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水稻不同育秧方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楚粳29号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育秧方式在半免耕栽培条件下的产量构成因素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以薄膜育秧拌旱育保姆采用精量播种的方式为最佳,其次是薄膜育秧拌旱育保姆的方式,第3是薄膜育秧不拌旱育保姆的方式,塑盘育秧不利于培育带蘖壮秧;薄膜育秧处理比塑盘育秧处理稻谷产量高;经济效益方面以薄膜育秧拌旱育保姆较好,如能采用精量播种技术最好。  相似文献   

2.
水稻苗床本田全程免少耕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4种旱育秧方式对水稻出苗时间、出苗率、成秧率、整齐度和秧苗素质的影响,同时还探讨了苗床免少耕 旱育保姆抛秧型、塑盘旱育两种育秧方式在本田免耕和翻耕条件下对抛秧立苗、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床免少耕条件下,旱育保姆能明显提高水稻出苗率、成秧率和整齐度,提高秧苗素质和延长秧龄弹性,并可用旱育保姆旱育秧型替代抛秧型培育无盘抛秧;本田翻耕比免耕更易于抛秧立苗,但立苗时间基本无差异,用旱育保姆抛秧型培育的秧苗立苗速度显著快于塑盘旱育秧;无论是本田免耕还是翻耕,无盘旱育抛秧均比塑盘旱育抛秧增产,增产幅度为3.29%~4.95%;水稻苗床本田全程免少耕无盘旱育抛栽产量最高,技术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不同育秧方式的秧苗素质及免耕抛栽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4种育秧方式的秧苗素质以及免耕抛栽效果。结果表明,无盘旱育有利于提高出苗率和成秧率,提高秧苗素质,延长秧龄弹性,从省工省力和节本增效出发,采用无盘旱育替代塑盘旱育是今后水稻抛秧育秧方式发展的主要趋势;4种育秧方式产量水平均较高,但苗床免少耕+旱育保姆秧苗素质好,根系带土量大,发根力强,抛栽后易于物理立苗和生理立苗,本田早生快发,既省工节本,又增产增效,是在试验条件下效果最好的一种育秧方式;苗床免少耕+旱育保姆+纱窗垫底秧苗起秧方便、植伤轻、发根力强,但根系带土少,免耕抛栽后部分秧苗立苗困难,对产量有一定影响,有待探索完善。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塑盘湿润育秧秧龄弹性小、秧苗素质低、操作工序多等技术难点,采用旱育保姆种衣剂种子包衣,研究其在塑盘湿润育秧上的应用效应。结果表明:包衣处理可加大塑盘抛秧的秧龄弹性,提高秧苗素质,简化育苗工序,增加产量。与未包衣对照相比,包衣处理的出苗率提高,立枯病、稻蓟马病虫危害率减轻,株高降低,秧苗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单株带蘖数、假茎粗、总根数、根冠比明显增加;剪根水培发根速度快、发根条数多、根长增加,立苗速度提早3d,抛后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高、干物质积累多,增产显著。应用旱育保姆种衣剂种子包衣,可解决塑盘湿润育秧目前存在的技术难点,促进抛秧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水稻不同育秧方式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稻几种不同育秧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无纺布、旱育保姆”旱育秧具有不用寄栽小秧、秧苗素质好、产量高、投入少、省工、省力、管理方便、增产增收、经济效益好等技术特点,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农业实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育秧组合技术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杂交稻组合Ⅱ优838为材料,采用三因素再裂区试验,研究了育秧组合技术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素质以塑盘旱育秧最优,编织布育秧秧苗素质较差,但其育秧成本最低。浸种处理的秧苗在秧龄、茎基宽和干物重等方面显著高于对照。壮秧剂对秧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旱育秧姆",在培养适龄机插秧壮秧剂更加有利。但在培育超秧龄的大苗机插秧方面,旱育保姆更能控制苗高。在中小秧龄下,以塑盘旱育秧+浸种处理+0.75kg壮秧剂拌80kg土的组合技术最优;在长秧龄下,以塑盘旱育秧或编织布旱育秧+短时间浸种+旱育保姆保衣或壮秧剂结全旱育保姆包衣技术组合最适宜。  相似文献   

7.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应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德新 《耕作与栽培》1998,(1):21-21,40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栽培,是集水稻塑盘湿润育秧和肥床旱育稀植这两项技术之长,充分发挥肥床旱育壮秧和塑盘抛栽的优势,克服塑盘湿润育秧秧龄弹性短等弱点,寻求两项技术最佳结合的一项农业适用新技术。通过我市近两年的实践证明,塑盘旱育抛秧表现出秧苗素质高、秧龄弹性大、抛秧用工省、活秧快、发苗早、颖花总量多、穗粒重、产量高等优点。但在技术上应注意几个主要环节。1注意床土培肥和秧床制作型式塑盘旱育秧床的选择培肥标准与肥床旱育秧相同。首先应按1:60的床田比,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管理方便、保水保肥、排透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拌种剂和不同覆盖方式育秧在生产中,对水稻的影响,以江优126为材料,开展了不同拌种剂和不同覆盖方式育秧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贵大药剂和旱育保姆拌种,在普通农膜和无纺布覆盖方式下进行的湿润育秧,均能在生产上获得高产,较不拌任何药剂、不盖膜的常规育秧产量分别高18.26%、19.85%、21.06%和21.26%,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水稻旱育两段秧和塑盘旱育抛秧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旱育秧苗生理转换期死苗严重;二是病害多;三是根盘小、苗体轻,根部带土少,立苗难,植伤重;四是塑盘育秧成本高。为了解决这些生产实际问题,根据省农技总站的安排部署,2007年我县实施全省重点农技推广项目:水稻旱育保姆剂拌种和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0.
水稻旱育抛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塑盘湿润抛秧、肥床旱育手栽、湿润育秧抛秧及湿润育秧手栽为对照,对肥床旱育抛植和塑盘育抛植的产量形成特点及其高产配套措施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金优990适宜种植密度和育秧方式,进行了4个不同密度与2种不同育秧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栽培条件下,栽插密度为(19.8cm+29.7cm)×16.5cm,旱育的育秧方式,金优990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使用不同拌种剂和利用不同覆盖方式育秧在水稻生长上的应用效果,以C两优华占为材料,采用2因子3水平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不同拌种剂和不同覆盖方式育秧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贵大药剂和旱育保姆拌种、在普通农膜和无纺布覆盖方式下进行的湿润育秧,在大田生产上均能获得高产,较不拌任何药剂、不覆盖的常规育秧分别高21.84%、20.86%、20.59%、20.14%,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抛栽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杂交水稻桂两优2号为试材,设土床旱育秧(A1)、编织布旱育秧(A2)、塑盘旱育秧(A3)、编织布湿润育秧(A4)、塑盘湿润育秧(A5)5种育秧方式及壮秧剂处理2个因素,研究育秧方式对抛栽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抛栽后立苗最快的是A2,其次是A3和A5,A1和A4最慢;分蘖最快、数量最多的是A2,其次是A1,A4分蘖最慢、数量最少;干物质积累A2具有明显优势,其次是A3、A5和A1,A4积累最少;A2的产量最高、产量性状较好,A4产量最低、产量性状较差,其他处理的产量及性状介于A2与A4之间。施用壮秧剂可促进早稻生长,改善产量性状,提高产量。育秧方式与壮秧剂交互作用对早稻产量及主要性状有显著影响。综合早稻生长和产量及性状看,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合的育秧方式是编织布与施壮秧剂组合旱育秧。  相似文献   

14.
不同育秧方式及播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优质杂交稻金优63为试材,通过不同育秧方式、不同播期的田间试验比较,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播期内,无论采用何种育秧方式,在合理的肥水运筹下均能实现单产650kg/667m^2以上;育秧方式中,以旱育水寄两段秧平均单产701.67kg为最高,湿润育秧平均单产680kg位居第2,生态旱育秧平均单产650kg名列第3;不同播期下,旱育水寄两段秧、湿润育秧均以一期播种单产最高,生态旱育秧则以二期播种为最高;经效益分析,采用生态旱育秧方式能达到节支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楚粳29号为试验材料,探讨半免耕不同抛秧密度栽培的产量构成因素与经济效益,以人工栽培的通常密度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抛栽密度的每丛穗数以高密度的低、低密度的高;不同密度的处理穗粒数方面相差较小;抛栽的处理穗实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每穗的结实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抛栽的结实率高于对照。不同抛栽密度的稻谷产量以2万丛/667m2密度抛栽的产量最高,其他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低于对照产量3.22%。经济效益上旱育保姆拌种育秧、大田半免耕割抛、大田抛2.0万丛/667m2最高。  相似文献   

16.
肖厚定 《耕作与栽培》2001,(3):F004-F004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不同复膜方式育秧技术。提高试验研究科学水平和摸索经验。指导全县水稻旱育浅植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为探索水稻旱育秧的最佳覆膜方式 ,按省农技总站方案 ,1995年进行旱育秧不同覆膜方式试验。1 1 试点与品种品种为汕优 6 3,试点安排在沿河中界乡 ,海拔 5 5 0m ,苗床土壤大田前作油菜 ,土壤肥力中高。1 2 试验设计试验设 5个处理 :1 拱膜育秧。 2 拱膜加绿肥育秧。3 平铺膜育秧。 4 平铺膜加绿肥育秧。 5 打孔膜加绿肥育秧。苗床小区面积 4m2 ,大田 2 0m2 ,3次重复 ,…  相似文献   

17.
水稻旱育稀植和抛秧技术是“九五”期间被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的农业增产措施。水稻免盘旱育抛秧是云南省麻栗坡县的科技人员在水稻旱育稀植浅插技术和塑盘育秧抛秧的基础上,经过试验、示范获得成功的一项水稻栽培新技术。该项技术的实质就是不需塑料软盘,直接利用肥床旱育秧,单株拔秧,秧苗根系带土直接抛秧。  相似文献   

18.
免耕高留茬抛秧稻的产量及若干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与常耕插秧和抛秧的比较,分析了免耕高留茬抛秧分蘖消长、根系生长、籽粒灌浆和产量特性;同时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和秧龄对免耕高留茬抛秧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高留茬抛秧分蘖缓慢,有效穗数较少。抽穗前植株发根力较低,但抽穗后10 d植株发根力高于其他种植方式,抽穗后30 d根系伤流强度显著高于常耕插秧和抛秧,后期植株衰老延缓。强势粒灌浆过程差异较小,但免耕高留茬抛秧延长了弱势粒灌浆时间,增加了弱势粒重,提高了单穗颖花数、籽粒充实率和千粒重。产量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在免耕与前作秸秆高留茬还田条件下,旱育带泥抛栽根多活力高,促进了水稻分蘖早生快发,比塑盘育秧抛栽极显著增产;3个抛栽秧龄中,以秧龄40 d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是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制发明的高吸水种衣剂"无盘抛秧剂"为核心技术,实施包衣旱地育苗,培育壮秧,并在秧苗根部形成"吸湿泥球",利于抛植立苗,这种方式既综合了塑盘旱育抛秧的带土抛植、易抛秧、易立苗的优点;又综合了肥床旱育抛秧秧龄弹性大、可培育中、大苗壮秧、利于高产的优点,是将旱育秧技术和抛秧技术相集成的稻作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通过旱育抛秧应用“旱抛成功”与常规旱育秧对比试验和旱育抛秧应用“旱抛成功”不同叶龄移栽试验,表明“旱抛成功”具有防病防虫、蓄水保水、控长促蘖、促进生长、带土抛栽、增穗增粒等效果,旱育抛秧应用旱抛成功,秧苗矮壮、素质好、成秧率高,能带土抛栽,抛栽后返青快、分蘖早、分蘖多、有效穗数多、穗粒数多、产量高;不同叶龄移栽效果差异不显著,可根据不同茬口选择移栽叶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