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4例钩吻中毒的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吻中毒病例临床少见,目前由于没有特效的解救药物,故抢救有一定的难度,且成功率不高。我们在近期遇4例,现将抢救体会作一介绍。1 临床资料1.1 病例介绍 本组4例均为32~40岁的男性患者,因误服以钩吻自制的“凉茶”约10min后,出现言语含糊、视物模糊、吞咽困难、咽喉发干及皮肤无汗和窒息感,但当时神志尚清。约20min后被人送至我院急诊科时,4例均已昏迷,其中2名饮用“凉茶”较多(约400mL,浓度约为400g钩吻全草煮水至1500mL)者,症状严重,出现全身痉挛性抽搐、烦躁不安、四肢冰冷以及…  相似文献   

2.
钩吻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钩吻对畜禽的促生长作用机理及安全性应用剂量,采用健康 1 日龄三黄鸡 80 羽,预饲一周后,随机分为 4 组,每组 20 羽,第 1 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 2,3,4 组为处理组,分别添加占基础日粮 1.5%,3%,6%的钩吻干粉.各组均采用相同的饲养管理方式.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 1.5%,3%的钩吻干粉,肉鸡增重效果明显,其中以 1.5%效果更好(p<0.05),并能显著提高肉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 ANAE+淋巴细胞百分率、玫瑰花环形成率及新城疫病毒抗体效价,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 6%的钩吻干粉,肉鸡生长缓慢,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并且能够降低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 ANAE+淋巴细胞百分率、玫瑰花环形成百分率以及新城疫病毒抗体效价,削弱了机体免疫功能,使其抵抗力下降.  相似文献   

3.
钩吻碱毒性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有效合理地利用钧吻,以家兔作为研究对象,每公斤体重分别静脉注射0.5,1.0,2.0,4.0,8.0mg的钧吻总碱,研究钧吻总碱对家兔的呼吸、心率和血压的影响,综合分析其毒理作用.结果表明:每公斤体重注射4.0m8以上的钩吻总碱能抑制家免的呼吸,使家免心率减慢、血压降低.每公斤体重注射8.9mg的钧吻总碱导致家兔死亡,主要抑制延脑的呼吸中枢,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呼吸衰竭而死亡,同时作用于迷走神经和心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加剧了肝、肾等脏器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中药钩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药钩吻的主要化学成分,综述了其提取和分离方法、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以珍稀濒危植物黄精叶钩吻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0.1% HgCl2为最佳灭菌剂;茎段出愈率高,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诱导茎段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 1.5 mg/L KT+0.5 mg/L NAA,诱导的愈伤组织量大、颜色翠绿、质地致密.  相似文献   

6.
以珍稀濒危植物黄精叶钩吻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茎、叶、花柄)、不同浓度吸附剂(活性炭、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抗氧化剂(柠檬酸、抗坏血酸、二硫苏糖醇)对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的褐化程度不同,褐化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叶片,花柄,茎;2种吸附剂对外植体的褐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添加1 500 mg·L1活性炭的培养基效果最佳,褐化率最低,而且外植体生长良好,抑制效果活性炭>聚乙烯基吡咯烷酮;3种抗氧化剂均能减少外植体的褐化现象,但褐化率较高,保持在50%左右,抑制效果差于吸附剂.  相似文献   

7.
应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蝙蝠葛根、茎、叶中总生物碱随季节性变化规律。以蝙蝠葛碱为对照品,溴甲酚绿为显色剂,pH4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为缓冲溶液,在280纳米处测定其各部位吸光度,结果在1.7~10.2微克/毫升范围内线性良好,回归方程为A=0.0783C+0.1839,R2=0.9997(n=6)。平均加样回收率100.64%,RSD=0.83%。根中总生物碱含量在春季最高后下降再上升;茎中总生物碱含量在6月中旬左右最高,秋季最低;叶中总生物碱含量在春季最高后一直下降。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饲喂钩吻对仔猪肾脏的影响,将10头健康雄性去势二元杂种(长白猪×大白猪)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每组5只.对照组仔猪饲喂不含抗菌药物的全价日粮,给药组仔猪饲喂不含抗菌药物的全价日粮+2%钩吻全草粉末,连续饲喂45 d后,分别采集两组猪的肾组织,对其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类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肾脏中共有301个差异表达基因.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有180个基因显著下调,121个基因显著上调,其中与代谢、转运相关的基因,如溶质载体家族2成员13(SLC2A13)、溶质载体家族35成员5(SLC35A5)、含黄素单氧化酶2(FMO2)、醛氧化酶1(AOX1)等出现显著下调(P<0.05).荧光定量PCR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其结果与转录组学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饲喂钩吻对仔猪肾脏的物质转运和药物代谢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贵州流苏石斛药材中总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野生流苏石斛药材在不同部位及不同季节总生物碱含量差异明显。夏季茎中生物碱含量最高,根、叶部位也能检测出生物碱。比较分析不同部位及不同季节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差异及积累规律,建议流苏石斛药材夏季采收,且为提高药材的利用价值,其根、叶也可采收入药。  相似文献   

10.
钩吻总碱的提取、分离、鉴定及一般毒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广西玉林地区的有毒植物钩物为材料,采用95%乙醇和氯仿抽提钩吻中总生物碱,二者提取效率分别为0.52%和0.46%经分离、纯化、鉴定获得两个单体,分别为钩吻素子和钩吻素甲,钩吻总碱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钩吻总碱对小白鼠的(ip)LD50为7.38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钩吻总碱不会对小鼠造成明显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1.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断肠草总生物碱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建立了断肠草总生物碱含量的酸性染料比色测定法,并考察了各种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溴甲酚绿作为测试用酸性染料,在总生物碱与其形成稳定络合物时间范围内,利用比色法测定了断肠草总生物碱的含量。此方法快速简便、准确易行。  相似文献   

12.
断肠草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肠草(Gelsemium elegans Benth)是一种有毒植物,主要含有多种吲哚类生物碱,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抗肿瘤、镇痛及免疫调节等方面.文章对断肠草在医药、农业、畜牧业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规范化种植广藿香药材的安全性。[方法]用微波消解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对海南省万宁市、广东省肇庆市、湛江市吴川市、湛江市遂溪县4个产地的广藿香中的5种重金属含量(铜、镉、铅、砷和汞)进行测定分析与比较。[结果]用微波消解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得5种重金属元素的检出限〈0.13mg/L,相对标准偏差〈2.0%,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通过对4个产地广藿香中的重金属测定比较发现,不同产地广藿香药材中重金属含量存在一些差异,但都低于限量标准,其中以湛江市吴川市樟铺镇所产的广藿香药材中重金属含量最低。[结论]该研究涉及的4个产地均适合广藿香的规范化种植,能确保广藿香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48%乐斯本乳油、3%啶虫脒乳油等杀虫剂于克拉豆Cratylia argentea Benth.花期进行保花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的保花效果最理想,施药后第1天和第3天防效分别为62.6%和71.1%;10%毗虫啉乳油3000倍液的防效次之,第3天的防效也达66.2%;20%氰戊菊酯乳油4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5000倍液和48%乐斯本乳油3000倍液的防效依次为64.2%、53.5%、52.1%。  相似文献   

15.
不同来源铁皮石斛不同部位生物碱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喜雨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41-12442
[目的]分析铁皮石斛组培苗、野生植株和栽培植株中生物碱的含量及分布规律。[方法]通过绘制石斛碱标准曲线,对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不同采收阶段以及不同干燥方法测定的生物碱含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较。[结果]铁皮石斛的生物碱含量,茎上段〉叶≈根〉茎中段≈茎下段;石斛的生物碱含量,1年生≥2年生≥野生型;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铁皮石斛中的总石斛碱含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茎上段的石斛碱含量经过自然晒干处理后比杀青烘干处理的提高了23.18%~41.49%,根部的石斛碱含量也提高了8.82%~16.20%,而茎中下段和叶等其他部位的生物碱含量则下降。[结论]铁皮石斛的组培苗和栽培株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且除茎之外,其叶和根也有一定的研究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用植物(叶)总RNA抽提试剂盒提取彩叶草红色品种顶部叶片总RNA,用SMARTcDNALi-braryConstructionKit构建cDNA文库。经测定原始文库滴度为1.2×106pfu/ml,扩增总文库滴度为6.7×109pfu/ml,重组率达到98%,插入片段在0.5kb到2kb之间,1kb以上的占60%。通过PCR检测,从总文库中检测到了彩叶草CHS、DFR及ANS基因的特异片段。各项指标都表明,已获得较高质量的cDNA文库,为彩叶草叶色基因的分离克隆,彩叶草类黄酮类色素合成的分子调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粉萼鼠尾草在设施内的栽培技术。重点探讨了在高温高湿的设施条件下粉萼鼠尾草繁殖、移栽、促花等技术措施,以及常见病虫害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 Benth.)是一种恶性入侵植物,已在辽宁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吉林省南部三省交会地区广泛传播扩散,给当地农事生产活动及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通过阐述少花蒺藜草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对其入侵风险的评估,指出少花蒺藜草在我国的适生面积广,传播扩散能力强,防控难,旨在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少花蒺藜草的防控研究,根据其危害机理及生态经济效益,对其坚持施行生态、经济、有效的整体防控和长期监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