽/背甲长之比超过7群体总平均值1~4.6个百分点;(3)中华鳖体色存在群体间固有的差异。首先表现在腹部的黑色斑块的有无和多少上,在后备亲鳖阶段,黄河鳖腹部全白的比例达100%,洞庭湖鳖和鄱阳湖鳖及淮河鳖腹部全白的比例在80%~90%;太湖鳖、崇明鳖及台湾鳖腹部全白的比例仅12%~22%。其次表现在腹部黑色斑块的出现频率和黑色程度有从黄、淮河流域和长江中游水域向长江下游水域及台湾增高、增强的明显趋势。黄河鳖、淮河鳖、洞庭湖鳖及鄱阳湖鳖是为“玉鳖”群,太湖鳖、崇明鳖及台湾鳖是为“花鳖”群。中华鳖腹部黑色斑块图案,是既受遗传控制,也受环境影响,还受遗传-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表型。  相似文献   

9.
清溪乌鳖(Qingxi black strain of Pelodiscus sinensis)是基于太湖花鳖(Taihu strain of P.sinensis)体色黑化个体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为研究体色黑化对中华鳖群体分化的影响,通过测定太湖花鳖、清溪乌鳖的23项形态学指标、3项生物学指标及营养组成,对太湖花鳖和清溪乌鳖种质性状进行系统评估。结果显示:(1)形态学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一致且两者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背甲、腹甲、四肢和头部的形态差异;差异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尚未达到亚种分化水平。(2)太湖花鳖的可食净重占比显著高于清溪乌鳖;而背甲重占比,太湖花鳖显著低于清溪乌鳖。(3)太湖花鳖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18.15%,♀:18.08%)显著低于清溪乌鳖(♂:18.85%,♀:18.89%);而粗脂肪含量,太湖花鳖(♂:0.56%,♀:0.56%)显著高于清溪乌鳖(♂:0.43%,♀:0.45%)。(4)清溪乌鳖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的含量比值(♂:84.44%,♀:85.54%)和呈味氨基酸/总氨基酸的含量比值(♂:38.65%,♀:38.35%)显著高于太湖花...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与渔业》2009,(6):14-14
【品种来源】中华鳖原种场,或经过亲鳖选育、卵的优选、稚幼鳖选育等几个环节选育而成的中华鳖纯正品系。日本品系中华鳖从日本引进,经6代12年定向和适应性选育、提纯复壮。【特征特性】鳖甲为长椭圆形或圆形,背甲呈黄绿色或黄褐色,腹面呈乳白色或浅黄色;绝大部分时间栖息在水中,摄食和生长适温范围为20~33℃范围内,温度越高,摄食量越大。最适温度26~30℃。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还有诸多滋补药用功效。  相似文献   

11.
我国首个中华鳖良种选育标准日前通过省质检、农业部门专家组评审。《中华鳖“天福1号”良种选育技术规程》的制订,结束了我国没有中华鳖良种养殖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的历史。早在1995年,萧山从日本引进日本鳖原种及先进的养鳖设施及技术。通过近12年的选育、消化吸收、提纯复壮、选种育种及保种,成功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华鳖“天福1号”良种。养殖中华鳖生长快、肉质鲜、存活率高。目前,萧山区“天福1号”良种的养殖面积已经超过4000亩,温室15万平方米,已成为浙江省淡水渔业养殖的六大品种之一。质监萧山分局标准化科负责人介绍说,《中…  相似文献   

12.
鳖的营养价值与抗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鳖俗称甲鱼、水鱼、团鱼,学名为中华鳖(Pelodicussinensis),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养鳖生产正在蓬勃发展,成为名、特、化水产业中的较姣者。我国人工养殖的鳖类主要是中华鳖和山瑞鳖oelodiscussteind。hue…,中华鳖的野生种群除了西藏、青海。内蒙古、新疆没有分布外,从南到北都有分布。山瑞鳖的野生种群仅分布在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贵州南部,其人工养殖的数量和产量,远不如中华鳖的数量多、产量高。近年来,作者发现在湖南、湖北人工饲养的中华鳖种群中混杂有一种九助鳖(PePlodiscussP),外部形态和体色与中华鳖…  相似文献   

13.
陈新全 《河北渔业》2009,(12):63-63
11月10日-12日以来的大雪使阜平县的中华鳖养殖产业遭到重创.致使塑料大棚坍塌,水温骤降,大批鳖冻死冻伤或缺氧死亡。11月13日下午,省水产局养殖处、科技规划处顾处长一行在保定市畜牧水产局刘学军副局长的陪同下到阜平县查看灾情。他们与受灾的养殖场、户进行了座谈,并给他们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华鳖七群体稚鳖—成鳖阶段养殖性能评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蔡完其 《水产学报》2002,26(5):433-439
对我国中华鳖代表性的7个地方群体,在温室恒温(30℃)条件下,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方法,进行了从稚鳖到成鳖、300余天的养殖性能的比较试验。主要结果:(1)7群体间个体日均增重差异极显著(F>0.01),日均增重大小顺序是:黄河鳖>淮河鳖>鄱阳湖鳖≈洞庭湖鳖>台湾鳖>崇明鳖>太湖鳖,黄河鳖极显著地优于其它群体(t>0.01)。(2)7群体间每平方米日均产量差异极显著(F>0.01),大小顺序是:黄河鳖>淮河鳖>洞庭湖鳖≈鄱阳湖鳖>台湾鳖>太湖鳖>崇明鳖,黄河鳖极显著地(t>0.01)或显著地(t>0.05)优于其它群体。(3)中华鳖个体生长差异,无论在同一群体内,或是7群体间,都很大。最大个体重/最小个体重比在黄河鳖最低,为5.6(♀)~8.3(♂),崇明鳖最高,为17.1(♀)~17.7(♂);从体重的变异系数看,也是黄河鳖最低。(4)7群体雌、雄性比总平均为:50.7%∶49.3%。雄性较雌性增重快8.4%(t>0.01)。  相似文献   

15.
<正>3月底,河北渔业通讯记者在保定市阜平县"永景涛甲鱼养殖厂"见到了一群全身金黄色的鳖。站在池边放眼望去,无论是三四斤的大鳖,还是一二两的幼鳖,都呈现出黄灿灿的金色,犹如一个个黄金打造的小帆船悠然自得地在水中游来游去,尤为招人喜爱。我们捞出七八只观察,  相似文献   

16.
中华鳖是国产优质鳖,也是世界上最优良的鳖类品种。本文对我国目前国产中华鳖原种的退化、种苗盲目生产及存在的多国鳖种(中华鳖、台湾鳖、越南鳖、缅甸鳖、泰国鳖、美国鳖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存在和潜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今后要调整好种苗生产与商品鳖之间的平衡利益关系,严格限制外国鳖种的引进、制定中华鳖种质标准及检测技术,建立我国纯正、优良中华鳖原良种繁育基地,满足社会对中华鳖的需求,才能使我国养鳖业朝健康、稳定、持续、快速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日本鳖主要分布于日本关东以南的佐贺、大分、福冈等地,其生物学特性与中华鳖基本相似,与中华鳖其他品系相比主要区别是日本鳖裙边与背甲长的比例为35%左右(普通中华鳖为25%左右),体色为"青背白肚",腹部中间具三角形的块状花斑,背部以背甲为中心有微白色细条斑、中心以外为小米粒状微白色小斑,皮肤厚度为8 μm左右,消化道的中肠比同体重的中华鳖长15%、宽9%、肠壁厚12%左右.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是一种名特水产品,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华鳖的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其养殖技术也在全国各地得到快速的发展,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种群和名称,如"太湖鳖""日本鳖"~([1])"江南梅花鳖""平南墨底鳖"等。安徽省地处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也是龟鳖的主要产地,在安徽长江沿岸的中华鳖种群中经常能够发现腹部呈墨黑色的中华鳖,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墨鳖",在芜湖市及周边分布较多。在当地,"墨鳖"  相似文献   

19.
我公司在多年养殖中华鳖的基础上,于2007年从广西陆续引进山瑞鳖商品鳖和稚鳖进行养殖与后续的繁育试验,其中2010-2011年进行了山瑞鳖与中华鳖"温室-外塘"二段式养殖对比试验。经过10个月的温室养殖与3个月的外塘养殖,山瑞鳖与中华  相似文献   

20.
<正>"稻鳖共生"是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中华鳖的新型种养结合生态模式,中华鳖能摄食水稻病虫害,水稻又能将鳖的残饵及排泄物作为肥料吸收,同时鳖的活动能清除稻田里的杂草,水稻湿地环境又有利于鳖的隐蔽和生长,互相起到预防病害、促进生长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