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病原与流行病学 该病痛原为传染性口炎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兔口腔黏膜坏死组织和唾液中,自然感染的途径主要是消化道。1~3月龄的幼免易感,尤其是断奶后1—2周龄的幼免最易感,成年免很少发病,其它动物一般不受感染。该病的传染原是病兔.由于病兔口腔分泌物及坏死黏膜舍有大量病毒而污染饮水、饲料。易感兔采食污染的饮水、饲料后.通过舌、嘴唇和口腔黏膜而造成感染。另外.喂给霉烂饲料而引起机体抵抗力降低.采食尖刺或发硬饲料而引起口腔黏膜损伤,是促使本病发生的诱困.  相似文献   

2.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兔肠毒血症,其特征为家兔发生急剧腹泻、脱水、死亡,是严重危害养兔业的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冬、春两季。该病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伤口感染。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粪便、污水中,病兔及带菌兔的排泄物、含有本菌的土壤和水源均为该病的传染源,各年龄的兔均可感染,但以1~3月龄幼兔易感。  相似文献   

3.
“养殖先防病,不然丢干净”。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防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综合措施,把疫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疫病是传染病的简称,疫病传播有三个必要环节:传染源(向外界排放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等的患病动物或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使病原微生物传播扩散并侵入易感动物体内的通道或方式)、易感动物群(某种动物对某种病原天生具有易感性,如家猪和野猪对猪瘟病毒没有抵抗力,容易感染,就是猪瘟病的易感动物;而山羊和鸡等不会感染猪瘟,就不是猪瘟的易感动物。一定数量的易感动物构成易感动物群,又叫易感畜群)。易感动物被传染后又变成了新的传染源,开始了下一个循环。综合防疫就是采取一系列有效方法,切断疫病流行中的一个或数个环节,从而有效阻止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进而控制甚至扑灭传染病。  相似文献   

4.
正绵羊疥癣病又称羊螨病,俗称绵羊癞病,是由疥螨科或痒螨科的各种螨寄生于绵羊的表皮内或体表所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慢性、寄生虫性皮肤病,以病羊发生剧痒、湿疹性皮炎、脱毛为特征。往往在短期内可引起羊群严重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大批死亡,危害十分严重。我国把其列为三类动物疫病。(一)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绵羊易感,其他动物及人也可感染。2.传染源。病羊、带虫羊和外界活螨是主要的传染源。3.传播途径。本病的传播方式为接触感染,既可由患病动物与健  相似文献   

5.
1水平传播 1.1直接接触传播 是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引起的传播方式。以直接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传染病为数不多,在家畜中狂犬病具有代表性。直接接触而传播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中国畜牧业》2019,(6):73-74
一、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家猪、野猪(包括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和钝缘软蜱为主要传染源。(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或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物(餐厨剩余物、饲料、饮水、圈舍、垫草、衣物、用具、车辆等)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经钝缘软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传播。(三)易感动物家猪和欧亚野猪高度易感,无明显的品种、日龄和性别差异。疣猪和薮猪虽可感染,但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猪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以母猪繁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仔猪及育成猪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 1 流行特点 猪是惟一的易感动物,不分大小性别均易感,以怀孕母猪和1月龄内的仔猪最易感,并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空气、精液传播而感染.将感染猪,特别是隐性感染猪引入易感猪群是该病流行的重要原因.本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饲养管理不善,防疫消毒制度不健全,饲养密度过大等是本病的诱因.  相似文献   

8.
猪瘟的发生和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和其他家畜传染病一样,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或间接地通过生物或非生物媒介互相传染,构成流行。猪瘟在畜群中蔓延流行应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三个环节,只有当这三个环节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才会造成猪瘟的发生和流行。本文详细论述了猪瘟传染源的类型和传染能力、传播途径的类型和具体传播方式、影响易感猪群易感性的因素等。  相似文献   

9.
(一)流行特点该病传播快,四季皆能流行蔓延,一般以春、秋、冬三季发病率高。病兔、隐性感染兔和康复兔是主要的传染源。各家兔都有易感性,以长毛兔最  相似文献   

10.
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病,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感染兔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该病常年均可发生,各种家兔均易感.其中2月龄以上兔的易感染性最高,该病发病率可达100%,病死率可达90%以上.兔大肠杆菌病又称粘液性肠炎,是由一定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仔兔、幼兔肠道传染病,以水样或胶冻样粪便和严重脱水为特征,也是严重影响养兔业发展的重要疾病.最近笔者遇到一起肉仔兔兔瘟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现将发病情况和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兔波氏杆菌病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家兔的常见多发、广泛传播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鼻炎、支气管炎和脓疱性肺炎为特征。该病多发生于春秋季节.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不同年龄的兔均易感。各种应激因素如气候骤变、感冒、长途运输和强烈刺激性气体的刺激等.使其上呼吸道黏膜脆弱.易引发该病。鼻炎型常呈地方性流行,支气管肺炎型多呈...  相似文献   

12.
沙门氏菌病又称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其发病特征是患畜发生败血症和呈炎。孕畜流产。易感动物包括各种家畜、家禽及其他动物。传染源是病畜禽和带菌动物。病菌随粪便、尿、乳汁.流产的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该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染。也可通过交配等方式造成感染。流行特点:牛多在夏季发病,以出生30-40d的犊牛易感。饲养管理不当和外界因素不良均可导致发病。  相似文献   

13.
<正>任何一种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3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因此只要消除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该传染病的流行就自然中止了。我们传统的猪病防控思路都是把易感动物通过疫苗接种或药物保健变为不易感,所以很少关注如何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但是非洲猪瘟目前没有疫苗或药物用于易感猪只,所以只能在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上下功夫。传染源的控制需要政府部门的协调,猪场只能被动配合,至  相似文献   

14.
传染病发生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的途径。研究疫病传播途径的目的主要是能够针对不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病原体从传染源向易感动物群中不断扩散和传播。因此,了解猪病的传播途径并切断传播途径对猪病的防制具有重要意义。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有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2种方式。1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是指病原体从亲代到其子代的传播方式。1.1胎盘传播是指产前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怀孕动物,病原体能通过胎盘感染其体内胎儿的过程。可经胎盘传播的有圆环病毒2…  相似文献   

15.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胚胎感染、死亡而母猪不表现明显症状的繁殖障碍性疾病。该病会导致传染性不孕,是特别常见而且特别重要的疾病,对养猪业的危害很大。感染的公猪及母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常由胎盘感染和交配感染传给胎儿,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环境由呼吸道、消化道传给易感动物,鼠类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6.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猪是本病唯一的易感动物,各种年龄猪均易感,3月龄猪最为易感。本病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猪和康复带菌猪,经飞沫或猪与猪直接接触感染,天气突变、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和饲养管理条件差等应激因素易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是现代养猪业应该重视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兔出血症俗称“兔瘟”,又称兔坏死性肝炎、兔出血性肺炎、兔传染性出血症、兔病毒性猝死症,是由出血症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致病性传染病。以传染性极强、实质脏器出血、发病率和致死率很高为特征。本病自然感染仅发生于家兔,品种、性别间差异不大,3月龄以上的兔最易感。健康兔与传染源的直接接触而感染,或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器具易间接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1临床症状最急性型的多见于新疫区及流行初期。病兔表现为突然死亡,多见于夜间。死前仅表现暂短的兴奋,而后卧地挣扎、抽搐、四肢如游泳状,咬…  相似文献   

18.
关于家畜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在家畜传染病的教科书中均归纳为传染源、传染途径(或传染媒介)、易感动物(或易感畜群)三个基本环节。南京、江苏、山东农学院主编的《家畜传染病》一书中写到:“流行过程是由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球虫病是家兔常见的寄生虫病,也是危害养兔业的重要疾病之一,各日龄的兔对本病均有易感性,断奶幼兔的感染率可达100%。1流行特点引起兔球虫病的是病兔和带虫兔,易感兔经口食入孢子化球虫卵囊而被感染,工作人员、鼠、虫等能机械性转移球虫卵囊,也是重要的传染源。2临床症状病兔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腹部膨胀,结膜苍白,眼、鼻分泌物增多,口腔周围被毛潮湿,间歇性腹泻,尿频,后肢及肛门周  相似文献   

20.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杂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以出血性败血症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一般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亦可通过吸血昆虫或创伤而感染本病。患兔与隐性感染兔为主要传染源,各种年龄和不同品系兔均可感染,发病率一般为20%-70%,致死率高。笔者从事兽医临床诊断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就该病的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