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稀土多元冲施肥在大白菜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多元冲施肥是一种新型多元冲施肥。除含有植物所必需的大量元素外.还含有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稀土不是肥料,但它对农作物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配合施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用稀土多元冲施肥后,不仅提高了作物对肥料的利用率,同时还可以提高作物抗旱、抗寒能力,促进早熟,延长采收期,改善作物品质,预防病虫害等。为进一步证明稀土多元冲施肥在蔬菜上的施用效果,笔者在大白菜上将其与几种肥料在田间进行了对比试验,旨在指导农民合理施肥,正确选择肥料品种,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
为了验证"庄农"牌腐植酸水溶肥料在大白菜上的施用效果,寻求新型肥料部分替代化肥的途径,通过正规田间试验,研究了腐植酸水溶肥料对大白菜生长发育、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习惯施肥配施"庄农"牌腐植酸水溶肥料的处理病株数目低于习惯施肥;显著提高大白菜株高、茎粗和単株重;配施"庄农"牌腐植酸水溶肥料(固体)的产量较习惯施肥喷施等量清水处理高出215.6 kg/亩、增产7.4%,较习惯施肥处理高出315.6 kg/亩、增产10.9%。配施"庄农"牌腐植酸水溶肥料(液体)的处理比习惯施肥喷施等量清水处理高出145.6 kg/亩、增产5.2%;比习惯施肥处理高出245.6 kg/亩、增产8.8%;配施"庄农"牌腐植酸水溶肥料的经济效益较习惯施肥效果明显,是适宜普洱市思茅区大白菜生产的肥料。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沼液冲施肥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黄瓜上施用沼液冲施肥可明显促进黄瓜的生长,增加黄瓜产量,比习惯施肥平均增产17.6%,比施等价化肥增产11.9%,其经济效益比当地习惯施肥高出9 675元/hm2,沼液冲施肥养分全面均衡,在蔬菜上施用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5种海藻肥在黄瓜上的施用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海藻肥对黄瓜根重、茎粗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海藻肥的处理黄瓜茎粗、鲜根重与产量均较对照有所增加 ;进一步用隶属函数值分析法对 5种海藻肥的综合效应进行分析 ,以陇丰 STM海藻肥的隶属函数值最高 ,为 3 .4 5 ,较对照增产 14 .9% ;明月海藻肥隶属函数值为 3 .0 2 ,较对照增产 19.9%。  相似文献   

5.
开展了黄瓜施用沈阳望旺普田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黄瓜施用沈阳望旺普田微量元素水溶肥料,黄瓜茎粗增加,数量增多,较对照增产黄瓜5 985 kg/hm2,增产率9.1%,纯收入增加29 182.5元/hm2,产投比达40∶1。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复合肥+盛凯华牌冲施肥、常规施肥(复合肥+尿素)、不施任何肥料三种方式进行肥效对比,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盛凯华冲施肥黄瓜的株高、单果重、单株果数均比对照及常规施肥有所增加;和常规施肥相比,667?增产95.3-792.4 kg,增产幅度为2.6-21.8%;从经济效益看,施用盛凯华冲施肥及常规施肥与对照相比,667?纯效益分别增加481.1-1345.7元和418.6-963.7元,施用盛凯华冲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虽然产投比降低,但纯效益却增加62.5-696.3元。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炭基长效肥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习惯施肥(对照)、稳定性肥料常量施用和稳定性肥料减量施用3个处理,研究了炭基长效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基长效肥常量和减量施用处理水稻产量分别较农民习惯施肥增加10.75%和10.74%,增产显著,主要通过提高水稻产量构成中的有效穗数来提高产量;炭基长效肥减量施用处理水稻产量低于常量施用处理,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合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性,炭基长效肥常量和减量处理纯收入分别较农民习惯施肥增加12.42%、14.40%,炭基长效肥减量施用较常量施用投入少、产投比高。因此,本试验条件下,水稻生产上施用炭基长效肥料能够实现节本增效,且以减量基施炭基长效肥(450 kg/hm2)节本增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腐殖酸水溶肥料在黄瓜大棚栽培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常规施肥、常规施肥+冲施等量清水、常规施肥+冲施含腐殖酸水溶肥20kg/667m2不同处理下黄瓜的营养生长、生殖生长、营养代谢、产质量、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冲施含腐殖酸水溶肥料,能够明显改善黄瓜生物学性状,黄瓜生长旺盛,叶片宽大,叶片浓绿,枝条粗壮;此外,能够明显提高黄瓜的品质和产量,亩产量达6145.85kg,比常规施肥增加1044.81kg,增产20.5%,产投比达13.9:1,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肥料种类及用量对临夏地区塬地设施番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塬地黄麻土条件下,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399复合微生物肥、磷酸二铵3种不同类型的肥料及用量对设施番茄植物学性状、产量、施肥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后,番茄株高、茎粗、座果数、单果重、商品果率与施磷酸二铵和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提高,最佳施肥量为4 800 kg/hm2,番茄产量达95 324.7 kg/hm2,较对照增产59.6%。施用399复合生物肥后番茄苗期长势旺盛,叶色深绿,壮苗指数及叶面积指数较高,肥料农学效率高,最佳施肥量为3 600 kg/hm2,番茄产量达92 207.8 kg/hm2,较对照增产54.3%,但肥料产投比较低。磷酸二铵的最佳施肥量为1 440 kg/hm2,但增产增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活污泥生物肥的肥效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污泥生物肥在番茄、大白菜及黄瓜上试验应用,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污泥生物肥使番茄增产 12.37%;大白菜增产 12.58%;黄瓜苗期的生长势、株高等都明显优于对照,苗高增加 9.96%,干、鲜重分别增加 23.85%, 29.31%。证明污泥生物肥对促进作物生长和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刘辉 《农学学报》2015,5(10):70-74
为研究2 种自主研发叶面肥(T1和T2)的使用效果,选用市面销售的2 种叶面肥(T3和T4)作为对照,通过黄瓜盆栽试验研究4 种叶面肥对叶绿素、茎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开发出适合瓜菜类蔬菜专用型叶面肥品种。研究表明:与喷施清水的对照相比,4 种叶面肥均可以增加黄瓜盛果期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增加中后期黄瓜植株的茎粗,延缓衰老,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喷施叶面肥可以显著提高黄瓜产量,增产幅度53.89%~159.30%,T2处理增产幅度最大;喷施叶面肥处理后单果重增加,黄瓜的商品性提高,T4单果重最大,T2次之,分别较对照增加19.94%和19.55%;喷施叶面肥可以提高黄瓜可溶性糖、有机酸、可溶性蛋白、氨基酸、维生素C的含量,改善黄瓜品质,T1和T2处理的品质指标总体略优于T3和T4处理。综合考虑产量、商品性和品质等方面,自制叶面肥T2的效果均优于试验选取的2 种市售叶面肥,是一种合理的瓜菜类叶面肥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有机钾肥在日光温室蔬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陕北黄土高原日光温室大棚蔬菜黄瓜、大青菜、油麦菜和西芹进行了叶面喷施富万钾有机钾肥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日光温室大棚蔬菜上施用有机钾肥,黄瓜植株高度、叶片数、茎粗、叶面积、瓜长均增加。大青菜的茎粗增长44%。油麦菜的株高、茎粗、地上植株、地下根重、总生物量均明显增加。西芹的株高、茎粗、地上植株、地下根重以及总生物量增加。富万钾有机钾肥能明显促进蔬菜生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红麻对不同耕作和施氮方式的响应,为红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合理的耕作和施肥依据.[方法]通过二因素三水平大田试验,研究耕作和施氮方式对红优2号生麻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设3种耕作方式,A:免耕,B:垄耕,C:深松耕(深度30 cm);3种N肥施氮方式,T1:20%作基肥、80%作为追肥,T2:40%作基肥、60%作为追肥,T3:60%作基肥、40%作为追肥,共9个处理组合.[结果]免耕时,AT1处理组合的红麻株高、茎粗、皮厚等农艺性状及生麻产量、种子产量、地上部干重等产量性状均达最大值;垄耕和深松耕时,BT3和CT3处理组合的株高、茎粗、皮厚等农艺性状及生麻产量、种子产量、地上部干重等产量性状均达最大值;与免耕相比,深松耕的生麻产量、种子产量和地上部干重分别增加26.5%、19.1%和21.1%,差异显著(P<0.05).[结论]深松耕组合40%作为追肥;生麻产量和地上部干重均达到最大值;深松耕组合60%作追肥,种子产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肥料对作物养分吸收及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  方法  利用水稻Oryza sativa -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 轮作田间小区试验, 设置不施肥(ck)、纯化肥(FP)、半替代有机肥(50%有机肥替代,CM)、炭基肥(CC)4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下水稻和白菜产量,作物氮磷吸收量和氮磷径流损失量的变化。  结果  与ck相比,施肥条件下水稻产量显著增加了33.5%~42.5%(P<0.05),白菜产量显著增加了26.0%~31.8%(P<0.05),水稻氮吸收量显著提高了41.9%~57.4%(P<0.05),磷吸收量显著提高了22.8%~41.7%(P<0.05),但3种施肥间没有显著差异。与ck相比,3种施肥条件下白菜氮吸收量提高了33.8%~53.6%,CM处理显著高于其他(P<0.05),磷吸收量提高了163.5%~267.8%,增幅从大到小依次为FP、CM、CC、ck,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稻季3种施肥处理的氮磷径流流失量为13.49~15.32和2.19~2.61 kg·hm?2,径流率为3.5%~4.2%和2.0%~2.4%,菜季氮磷流失量为6.33~6.82和0.35~0.44 kg·hm?2,径流率为1.3%~1.6%和0.1%~0.4%,不同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  相同养分当量情况下,纯化肥、半替代有机肥、炭基肥对稻菜种植模式氮磷养分吸收及径流流失无影响。图3表4参25  相似文献   

15.
丁洪  张玉树  李卫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42-4043
[目的]为新型肥料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配制新型白菜专用肥(N∶P2O5∶K2O=16∶7∶13),设5个肥料处理,比较了新型专用肥、普通肥料和俄罗斯复合肥对大白菜的施用效果。[结果]新型专用肥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大白菜的产量。与普通肥料相比,施用等养分量、等养分比例的肥料,新型专用肥可增产10.0%;与俄罗斯复合肥(N∶P2O5∶K2O=16∶16∶16)相比,施用等养分量的新型专用肥可增产20.0%。新型专用肥能明显改善大白菜品质,可溶性糖含量可提高2.7~3.4 g/100 g,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还可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氮、磷、钾比普通肥料分别提高3.4%、2.4%和9.8%,比俄罗斯复合肥分别提高-0.1%、10.0%和9.5%。[结论]研究开发新型专用肥是实现作物增产增收和保护环境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研制的三种膏状叶面肥和液体钙肥在大白菜上的产量效应和品质效应。结果表明,喷施大量元素类、腐殖酸类、氨基酸类膏状叶面肥和均比只喷清水的处理增产,增幅在4.3%~6.2%;喷施以硝酸钙为主成份的液体钙肥能够使大白菜增产10.5%。同时,喷施试验用叶面肥能够降低大白菜体内硝酸盐含量,喷施大量元素类膏状叶面肥和腐殖酸类膏状叶面肥两个处理较对照降低20%左右;腐殖酸类膏状叶面肥处理显著增加了大白菜Vc含量,增幅达25.2%;喷施液体钙肥降低硝酸盐含量15.1%、增加Vc含量23.8%。  相似文献   

17.
春甘蓝施用钾肥的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甘蓝高产的钾肥施用技术。[方法]以甘蓝品种"春甘8398"为试材,设置了2个氮肥(N)水平(225、300 kg/hm2)和3个钾肥水平(0、225和338 kg/hm2)共5个处理。收获时调查了甘蓝的株高、叶片数、展开度、单球重、叶重、根重、单株生物量和净菜率。[结果]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增施钾肥,能明显促进春甘蓝的生长发育。施钾量在338 kg/hm2以下时,株高、单球重、根重、生物量和净菜率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加大逐渐增加。1999年施钾平均增产33.8%,2001年施钾平均增产27.7%。施用钾肥处理平均增收2 190~3 090元/hm2,施用钾肥的产投比达3.85~5.19∶1。[结论]施用钾肥能大幅度提高甘蓝产量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对从日本引进的微生物有机肥料A1在结球甘蓝生产上的使用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菌肥A1在结球甘蓝生产上使用有明显肥效和经济效益,较无肥对照增产5726.7kg/hm2(7.5%),增加收入6872.1元/hm2,产投比为4.77;与常规施肥相比,使用菌肥A1后由于甘蓝增产5299.2kg/hm2(6.9%),增加收入6359.1元/hm2,同时减少肥料支出405.00元/hm2,因此增加净收入6764.1元/hm2。菌肥A1对结球甘蓝的外叶数、开展度、株高等植株性状无显著影响。菌肥A1对结球甘蓝的食用品质无明显影响;在室温条件下(25℃)贮藏能明显延长贮藏时间,10天后的失水率和腐烂率显著低于对照。菌肥A1的肥效除了本身提供的养分而外,还促进了土壤养分的释放,增加速效N含量。菌肥A1与常规肥料配合使用虽然有增产效果,但肥料支出增加,其投入产出比小于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复混肥对木薯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淀粉含量的影响,为木薯大田生产中施用复混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设6种不同复混肥料处理,另设不施肥作对照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木薯株高、茎粗、鲜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结果】与不施肥处理对比,施用禾中王木薯壮根膨大复混肥处理能显著增加木薯生长后期的茎粗(P<0.05,下同),其余施肥处理对木薯的株高和茎粗影响不显著(P>0.05);6种复混肥处理的木薯鲜薯产量均有提高,其中施用绿先机木薯专用肥和桂绿木薯专用肥处理增产显著;施肥处理均降低了块根淀粉含量,其中施用禾中王木薯壮根膨大复混肥处理的淀粉含量显著降低;除施用禾中王木薯壮根膨大复混肥处理外,其余施肥处理木薯淀粉产量均有增加;除南风木薯专用肥外,其他5种复混肥均可增收,其中桂绿木薯专用肥增收最高,绿先机木薯专用肥次之。综合比较,桂绿木薯专用肥的效果最好,鲜薯增产6310 kg/ha,增产25.2%,淀粉增产16.7%,增收2735元/ha;其次为绿先机木薯专用肥,鲜薯增产5533 kg/ha,增产22.1%,淀粉增产13.6%,增收1873元/ha。【结论】木薯复混肥均有利于木薯的生长及产量的提高,且以桂绿木薯专用肥最好,其次为绿先机木薯专用肥。  相似文献   

20.
生防型菌肥对黄瓜生长及根结线虫病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短短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交枝顶孢霉、钩状木霉等生防菌剂配比的生物有机菌肥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黄瓜生长、产量的影响,确定高效菌肥组合。【方法】将4种菌剂按照国家标准分别与有机肥进行配比形成单菌剂、多菌剂等1—10号菌肥试验设置,以不施肥为空白对照,以有机肥、噻唑膦分别为肥料及化学药剂对照。通过盆栽接种根结线虫、根结线虫病温室小区试验及无根结线虫病田间测产试验等对10种不同配比组合的生物菌肥进行试验,通过对黄瓜产量、株高、地上部鲜重以及黄瓜根结线虫病病情指数的调查分析,比较不同配比组合的生物菌肥对黄瓜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以及对黄瓜生长势、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盆栽试验中,化学药剂对照噻唑膦处理防治效果最高达到89.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菌肥处理中,5号、6号、9号菌肥处理,防治效果为分别为52.5%、52.5%、54.2%,均在5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菌肥处理。在温室小区试验中,5号、6号、9号生物菌肥处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6.8%、57.6%、59.3%,与化学药剂对照噻唑膦处理(61.3%)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证实盆栽试验与温室小区试验中各处理防治效果呈显著正相关,而且多菌剂配比防效好于单菌剂菌肥。同时综合对比盆栽、温室及田间测产试验中各处理的黄瓜株高、地上部鲜重、产量,与空白对照相比,各菌肥处理均具有极显著的促生长和增产作用(P0.01),但是不同试验及不同菌肥处理之间存在差异。在田间测产试验中,增产幅度范围为31.7%—74.9%,其中以6号菌肥效果最佳,增产达到74.9%。在盆栽试验和温室小区试验中,1—10号处理中增产效果最为显著的为9号处理,增产分别达到了60.4%和68.1%;其次为1号处理,比对照增产50.8%和55.8%。5号、6号、9号处理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治根结线虫病,而且增产促生长作用较为明显,其中9号处理效果最为显著。综合比较盆栽、温室试验的结果,发现菌肥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与其对黄瓜的增产作用具有一定相关性,但并不显著。【结论】多菌种复合菌肥(5号、6号、9号)对黄瓜根结线虫病防治及增产促生长作用显著,是实现安全高效防治根结线虫病及增产的途径之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