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谈生态茶园建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阐述通过建设生态茶园的技术来生产无公害茶叶,尤其是绿色食品茶叶和有机茶,实现茶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茶园的建立是根据生态学的原理,以茶树为主要作物,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使茶树在生长过程中与茶园中的各种生物和谐共存,形成良性循环,维持茶园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浅谈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态茶园是指以茶树为主要物种,遵循生态农业的要求建设起来的茶园.建立生态茶园,可以提高生物圈内生命体间相互促进的能力,为茶树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茶树的光能利用率,促进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生态系统循环,使茶园内的物种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3.
吴文渔 《茶叶》2014,40(3):157-159
生态茶园是以茶树为物种,根据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严格选址、良种良法、病虫害综合防治,创造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模式,建立良性循环生物链,使茶树与茶园中的各种生物和谐共存,减轻病虫害发生与危害,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确保茶产品卫生安全,为向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叶生产发展奠定基础,以期进一步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增加茶农和茶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肖时英  张木兰 《茶叶》1993,19(2):8-11,18
云南的少数民族很早就将茶树与林木间种在一起,对茶树从不施用化肥和农药,靠茶树与林木之间的生态互利关系,实现茶园"生草栽培"和"自然免耕",这就是最早的生态经济茶园。现代集约化栽培的集中连片茶园,虽然提高了茶叶单产和效益,但也存在病虫害严重和茶树的自我维持能力降低等问题。研究和建立生态经济茶园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它能为茶树创造一个人工森林生态环境,提高茶园内各种作物的综合效益,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无农药污染的绿色食品。文中还对生态经济茶园的技术措施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山地茶园套种降香黄檀是漳州光照人茶叶有限公司建立在华安县沙建镇上坪的一个创新生态种植模式,人为地创造多物种并存的良好生态环境,使茶树生长与茶园生态系统和谐统一。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李孝景 《中国茶叶》2002,24(6):12-12
茶叶生产结构调整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势在必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对农产品的多样、优质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茶园大多分布在江淮分水岭南端的群山丘陵中,该地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壤肥沃,自然环境适宜茶树生长,早在唐代就有凤阳郡进贡茶叶的记载。茶树大面积种植始于1958年,20世纪80年代开始改良品种,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先后引进无锡大毫、福安大毫、福鼎大白茶等茶树良种,并建立了良种基地,2001年茶园面积为1.5万亩,良种面积约5000亩,产茶190t,其中名优茶为93t,产值744万元。如何加快滁州市茶叶结构调整步伐,实现滁州茶业的持续发展,从长远考虑,笔者认为,把建立良种茶园和建立生态茶园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失为良策。……  相似文献   

7.
生态茶园与现代茶叶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茶园是依据植物生态学、茶树生物学和茶树栽培学原理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的一个多层次的茶园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其目的是致力于挖掘园地资源的内涵潜力,采用经济合理的现代化栽培技术,进行集约化调控栽培,以较低的经济投入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国以来,我国茶叶生产虽有较大的发展,但随着生产专业化、基地化和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茶叶单产不能大幅度提高,茶叶天然品质  相似文献   

8.
生态茶园是指依据植物生态学和茶树栽培学的原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和养分等自然资源,提高光能和生物能的利用率,有效、持续地促进茶园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极大地提高生产能力,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益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种植模式以茶树为主要物种,遵循生态农业要求,通过选择适宜地段开园,科学规划,处理好树、草、病虫害防治关系等手段,人为地创造多物种并存的良好生态环境,使茶树生长与园地生态系统和谐统一,能降低茶园开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于绿色、生态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9.
山区生态经济茶园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木兰  朱启忠 《茶叶》1996,22(4):8-11
本文系“思茅山区经济与生态综合开发研究课题”的部分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探讨了以无性系茶树良种为基础建立的生态经济茶园,开发良种生态名优茶,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益发展茶叶生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茶园中适当间作遮萌树,具有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茶园土地肥力,从而提高茶叶单产、提高茶叶品质的重要作用。我国从50年代起,各产茶省区都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现在各地推广的一些遮荫树种,如相思树、楹树等,都以维护茶叶生产为目的,很少考虑遮荫树本身经济价值的高低。随着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以及茶叶产销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茶叶的单一经营已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必须走多种经营的道路,农、林、牧、副、渔一齐上,建立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潮流的生态经济茶园,这就需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在茶园内间种一些既可作遮荫树,又有经济价值的树种。目前,各地探索出一批生态经济茶园间作树种合理配置的典型,如橡胶茶树间作、龙眼茶树间作、苹果茶树间作等。广西大明山茶场从1982年起进行八角树与茶树间作,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实地调查,对此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1.
<正>茶叶是福建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福建省首创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四大茶类及再加工类的花茶。福建着力优化茶类和茶树品种结构,大力发展名优茶生产,建设生态茶园,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打造知名品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拓展国内外茶叶市场,使茶产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2015年,全省茶园面积375.17万亩、位居全国第五  相似文献   

12.
发展茶叶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二者缺一不可。茶树这种多年生经济作物,对土壤、生态、肥料、病虫害防治等菜园管理科学方面的要求较高,茶农容易受到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程度的限制。实践表明,采用责任制形式基本上可以克服乡村茶园由于规模小,零星分散而不利于长期规划布局,不利于分批采摘,统一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及由于受技术资金限制不利于茶叶生产设施配置的缺点,有力地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闽东地区乡、村两级茶园(场)都相应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责任制,现有茶园56万亩,基本上被集体和个人承包。但是,在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中…  相似文献   

13.
生态茶园是目前茶树种植的新模式。它的优势是实现茶树种植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不仅能够改善土壤性能,还能够提升茶叶产量与茶叶的营养价值。近些年来,生态茶园的相关研究更加深入,生态茶园植物对土壤的修复能力也逐渐成为了业内研究的重点。借助生态茶园的优势和作用,恢复铅污染土壤,提升土壤肥力,推动土壤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针对生态茶园植物对铅污染土的修复潜力进行几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茶园中,大量施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结构恶化,泥土板结,肥料大量流失,影响茶树的营养循环。在治虫上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导致虫体抗药性增强,茶叶毒性残留量增加,残杀无敌,引发了昆虫再猖撅,这样破坏了生态环境引起了大气的污染,水的污染,使现代茶园的优质高产无法持续下去。所以要建设优质高产茶园,首先要建立生态茶园。生态茶园就是用生态学的观点,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防止环境污染,维持茶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使茶园能达到持续的优质高产的目的。生态茶园实质是“有机茶叶”、“自然茶叶”、“再生茶叶”,…  相似文献   

15.
茶树病虫防治是茶园栽培管理的主要措施之一,它关系到茶叶多收少收甚至有收无收,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目前,我国80%的茶园由专业户和承包户经营,从一些来信和来访者反映的问题看,许多专业户尚缺乏病虫防治的基本知识,从而使茶叶生产遭受损失。为此,本刊在本园地中将连续刊载茶树保护的基础知识,以帮助广大茶农战胜茶树病虫害,确保茶叶生产丰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福鼎市茶叶生产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选择交合理配置良种,以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提质增效作用;(2)以生物和农业措施为主防治茶树病虫害,降低茶叶产品的农残量;(3)对茶树进行规范化栽培,通过适时土肥水,合理煎采养和建立成熟的耕作制度,提高茶叶产质;(4)推行机械化采茶技术,节支增产;(5)加强茶园水土保持,提高土壤肥力;(6)发展良性生态茶园,增强茶园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陈宗懋 《中国茶叶》2004,26(5):20-22
二十三、茶园产量及茶树活体情报 测定法(精细农业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 要在茶园中建立精密的管理体系必须正确掌握茶园中茶芽生育量和产量,因此采用非接触性、非破坏性的传感技术和在茶园中自动行走的方式测定茶园生育量分布.  相似文献   

18.
对生态茶园的科学施肥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茶树完成健康的生理、生化代谢,还可以为茶树提供更加全面、稳定的营养供应,从而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对安溪县生态茶园在施肥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并对安溪县生态茶园施肥策略提出改进对策,以期能为安溪县生态茶园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云南普洱茶菟丝子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普洱具有悠久的茶树栽培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历史上的普洱府所在地为滇南地区茶叶交易中心,形成了具有独特品味和加工工艺的“普洱茶”。但人们为了从茶叶生产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一再扩大茶园面积,并且尽可能地进行密植,使得现在的茶园大多为大面积单一物种种植,导致茶园中茶树病虫害为害加重。  相似文献   

20.
茶园间作芳香植物罗勒和紫苏对茶园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茶园间作芳香植物研究其对茶园害虫和天敌种群数量、土壤养分状况、茶树生长及茶叶生化成分等的影响,分析间作芳香植物对幼龄茶园的生态综合调控效果。幼龄茶园间种芳香植物能减少小贯小绿叶蝉和绿盲蝽的数量,增加茶园中瓢虫、草蛉、寄生蜂和蜘蛛等天敌的数量;芳香植物间作区土壤中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高于绿肥间作区和对照;茶园间作芳香植物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茶树生长、培养幼龄茶园的树势和树冠、增加茶叶产量。茶园间作芳香植物能减少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和儿茶素含量,改善茶叶品质。可见茶园间作芳香植物是一种具有较好生态效益的茶园栽培管理模式,能促进生态茶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