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池塘浮游动物的增殖利用”和“海带优良品种选育及养殖技术研究”两项科研项目均由辽宁省科委1990年下达给我院养殖系。经过二年多的努力工作,科技人员圆满地完成了研究任务,分别于6月2日和6月10日进行了鉴定。 “池塘浮游动物的增殖利用”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以土池轮虫为主的浮游动物的分布、生态以及增殖利用技术;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为鱼苗饲养的生态学管理提供了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7,(6):76-77
本文以广西昭平县东潭林业科学研究所杉木良种基地为例,从老龄化的杉木种子园管理角度出发,对种子园进行了疏伐,并对疏伐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疏伐后,种子园的种子产量和效益均有所提升,为老龄化杉木种子园的管理提供了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为了恢复杉木老种子园的产种能力,以操作方便、效果明显为试验前提,通过采用种子园疏伐、建园材料截干和主干促萌等多项主要技术措施进行杉木老种子园复壮,以期使老杉木种子园恢复生产优质种子、基本满足本场及周边地区林业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六年九月十一日至十二日,省科委在杭州人民大会堂隆重地召开了“六五”期间科技进步奖授奖大会。“六五”期间,我院在油桐良种选育、杉木良种选育等项目的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被大会授于科研工作表彰单位之一。另外,我院在1985年完成的“油桐1号、67号、73号三个优良家系研究”项目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四等奖;我院参加完成的“杉木种子园亲本选择及其育种程序”项目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的还有我院参加完成的“丘陵荒山用材林速生丰产综合配套技术”项目。  相似文献   

5.
广德县枫香树与杉木的特征特性及混交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广德县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植物分布情况,介绍了枫香树和杉木的生态学、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枫香树和杉木混交造林技术,以期为枫香与杉木的混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杉木种子园的土壤养分状况及吸附特性,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杉木种子园进行了土壤养分吸附特性研究,并根据盆栽试验判断出限制杉木种子园产量的养分因子。结果表明,第3代杉木种子园中土壤有效P的含量为6.8 mg?L-1; Ca和Mg含量分别为99.9和14.9 mg?L-1,远低于美国国际农化服务中心( ASI)的临界值, B、 Cu、 Mn、Zn和S的含量丰富,分别为0.78、2.6、11.1、2.5和67.7 mg?L-1;吸附试验表明, P的吸附能力最强,吸附率为53.9%;根据盆栽试验结果来看,杉木种子园土壤养分亏缺程度为P>Ca>N>Mg,微量元素则处于盈余水平。因此,在杉木种子园的施肥管理中,施用N肥时应增施P、 Ca肥,同时通过改善经营措施提高N、 P肥的利用率,从而实现杉木种子园土壤的养分平衡和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7.
对普通杉木林及崇阳杉木无性系种子园植株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数量及其配子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园中杉木无性系间球花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年龄与球花量之间呈线性相关,中壮龄杉木林郁闭度越小,雄球花量越小,雌球花量变化不明显,雄雌球花比值则越小,林分组成对球花量的影响不明显。立地条件对球花量的影响显著。杉木无性系单株雌球花和雄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出现分层现象,各部位间球花量的差异达极性水平。球花的数量虽受年龄、母树特性,立地条件及密度的影响,但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总趋势保持不变。单位花粉囊内的花粉数平均为7653.31粒,平均每株产花粉5.6553E+9粒,约6.0163E+4mg.全园可产花粉约1.1018E+13粒,经1.9264+8mg。平均每株产胚珠46483.25个。全园可产胚珠约1.4884E+8个。种子园花粉与胚珠比值为1.2166E+5,即约12万:1。因种子园中花粉相对胚对来说偏多,因紫在进行杉木种子园建设与改造时,应该注意选用生产雌球花较多的无性系植珠作材料, 以提高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并在调查授粉效率的基础上,依据胚珠数量可以进行球果及种子产量的预测与预报。  相似文献   

8.
杉木种子繁殖为杉木良种繁育的1种主要形式,杉木种子园是杉木良种的生产基地。广西贺州市黄洞林场从1975年开始,进行杉木的选优、建园(初级)及子代测定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广西杉木种子园、子代测定等成果的应用,于1990年建立了黄洞林场杉木二代种子园。经过18 a的科学培育,到2008年用该园混系种子育苗造林,各示范点出材量平均达150.7 m3/hm2以上,较初级园种子造林(对照)出材量提高47.85 m3/hm2,遗传增益在25%以上。着重概述了建园的主要技术与方法,并对种子园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杉木种子园内花粉飞散的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989~1990年对贵州黎平县东风林场7~11年杉木无性系种子园花粉飞散作了观测。结果表明:杉木种子园散粉历时7~9d,但90%以上的花粉集中在2~4d散出;一天中花粉浓度的高峰值多出现在9~13时,最大浓度可达1500~2000粒/cm~2·h;花粉浓度的方位差异与主风方向有关;在树高范围内,花粉浓度有由下至上增加的趋势;当大气相对湿度低于75%,风速大于3m/s时,花粉易散出,也易抬升.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说明了广西融水杉木种植的环境条件、杉木的生物学特性,重点阐述了广西杉木种植管理技术,并对杉木的种植效益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油松种子园开花结实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油松种子园开花生物学特性、球花分布规律、花粉密度与飞散规律、种实产量预测、种实品质差异成因等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了较为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2.
从杉木种子园的营建、园间管理、合理采种等方面总结了杉木种子园的营建与管理技术,以期促进杉木种子园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胡永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47-13848,13851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地形因子对杉木叶有效养分的影响。[方法]以第3代杉木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坡向和坡位杉木第3代种子园杉木当年生结果枝叶有效养分含量差异。[结果]同一坡向随着坡位上升,第3代杉木种子园杉木当年生叶有效养分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同一坡位不同坡向对杉木当年生叶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体现出较为复杂的规律。[结论]在杉木种子园施肥过程中应结合土壤状况、植株养分含量、不同地形因子等进行合理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14.
对由胚珠败育和空粒引起油松种子园减产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通过对油松种子园、人工林、母树林的球果分析、产量调查和花粉密度观测,讨论了胚珠败育、空粒等对种子产量的影响;结合花粉产量、植株着毛特性,对败育和空粒作了分析,并从花粉管理角度对提高种子园产量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处理对杉木种子园种子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种子园的高产、稳产及其种子品质对南方用材林的培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杉木种子园种子产量波动较大,对林业生产经营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精准施肥可以有效提高种子园产量和种子品质,但该类研究在第3代杉木种子园鲜有报道。为此,设置了18种平衡施肥处理,并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分析平衡施肥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平衡施肥处理后,杉木种子千粒重均显著高于对照( P<0.01),其它指标如种子发芽率、种子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由此可见,在林业生产实践中科学施肥,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杉木种子的发芽率,也提升了种子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施华力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06-209
通过对浦城富岭镇圳边村半天然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的调查,观测和评估了半天然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的混交效果。结果表明:半天然杉木马尾松混交林下坡位和凹星坡的蓄积量比上坡位和凸形坡的好;阴坡以及林分密度大的杉木比阳坡及林分密度小的生长得好、蓄积量高,马尾松则相反;而在腐殖质层厚的地方,杉木马尾松以及其它阔叶树的蓄积量都比较高;并从混交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等方面分析产生以上原因的因素,总结营造半天然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的可行性技术。  相似文献   

17.
植物花粉贮藏技术研究是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此,就植物花粉生活力的影响因素、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方法、花粉的贮藏步骤、方法进行了概述,列出了部分植物的花粉在不同条件下所能贮藏的时间和贮藏一定时间后的生活力状况,并指出了今后花粉贮藏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科研项目实施中期质量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科研项目重申报,轻管理,质量难以控制的现象,通过分析科研项目特性以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研究项目中期管理在科研项目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探讨并构建了“一个机构”、“两个机制”、“三个控制”、“五项制度”的科研项目中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杉木种子园花粉空间分布和传播距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1992年在贵州黎平、锦屏、天柱杉木种子园对园内花粉密度、树冠各部位胚珠接受花粉的数量和花粉飞散距离作了观测,结果表明,在树冠范围内,上部的花粉接收量大于下部,不同高度和方位花粉接收量的差异还受林分密度和地形的影响;在同一林分中,疏林地段的花粉云密度大于密林地段;杉木花粉传播的有效距离因年份和方位而异,顺主风方向超过600m,逆主风方向在200~400m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杉木2代和2.5代种子园的遗传背景信息,为杉木种子园的遗传管理和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同时为杉木3代种子园的营建提供遗传信息基础。【方法】以洪雅县国有林场国家杉木良种基地杉木2代及2.5代种子园为对象,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1)杉木2代种子园平均等位基因数(10.1)、有效等位基因(1.71)和Shannon’s信息指数(1.213)数值要高于大多数杉木和其他针叶树种的种子园或育种资源的数值,表观杂合度(0.440)和期望杂合度(0.478)则低于这些种子园或育种资源的指标值,但单个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指标与该位点在其他研究中的表现相比并无明显差异;(2)2.5代种子园相比2代种子园虽然等位基因数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减少,但其他遗传多样性指标没有出现明显的减少;(3)2代种子园各来源间遗传多样性有一定差异,来源间的遗传分化不明显,基因流(Nm)均大于1,基因交流频繁,变异来源主要存在于群体内(占99%)。110个无性系遗传聚类不明显,遗传背景较为一致。【结论】洪雅国有林场杉木2代种子园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5代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