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晓荭  侯生英 《种子》2006,25(7):99-100
油菜是我省主要农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已占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且90%为优质杂交油菜,即低芥酸、低亚麻酸、高含油量。杂交油菜在我省油料作物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种子纯度是最关键的因素。近年来,种子纯度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但油菜种子纯度仍然制约着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这已引起种子生产、管理等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我省杂交油菜制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项质量监督措施,以供种子生产、管理及检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三系配套生产的杂交一代油菜种子,纯度问题至关重要,纯度的降低必然导致产量的下降。结合多年的制种经验、大田生产的纯度调查和种植鉴定资料的分析,对影响F1种子纯度的原因作了探讨,并制定了科学的种子保纯生产规程和规范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陈震  陈星  秦祖海 《种子科技》2006,24(5):53-54
利用三系配套生产出来的F1杂交油菜种子,其纯度不仅关系到种子质量能否达到国标要求,而且还影响到其组合的增产作用能否正常发挥。为此,我们结合多年的制种经验、大田生产的纯度调查和种植鉴定资料的分析,对影响F1种子纯度的原因作了探讨,并制定科学的种子保纯生产规程和规范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油菜是临夏县重要的油料栽培作物。多年来油菜品种单一,虫害严重等诸因素的影响,使油菜籽单产低,种植面积下降。针对临夏县油菜种植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临夏县1998年引进油菜杂交种青油331示范种植,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为了进一步验证杂交油菜的产性和本区的适应性,筛选出适合种植的最佳品种,推动临夏县的油菜生产,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1999年安排了7个品种进行品比试验,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两系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主要缺点是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用兄妹交繁殖后,不育株率只能保持在50%左右,制种时必须在开花前拔除占母本群体50%的可育株,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较大,生产成本较高。但两系法在彻底清除可育株和严格的隔离条件下,制种的纯度可达99%以上,能保证杂交种的质量。因此,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仍然是目前大面积生产上常用的杂交油菜种子生产方法。本文研究在保证两系制种纯度和种子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大面积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产量,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优质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子的需求量随之增加。伴随着农业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种子商品化程度、育种手段及油菜单产的不断提高,油菜种子质量将日益成为一个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根本。作为一个种子企业,特别是集育、繁、销于一体的大种业,更有责任、有义务向农民提供优质合格的油菜种子。为防止劣质杂交油菜种子进入市场,给农民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给农民生产带来严重后果,这给种子企业提出了一个严肃问题——如何给农民提供优质合格的油菜种子?  相似文献   

7.
应用酯酶同工酶测定秦油2号种子纯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酯酶同工酶测定秦油2号种子纯度陈先锋,陈龙英,顾万昌,许国慰安徽省合肥市种子公司近年来,随着杂交油菜秦油2号在我省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杂交油菜种子的用量逐年增加。为了给生产上提供高纯度的杂交一代油菜种,保证其增产优势,杜绝伪劣种子在市场上销售,我...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作物。随着种子法出台,种子产业化的发展,种子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农民生产意识的提高,国家对种子市场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对种子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法定四项指标已满足不了农民的需要,种植户要求纯度要达到国标一级以上,特别是田间不能有大青棵,净度要达99%以上,商品性要饱满、有光泽,一句话,首先种子外观要好看。这就对种子生产提出很大的挑战,简单常规的种子生产管理模式已很难达到农民对质量的要求。这就要求生产单位要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细节的落实。下面就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谈一下个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1影响杂交油菜种子纯度的因子 1.1种子变异 杂交油菜种子生产采用的是三系配套法,在三系种子生产过程中,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都可产生变异,造成亲本种子不纯,用不合格的亲本种子制种,直接影响了杂交F1代的纯度。  相似文献   

10.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 ,是农民增产增收的根本内因 ,必须确保种子质量。质量是种子的命脉 ,它直接影响种子能否用于农业生产及制种单位的经济效益。为此 ,我们结合历年的杂交油菜制种经验 ,摸索出一套保障杂交油菜种子质量的技术。1 选地及安全隔离选择苗床 :选择前茬早 ,连续二年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肥沃、平坦、疏松、向阳、排灌方便、远离村庄、畜禽不易践踏的地方。选择制种区 :选择群众基础好。干部素质和积极性高的村庄 ,地势平坦 ,土地肥沃 ,排灌方便 ,不易被人畜危害 ,有利于连片种植 ,一二年内未种过油菜和十字花科作物…  相似文献   

11.
黄泥田在我省分布面积广,约占总稻田面积的46%,是我省种植油菜的主要土壤。黄泥田种植杂交油菜后,施N量以多少为宜,杂交油菜是否比常规油菜需肥量大,黄泥田种植什么杂交油菜品种为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于1989年秋在思南县塘头坝子本所试验地进行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制种不育系对低温、水分较为敏感,尤其对秋播制种油菜在春季初花期易产生微粉自交结实,影响种子纯度。勉县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生产基地之一,多年来一直研究解决制约杂交油菜制种高产和确保种子纯度这一矛盾,在总结1996年杂交油菜秦油二号制种纯度下降、转商损失300万元这一严重教训的基础上,从1997年秋播开始,做了以下试验工作,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采用旱地、迟播、密植、控肥技术,搭好制种油菜丰产苗架1.1改平坝水田油菜制种为丘陵旱地制种由于平坝油菜制种多为水田,土壤湿度大,含水分高,油菜长势旺,难以控制水肥,…  相似文献   

13.
张耀文 《种子科技》2001,19(6):354-355
杂交油菜制种技术较复杂 ,中间环节多 ,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因而对制种环境、媒介和亲本都有严格要求。下面分别谈谈影响杂交油菜制种质量和产量的因素 ,及其可采取的相应措施。1 影响杂交油菜制种质量的因素1.1 亲本配合力 :杂交油菜制种需要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共同作用才能完成 ,若亲本选择不严格或越代使用 ,使亲本间配合力降低 ,则会导致所制得的杂交种子纯度降低 ;若保持系的保持能力不够 ,则会使用于制种的不育系的不育率和不育度都较差 ,出现大量的半不育株和正常花株 ;若恢复系的恢复能力较差 ,则会使所制得的杂交种子中…  相似文献   

14.
油菜是青海省第一大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油菜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特殊的生产资料,其质量尤为重要。青海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制种条件,现已成为国内油菜北繁和制种的基地。我省杂交制种开始于1996年,截止2007年杂交油菜种子制种面积达2900hm^2;给外省繁殖杂交油菜1000hm^2。要想获得高质量种子,  相似文献   

15.
广汉市1986~1988三年试种优质早熟杂交油菜涪汕一号和85-117,平均亩产165.8~213.8公斤;我市杂交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89年推广面积2万亩,1990年计划推广7万亩,1991年全市实现杂交油菜良种化,计划面积15.5万亩。现根据几年我市的试验和大田调查,总结了杂交油菜生长发育规律,夺取油菜稳产高产的栽培技术,供生产上参考试用。  相似文献   

16.
戴晓丽 《种子世界》2009,(11):10-11
近几年,互助县大力发展以优质杂交油菜为重点的油菜产业,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油菜是互助县的特色作物和主导产业,也是互助县农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作物和主导产品,在2005年青海省首届农畜产品展示会上被评为优质农产品,生产的4级精炼油被评为优质加工产品,全县种植面积达2.4万hm^2,  相似文献   

17.
浅析我国油菜生产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油菜在我国常年种植面积约为 800万公顷,其种子含油量为 30%~ 50%,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长期以来,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 30%左右.加入 WTO以后,我国各种农产品市场都面临着强大的国际市场冲击,对于我国油菜产业来说,由于长期处于被保护的地位,缺乏强硬的市场竞争能力.加之随着国际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油菜产业和市场能否平稳地度过这个时期是一项挑战.  相似文献   

18.
油菜是青海省六大作物中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每年种植杂交油菜面积10万hm^2左右,约占青海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8.7%,是青海省农牧民在农业经济中的主要收入之一。2009~2010年青海省小寨良种试验站为了促进杂交春油菜新品种的引进和品种更新换代,使小寨园区真正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样板、新品种的展示平台,为我省春油菜主导品种的合理布局和结构调整提供试验依据,从不同区域共引进多个杂交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甘蓝型油菜杂交制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制种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着种子的纯度,一是亲本质量达不到标准,即:不育系的育性不彻底,微粉自交引起混杂;恢复系的恢复力不强,或恢复系混杂,恢复力衰退,形成半育株.  相似文献   

20.
张志跃 《种子科技》2005,23(4):234-235
近年来,新优双低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的不断推出,不仅满足了油菜产区的品种需求,提升了我国油料的生产水平,同时也促使油菜种子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用种者在选择品种的同时,也对种子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全面提高种子质量总体水平已成为种子产业的当务之急.作为种子生产者,在杂交油菜种子的生产过程中,应明确质量控制的关键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