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森林与人类》2005,25(11):8-11
再过一个月,就是印度洋海啸一周年祭。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洋沿岸国家的海啸,至今想起来令人心栗。自2004年底以来,整个2005年世界上的自然灾害似乎比别的年份更多,其中一些灾害人类已久未遇见,另外一些则闻所未闻。例如飓风卡特里娜使美国新奥尔良陷入自记录以来从未见过的水灾,上千人被夺去生命。在我国黑龙江省的宁安县,90多个正在上学的孩子被瞬间的洪水泥石流夺去生命。就在我们准备本期自然灾害专题的时候,又有两个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巴基斯坦发生地震,几万人葬身废墟之中;多个国家暴发的禽流感目前还没有被扑灭。地震、海啸、…  相似文献   

2.
动物的直觉     
发生在2005年12月26目的东南亚海啸导致了超过20万入丧生.可为什么当地的野生动物却幸免于难呢?对此现象.科学家并不感到惊奇。他们早就发现,任何种类的动物总是能先于人类发现危险的迫近。并提早逃之夭夭。  相似文献   

3.
2004年年末爆发于印度洋的9级地震和海啸,让人们重新审视自然的威力。人类不得不承认自己对自然界的认知能力竟然如此低下,在毁灭性的灾难面前,人类的预感甚至不如一只野兔!假如人类能够从大象、猴子或野兔那儿获得预警信号,十几万人就不会在几小时内全被海啸吞没。  相似文献   

4.
"灾变论"的代表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居维叶(1769~1832)。他认为,在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巨大的灾变。每经过一次灾变,地球上的生命进程,就被这些可怕的事件所打断。罗兰·艾默里奇导演的《2012》将世界上所能发生的所有灾难: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洪水、沉船等等汇聚一起,达到了我们所见有关地球的灾难片的极致。人类几千年累积的文明,就此烟消云散.甚至连人类这个概念也将化为乌有。那场景自始至终,让观众都处在紧张、狂叫、  相似文献   

5.
桂绿如歌     
<正>当人类正在与自然斗智斗勇,处于剑拔弩张之势时,人们看到山崩地裂、台风海啸、洪涝干旱的惨烈灾害,开始相信"世界末日"的预言不是梦呓。  相似文献   

6.
《绿色中国(A版)》2005,(9):38-43
2005年初的印度洋海啸,不仅引发了印度洋的滔天大浪,也激起了人类对自身力量和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2005年1月,何祚庥院士以海啸为引子发表名为《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环保界与各界民众也纷纷投书表达不同的意见。一场关于“敬畏自然”与“反科学”的辩论,由此展开。唐锡阳先生也借此机会提出一家之言,畅谈我们为什么要尊重自然,什么是“以人为本”。本文即将收入再版的《唐锡阳绿色沉思与百家评点》一书中,本刊分两期连载。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自大傲慢削弱了回应生态危机的警觉性。南亚印度洋海啸的灾难是大自然发出的一个黄牌警告,提醒我们要注意自身生存环境的脆弱性,更需要反思现代人性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8.
《绿色中国(A版)》2005,(7):12-17
2005年初的印度洋海啸,不仅引发了印度洋的滔天大浪,也激起了人类对自身力量和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2005年1月,何祚庥院士以海啸为引子发表名为《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环保界与各界民众也纷纷投书表达不同的意见。一场关于“敬畏自然”与“反科学”的辩论,由此展开。唐锡阳先生也借此机会提出一家之言,畅谈我们为什么要尊重自然?本文即将收入再版的《唐锡阳绿色沉思与百家评点》一书中,本刊将分两期连载。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自大傲慢削弱了回应生态危机的警觉性。南亚印度洋海啸的灾难是大自然发出的一个黄牌警告。提醒我们要注意自身生存环境的脆弱性,更需要反思现代人性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0.
灭鼠,跨越世纪的大战赵有良触目惊心大鼠害也许你难以相信,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人类最大的灾难不是战争,不是旱涝灾害,不是狂风雹灾,不是地震海啸,给人类带来灭绝性打击的最大灾害竟然是大鼠疫。中世纪西欧的鼠疫曾使数百万人死于非命,1896年印度大鼠疫曾使10...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因为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自然生态灾难,中国大陆漫长的海岸线一再吸引社会公众关注的目光———北部湾也许就是最新的例证之一。当然,这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无论是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还是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都无不一再向人们表明:在有效防御或减轻海啸、风暴潮等海洋自然灾害方面,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沿海防护林体系的确不可或缺!正是在最近这两次严重的海洋自然灾害之间的2005年5月,国家林业局曾召开一次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座谈会。会议调整目标定位,把沿海防护林定位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抵御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  相似文献   

12.
周密 《国际木业》2010,(5):38-39
美国:2月27日发生的地震和海啸使智利的多家木材厂受到影响,从而使美国木材公司的业务量出现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绿色中国(A版)》2005,(3):44-47
成应瑔先生是唐锡阳先生61年前在长沙孔道中学念书时的旧友,虽到古稀之年,双方仍然鱼雁往来,联系不断。在这封给成先生的回信中,他说:“江河横溢,早在意中。名曰天灾,实为人祸”。 无论地震、海啸还是水灾、雷击,对地球来说是必然的自然现象。所谓利与害,都是对人而言,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或趋避,或控制,或利用,但不应该做火上浇油、变本加厉的事。从最近这次印度洋海啸的教训中,人们认识到红树林是抵御海啸(地震、台风等)的重要的天然屏障,保护红树林可以减轻自然灾害,破坏红树林就加重了自然灾害,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4.
大地崩裂、海啸汹涌……好莱坞电影《2012》呈现的末日地球让人不寒而栗。为什么灾难题材科幻片总能抓住我们的眼球?因为它讲的是人类对未来的恐惧。为什么中国能成为《2012》除美国本土以外  相似文献   

15.
日本从江户时代开始就流传着“稻丛之火”的故事,民间故事用最质朴的叙述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预防海啸灾害的关键在于海啸预报信息的传达和公众的防灾意识。日本地处太平洋地震带,历来饱受地震和海啸的困扰,对海啸灾害研究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已经建立起一整套的海啸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影片中,因为全球温室效应所致,气象学家预测地球将进入另一个冰河时期,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如海啸、风暴、冰雹、水灾发生于世界不同角落,地球的气象开始产生重大变化……明日之后,灾难临头,人类是否会就此消失?  相似文献   

17.
印度洋地震海啸骤然而至,无情地吞噬了20多万人的生命,震惊了世界,也给人类以反思和警示。“天灾”固然难防,但对“人祸”已再不能麻木不仁了,更可怕的是人为地对环境肆意破坏,“助灾为虐”。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可为亦不可为。可为的是人们可以减灾防灾,不可为的是自然灾害具有  相似文献   

18.
日本:日本胶合板制造商协会说,在最近发生的大地震和海啸中遭受相当大损害的6家胶合板厂,预计将于7月份恢复部分生产。  相似文献   

19.
日本从江户时代开始就流传着“稻丛之火”的故事,民间故事用最质朴的叙述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预防海啸灾害的关键在于海啸预报信息的传达和公众的防灾意识。日本地处太平洋地震带,历来饱受地震和海啸的困扰,对海啸灾害研究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已经建立起一整套的海啸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记忆2005     
《绿色中国(A版)》2006,(1):18-21
2005什么触动了我们悲伤的神经美国“卡特里娜”飓风自然灾害一直以来是人类承受的最大伤害之一。2005的地球是自然灾害频发的一年,继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之后,由于受地球温室效应影响,全球陆续出现异常气候的情况。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美国南部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