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6~1992年由澳大利亚提供史密斯桉种源12个,亮果桉种源17个,分别在保山、昆明、楚雄进行史密斯桉、亮果桉的种源选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史密斯桉、亮果桉存在种源差异;从生长量、生长稳定性、抗逆性、桉油含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认为,史密斯桉15544、15092、12131种源,亮果桉12401、13281、14449、16636、16750种源是表现较好的种源,4~6年生史密斯桉优良种源,与直干桉对照相比,蓄积量的平均实际增益为58%;而3~4年生亮果桉蓄积量的平均实际增益为73%。史密斯桉含油量增益为57.4%。试验选择出以上述两树种种源可在适宜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亮果桉等桉树的引种试验首先在保山进行,后又在昆明金殿森林自然中心进行中试,以直干桉作对照。经对幼林阶段的生长量、生物量、抗性等进行综合分析评定,结果表明:亮果桉、巨桉、多枝桉、双肋桉各项指标接近或优于对照。亮果桉高生长比对照大24%,巨桉大4%,多枝桉大16%,双肋桉与对照相似;亮果桉胸径生长比对照大22—46%,巨桉大11%,多枝桉、双肋桉与对照相似。因此,上述树种可以在相应的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3.
史密斯桉,亮果桉种源选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986-1992年由澳大利亚提供史密斯桉种源12个,亮果桉种源17个,分别在保山、昆明、楚雄进行史密斯桉、亮果桉的种源选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史密斯桉,亮果桉存在种源差异;从生长量、生长稳定性、抗逆性、桉油含量等进行综合评定认为,史密斯桉15544、15092、12131种源,亮果桉12401、3281、14449、16636、16750种源是表现较好的种源,4-6年生史密斯桉优优良种源,与直干  相似文献   

4.
七种桉树的引种试验在保山市羊邑镇进行,以我省原引种成功的直于桉作对照。经对幼林阶段生长量,年生长节律,生物量,抗性等的观测和方差分析,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定法对各引种树种的树高、胸径生长,生物量及抗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亮果桉、巨桉、双肋桉其各项指标接近或优于对照。亮果桉、巨桉高生长比对照大25~40%,胸径生长比对照大11~22%,双肋桉生长量与时照近似。因此,上述桉树可在相应的地区引种发展。树木引种栽培是树木改良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次引种试验是以引进纤维用材和提取桉油树种为目的,通过气侯条件以及与蓝桉亲缘关系密切的树种生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我们选定王桉(Eucalyptus regnans)、巨桉(E·grandis)、山桉(E.dalrympleana)、亮果桉(E·nitens)、双肋桉(E·bicostata)、直干桉(澳,E·maidenii)、毛皮桉(E·maearthuri)等七种桉树进行引种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5.
蓝桉,直干桉,亮果桉的优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桉、直干桉、亮果桉的优树选择,经回归和相关分析,选择性状的筛选,初步认为采用优势木法较好。蓝桉,直干桉以测定胸径为主,亮果桉以测定树高为主,选择标准为优树胸径或树高大于优势木平均植15%以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巨桉(Eucalyptus grandis)和亮果桉(E.nitens)实生苗以及巨桉萌芽(?)枝节之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时,对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王豁然  郑勇奇 《林业科学》1993,29(4):366-372
亮果桉[Eucalyptus nitens(Deane & Maiden)Maiden]在分类学上与蓝桉(E.glo-qulas Labill)和多枝桉(E.viminalis Labill)亲缘关系密切,同属于双蒴盖亚属(Sgm-phyomyrtus)蓝桉组。亮果桉是桉树属中高大乔木树种之一,是澳大利亚高大桉树林的重要组成树种。树高通常40-70m,偶见高达90m,胸径1-2m,树干饱满通直。亮果桉的地理分布呈现出典型的地理间断特征,种群之间彼此隔离,因此其形态特征,尤其是幼态叶的特征产生明显的种内地理变异。它分布在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土和维多利亚4个相互隔离地区。水平分布的地理纬度范围为30°-38°S,垂直分布海拔  相似文献   

8.
巨尾桉等6种桉树早期生长比较和耐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进 《广西林业科学》2003,32(4):197-199
在日本三重县通过巨尾桉 (E grandis×E urophylla)等 6种桉树早期生长差异和耐寒性试验 ,结果表明 :赤桉、巨尾桉、蓝桉、邓恩桉和细叶桉的幼树表现出一定的早期速生特性 ;在 - 1~ - 4℃的低温下 ,亮果桉和邓恩桉与其它桉树相比 ,表现出较强的耐寒风和低温伤害能力。  相似文献   

9.
尾叶桉生长调查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结果表明:1.尾叶桉在雷州地区的生长显著比其他的一些引种桉树速生:(1)尾叶桉和13个树种(种源)(以窿缘桉作对照)的引种生长比较,1年生、2年9个月生和3年2个月生,尾叶桉的树高、胸径、材积均高于13个树种(种源)和对照;(2)尾叶桉与雷林1号桉(50号)、刚果12号桉、窿缘桉(对照)等进行造林对比试验,3年半生,尾叶桉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均居几个树种之首,分别为对照的164.2%、161.3%和435.3%。2.尾叶按的抗风力较强。3~5年生的3片尾叶桉林,1984年和1985年受到两次阵风10~11级的强台风袭击,风害率为10.1%~19.6%,而同龄的窿缘桉、小帽桉、葡萄桉等风害率高达26.1%~55.3%。  相似文献   

10.
蓝桉、直干桉种源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8次重复。经对生长量、保存率、抗性等的观测、分析,采用综合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蓝桉、直干桉存在种源差异。筛选出蓝桉T、L、G种源,直干桉12132、12125种源为表现较好的种源。最佳种源蓄积量与最差种源相比,蓝桉大125%,直干桉大55%,上述优良种源可在我省蓝桉、直干桉种植区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尾叶桉、杂交桉无性系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三门江林场参试的6个无性系分别来自巨尾桉(E.grandis)、尾赤桉(E.urophylla×E.camaldulensis)、柳窿桉(E.saligna×E.exserta)等3个杂交种和1个尾叶桉(E.urophylla)纯种,均有较高的生长水平,林龄44个月时它们的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达到31.34 m3/hm2,树高、胸径、蓄积生长量从林龄8个月到44个月时均无显著差异,但以造林编号为3(巨尾桉)、5(巨尾桉)、4(尾叶桉)的无性系生长较好;另外,无性系生长稳定性高,早期选择可靠性大。  相似文献   

12.
蓝桉、直干桉综合丰产技术试验示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林采用正交设计,因素为树种、整地方式、密度、施肥,各因素取3个水平,3次重复。用生长量、生物量与投入产出进行评价。试验结果:3.5年生蓝桉、直干桉幼林最佳处理平均高9.5m,平均胸径8.9cm,每hm2蓄积量70.5126m3,最佳处理比最差处理树高大28.4%,胸径大34.9%,蓄积量大183%。用已取得的技术成果营造的示范林,3.5年生平均高9.8m,平均胸径6.5cm,累计产桉叶2.43万kg/hm2,3年生左右,通过桉油及薪柴的收入可以回收全部造林及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13.
区林科所与山口、博白、东门、维都、沙塘林场等协作。从巴西引进的柳桉(E.Saligna)、巨桉(E.grandis)各50克种子,用区林科所1964年引入澳大利亚柳桉的子代以及各地自采的窿缘桉、柠檬桉作对照进行引种试验。试验指标要求柳桉、巨桉十年生林分平均树高12—15米,平均胸径12—  相似文献   

14.
蓝桉、直干桉扦插繁殖试验是从优良个体选择,幼化处理,插穗的选择及剪取方法,生长素的运用,环境和时效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营养器官在5~9月进行扦插,50~60天生根,生长素采用预_2+H_2或预_2+H_7,插穗选自3年生以上母树的2~3个月生肥壮萌条,保留2/3叶片一对,插穗剪口为斜口或平口,基质采用珍珠砂或蛭石,空气温度为自然温度,空气湿度90%左右,基质湿度:蛭石为32%~36%,珍珠砂湿度20%~24%,最佳处理生根率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亮果桉等10种26个种批抗寒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进 10种 2 6个种批号桉树在邵武卫闽、浦城寨下、漳平五一、闽清美菰国有林场布点进行桉树抗寒性试验。选择出保存率和生长性状俱高的 3种 6个种批号桉树。 1999年底 ,桉树受强降温寒潮天气影响 ,受到严重冻害。亮果桉表现出一定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6.
韦赤桉与杉木、马尾松混交造林成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单一树种经营的弊端,提高林分生产力,开展韦赤桉纯林、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韦赤桉×杉木混交林、韦赤桉×马尾松混交林和杉木×马尾松混交林6种模式造林试验,对其7年生林分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6种造林模式的保存率均超过87%;与3种纯林造林模式相比,林分密度为2505株/hm-2,韦赤桉与杉木1∶3比例混交和杉木×马尾松1∶1比例混交的两种造林模式取得了双赢的效果,在这两种混交造林模式下,韦赤桉、马尾松、杉木的生长状况均较纯林造林模式好,其中韦赤桉与杉木混交林的韦赤桉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分别较韦赤桉纯林高出9.96%、19.82%和40.05%,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分别较杉木纯林提高了24.89%、10.73%和69.23%.  相似文献   

17.
对海口林场桉树基地2013年5月种植的亮果桉、蓝桉和直杆桉进行冻害调查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亮果桉受冻程度较轻,冻害指数相对较低,直杆桉与蓝桉受冻程度比较严重,冻害指数均大于60。经树高、地径和冻害级别的相关性分析,亮果桉、蓝桉和直杆桉均呈现极显著负相关,随着树高与地径的增加,桉树冻害级别降低。亮果桉较耐低温,在以后的造林中可以作为主要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8.
尾赤桉组培苗瓶外生根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芽苗不同长度与不同生根剂种类及浓度对尾赤桉组培芽苗移植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芽苗长度和ABT1生根剂对尾赤桉组培芽苗的生根效果产生显著影响,而IBA生根剂对尾赤桉芽苗的生根效果影响不显著。选择长度为3.5 cm左右的芽苗,用ABT1(100 mg/L)和IBA(50 mg/L)生根促进剂进行处理,生根率可达95%以上,最佳处理组合为A3B2C1。  相似文献   

19.
巨桉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20个l0bp随机引物对巨桉11个种源80个个体进行了群体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共检测到149个位点,其中89个为多态性标记位点,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9.73%。其种源内多态位点百分率(P)、香农信息指数(SI)及遗传分化指数(DC)值均较高,巨桉各种源内遗传变异性丰富;种源间遗传分化指数百分比(PDC)显示,PDC值介于1.52%~10.42%之间,说明巨桉种源间遗传变异较小,即种源群体的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部。8号、10号种源内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3号和6号种源内的变异水平较低。这些为巨桉种源的选择提供了有利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20.
尾叶桉马占相思混交林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建立在广西合浦县山口林场、广西钦州市三十六曲林场和广西武鸣县朝燕林场的尾叶桉(Eucalyptusurophylla)、窿缘桉(E.exserta)、马占相思(Acncia mangium)纯林以及尾叶桉马占相思混交林的凋落物量及其养分含量和土壤养分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马占相思林地土壤养分元素含量大于尾叶桉和窿缘桉林地土壤养分元素含量,马占相思造林后土壤的养分元素含量提高的幅度较大;(2)混交林的凋落物量大于尾叶桉、马占相思纯林,凋落物大部分养分元素含量比尾叶桉纯林的高,P、K、Mg等少部分元素含量也高于马占相思;另外,凋落物的全量N、P和速效B含量分别与土壤的全量N、P和速效B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混交林能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元素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混交造林3年后土壤全量N、P、K以及速效B和Mg元素含量分别增加29.5%、77.3%、5.3%、6.7%、60%。(4)混交林土壤养分元素含量高于尾叶桉纯林,3年后全量N、P、K与速效B和Mg元素及有机质的含量比尾叶桉纯林分别高出5.2%~87.0%、19.6%~56.7%、7.7%~54.2%、25%~128.6%、12.5%~33.3%、9.5%。部分养分元素含量高于马占相思纯林。(5)比例不同的混交林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不同,作用较大的尾叶桉与马占相思混交比例是1:2或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