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玛纳斯县包家店镇采用-膜三行高密度植棉方式,行距配置(28+28+55)厘米,株距10厘米,收获株数15900株/666.7米2.单株结铃6.2个,铃重4.9克,衣分33%,单产皮棉159.4公斤.  相似文献   

2.
(一)高密植栽培密度与方式 1.一膜五行 1.4米的薄膜上,一膜五行30厘米等行距,666.7米2理论株数1.5万株.  相似文献   

3.
农业小常识     
1.如何计算玉米的种植株距①1亩6000平方尺,株距=6000/亩株数/行距。例如:每亩4000株,行距为1.5尺,株距为6000/4000/1.5=1(尺)。②每亩3000株,行距2尺,株距=6000/3000/2=1(尺)。③每亩按666.7平方米,算法是一样的,例如:每亩4000株,行距0.5米,株距=666.7/4000/0.5=0.33335(米)=1(尺)。  相似文献   

4.
一、技术指标 1.目标产量 667米^2产量1100~1200千克。 2.株行配置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平均行距45~48厘米(膜上行距35厘米,膜间距55~60厘米),株距22~24厘米。  相似文献   

5.
奇台农场为了提高玉米种植水平,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与中科院积极合作,利用本场适宜玉米生长的气候条件,开展玉米超高产种植试验示范项目。经几年努力,大面积玉米平均667米2产量达1 036千克,小面积平均667米2产量达1 511.74千克。一、技术指标1.株行距配置采用3膜6行点播机,宽窄行播种,宽行7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15厘米,每穴留苗1株,理论  相似文献   

6.
一、栽培方式 1.直播方式 4月初,机械铺膜播种.平均行距为O.67米,株距32~35厘米,每667米2 3 000~3 200株.  相似文献   

7.
麦盖提县从90年代初推行棉花"矮、密、早"栽培模式以来,一直采用(60+40)厘米×(12.5~13.5)厘米的株行距,理论株数为9877~10667株/667米2.1995~1996年示范推广宽膜植棉后,改变株行距为(60+32)厘米×(12.5~13.5)厘米,理论株数提高到10735~11594株/667米2,但全县单产没有大的突破.2000~2001年高密度试验示范,2002年起采用(60+32)厘米×(9.5~10)厘米的密植模式,理论株数提高到1.4~1.5万株/667米2,棉花生产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8.
一、播前准备 1.合理密植 采用1.25米的宽膜,行株距配置为(25+60+25)厘米×9.5厘米,667米2理论株数17013株,保苗16500-17000株,收获16500株左右。2.品种布局乌什县从抗逆性、早熟性、丰产性、结铃性等方面选用新陆早33号、新陆早35号、新陆早12号等品种,并根据生态环境、气候特点、水力资源等,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岳普湖县推广实施"两菜一粮"栽培模式。"两菜一粮"模式:早春覆膜种植马铃薯,畦间间作春玉米,或麦田间作大蒜及菠菜等,再种植大白菜、萝卜或恰玛古,由原来的一年种植两季变成一年种植三季,提高单位效益,实现全县蔬菜产业效益、规模双丰收。株行配置:马铃薯起垄种植,垄距1米,1垄2行,株距30厘米,667米2理论株数4444株。玉米隔行在沟底中心种植,行距2米,株距25厘米,667米2理论株数1333株。  相似文献   

10.
株行距配置对机采棉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分析机采棉适宜的种植方式。【方法】在同一密度(18×104株/hm2)下设置3种株行距配置方式:一膜三行(76 cm+76 cm+76 cm等行距,株距7 cm);一膜四行(76 cm +66 cm +10 cm +76 cm,平均行距57 cm,株距10 cm);一膜六行(66 cm +10 cm,平均行距38 cm,株距14.6 cm),分析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棉铃时空分布、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一膜三行模式下的棉花株高、果枝始节高度均优于其他模式;叶面积指数在盛铃期达到峰值,其中一膜三行处理叶面积指数较一膜四行、一膜六行处理分别高出11.57%、4.50%。产量以一膜三行处理最高,为6 269.46 kg/hm2,较一膜四行、一膜六行分别高出4.06%、4.85%,各处理间棉花纤维品质基本无差异。【结论】一膜三行等行距种植模式更适合作为机采棉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一、种植形式 以260厘米1带划畦,3月底应用地膜覆盖技术种植4行早熟马铃薯,行距40厘米,株距40厘米,667米2留苗2 300穴,到4月上旬在每带的空档中套种2行鲜食玉米,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667米2留苗1 700株,玉米与马铃薯间距50厘米.7月下旬两种作物收获后,及时整地起垄盖膜复播大白菜,株距50厘米,行距50厘米,667米2留苗2 600株.  相似文献   

12.
<正>1试验目的为加快棉花新品种推广步伐,拓宽品种推广渠道,推进棉花品种和品质结构的优化,2016年在阿克苏市各级领导,地区种子管理站,市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决定在我市开展棉花新品种展示工作,从田间种植,观察记载,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可靠的依据。2参试品种棉花展示示范试验:参试品种6个(参试品种见表格)。3试验方式采用1.45M膜宽,平均行距40厘米,株距12厘米,每品种种植面积0.45亩,示范总面积2.7亩,亩理论株数约13889株。  相似文献   

13.
刘俊  郎丽 《农村科技》2014,(5):26-27
<正>为减轻棉农打顶工作压力,推动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用化学整枝技术代替人工打顶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一、试验区概况89团2连是棉花化学整枝剂氟节胺重点观察区,总面积7.8公顷,地势平整,沙壤土,肥力中等,前茬棉花。播种使用超宽膜机采棉种植模式,膜上精量点播,1管2行膜下压力滴灌,行距(64+12)厘米,株距9.05厘米,667米2理论株数1.96万株。  相似文献   

14.
一、栽培方式 1.直播方式 4月初,机械铺膜播种.平均行距为0.67米,株距32-35厘米,每667平方米3000一3200株. 2.点种方式 一般4月初机械铺膜,4月中旬人工点种,株距32-35厘米,每667米2保苗3200~3500株. 二、品种选择 选用早熟品种,合理安排播种期,以提早采收期又避开采收高峰期. 三、播期及播量 1.播期 当10厘米土壤温度12℃以上,就可播种,直播适合于大田栽培,正常播种期在4月3-15日.  相似文献   

15.
1.种植形式带宽1米,带内铺幅宽80厘米的微膜,膜上种植2行甘蓝,甘蓝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60厘米,株距33厘米,667平方米留苗4000株.玉米种在甘蓝行中间,株距23厘米,667平方米留苗2887株.  相似文献   

16.
阿瓦提县优化长绒棉高密度栽培模式,对机械进行改装,一膜四行株距从10~12厘米缩小到8~10厘米左右,密度达16000~20000株/666.7米2左右,实现了高密度栽培.  相似文献   

17.
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品种选择乌什县主栽品种为新陆早13号、新陆早33号。二、种植模式膜宽1.25米,1膜4行,株行距配置为(10+15+60+15+10)×9.5厘米,每播幅宽1.65米,667米2理论株数17021株,实际保苗16500株以上。  相似文献   

18.
1 种植模式 一般采用“双品双层”1:2棉套棉模式,有两种种植模式:一是采用幅宽145厘米地膜,中间种一行“标杂A1”,株距30厘米,每亩保苗1587株,行距50厘米处各种当地早熟品种一行,株距15厘米,膜间行距40厘米,每亩保苗6349株;二是采用幅宽145厘米地膜,边行种植一行“标杂A1”,株距30厘米,亩保苗1670株,在距“标杂A1”50厘米处种两行当地早熟品种,行距33厘米,株距15厘米,膜间行距50厘米,亩保苗6633株。均留单苗,不留双苗。  相似文献   

19.
1套种模式该模式2.2米为一带,采用“六··二·一”种植方式,即6行小麦,3西芹,2行棉花,1行西瓜。10月上、旬播种6行小麦,行距20厘米,占地。留1.2米空档,于11月上、中旬搭拱棚(棚高1.5米左右为宜,畦长不过20米)移栽芹菜,西芹株行距为30米×40厘米,可栽3行;普通芹菜株距20厘米×2  相似文献   

20.
一、栽培方式1.直播方式4月初,机械铺膜播种。平均行距为0.67米,株距32~35厘米,每667米~23000~3200株。2.点种方式一般4月初机械铺膜,4月中旬人工点种,株距32~35厘米,每667米~2保苗3200~3500株。二、品种选择选用早熟品种,合理安排播种期,以提早采收期又避开采收高峰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